摘要:准备使用回收的柱子时,抗体孵育始,即将柱子置于新鲜的75%酒精中,柱的容器内盛满酒精,自动流下,既消毒,又de-gas,去除气泡十分关键。洗抗体时,即开始洗柱子,将回收柱架于消毒过的长试管口上。换新的酒精自然滴下,换PBS+0[阅读全文:]
摘要: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阅读全文:]
摘要:一、胶乳凝集实验方法1.胶乳凝集实验:先加受检标本,滴于反应板上,再加致敏胶乳1滴,连续摇动2-3min后观察结果。胶乳凝集者为阳性,不凝集者为阴性。同时需做阴、阳性对照。2.胶乳凝集抑制实验:在反应板上先加受检标本1滴,再[阅读全文:]
摘要: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颗粒载体上,然后与相应的抗体结合,也可出现颗粒载体的凝集现象,称为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比直接凝集反应敏感性为高,可用于微量抗体或抗原的检查。一、 间接血球凝集实验间接血[阅读全文:]
摘要:一、材料和试剂1、玻片:须用免疫组化专用玻片,或用2%多聚赖氨酸包被处理玻片。2、5-10%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用PBS配。3、3%牛血清白蛋白(BSA),用PBS配。4、0.01MpH7.4PBS5、1% BSA-PBS(含0.05% Tween20)6、AEC底物(1)底物缓冲液[阅读全文:]
摘要:1、产生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 (1)一部分荧光素未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了聚合物和衍化物,而不能被透析除去。(2)抗体以外的血清蛋白与荧光素结合形成荧光素脲蛋白,可与组织成分结合。(3)除去检查的抗原以外,组织中还可能存[阅读全文:]
摘要:若使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先混合,充分作用后再加入有关的免疫微球,因抗体已被可溶性抗原结合,不再出现免疫微球的被动凝集现象,叫间接凝集抑制实验,临床化验检查中常用的免疫妊娠实验就是一种间接凝集抑制实验。 妊娠[阅读全文:]
摘要: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猪、兔、羊、鼠等)血清中IgG类抗体的Fc段结合。IgG的Fc段与SpA结合后,两个Fab段暴露在葡萄球体表面,仍保持其抗体活性和特异性当其与特异性抗原相遇时,也出现特异[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