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生物化学技术   

标签: 色谱 色谱柱 术语 经验 质谱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顶[1] 发表评论(688) 编辑词条

 

目录

[显示全部]

色谱法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而实现分离。在色谱技术中,流动相为气体的叫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的叫液相色谱。固定相可以装在柱内,也可以做成薄层。前者叫柱色谱,后者叫薄层色谱。根据色谱法原理制成的仪器叫色谱仪,目前,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
色谱法的创始人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1905年,他将从植物色素提取的石油醚提取液倒人一根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顶端,然后用石油醚淋洗,结果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在管内显示出不同的色带,色谱一词也由此得名。这就是最初的色谱法。后来,用色谱法分析的物质已极少为有色物质,但色谱一词仍沿用至今,在50年代,色谱法有了很大的发展。1952年,詹姆斯和马丁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分析了脂肪酸同系物并提出了塔板理论。1956年范第姆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反映载气流速和柱效关系的范笨姆特方程,建立了初步的色谱理论。同年,高莱(Golay)发明了毛细管拄,以后又相继发明了各种检测器,使色谱技术更加完善。50年代末期,出现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的仪器,克服了气相色谱不适于定性的缺点。则年代,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和高压泵的出现,高效液相色谱迅远发展,使得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目前,由于高效能的色谱往、高灵敏的检测器及微处理机的使用,使得色谱法已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仪器。

 

色谱法分类编辑本段回目录

按两相的物理状态可分为: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挥发性化合物。GC根据固定相不同又可分为气固色谱法(GSC)和气液色谱法(GLC),其中以GLC应用最广。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分离低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热稳定性差的物质。LC同样可分为液固色谱法(LSC)和液液色谱法(LLC)。此外还有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它以超临界流体(界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物相)为流动相(常用CO2),因其扩散系数大,能很快达到平衡,故分析时间短,特别适用于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按原理分为吸附色谱法(AC)、分配色谱法(DC)、离子交换色谱法(IEC)、排阻色谱法(EC,又称分子筛、凝胶过滤(GFC)、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亲和色谱法。(此外还有电泳。)
按操作形式可分为纸色谱法(PC)、薄层色谱法(TLC)、柱色谱法。

 

液相色谱发展简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在1906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色谱法(Chromatography)因之得名。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液相色谱法,此方法柱效低、时间长(常有几个小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也称现代液相色谱。

 

高压液相色谱的分类编辑本段回目录

Martin 和 Synge在1941年就提出高效相色谱的设想,然而直到六十年代后期,由于各种技术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才付诸实现。这种色谱技术曾被称为高速液相色谱(High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压液相色谱(High Parss-ure Lipuid Chromatography),目前使用最多的名称是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auid Chromatography,HPLC)。高效液相色谱已经广泛地应用,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它的主要优点是⑴分辩率高于其它色谱法;⑵速度快,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可完成;⑶重复性高;⑷高效相色谱柱可反复使用;⑸自动化操作,分析精确度高。根据分离过程中溶质分子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差别,高效液相色谱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液-固色谱、液-液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体积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在生物领域中广泛用于下列产物的分离和鉴定:⑴氨基酸及其衍生物;⑵有机酸;⑶甾体化合物;⑷生物碱;⑸抗菌素;⑹糖类;⑺卟啉;⑻核酸及其降解产物;⑼蛋白质、酶和多肽;⑽脂类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液-固色谱法,键合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及体积排阻色谱法。
(一)液-固色谱法
  液-固色谱法通常称吸附色谱法,吸附剂有活性碳,氧化铝和硅胶,在液-固色谱法中用的载体都是硅胶。硅胶对溶质,分子的吸附能力不是平均分布在整个硅脱表面的,在硅胶表面有一些区域与溶质分子强烈相互作用,这些区域为活性位置,硅胶与溶质分子间主要作用是偶极距力氢键及静电相互作用。极性越强,而化合物在硅胶柱上的滞留时间也长。在液-固色谱中,依靠流动相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竞争固定相互活性位置, 从而使溶质从色谱柱上洗脱下来。与硅胶表面活性位置结合力强的溶剂洗脱溶质分子的能力强,因而称强溶剂,反之为弱溶剂。液─固色谱法的特点是适于分离色谱几何异构体,可用于脂溶性化合物质如磷脂,甾体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前列腺素等。
(二)键合相色谱法
  键合相色谱法是由液-液色谱法即分配色谱发展起来的。键合相色谱法将固定相共价结合在载体颗粒上,克服了分配色谱中由于固定相在流动中有微量溶解,及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时的机械冲击,固定相不断损失,色谱柱的性质逐渐改变等缺点。键合相色谱法可分为正常相色谱法和反相色谱法。
1.正常相色谱法
  在正常相色谱法中共价结合到载体上的基团都是极性基团,如一级氨基、氰基、二醇基、二甲氨基和二氨基等。流动相溶剂是与吸附色谱中的流动相很相似的非极性溶剂,如庚烷、已烷及异辛烷等。由于固定相是极性,因此流动溶剂的极性越强,洗脱能力也越强,即极性大的溶剂是强溶剂。固定相与流动相的这种关系正好与液-固色谱法相同,称这种色谱法为正常相色谱法。尽管如此,正常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主要根据化合物在固定相及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进行分离,它不适于分离几何异构体。
2.反相色谱法
  在反相色谱法中共价结合到载体上的固定相是一些直链碳氢化合物,如正辛基等。流动相的极性比固定相的极性强。反相色谱法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应用最广泛。 在反相色谱法中,使溶质滞留的主要作用是疏水作用,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又被称为疏溶剂作用。所谓疏水作用即当水中存在非极性溶质时,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溶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远小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溶质分子从水中被“挤”了出去。可见反相色谱中疏水性越强的化合物越容易从流动相中挤出去,在色谱柱中滞留时间也长,所以反相色谱法中不同的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疏水特性得到分离。反相色谱法适于分离带有不同疏水基团的化合物,亦即非极性基团的化合物。此外,反相色谱法可用于分离带有不同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变流动相的溶剂及其组成和pH,以影响溶质分子与流动相的相互作用,改变它们的滞留行为。另外,反相色谱中水的流动相中占的比例伸缩性很大,可以/从0-100%,从而使反相色谱可用于水溶性、脂溶性化合物的分离。反相色谱法中的固定相是被共价结合到硅胶载体上的直链饱和和烷烃,其链的长短不同,最长的是十八烷基,这也是使用得最多的固定相。直链饱和烷烃疏水特性随着碳氢链的长度而增加,在反相色谱柱中溶质由于疏水作用而滞留的时间也将随着碳氢链的长度而增加。在一般情况下这意味着用碳氢链长的反相色谱柱能得到较好的分辩率,在多数情况下是依靠反复来选择色谱柱。由于反相色谱法的固定相是疏水的碳氢化合物,溶质与固定相之间的作用主要是非极性相互作用,或者说疏水相互作用,因此溶剂的强度随着极性降低而增加。水是极性最强的溶剂,也是反相色谱中最弱的溶剂。在反相色谱中常常用和基础溶剂,向其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可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以得到不同强度的流动相,这些有机溶剂称为修饰剂。反相色谱中最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和乙腈,此外,乙醇、四氢呋喃、异丙醇及二氧六环也常被用作修饰剂。
    在生化分析中,反相色谱的应用极广。可用于①氨基酸和多肽的分析;②蛋白质的分离;③碱基,核酸和核酸酶的分析;④甾体化合物的分析;⑤以及其他如几茶酚胺类,组胺,糖及维生素的分离。
(三)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中的固定相是一些带电荷的基团, 这些带电基团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结合。如果流动相中存在其他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按照质量作用定律,这些离子将与结合在固定相上的反离子进行交换。固定相基团带正电荷的时候,其可交换离子为阴离子,这种离子交换剂为阴离子交换剂;固定相的带电基团带负电荷,可用来与流动相交换的离子就是阳离子,这种离子交换剂叫做阳离子交换剂。阴离子交换柱的功能团主要是-NH2,及-MH3+ :阳离子交换剂的功能团主要是-SO3H及-COOH。其中-NH3+离子交换柱及-SO3H离子交换剂属于强离子交换剂,它们在很广泛的pH范围内都有离子交换能力;-NH2及-COOH 离子交换柱属于弱离子交换剂,只有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才能有离子交换能力。离子交换色谱主要用于可电离化合物的分离,例如,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中的色谱柱,多肽的分离、蛋白质的分离,核苷酸、核苷和各种碱基的分离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色谱法是有机物的有效分离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进行有机物的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比 较困难。质谱法擅长定性分析,但对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分析则无能为力。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则能发挥两种仪器各自的优点。因此,目前所有的质谱仪都与气相色谱相连。组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系统。该技术是在5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的。到60年代后期已经成熟并出现了商品仪器。色谱仪是在常压下工作,而质谱仪是在高真空下工作,因此,必须有一个连接装置,将色谱流出的载气去掉,使压强降低,样品气进入离子源。这个连接装置叫分子分离器。目前一般使用喷射式分子分离器,样品气和载气(He)一起由色谱柱流出进入分子分离器。由于载气分子量小,扩散快;经过喷咀后,很快扩散开并被抽走。样品气分子量大,扩散慢,依靠惯性进入质谱仪。这样,经过分子分离器后,压强由常压降到10(-2)Pa,载气被抽除,实现了载气和样品气的分离。如果色谱仪使用毛细管柱,由于毛细管柱流量很小,可以不必经过分子分离器而直接进入离子源。这样,混合物样品由色谱仪一个一个分开,由质谱仪一个一个鉴定,并且根据需要由数据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快速地得到各种信息。因此,GC—MS系统已成为有机物分析的重要工具。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于热稳定性差或不易汽化的样品,使用GC—MS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近年来又发展了液 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LC和MS连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去除溶剂。目前应用较多的接口装置有传送带式和热喷雾式两种。传送带接口是依靠不锈钢或高聚物的传送带将样品送入离子源。在传送过程中,溶剂被加热汽化并用泵抽走,样品在离子源汽化并电离,这种接口适用于非极性溶剂。对于极性溶剂,由于汽化慢,需要分流,因而样品利用率低,影响了整个系统的灵敏度。 热喷雾接口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接口装置。这种装置包括汽化器、电窝室和抽气系统 三部分。汽化器是一根金属毛细管,内径约0.15mm,毛细管采用直接电加热法加热。电离室有发射电子的灯丝和放电电离装置。抽气系统主要是一个机械泵,有的加冷阱,目的为了捕集溶剂。 热喷雾接口的电离方式有三种:直接热喷雾电离、放电电离和电子束电离。热喷雾电离是 在流动相中加入电解质(如醋酸铵),当流动相通过加热的汽化器后,以接近汽化(或部分汽化)的状态从毛细管喷出,形成合有细微雾滴的气流,因为溶液中合有电解质,溶液中就含有一定量的离子,微小雾滴因而带电。随着雾滴的不断蒸发变小,形成局部强电场,发生场解吸电离。场解吸电离生成的溶剂离子和样品离子还可以通过离子分子反应生成新的离子。此外,还可以利用放电电离和电子束使热喷雾气流产生化学电离。先使溶剂分子电离,然后与样品分子反应生成样品离子。电离生成的离子进入分析器,溶剂气体由抽气系统抽出。 热喷雾方式的特点:
(1)直接热喷雾电离产生的样品离子一般为质子化的离子或所加阳离子 与样品分子的合成离子,如(M十H)+,(M十NH4)+等。这种电离方式比化学电离温和,谱图往往有较强的准分子离子。因而更适用于难汽化和热不稳定样品的分子;
(2)能满足一船液相色谱流量要求,100%的水也能分析;
(3)有良好的色谱分辨率,灵敏度等于或优于传送带方式;
(4)需加入电解质,操作麻烦,结构信息少,适合于四极质谱而不适合于磁质谱。以上两种联接装置,虽然使液相色谱和质谱的联用成为可能,但都有不足之处。目前正在发 展中的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和质谱(MS)联用,可能是对难挥发、易分解物质进行联用分析最有前途的方法。

质谱-质谱联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80年代初,在传统的质谱仪基础上,发展了质谱—质谱(MS—MS)联用技术。它和GC—MS不同, GC—MS是依靠GC将混合物分离,然后由MS定性。而MS—MS则是依靠第一级MS分离出特定的离子,经过碰撞活化后,再依靠第二级MS进行定性分析。质谱—质谱联用方式很多,既有磁式质谱—质谱联用,如BEB型、EBE型、BEBE型(B:磁分析器,E:静电分析器),又有四极质谱—质谱联用,如QQQ型(Q:四极场),也有混合质谱项谱联用,如EBQQ型。无论哪种类型的联用,都采用了碰撞诱导分解(CID)技术。 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于有机物结构研究是非常有用的。利用它可以进行于离子扫描、母离子扫描以及中性丢失扫描。子离子扫描可以用来研究某个化合物的结构;母离子扫描则用以研究一组相关的化合物;而中性丢失扫描。可以在复杂的混合物中,寻找县有相同官能团的系列化合物。同时,采用MS—MS技术还可以直接进行混合有机物的分析。由第一级MS选择复杂混合物中的特定离子,碰撞活化后由第二级MS定性测定。另外,对于分子量大的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可以利用场解吸—质谱—质谱(FD—MS—MS)或快原于轰击—质谱—质谱(FAB—MS—MS)联用方法,充分发挥MS—MS联用的优势。

高压液相色谱易出现的问题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
  流动相碰到较大的固体颗粒,就像流水碰到石头一样产生涡流。如果柱装填得不均匀,有的部分松散或有细沟,则流动相的速度就快;有的部位结块或装直紧密则流就慢,多条流路有快有慢,就使区带变宽。因此,固相载体的颗粒要小而均匀,装柱要松紧均一,这样涡流扩散小,柱效率高。
(二)分子扩散(Molecular diffusion)
  分子扩散就是物质分子由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运动,也称纵向分子扩散。要减少分子扩散就要采用小而均匀的固相颗粒装柱。同时在操作时,如果流速太慢,被分离物质停留时间长,则扩散严重。
(三)质量转移(Mass transfer)
  被分离物质要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平衡,这样才能形成较窄的区带。在液相色谱中,溶质分子要在两个液相之间进行分配,或在固相上被吸附和解吸附均需要一定的时间。当流速快时,转移速度慢,来不及达到平衡动相就向前移,这各物质的非平衡移动,使区带变宽。
(四)动相流速
  当流速太低时,分子扩散严重,特别是在气相色谱中尤为突出。如将理论塔板高度对流速作图,理论塔板高度随流速增加而急速下降,当达到最低值时,流速再加大则质量转移起主要作用,理论塔板高度又加大。在高效液相色谱中,流速稍快影响不大,但在凝胶过滤色谱中,因为物质要渗透到凝胶内部,所以质量转移影响大,流速咖大会降低柱效率。
(五)固定相颗粒大小
  定相颗粒越小柱效率越高,对流动相流动的阻力越大,需要加大压力才能使它流动。

 

亲和色谱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 基本理论
(一)原理:在生物体内,许多大分子AKSJDHFKLSDFHKLSDJ具有与某些相对应的专一分子可逆结合的特性。例如抗原和抗体、酶和底物及辅酶、激素和受体、RNA和其互补的DNA等,都具有这种特性。生物分子之间这种特异的结合能力称为亲和力,根据生物分子间亲和吸附和解离的原理,建立起来的色谱法称亲色谱法。亲和色谱中两个进行专一结合的分子互称对方为配基。如抗原和抗体,抗原可认为是抗体的配基,反之抗体也可认为是抗原的配基。将一个水溶性配基在不伤害其生物学功能的情况下与水不溶性载体结合称为配基的固相化。亲和色谱法的基本过程是: 1.配基固相化。将与纯化对象有专一结合作用的物质,连接在水不溶性载体上,制成亲和吸附剂后装柱(称亲和性)。 2.亲和吸附。将含有纯化对象的混合物通过亲和柱,纯化对象吸附在柱上,其他物质流出色谱柱。 3.解吸附。用某种缓冲液或溶液通过亲和柱,把吸附在亲和柱上的欲纯化物质洗脱出来。
(二)应用范围亲和色谱可用于下列生物体系:酶:底物、抑制剂、辅酶抗体:抗原、病毒、细胞外源凝集素:多糖、糖蛋白、细胞表面受体、细胞核酸:互补碱基序列、组蛋白、核酸聚合酶 、结合蛋白激素及维生素:受体、载体蛋白细胞:细胞表面特异蛋白、外源凝集素亲和色谱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效率高、条件温和,缺点是使用局限性大。
(三)载体的选择原则用于亲和色谱的理想载体应具有下列特性:⑴不溶性:不溶于水;⑵渗透性:疏松网状结构,容许大分子自由通过;⑶有一定硬度,最好为均一的珠状;⑷具有大量可供反应的化学基团,能与大量配基共价连接;⑸非特异性吸附能力极低;⑹能抗微生物和酶的侵蚀;⑺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⑻亲水性。选择配基根据对纯化大分子的特异性的全面认识。选择也的配基有两条标准:第一是蛋白质和配基之间必须有强的亲和力,解离常数在5mM以上不是好配基; 相反亲和力太高也是有害的,因为在解离蛋白质──配基复合物时所需的条件就要强烈,这样可能使蛋白质变性。例如用抗生物素蛋白作配基纯化含生物素的羧化酶时,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复合物的解离常数达10-15M,解离时需要pH1.5,6M盐酸胍,在这种条件中。羧化酶大多数已经变性。选择配基的第二个标准是,配基必须具有适当的化学基团,这种基团不参与配基与蛋白质之间特异结合,但可用于活化和载体相连接,同时又不影响配基与蛋白质之间的亲和力。
(四)常见载体的特性琼脂糖凝胶: 亲水性强,理化性质稳定 (商品名:Sepharose) 聚丙烯酰胺凝胶: 理化性质稳定,耐有机溶剂及去污剂, 抗微生物能力强, 特别适应用配基与提取物亲和力比较弱的物质。葡聚糖凝胶: 有良好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孔经小。 纤维素: 非特易吸附严重,廉价,易得。

二、使用方法
  亲和色谱分离的方法随每种分离物质的不同而有不同。一般推荐使用的程序如下: 1选择配基;2选择偶联凝胶;3偶联配基;4装填合适的柱;5平衡(2-3倍体积缓冲液);6应用样品;7洗涤未结合物质;8洗脱结合物质→除盐;9再生  

 

吸附色谱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吸附色谱法常叫做液-固色谱法(Liquid-Solid Chromatography,简称LSC),它是基于在溶质和用作固定固体吸附剂上的固定活性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将吸附剂装填于柱中、覆盖于板上、或浸渍于多孔滤纸中。吸附剂是具有大表面积的活性多孔固体,例如硅胶、氧化铝和活性炭等。活性点位例如硅胶的表面硅烷醇,一般与待分离化合物的极性官能团相互作用。分子的非极性部分(例如烃)对分离只有较小影响,所以液-固色谱法十分适于分离不同种类的化合物(例如,分离醇类与芳香烃)。

 

离子色谱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分析方法。离子色谱是液相色谱的一种。离子色谱是利用不同离子对固定相亲合力的差别来实现分离的。离子色谱的固定相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树脂核外是一层可离解的无机基团,由于可离解基团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又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当流动相将样品带到分离柱时,由于样品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的相对亲合能力不同而得到分离,由分离柱流出的各种不同离子,经检测器检测,即可得到一个个色谱峰。然后用通常的色谱定性定量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是进行离子测定的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的方法,它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离子.特别是对阴离子的测定更是其他方法所不能相比的。如果说高频感应等离子光谱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那么,同时测定多种阴离子的快速、灵敏的方法便是离子色谱法了。离子色谱自1975年问世以来,已经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并且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广泛注意。目前,离子色谱法已经在能源、环境、冶金、电镀、半导体、水文地质等方面广泛应用,并且开始进入了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分析领域。我国从80年代初期引进离子色谱仪,开始了离子色谱的应用研究工作,同时也开始了仪器的研制,目前已能生产离子色谱仪。随着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离于色谱仪在我国的应用将日益普及。

色谱柱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编辑本段回目录

色谱柱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十分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降低柱效、缩短使用寿命甚至损坏。在色谱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下列问题,以维护色谱柱。
① 避免压力和温度的急剧变化及任何机械震动。温度的突然变化或者使色谱柱从高处掉下都会影响柱内的填充状况;柱压的突然升高或降低也会冲动柱内填料,因此在调节流速时应该缓慢进行,在阀进样时阀的转动不能过缓(如前所述)。
②.应逐渐改变溶剂的组成,特别是反相色谱中,不应直接从有机溶剂改变为全部是水,反之亦然
③ 一般说来色谱柱不能反冲,只有生产者指明该柱可以反冲时,才可以反冲除去留在柱头的杂质。否则反冲会迅速降低柱效。
④ 选择使用适宜的流动相(尤其是pH),以避免固定相被破坏。有时可以在进样器前面连接一预柱,分析柱是键合硅胶时,预柱为硅胶,可使流动相在进入分析柱之前预先被硅胶"饱和",避免分析柱中的硅胶基质被溶解。
⑥ 经常用强溶剂冲洗色谱柱,清除保留在柱内的杂质。在进行清洗时,对流路系统中流动相的置换应以相混溶的溶剂逐渐过渡,每种流动相的体积应是柱体积的20倍左右,即常规分析需要50~75ml。
下面列举一些色谱柱的清洗溶剂及顺序,作为参考:硅胶柱以正已烷(或庚烷)、二氯甲烷和甲醇依次冲洗,然后再以相反顺序依次冲洗,所有溶剂都必须严格脱水。甲醇能洗去残留的强极性杂质,已烷使硅胶表面重新活化。反相柱以水、甲醇、乙腈、一氯甲烷(或氯仿)依次冲洗,再以相反顺序依次冲洗。如果下一步分析用的流动相不含缓冲液,那么可以省略最后用水冲洗这一步。一氯甲烷能洗去残留的非极性杂质,在甲醇(乙腈)冲洗时重复注射100~200µl四氢呋喃数次有助于除去强疏水性杂质。四氢呋喃与乙腈或甲醇的混合溶液能除去类脂。有时也注射二甲亚砜数次。此外,用乙腈、丙酮和三氟醋酸(0.1%)梯度洗脱能除去蛋白质污染。阳离子交换柱可用稀酸缓冲液冲洗,阴离子交换柱可用稀碱缓冲液冲洗,除去交换性能强的盐,然后用水、甲醇、二氯甲烷(除去吸附在固定相表面的有机物)、甲醇、水依次冲洗。
⑦ 保存色谱柱时应将柱内充满乙腈或甲醇,柱接头要拧紧,防止溶剂挥发干燥。绝对禁止将缓冲溶液留在柱内静置过夜或更长时间。
⑧ 色谱柱使用过程中,如果压力升高,一种可能是烧结滤片被堵塞,这时应更换滤片或将其取出进行清洗;另一种可能是大分子进入柱内,使柱头被污染;如果柱效降低或色谱峰变形,则可能柱头出现塌陷,死体积增大。在后两种情况发生时,小心拧开柱接头,用洁净小钢将柱头填料取出1~2mm高度(注意把被污染填料取净)再把柱内填料整平。然后用适当溶剂湿润的固定相(与柱内相同)填满色谱柱,压平,再拧紧柱接头。这样处理后柱效能得到改善,但是很难恢复到新柱的水平。柱子失效通常是柱端部分,在分析柱前装一根与分析柱相同固定相的短柱(5~30mm),可以起到保护、延长柱寿命的作用。采用保护柱会损失一定的柱效,这是值得的。 通常色谱柱寿命在正确使用时可达2年以上。以硅胶为基质的填料,只能在pH2~9范围内使用。柱子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有一些吸附作用强的物质保留于柱顶,特别是一些有色物质更易看清被吸着在柱顶的填料上。新的色谱柱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柱顶填料可能塌陷,使柱效下降,这时也可补加填料使柱效恢复。每次工作完后,最好用洗脱能力强的洗脱液冲洗,例如ODS柱宜用甲醇冲洗至基线平衡。当采用盐缓冲溶液作流动相时,使用完后应用无盐流动相冲洗。含卤族元素(氟、氯、溴)的化合物可能会腐蚀不锈钢管道,不宜长期与之接触。装在HPLC仪上柱子如不经常使用,应每隔4~5天开机冲洗15分钟。

液相色谱柱使用经验编辑本段回目录

色谱柱在使用前,最好进行柱的性能测试,并将结果保存起来,作为今后评价柱性能变化的参考。但要注意:柱性能可能由于所使用的样品、流动相、柱温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另外,在做柱性能测试时是按照色谱柱出厂报告中的条件进行(出厂测试所使用的条件是最佳条件),只有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有可比性。
1、样品的前处理:
   a、最好使用流动相溶解样品。
   b、使用予处理柱除去样品中的强极性或与柱填料产生不可逆吸附的杂质。
   c、使用0.45µm的过滤膜过滤除去微粒杂质。
2、流动相的配制: 液相色谱是样品组分在柱填料与流动相之间质量交换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要求流
  动相具备以下的特点:
a、流动相对样品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保证样品组分不会沉淀在柱中(或长时间保留在柱中)。
b、流动相具有一定惰性,与样品不产生化学反应(特殊情况除外)。
c、流动相的黏度要尽量小,以便在使用较长的分析柱时能得到好的分离效果;同时降低柱压降,延长液体泵的使用寿命(可运用提高温度的方法降低流动相的黏度)。
d、流动相的物化性质要与使用的检测器相适应。如使用UV检测器,最好使用对紫外吸收较低的溶剂配制。
e、流动相沸点不要太低,否则容易产生气泡,导致实验无法进行。
f、在流动相配制好后,一定要进行脱气。除去溶解在流动相中的微量气体既有利于检测,还可以防止流动相中的微量氧与样品发生作用。
2、流动相流速的选择: 因柱效是柱中流动相线性流速的函数,使用不同的流速可得到不同的柱效。对于一根特定的色谱柱,要追求最佳柱效,最好使用最佳流速。对内径为4.6mm的色谱柱,流速一般选择1ml/min,对于内径为4.0mm柱,流速0.8ml/min为佳。 当选用最佳流速时,分析时间可能延长。可采用改变流动相的洗涤强度的方法以缩短分析时间(如使用反相柱时,可适当增加甲醇或乙腈的含量)。
注意:
a.由于甲醇廉价,对于反相柱推荐使用甲醇体系(必须使用乙腈的场合除外)。
b.对于正相柱推荐使用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或提纯后的己烷作流动相,没有提纯的己烷不得使用。用水最好使用超纯水(电阻率大于18兆欧),去离子水及双蒸水中含有酚类杂质,有可能影响分析结果。
c.含水流动相最*在实验前配制,尤其是夏天使用缓冲溶液作为流动相不要过夜。最好加入叠氮化钠,防止细菌生长。
d.流动相要求使用0.45 µm滤膜过滤,除去微粒杂质。
e.使用HPLC级溶剂配制流动相,使用合适的流动相可延长色谱柱的使用寿命,提高柱性能

色谱柱操作经验编辑本段回目录

1 装柱
     柱子下面的活塞一定不要涂润滑剂,会被淋洗剂带到产品中的,可以采用四氟节门的。干法和湿法装柱觉得没什么区别,只要能把柱子装实就行。装完的柱子应该要适度的紧密(太密了淋洗剂走的太慢),一定要均匀(不然样品就会从一侧斜着下来)。书中写的都是不能见到气泡,我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小气泡没太大的影响,一加压气泡就全下来了。当然如果你装的柱子总是有气泡就说明需要多练习了。但是柱子更忌讳的是开裂,甭管竖的还是横的,都会影响分离效果,甚至作废!

2 加样
    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待溶剂层下降至石英砂面时,再加少量的低极性溶剂,然后再打开活塞,如此两三次,一般石英砂就基本是白色的了。加入淋洗剂,一开始不要加压,等溶样品的溶剂和样品层有一段距离(2~4cm就够了),再加压,这样避免了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夹带样品快速下行。

3 淋洗剂的选择
    感觉上要使所需点在rf0.2~0.3左右的比较好。不要认为在板上爬高了分的比较开,过柱子就用那种极性,如果rf在0.6,即使相差0.2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开,因为柱子是一个多次爬板的状态,可以通过公式的比较:0.6/0.8一次的分离度,肯定不如(0.2/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大。

4 样品的收集
    用硅胶作固定相过柱子的原理是一个吸附与解吸的平衡。所以如果样品与硅胶的吸附比较强的话,就不容易流出。这样就会发生,后面的点先出,而前面的点后出。这时可以采用氧化铝作固定相。另外,收集的试管大小要以样品量而定,特别是小量样品,如果用大试管,可能一根就收到了三个样品,wuwu。如果都用小试管那工作量又太大。

5 最后的处理
    柱分后的产品,由于使用了大量的溶剂,其中的杂质也会累积到产品中,所以如果想送分析,最好用少量的溶剂洗涤一下,因为大部分的杂质是溶在溶剂里的,一洗基本就没了,必要时进行重结晶。

色谱常见问题回答编辑本段回目录

问: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答:关于漂移问题:?
1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
2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
3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
关于快速变化问题?
1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
2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
3流动相不合适,解决办法为改换流动相或使流动相在控制室内进行适当混合
问:色质联用中毛细柱的选择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柱效要高
2热稳定性好
3化学惰性强
具体选择应注意?
1柱极性。根据分析样品选择不同极性的柱子进行分析
2柱子内径。内径大小决定柱容量
3液膜厚度。分析样品温度一不一样,对膜厚有不同要求,温度高液膜要厚,温度低液膜要薄
4柱长度。柱越长,柱效越高,分离效果越好,但也存在吸附问题,柱子过长,分析时间长,因此要根据样品考虑柱子长度
5外涂层(柱体)的选择
6另外还有仪器型号、分析对象等因素
问:液相色谱中峰出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是什么?
答:1筛板堵塞或柱失效,解决办法是反向冲洗柱子,替换筛板或更换柱子。
2存在干扰峰,解决办法为使用较长的柱子,改换流动相或更换选择性好的柱子
问:从那些方面可以简单判别毛细管柱子的热稳定性好坏?
答:1分配容量(或容量因子)K,好的柱子在高温运行后,分配容量K不应有明显的下降,否则,说明柱子的热稳定性不好。
2理论塔板数n,热稳定性好的柱子经受高温后,理论塔板数应基本保持恒定
3柱子的极性。热稳定性好的柱子,高温前后极性变化不大,具体表现为保留指数I值没有大的变化。
4噪声。热稳定性好的柱子在高温下使用后,噪声不能增加.
5柱子的去活层,毛细管柱子涂固定液前内部一般要用去活性试剂去活以增加惰性。质量好的毛细管柱子高温后,去活层不应该变化,表现在对强极性样品或酸碱性样品的吸附性不能增加。
问:为什么进样器内的玻璃衬套会对色谱行为造成影响?
答:进样器内的玻璃衬套主要有下列作用:?
1提供一个温度均匀的汽化室,防止局部过热。
2玻璃的惰性不如不锈钢好,减少了在汽化期间样品分解的可能性。
3易于拆换清洗 ,以保持清洁的汽化室表面,一些痕量非挥发性组分会逐渐积累残存于汽化室,高温下会慢慢分解,使基流增加,噪声增大,通过清洗玻璃衬套可以消除这种影响。
4可根据需要选择管壁厚度及内径适宜的玻璃衬套,以改变汽化室的体积,而不用更换整个进样加热块。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知道玻璃衬套对色谱行为造成影响的原因。
问:毛细管色谱分流进样时,非线性分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1进样器温度太低,样品汽化不完全,发生分级分流。
2进样器温度太高,某些组分可能发生热分解,也有的样品可能发生催化分解,或样品部分地被吸附在进样器内表面上。
3在分流点以前样品没有混合均匀或混合不充分。
4系统的进样垫,柱接头等地方漏气。
问: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
答:1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
2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改变流动相或柱子
3样品与检测器不匹配:根据样品化学性质调整波长或改换检测器
4检测器衰减太多:调整衰减即可。
5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解决办法为降低时间参数
6检测器池窗污染:解决办法为清洗池窗。
7检测池中有气泡:解决办法为排气。
8记录仪测压范围不当:调整电压范围即可。
9流动相流量不合适:调整流速即可。
10检测器与记录仪超出校正曲线:解决办法为检查记录仪与检测器,重作校正曲线。
问:做HPLC分析时,柱压不稳定,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答:原因可能有:?
1泵内有空气,解决的办法是清除泵内空气,对溶剂进行脱气处理;
2比例阀失效,更换比例阀即可。
3泵密封垫损坏,更换密封垫即可。
4溶剂中的气泡,解决的办法是对溶剂脱气,必要时改变脱气方法;
5系统检漏,找出漏点,密封即可。
6梯度洗脱,这时压力波动是正常的。
问:做PGS/MS分析时,如何防止焦油状污染物进入毛细柱?
答:聚合物,尤其是一些含氮、硫及卤素的高分子裂解时,常有焦油状物质产生。为防止这种焦油状物质进入毛细柱造成污染而使柱性能下降,可采用保护预柱,即在裂解器与毛细柱之间接一填充预柱,通过控制预柱温度而使焦油状物质滞留在预柱内,预注可置于GC气化室内,这样既容易控制温度,又减少系统的死体积,当然,预柱填料需经常更换。
问:我最近更换了另一种牌号的ODS柱,虽然分离情况仍可以,但保留时间不能重现,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被分析物可能具有形成氢健的能力。尽管过去几年来,填料的制造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不同的厂商的ODS填料表面硅醇基的浓度不同。正是这些硅醇基可能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同一被分析物中的各组分在不同牌号的ODS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就可能不同。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竞争物,如三乙基胺(TEA),将会使硅醇基的成键能力饱和,从而保证不同牌号柱子上的相对保留时间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问:我购买的HPLC柱验收测试时柱压过高,请问为什么?
答:柱压过高是HPLC柱用户最常碰到的问题。其原因有多方面,而且常常并不是柱子本身的问题,您可按下面步骤检查问题的起因。
1拆去保护柱,看柱压是否还高,否则是保护柱的问题,若柱压仍高,再检查;2把色谱柱从仪器上取下,看压力是否下降,否则是管路堵塞,需清洗,若压力下降,再检查。
3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10倍柱体积的流动相冲洗柱子,(此时不要连接检测器,以防固体颗粒进入流动性)。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再检查;     
4更换柱子入口筛板,若柱压下降,说明你的溶剂或样品含有颗粒杂质,正是这些杂质将筛板堵塞引起压力上升。若柱压还高,请与厂商联系。一般情况下,在进样器与保护柱之间接一个在线过滤器便可避免柱压过高的问题,SGE提供的Rheodyne 7315型过滤器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
问:高温毛细柱的使用寿命一般为多长?
答:毛细柱寿命除决定于柱子本身的性能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情况,比如使用温度、样品状态,进样量等,如果在其使用温度范围内,样品干净,色谱柱不被污染的情况下,柱子寿命一般在2—3年之间。
问:如毛细管柱被污染,柱效和分辨率降低,有何方法使它恢复?是否可通过老化来解决?
答:根据柱污染程度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如果污染不严重,污染物沸点不是太高,可通过老化来解决,但老化温度不可超过柱子的最高使用温度,且一般要较长时间(8—30小时),如果污染较严重,或通过老化仍不能使柱性能恢复,那就必须采用溶剂清洗,通常是用5倍柱容积的溶剂(如正戊烷,二氯甲烷等)通过色谱柱。当然,清洗溶剂用的越多,对柱性能的损坏越大,清洗完后,在通载气老化一定时间,如果柱性能恢复,便可继续使用。必须指出:只有交联柱才能清洗,对于非交联柱,清洗柱会彻底失效,因为固定液被洗掉了,至于清洗用溶剂的选择,可参考说明书。
问:BPX70毛细管柱是否可用于GC/MS分析?
答:完全可以,BPX70为极性柱,使用温度范围宽(25—260℃),程序升温可达290℃,流失低,适合于分析脂肪酸甲酯的各种位置和几何异构体,药物异构体,碳水化合物等。因BPX70为交联住,故用于GC/MS很稳定,污染后可清洗再生。

色谱柱分离经验编辑本段回目录

     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3cm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关于无水无氧柱,适用于对氧,水敏感,易分解的产品。可以湿柱,也可以干柱。不过在样品之前至少要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有可能是产品分解,毕竟要分离的是敏感的东东,小心不为过。也是因为分离的东西比较敏感,所以接收瓶一定要用可密封的,遵循schlenk操作。至于是加压、常压、减压,随需而定。因为是schlenk操作,所以点板是个问题,如果样品是显色的,恭喜了,不用点板,直接看柱子上的色带就行了。如果样品无色,只好准备几十个schlenk瓶,一瓶一瓶的点,不过几次之后就知道样品在哪,也就可以省些了。像我以前过一根无水无氧柱,需要六个schlenk,现在只一个就能把所要的全收集到。无水无氧柱中用的比较多的是用氧化铝作固定相。因为硅胶中有大量的羟基裸露在外,很容易是样品分解,特别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而氧化铝可以做成碱性、中性和酸性的,选择余地比较大,但是比硅胶要贵些。听说有个方法,就是用石英做柱子,然后用HF254做固定相,这样在柱子外面用紫外灯一照就知道产品在哪里了,没有验证过。
     关于湿法、干法上样。湿法省事,一般用淋洗剂溶解样品,也可以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但溶剂越少越好,不然溶剂就成了淋洗剂了。很多样品在上柱前是粘乎乎的,一般没关系。可是有的上样后在硅胶上又会析出,这一般都是比较大量的样品才会出现,是因为硅胶对样品的吸附饱和,而样品本身又是比较好的固体才会发生,这就应该先重结晶,得到大部分的产品后再柱分,如果不能重结晶那就不管它了,直接过就是了,样品随着淋洗剂流动会溶解的。有些样品溶解性差,能溶解的溶剂又不能上柱(比如DMF,DMSO等,会随着溶剂一起走,显色是一个很长的脱尾),这时就必须用干法上柱了。
     样品和硅胶的量有一种说法是,我觉得是越少越好,但是要保证在旋干后,不能看到明显的固体颗粒(那说明有的样品没有吸附在硅胶上)。溶剂的选择。当然是最便宜,最安全,最环保的了。所以大多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文献中有写用正己烷的,太贵了,除非特别需要不要用不然银子哗哗的,流的比淋洗剂还快,不过因为极性很小,有时还是非它不可。乙醚也可以用,但是就是容易睡觉,注意保持清醒别让溶剂流干了,那样柱子也就不爽了。二氯甲烷也有用的,但是要知道,它和硅胶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夏天的时候经常会在柱子里产生气泡,天气冷的时候会好一些。甲醇,据说能溶解部分的硅胶,所以产品如果想过元素分析的话要留神,应该经过后继处理,比如说重结晶等。其他的溶剂用的相对较少,要依个人的不同需要选择了。由于某些原因,用到的淋洗剂多是大包装的(便宜嘛),我们这里是用10升或25升的塑料桶装的,就要注意这些工业品的纯度是较低的。经常能够从送来的大桶底部看见有色的杂质,其他的杂质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比较严格的柱分时就要对溶剂重蒸。当然过原料时就可以免去这一步了,反正下面还有提纯的方法。另外溶剂在过柱子后最好也回收使用,一方面环保,另一方面也能节省部分经费,缺点是要消耗一定的人工。这里要注意的是,一般在过柱同时进行的是减压旋蒸,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比例由于挥发度的不同会导致极性的变化,一般会使得极性变大,在梯度淋洗时比较合适,正好极性越来越大了。在过完柱子后,溶剂最后回收要采用常压,因为在减压旋蒸时会有部分低沸点的杂质一起出来,常压时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如果杂质和你下面要过的样品有反应那就惨了。

正相、反相和极性胶联柱使用手册编辑本段回目录

注意
此色谱柱填充的是改性硅胶材料。向柱内导入碱性溶剂(pH>7.0)或酸性溶剂(pH<2.0)会导致柱子损坏。在使用这个柱子之前,你要充分地熟悉这本手册讲述的内容。未正确地使用不能享受保修待遇。
1. 简介
此柱填充的是反相或者极性胶联型态的硅胶基质材料的硅胶。硅胶形态的柱子用于正相(非水)条件。反相(C8,C18,ODS,RP-8和RP-18)通常用于反相条件(水相)。
极性胶联型(APS,diol,CN和NH2)依照应用目的,可以用于正相和反相条件。建议不要将一个相同的柱子用于差别非常大的条件下,这是因为柱子在特定的条件下,固定相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其他的条件下,会影响柱效。也不建议将硅胶柱用在反相条件下或者将方向柱用在正相条件下,这是因为这种过程会发生重复性差的问题(每一次注射之间和柱与柱之间的比较)。
2. 色谱柱老化
在开始分析工作以前,柱子必须经过正确的老化。一个没有正确老化的柱子可能会带来问题,诸如很差的柱效或者分离情况发生变化等等。
A.在反相条件下老化
要老化这类柱子,首先要使用乙腈或者甲醇淋洗,然后你选用的洗脱液进行平衡。
在发货以前,每根柱子都已经测试过并进行了老化。因此没有必要在第一次使用时用水冲洗)。
如果流动相中使用了添加物(例如缓冲液或离子对试剂),建议使用正确比例的但不含此添加物的流动相进行缓冲冲洗。缓冲冲洗应当首先以低流速进行,最后再使用正常流速。
B.在正相条件下老化
柱效可能会受水与固定相的键合的严重影响。柱子的干燥(激活)或润湿(失活)可能是需要的。使用的溶剂可能是水饱和的或者是无水的。干燥柱子可以使用无水的二氯甲烷。
C.对于极性键合柱的特殊说明
由于这些柱子可以用于反相或者正相条件,在进行老化以前,一定要首先检查你要使用的淋洗溶剂或洗脱液是否可以与封装在柱子里的溶剂相混溶。如果这些溶剂不能混溶,必须先使用一个合适的缓冲溶剂进行冲洗。
3. 洗脱液
注意第1节和第2节。一定不要使用pH低于2或者高于7的缓冲液,这是由于它们会改变固定相的性质。极性键合柱最好使用在3到5 之间。在使用以前,洗脱液要进行脱气,以及使用0.5微米的滤膜过滤,以免发生检测和泵送问题。
一定要在开始使用系统以前检查水溶液中有否微生物生长,否则你的柱子会堵塞,柱压会升高到无法接受的水平。
4. 流量和压力
柱内径(毫米) 流速 (ml/min)
 最佳 最高
2.0 0.2 1.0
3.0 0.4 2.0
4.6 1.0 4.0
10.0 4.7 18.0
注意:最高压力:不锈钢柱:4500psi;玻璃柱:3000psi
增加流速或者降低流速要采取小的间隔变化以防止填充床的扰动。
如果你想更换柱子,要降低流量至0,等待洗脱液完全流出柱子为止(2分钟)。
拆除柱子而没有等待压力的降低会损坏柱子。
高柱压的产生一般是由于不正确地使用柱子的结果。
使用保护柱(见第6节)会防止污染物沉积在分析柱上。
5. 样品准备
保持柱子长寿的关键是进样前适当的的样品处理。你必须防止将疏水性/与流动相极性差别很大的化合物泵入色谱柱, 不管是来自流动相还是样品。特别地,要禁止导入颗粒杂质。这些最终都会造成操作压力的增高而且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去除。
6. 保护柱
一定要使用保护柱,因为样品和洗脱液污染可能会造成柱压力的增高而且影响选择性。一般保护柱的选择以同型号为原则,这样柱子的填充材料与用于分析的色谱柱的材料相似。当柱压增高的或者观察到柱效降低的时候就需要更换保护柱了。
7. 进样量和浓度
柱子的最大载样量取决于:柱子的型号,使用的条件和样品的类型。很难给出一个一般的指示。对于进样体积的建议则比较容易(见表中的典型值)。
注射了太大体积或太浓的样品会使峰展宽或者峰融合。
柱尺寸(长度*内径) 最大样品体积
250×2.0mm ±10μl
200×3.0mm ±15μl
250×4.6mm ±50μl
250×10.0mm ±250μl
8. 温度
HPLC柱最好在柱温箱中使用。重复性取决于温度控制。最佳的温度与特定的应用有关。温度影响洗脱液流动的线速度。在使用ChromSep玻璃柱的时候,一定要调节流速使压力保持在3000psi以下。
9. 贮存
一定不要在柱子内充满缓冲液或者其他含盐类的洗脱液的情况下贮存色谱柱。 贮存溶剂应当含有至少20%的有机溶剂,以防止有细菌的生长。
10. 柱效损失的可能原因
1. 额外的峰展宽。当使用小直径或者长度较短的柱子时,峰展宽的情况可能比较明显。要保证管路的长度和内径都保持最小。检查进样体积和检测器检查池体积是否适用于柱体积。
2. 洗脱的平衡时间不够。
3. 不正确柱温。
4. 不正确的修正浓度。
5. 床压缩。使用了过大的洗脱流速。将柱子反向,使用低流速。
11.柱效丧失和/或高背压
1. 颗粒物积聚在烧结物或者树脂床上(它们都会使背压增高)。如果柱压增高了,将柱子与进样器断开,运行泵,以验证背压的来源确实是来自柱子的颗粒污染(样品、洗脱液和系统)。倒转柱子,以反向的流动来冲洗柱子。如果这样不能解决问题,更换进口过滤器或者筛板。
2. 微生物在洗脱液中生长。倒转柱子,尝试以反向的流动来将污染物冲洗出柱子。更换进口过滤器或者筛板。
3. 有蛋白质脂肪,油脂污染或者极性化合物等污染。再生柱子(见第12节)。
12.再生
1. 再生反相色谱柱
a. 首先倒转柱子。
b. 以大约最佳流速的40%的流速冲洗柱子大约45-60分钟,使用的溶剂的顺序要按照水—甲醇—异丙醇—二氯甲烷—异丙醇—甲醇—水进行。
c. 柱子转回正常方向,使用分析所用洗脱液平衡。
注意:在使用另外的淋洗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先用水开始冲洗以去除缓冲液,保证其后的洗脱液可以混溶。
2. 再生硅胶柱
a. 首先倒转柱子。
b. 以大约最佳流速的40%的流速冲洗柱子大约45-60分钟,使用的溶剂的顺序要按照异辛烷(或己烷)—乙酸乙酯—干燥的异辛烷(或己烷)进行。
c. 柱子转回正常方向,使用分析所用洗脱液平衡。
3.再生极性键合柱
取决于使用的条件,可以使用反相的条件,也可以使用硅胶柱的条件。
注意:再生会导致柱效降低,另外绝对不要使用酮类或醛类冲洗氨基柱,因为可能与固定相发生反应。四氢呋喃作为替代可以使用。

PLOT色谱柱编辑本段回目录

PLOT色谱柱是分离室温下为气态的化合物的理想色谱柱。安捷伦科技为永久气体、低分子量烃类异构体、挥发性极性化合物和反应性分析物(如气体硫化物、胺、氢化物等)的分析提供了全系列的PLOT色谱柱。我们在尽寸上提供的PLOT固定相色谱柱从0.25到0.53mm内径,为各种检测器和系统需求提供了方便的色谱柱选择。对于GC/MS系统,我们提供了几种真正键合和牢定的固定相细内径色谱柱,消除由于颗粒物的产生而导致的潜在的检测器玷污。
PLOT色谱柱应用建议
色谱柱 固定相 典型应用
HP-PLOT分子筛柱 5A分子筛沸石 永久和惰性气体。备有厚液膜和薄液膜。厚液膜色谱柱可在35℃下分离氩和氧。
HP-PLOT Al2O3/KCl 用KCl脱活的氧化铝 “极性”最低的氧化铝固定相。与链烷烃相比,烯烃保留最低。C1到C8烃灯异构体。选择准确定量二烯,特别是乙烯和丙烯中的丙二烯和丁二烯的色谱柱。
HP-PLOT Al2O3/S 用硫酸钠脱活的氧化铝 用于轻质烃的高性能通用氧化铝色谱柱:C1到C8异构体。最适合用于从丁烯中分离乙炔、从异丁烷中分离丙烯。
GS-Alumina 采用专利技术脱活的氧化铝 “极性”最大的氧化铝色谱柱。与链烷烃相比,烯烃的保留最高。用于轻烃的高性能通用氧化铝色谱柱:C1到C8异构体。最适合用于从丙烯中分离环丙烷。在水饱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回收率。
HP-PLOT Q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 C1到C3异构体、到C12的烷烃、CO2、甲烷、空气/CO、水、含氧化合物、硫化物、溶剂。
HP-PLOT U 二乙烯基苯/乙烯 极性高于HP-PLOT Q和GS-Q。C1到C7烃类、CO2、甲烷、空气/CO、水、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氧化物、胺类、溶剂、醇类、酮类、醛类。
GS-GasPro 专利的键合硅胶基 在-80℃下分离C1到C12烃、CO2、痕量硫化物、氢化物气体、无机气体、卤烃、SF6、氧/氮。
GS-CarbonPLOT 键合的单层碳整体柱 C1到C5烃、CO2、空气/CO、乙烯中的痕量炔烃、甲烷。
GS-OxyPLOT 高选择性吸附剂 氧化的烃类的高保留(M2OH保留指数71300)。对汽油、柴油和C1-C4轻烃气流中的醇类、酮类和醚类十分有用。

液相色谱的常用术语编辑本段回目录

1、色谱曲线romatogram):色谱柱流出物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对时间或流动相流出体积的曲线图,或者通色谱图(ch过适当的方法观察到的纸色谱或薄层色谱斑点、谱带的分布图。
2、(色谱)峰(chromatographic peak):色谱柱流出组分通过检测器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的微分曲线。
3、峰底(peak base):峰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连接的直线。
4、峰高(h ,peak height):色谱峰最大值点到峰底的距离。
5、峰宽(W ,peak width):在峰两侧拐点处所作切线与峰底相交两点的距离。
6、半高峰宽(W h/2 ,peak withd at half height):通过峰高的中点作平行于峰底的直线,此直 线   与峰两侧相交两点之间的距离(图1 中的HJ)。
7、峰面积(A ,peak area):峰与峰底之间的面积(图1中的CHEJDC)。
8、拖尾峰(tailing peak):后沿较前沿平缓的不对称的峰。
9、前伸峰(leading peak):前沿较后沿平缓的不对称的峰。(又叫伸舌峰、前延峰)
10、假峰(ghost peak):除组分正常产生的色谱峰外,由于仪器条件的变化等原因而在谱图上出现的色谱峰,即并非由试样所产生的峰。这种色谱峰并不代表具体某一组分,容易给定性、定量带来误差。(又叫鬼峰)
11、畸峰(distrorted peak):形状不对称的色谱峰, 前伸峰、拖尾峰都属于这类。
12、反峰(negative peak):也称倒峰、负峰,即出峰的方向与通常的方向相反的色谱峰。

离子色谱术语编辑本段回目录

1. 离子色谱法 ion chromatography, IC  狭义地讲,是基于离子性化合物与固定相表面离子性功能基团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实现离子性物质分离和分析的色谱方法;广义地讲,是基于被测物的可离解性(离子性)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方法。1975年Small发明的离子色谱是以低交换容量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用含有合适淋洗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流动相使无机离子得以分离,并成功地用电导检测器连续测定流出物的电导变化。但随着色谱固定相和检测技术的发展,非离子交换剂固定相和非电导检测器也广泛用于离子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根据分离机理,离子色谱可分为离子交换色谱、离子排斥色谱、离子对色谱、离子抑制色谱和金属离子配合物色谱等几种分离模式(方式)。其中离子交换色谱是应用最广泛的离子色谱方法,是离子色谱日常分析工作的主体,通常要采用专门的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离子色谱法已经广泛地用于环境、食品、材料、工业、生物和医药等许多领域。
2. 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suppressed ion chromatography, SIC  又称双柱离子色谱法,是在柱流出物进入检测器之前通过化学抑制等方法将较高的流动相背景电导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电导检测的离子色谱法。例如,当以强电解质(如碳酸盐)作流动相分析无机阴离子时,流动相背景电导很高,难以直接检测到被测阴离子或检测灵敏度很低,如果将柱流出物通过一个抑制器,使流动相中被测离子的反离子(阳离子)得以除去,流动相的背景电导就会大大降低,同时被测阴离子在抑制器中转变成灵敏度更高的酸形式,从而获得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因为离子色谱发展初期的抑制器是与分离柱类似的柱形抑制器(抑制柱),柱内填充与分离柱填料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因而早期又称双柱离子色谱法。
3. 双柱离子色谱法 dual column ion chromatography  又称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是在分离柱之后连接抑制柱(或其他类型抑制器)的离子色谱法。参见“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4. 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non-suppressed ion chromatography, NSIC  又称单柱离子色谱法,是不采用抑制器抑制背景电导,而将柱流出物直接导入检测池进行电导检测的离子色谱法。当以弱电解质(如有机羧酸或其盐)作流动相时,因流动相本身的电导率较低,不使用抑制器也能获得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一般而言,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的检测灵敏度比抑制型离子色谱法低约一个数量级。
5. 单柱离子色谱法 single column ion chromatography  又称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是只使用分离柱,而不在分离柱后连接抑制柱的离子色谱法。参见“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
6. 离子交换色谱法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IEC  以离子交换剂(如聚苯乙烯基质离子交换树脂)作固定相,基于流动相中溶质(样品)离子和固定相表面离子交换基团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而达到溶质保留和分离的离子色谱法。分离机理除电场相互作用(离子交换)外,还常常包括非离子性吸附等次要保留作用。其固定相主要是聚苯乙烯和多孔硅胶作基质的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色谱法最适合无机离子的分离,是无机阴离子的最理想的分析方法。
7. 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EC  以阴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进行阴离子分离分析的离子色谱法。最常用的固定相是以季铵基为功能基团的阴离子交换剂,最常用的流动相是碳酸(氢)盐、有机羧酸盐。可以用于无机阴离子、阳离子的配阴离子、羧酸和烷基磺酸等无机和有机阴离子的分析。
8.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CEC  以阳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进行阳离子分离分析的离子色谱法。最常用的固定相是以磺酸基和羧酸基为功能基团的阳离子交换剂,最常用的流动相是稀的无机酸溶液和有机羧酸。可以用于金属阳离子、有机胺、生物碱等无机和有机阳离子的分析。
9. 离子排斥色谱法 ion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ICE  基于溶质和固定相之间的Donnan排斥作用的离子色谱法。在固定相与流动相的界面存在一个假想的Donnan膜,游离状态的离子因受固定相表面同种电荷的排斥作用而无法穿过Donnan膜进入固定相,在空体积(排斥体积)处最先流出色谱柱。而弱离解性物质可以部分穿过Donnan膜进入固定相,离解度越低的物质越容易进入固定相,其保留值也就越大。于是,不同离解度的物质就可以通过离子排斥色谱法得以分离。在离子排斥柱上还存在体积排阻和分配作用等次要保留机理。最常用的离子排斥色谱固定相是具有较高交换容量的全磺化交联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这种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不能用于阳离子的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离子排斥色谱对于从强酸中分离弱酸,以及弱酸的相互分离是非常有用的。如果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离子排斥色谱还可以用于氨基酸、醛及醇的分析。因为其英文名称也可写作ion chromatography exclusion,故常以ICE作为其简写形式,以与离子交换色谱法的简写形式(IEC)相区别。
10. 离子对色谱法 ion pair chromatography, IPC  又称离子相互作用色谱法或流动相离子色谱法,是基于溶质(样品)离子与流动相中的离子对试剂形成电中性的离子对化合物之后,通过吸附与分配等相互作用在固定相中保留和分离的一种色谱方法。固定相是普通高效液相色谱中最常用的极性或非极性键合相。离子对色谱采用的是普通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体系。离子对色谱在生物医药样品中离子性有机物的分析、工业样品中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及环境与农业样品中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分析方面非常有用。
11. 离子相互作用色谱法 ion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IIC  又称离子对色谱法或流动相离子色谱法。参见“离子对色谱法”
12. 离子抑制色谱法 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 ISC  通过控制流动相pH值,使弱酸性或弱碱性溶质的离解得到抑制,以未离解的分子状态在固定相上分配或吸附,从而达到保留与分离的液相色谱方法。其分离机理和离子对色谱法相似,也是将溶质离子转变成中性的、具有一定疏水性的分子状态。离子抑制色谱主要用于有机弱酸弱碱的分析。离子抑制色谱也采用通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体系。因为它的分析对象是具有一定离子性的有机弱酸弱碱,所以有时在离子色谱法中也提及该方法。
13. 液态离子交换剂 liquid ion exchanger  具有离子交换功能基团,可以用于离子交换分离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如高分子胺)。它们大多是离子对试剂,将它们溶于流动相后动态涂渍到多孔硅胶或非极性键合相上,形成动态包覆离子交换层,可进行动态离子交换色谱分离。
14. 金属配合物离子色谱法 metal complex ion chromatography, MCIC  又称金属络合物色谱法,是使被测金属离子与适当的有机配位体作用,形成金属配合物(中性分子、配阴离子或配阳离子)后,采用通常的高效液相色谱体系分离和检测的一种色谱方法。因为它的分析对象是金属离子,所以也可以作为一种离子色谱法讨论。
15. 离子色谱仪 ion chromatograph  离子色谱分析所使用的专门仪器。它和一般的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一样,最基本的单元组件也是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记录仪、积分仪或色谱工作站)。此外,还可根据需要配置流动相在线脱气装置、梯度洗脱装置、自动进样系统、流动相抑制系统、柱后反应系统和全自动控制系统等。专用离子色谱仪不同于普通液相色谱仪的主要之处是使用的常规检测器不是紫外检测器,而是电导检测器,所用的分离柱不是液相色谱所用的吸附型或分配型柱,而是以离子交换剂作填料的分离柱,而且柱容量比通常的高效液相色谱柱小得多。另外,在离子色谱中,特别是在抑制型离子色谱中往往用强酸性或强碱性物质作流动相,因此,仪器的流路系统耐酸耐碱的要求更高一些。
16. 淋洗剂 eluent  在离子色谱分析所用流动相溶液中,能提供与溶质离子在离子交换位置进行离子交换竞争反应的淋洗离子的物质。如阴离子交换色谱分析中常用NaHCO3水溶液作流动相,NaHCO3就是淋洗剂。参见“淋洗离子”。
17. 淋洗离子 eluent ion  在离子色谱流动相中,与溶质离子在离子交换位置相互竞争,将溶质离子从固定相洗脱出来的那种离子。如NaHCO3作为阴离子交换色谱分析的淋洗剂时,它所提供的阴离子HCO3就是淋洗离子。
18. 去离子水 deionized water  用离子交换分离等技术去除了离子性物质的纯水。离子色谱中配制流动相和样品都要用去离子水,以避免水中所含离子性成分干扰被测离子的分离与检测。
19. 离子交换剂 ion exchanger  具有离子交换功能基团的色谱填料。其离子交换功能基团能离解出阴或阳离子。通常所说的离子交换树脂就是最常见的离子交换剂。
20. 阳离子交换剂 cation exchanger  具有阳离子交换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剂。其功能基团可以离解出阳离子(如H+)与样品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常见的阳离子交换剂的功能基团是磺酸、羧酸或磷酸基。
21. 阴离子交换剂 anion exchanger  具有阴离子交换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剂。其功能基团可以离解出阴离子(如Cl-)与样品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最常见的阴离子交换剂的功能基团是季铵基。
22. 可交换离子 exchangable ion  离子交换剂在与流动相接触时,能从离子交换剂功能基团上离解出来,与周围的带同种电荷的其它离子相互交换的离子。人们通过控制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创造合适的条件,如改变淋洗剂的种类和浓度,使样品离子达到最佳分离。
23. 离子交换位置 ion exchange site  离子交换剂功能基团上可交换离子所占据的位置。样品加入之前,离子交换位置被淋洗离子平衡,样品加入后,溶质离子与淋洗离子在离子交换位置发生离子交换竞争反应。
24. 离子交换树脂 ion exchange resin  以有机聚合物(如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基质的离子交换剂。它是离子色谱中最常用的柱填料,它既不溶于酸和碱,也不溶于有机溶剂,可在宽广的pH范围内选择流动相。但其缺陷是溶胀性较大、不耐高压。
25. 两性离子交换剂 zwitterion exchanger  色谱填料的基质表面同时接入了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基团,或者接入的功能基团分子中本身就同时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两类交换基的离子交换剂。这类离子交换剂与电解质接触可形成内盐,用水淋洗又很容易再生,可用于阴阳离子的同时分离。
26. 聚苯乙烯 PS/DVB  苯乙烯(styrene)和二乙烯基苯(divinylbenzene, DVB)聚合所得的共聚物。当DVB加入到苯乙烯中,DVB的两个乙烯功能基就与苯乙烯链相互交联,聚合后的共聚物是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疏水性化学惰性的球形颗粒。是离子色谱中最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通常以其为基质,通过表面改性(修饰)或接入不同功能分子制备出各种用途的聚合物基质色谱填料。
27. 交联度 crosslinking degree  聚苯乙烯树脂中二乙烯基苯的质量百分比。是聚苯乙烯树脂性能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大小决定树脂的孔结构。随着交联度的增加,树脂的孔隙度会降低,耐压强度会增加,溶胀效应会相应减小。但同时也会降低树脂颗粒的渗透性。
28. 树脂交换容量 exchange capacity of resin  1克干的离子交换树脂所能交换的离子的毫摩尔数。是评价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29. 总交换容量 total exchange capacity  树脂上所有可交换离子均参与交换时的极限交换容量。它反映了离子交换功能基的数量。
30. 表观交换容量 apparent exchange capacity  一定条件下实测的交换容量。它不一定代表离子交换功能基的数量。当功能基未完全离解,或树脂孔径太小,离子不易扩散时,表观交换容量小于总交换容量;而当功能基离解比较完全,加上溶质离子在固定相表面同时存在吸附等其他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出现表观交换容量大于总交换容量的现象。
31. 键合型离子交换剂 bonded ion exchanger  通过化学反应使含离子交换功能基团的分子在基质表面形成化学键而制得的离子交换剂。
32. 聚合物基质离子交换剂 polymer substrate ion exchanger  在聚苯乙烯等有机聚合物基质表面键合或包覆上各种离子交换基团后得到的离子交换剂。此类离子交换剂使用pH范围宽,但溶胀性较大、不耐高压、基质表面和内部的微孔会影响溶质传递速率。
33. 硅胶基质离子交换剂 silica-gel substrate ion exchanger  在硅胶微粒表面键合或包覆上各种离子交换基团所得到的离子交换剂。如在硅胶表面的硅醇基上接入带磺酸基、磷酸基或羧酸基的硅烷,就可以得到硅胶基质的阳离子交换剂。该类离子交换剂能耐较高压力、热稳定性好、分离效率高、通常不产生溶胀和收缩、耐有机溶剂,但因氧化硅具有弱酸性,所以硅胶基质填料只能使用中性和弱酸性流动相。
34. 乳胶附聚型离子交换剂 latex-agglomerated ion exchanger  将粒径比基质粒径小得多的聚合物微粒(乳胶颗粒),通过静电作用力和范德华力凝聚在基质的表面制得的离子交换剂。如将高交换容量的全胺化多孔聚合物微粒(粒径约为0.1m)附聚到表面磺化的聚苯乙烯共聚物基质(粒径525m)表面,即得到乳胶附聚型阴离子交换剂。
35. 螯合离子交换剂 chelating ion exchanger  将具有螯合配位功能基团的有机分子接入基质表面后得到的离子交换剂。螯合基团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用于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36. 螯合树脂 chelating resin  是具有螯合配位功能基团的高分子的共聚物,或者是在聚苯乙烯等有机聚合物基质的苯环上接入螯合基团后得到的离子交换剂。例如,将分子中带有冠状醚或穴状醚的有机分子共聚,即可得到冠醚螯合树脂。
37. 包覆型离子交换剂 coated ion exchanger  通过氢键、吸附或静电相互作用,在载体的表面覆盖一层功能分子后得到的离子交换剂。其载体可以是未经修饰的有机聚合物微球、多孔硅胶微球,也可以是表面功能基化的某类其他色谱填料。
38. 冠醚固定相 crown ether stationary phase  功能基团中有冠醚结构的固定相。包括聚冠醚树脂、键合型和包覆型冠醚固定相。
39. 多孔石墨碳 porous graphitic carbon, PGC  又称陶碳(ceramic carbon),是在高温下烧结而成的碳微粒。其平均粒径约3m,含碳量在99.5%以上。其机械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适用pH范围宽(pH 114),是一类新型液相色谱填料。
40. 混合床离子交换固定相 mixed-bed ion exchange stationary phase  将阴阳两种离子交换剂混合均匀后填充到一根色谱柱中,或者在同一基质(载体)上导入阴阳两种离子交换基团所得到的离子色谱填料。它可用于阴阳离子的同时分离。
41. 排斥体积 exclusion volume  在离子排斥色谱中,因受Donnan膜排斥作用不能进入固定相的强电解质离子,不被固定相保留,它从进样口被流动相带至检测器流动池所对应的流动相体积。
42. 总渗透体积 total osmotic volume  在离子排斥色谱中,中性水分子穿过Donnan膜进入树脂内溶液中,然后又返回到流动相中,与其保留时间相对应的保留体积称总渗透体积。
43. 两性离子 zwitter-ion  随着溶液环境(pH值)的变化,既可以阴离子形式存在,也可以阳离子形式存在的离子性化合物。如氨基酸就是一类两性离子,它们在碱性溶液中为阴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则为阳离子。
44. 离子对试剂 ion pair reagent  能提供与被测离子具有相反电荷的离子(反离子),并能与被测离子形成稳定的离子对化合物的试剂。
45. 反离子 counter ion  离子对色谱体系中,离子对试剂所提供的与被测离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对反离子的要求是它能与被测离子形成稳定的疏水性电中性离子对化合物。例如,对亲水性强的被测阴离子则应选择疏水性强的有机阳离子作反离子。
46. 离子对形成模型 ion pair formation model  离子对色谱保留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溶质离子先与亲脂性(疏水性)的离子对试剂在流动相中形成中性离子对化合物,然后,中性离子对化合物吸附到固定相的非极性表面,形成可逆的吸附-解吸平衡。
47. 动态离子交换模型 dynamic ion exchange model  离子对色谱保留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离子对试剂中的疏水性反离子首先吸附到固定相表面,形成以该反离子为功能基的动态离子交换表面,即原本为非极性的固定相表面变成了离子交换剂。然后,溶质离子与以该反离子为功能基的动态离子交换剂作用达到保留和分离。
48. 动态复合离子交换模型 dynamic complex ion exchange model  离子对色谱保留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流动相中形成的离子对化合物与吸附在固定相表面的离子对试剂形成亚稳态复合物,这一亚稳态复合物又在固定相表面分解成非复合的离子对。
49. 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ion interaction model  离子对色谱保留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在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之间形成了很高的表面张力。流动相的有机组分,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季铵碱等,可以减小表面张力,因此,固定相对这些组分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离子对试剂中的疏水性反离子首先吸附到非极性固定相表面的内层,与反离子结合的离子和样品离子分布在固定相表面的外层,这样一来,在固定相表面就形成了所谓的双电层。当增加流动相中反离子的浓度,由于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存在动态平衡,所以,吸附到固定相表面的离子浓度也会增加。样品离子穿过双电层的移动是电场作用力和Van-der-Waals力的函数。如果带有相反电荷的样品离子吸附到荷电的固定相表面,则主要是因为样品离子的疏水部分与非极性固定相表面之间的库仑力和处于次要地位的吸附作用的共同贡献。将一个负电荷加入到带有正电荷的双电层的内部,等于抵消了双电层内部的一个正电荷,为了重新建立电荷平衡,就会有另一个反离子吸附到固定相表面。最终,吸附在固定相表面的是带有相反电荷的两种离子。
50. 电导检测法 conductance detection  在离子色谱中,利用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基本原理,连续测定柱流出物的电导率,流动相的背景电导与样品离子电导的差值作为响应值记录在色谱图上。电导检测法是离子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法,离子色谱仪上通常配置电导检测器。其检测灵敏度可达g/L级,线性响应范围在103104。
51. 背景电导 background conductance  在离子色谱中,淋洗剂溶液(流动相)本身的电导值。当基线平稳后,通常将此时的背景电导值设置为零,在进行样品分析时,溶质被洗脱下来时,将使背景电导值增加或减小,形成正方向或反方向的色谱峰,淋洗离子与被测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相差越大,则得到的响应值越大。
52. 抑制型电导检测 suppressed conductance detection  在离子色谱中,当采用背景电导高的电解质溶液作流动相时,先通过化学反应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将柱流出物中淋洗剂转变成电导率低的弱电解质后再导入检测池进行电导测定的方法。强电解质流动相不仅背景电导高,而且使被测离子以盐的形式存在,检测灵敏度很低,甚至根本无法检测,采样抑制技术将背景电导降低的同时往往可以将被测物转变成电导率更高的形式,如从盐转变成相应的酸,从而大大地提高检测灵敏度。
53. 非抑制型电导检测 non-suppressed conductance detection  又称直接电导检测,是直接测定柱流出物电导的一种离子色谱检测方法。通常使用背景电导低的有机弱酸或其盐的水溶液作流动相。被测离子与淋洗离子电导率差值越大,则检测灵敏度越高。一般而言,它的灵敏度比抑制型电导检测要低约一个数量级。
54. 抑制柱 suppressed column  外形和分离柱相同的柱形抑制器。这是最早使用的离子色谱抑制器。抑制柱内填充的离子交换树脂是与分离柱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在阴离子交换色谱中,抑制柱接于阴离子交换分离柱后,抑制柱内填充的是强酸性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称阳离子抑制柱。抑制柱虽然交换容量较大,但不能连续再生,使用一段时间后须再生处理或更换,操作比较麻烦。
55. 中空纤维抑制器 hollow fiber suppressor  用纤维膜制成中空纤维管,柱流出物从管内流动,再生剂(抑制剂)溶液从管外流动,抑制反应是通过离子交换纤维膜进行。纤维膜的材料通常是聚苯乙烯。该抑制器的死体积很小。
56. 微膜抑制器 micro-membrane suppressor  结合了抑制柱的高容量和中空纤维抑制器的小死体积等优点的一种新型离子色谱抑制器。
57. 电导池 conductance cell  在电导检测器中,安装电极并让柱流出物连续通过的微型池。它是电导检测器的核心部分,其体积可以小至微升甚至纳升级,柱流出物从其一端流入,在流动的过程中,其电导被测定出来,然后从另一端流出。在电导池的两个电极上施加一定的电压时,溶液中的离子就会定向移动,产生电流。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和离子淌度决定溶液电阻的大小。
58. 再生剂 regenerant  又称抑制剂,在离子色谱的抑制型电导检测法中,维持抑制器抑制功能的试剂。例如,在以碳酸氢钠为淋洗剂的阴离子交换色谱中,通常用稀硫酸(1020mmol/L)作再生剂,在抑制器中,淋洗剂转变成电导率低的碳酸,再生剂转变成硫酸钠而失去提供氢离子使淋洗剂转变成碳酸的能力,所以必须不断地提供稀硫酸溶液。在实际操作中,是用一个专门的高压输液泵向抑制器中连续输送再生剂溶液。
59. 抑制器 suppressor  在离子色谱中,用来降低流动相背景电导的装置。将它置于电导检测器之前,流动相先通过抑制器与再生剂相互作用,使淋洗剂转变成电导率低的化合物形式,达到降低流动相背景电导,提高检测灵敏度的目的。抑制器有柱抑制器(抑制柱)、中空纤维抑制器、微膜抑制器和电解抑制器等,它们的工作原理略有差异。
60. 电解抑制器 electrolyze suppressor  利用电解原理来抑制流动相背景电导的一种离子色谱抑制器。如阴离子分析中所用的电解型阳离子抑制器的原理就是将水电解生成H+和OH,只有H+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流动相(NaOH水溶液)中,将NaOH中和,使流动相变成电导率极低的水。电解抑制器可抑制100mmol/L的酸性或碱性流动相。
61. 大孔树脂 macro-reticular resin  又称全多孔树脂,是网状骨架结构中既存在小于5nm的微孔,又存在大于5nm乃至数十nm大孔的树脂。它是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惰性溶剂,此惰性溶剂对共聚物具有惰性,而对单体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又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在聚合过程中,由于惰性溶剂的存在,形成的共聚物颗粒内会产生相分离,最终在树脂骨架内形成大孔结构。体积较大的分子也能进入树脂的孔结构内部而接近离子交换树脂的功能基,适合大分子的分离。其交换容量既可以很低,也可以很高。
62. 微孔树脂 micro-reticular resin  整个网状结构中均充满了微细孔道的树脂。其微孔是在树脂处于溶胀状态下形成的,孔的大小由树脂的交联度确定,交联度大于8%的树脂的孔径小于5nm。微孔树脂的交换容量较高,阴离子型树脂的交换容量在34mmol/g,阳离子型树脂的交换容量在45mmol/g。微孔型树脂广泛用于小分子的分离,在离子色谱中可用作抑制柱的填料。低交联度的微孔型树脂能吸附有机大分子,被用于糖、多肽、核苷酸的分离。
63. 薄壳型离子交换剂 pellicular ion-exchanger  由具有较好刚性的固体惰性核(如低交联度的聚苯乙烯核)和核外一层带交换基团的树脂薄膜组成的离子交换剂。核中无功能基团,有一定疏水性。表层的离子交换薄膜和微孔树脂一样具有溶胀性,可进行离子交换。薄壳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是将聚苯乙烯刚性基球置于热浓硫酸中反应数分钟,仅将其表面磺化,形成一层数十纳米的磺酸功能基层。薄壳型离子交换剂的传质速度快、柱效高,因为惰性核与流动相溶液接触时溶胀小,即使流动相的组成变化很大,也能迅速达到平衡,因此适用于梯度洗脱。薄壳型离子交换剂表面的离子交换体少,交换容量低(0.02 mmol/g左右),只适合作分析型色谱柱填料。这种树脂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64. 表面多孔型离子交换剂 superficially porous ion-exchanger  以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惰性核的表面覆盖一层极细的离子交换树脂颗粒而制成的一种薄壳型离子色谱填料。在核外的细粒树脂上又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结合上一层离子交换功能分子。常用的附聚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就属这种类型,它的惰性核为上述表面磺化薄壳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核外是由许多0.050.4m粒径的阴离子交换树脂胶乳组成的功能薄层。
65. 离子交换柱 ion exchange column  填充了离子交换剂,用来分离离子性成分的色谱柱。填充阴离子交换剂的称阴离子交换柱,填充阳离子交换剂的称阳离子交换柱。离子色谱柱柱长通常在510厘米,比普通液相色谱柱要短。柱管既可以是不锈钢管,也可以是耐压耐腐蚀的塑料管。
66. 离子交换膜 ion exchange membrane  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高分子聚合物膜。在离子色谱中,主要用于膜抑制器。在样品处理中可用于分离离子性组分。
67. 功能基团 functional group  色谱填料表面功能分子中对保留起关键作用的基团。在离子色谱固定相中,功能基团是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基团;在反相分配色谱中,功能基团主要是烷基。
68.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 strongly acidic cation exchanger  离子交换功能基团为强酸(如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剂。它是阳离子交换色谱常用的柱填料,特别适合碱金属离子的分离。在离子排斥色谱法中用作弱酸阴离子的离子排斥分离固定相。
69.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 weakly acidic cation exchanger  离子交换功能基团为弱酸(如羧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剂。适合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同时分离,以及过渡金属离子的分离。
70.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剂 strong-base anion exchanger  离子交换功能基团为强碱(如季铵)基团的阴离子交换剂。常见无机阴离子分析大多采用这种填料。
71.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 weak-base anion exchanger  离子交换功能基团为弱碱(如伯、仲和叔胺)基团的阴离子交换剂。
72. 阴离子交换树脂 anion exchange resin  以有机聚合物为基质,表面键合了阴离子交换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色谱填料。用于阴离子分离。
73. 螯合离子色谱法 chelating ion chromatography  以螯合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的液相色谱法。利用螯合基团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可以实现金属阳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74. 氨基酸分析仪 amino acid analyzer  是专门用于分析氨基酸的色谱仪。最早的氨基酸分析仪采样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填料分离和柱后衍生化分光光度法或荧光检测。至今,它仍然占氨基酸分析仪的主流。采用反相分配色谱分离模式的氨基酸分析仪也已进入实用阶段,它是先将氨基酸衍生成具有可见光吸收或荧光发射的衍生物,然后在反相柱上分离,它不需要柱后反应装置,因此也可以在配有相应检测器的普通高效液相色谱仪上分析。
75. 多功能基离子交换剂 multi-functional group ion exchanger  基质表面键合或包覆上多种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剂。两性离子交换剂是最典型的多功能基离子交换剂,可以用于阴阳离子的同时分离。如果将象胆汁酸这样的分子包覆到基质表面,由于其分子中既有阴离子基团,又有阳离子基团,而且还有非极性的疏水碳链,它将是一种可用于阴阳离子和中性有机分子同时分析的多功能固定相。
76. 离子对探针检测 ion-pairing probes detection  在离子对色谱中,在分离柱后将具有紫外吸收的离子对试剂加入到流动相中,与非紫外吸收的被测离子形成离子对化合物,用以检测非紫外吸收被测离子的间接光度检测法。这种具有紫外吸收的离子对试剂(通常是含芳基的季铵盐和磺酸盐)被称作离子对探针试剂,这种柱后间接光度检测法被称做离子对探针检测。
77. 正相离子对色谱法 normal phase ion-pair chromatography  使被测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结合生成中性的离子对化合物后,采用正相分配色谱的模式进行分离的离子对色谱方法。实际应用中,正相体系采用得较少。
78.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reversed phase ion-pair chromatography  使被测离子与离子对试剂结合生成中性的离子对化合物后,采样反相分配色谱的模式进行分离的离子对色谱方法。大多数的离子对色谱体系为反相分配色谱体系。
79. 间接光度(检测)离子色谱法 indirect photometric ion chromatography  将离子色谱分离与间接光度检测结合起来的色谱分析方法。一般情况下间接光度检测指的是间接紫外吸收光谱检测。大部分无机离子和部分有机离子在紫外区无吸收,可以使用有较强紫外吸收的淋洗剂或离子对试剂,检测信号是样品离子流出时流动相紫外吸收的减小值。
80. 网状结构 reticular structure  有机高分子交联共聚得到的共聚物在空间结构上所具有的网状立体构造。由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交联共聚得到的树脂就是典型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共聚物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
81. 无机离子交换剂 inorganic ion exchanger  具有离子交换性质的无机物质。如氧化铝就可以用作离子交换色谱的固定相,是典型的无机离子交换剂。
82. 酚醛离子交换树脂 phenolic ion exchange resin  以苯酚类缩合物为基质的离子交换剂。在离子色谱中用作固定相。
83. 苯酚磺酸树脂 phenol sulfonic acid resin  以酚羟基和磺酸基作交换基团的阳离子交换树脂。由于树脂中同时存在弱酸性基团酚羟基和强酸性基团磺酸基,所以作离子色谱固定相时,适合于一价和二价阳离子的同时分离。
84. 蛇笼(状)树脂 snake cage resin  在离子交换树脂内部封入了与树脂的固定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反离子的树脂。以纯水作流动相时的溶质洗脱顺序是非电解质先流出,电解质后流出,这正好与离子排斥色谱相反。

色谱专业术语翻译编辑本段回目录

亲和色谱法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法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
离子色谱法 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抑制色谱法 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对色谱法 ion pair chromatography
疏水作用色谱法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制备液相色谱法 prepara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平面色谱法 planar chromatography
纸色谱法 paper chromatography
薄层色谱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高效薄层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PTLC
浸渍薄层色谱法 impregnate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凝胶薄层色谱法 gel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薄层色谱法 ion exchang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制备薄层色谱法 preparativ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薄层棒色谱法 thin layer rod chromatography
液相色谱仪 liquid chromatograph
制备液相色谱仪 prepara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
凝胶渗透色谱仪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
涂布器 spreader
点样器 sample applicator
色谱柱 chromatographic column
棒状色谱柱 monolith column monolith column
微粒柱 microparticle column
填充毛细管柱 packed capillary column
空心柱 open tubular column
微径柱 microbore column
混合柱 mixed column
组合柱 coupled column
预柱 precolumn
保护柱 guard column
预饱和柱 presaturation column
浓缩柱 concentrating column
抑制柱 suppression column
薄层板 thin layer plate
色谱图 chromatogram
色谱峰 chromatographic peak
峰底 peak base
峰高 h,peak height
峰宽 W,peak width
半高峰宽 Wh/2,peak width at half height
峰面积 A,peak area
拖尾峰 tailing area
前伸峰 leading area
假峰 ghost peak
畸峰 distorted peak
反峰 negative peak
拐点 inflection point
原点 origin
斑点 spot
区带 zone
复班 multiple spot
区带脱尾 zone tailing
基线 base line
基线漂移 baseline drift
基线噪声 N,baseline noise
统计矩 moment
一阶原点矩 γ1,first origin moment
二阶中心矩 μ2,second central moment
三阶中心矩 μ3,third central moment
液相色谱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LC
液液色谱法 liquid liquid chromatography,LLC
液固色谱法 liquid solid chromatography,LSC
正相液相色谱法 normal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反相液相色谱法 reversed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LC
柱液相色谱法 liquid column 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尺寸排除色谱法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
凝胶过滤色谱法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凝胶渗透色谱法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
浓缩区薄层板 concentrating thin layer plate
荧光薄层板 fluorescence thin layer plate
反相薄层板 reversed phase thin layer plate
梯度薄层板 gradient thin layer plate
烧结板 sintered plate
展开室 development chamber
往复泵 reciprocating pump
注射泵 syringe pump
气动泵 pneumatic pump
蠕动泵 peristaltic pump
检测器 detector
微分检测器 differential detector
积分检测器 integral detector
总体性能检测器 bulk property detector
溶质性能检测器 solute property detector
(示差)折光率检测器 [differential]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
荧光检测器 fluorescence detector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ultraviolet visible detector
电化学检测器 electrochemical detector
蒸发(激光)光散射检测器 [laser]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光密度计 densitometer
薄层扫描仪 thin layer scanner
柱后反应器 post-column reactor
体积标记器 volume marker
记录器 recorder
积分仪 integrator
馏分收集器 fraction collector
工作站 work station
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
固定液 stationary liquid
载体 support
柱填充剂 column packing
化学键合相填充剂 chemically bonded phase packing
薄壳型填充剂 pellicular packing
多孔型填充剂 porous packing
吸附剂 adsorbent
离子交换剂 ion exchanger
基体 matrix
载板 support plate
粘合剂 binder
流动相 mobile phase
洗脱(淋洗)剂 eluant,eluent
展开剂 developer
等水容剂 isohydric solvent
改性剂 modifier
显色剂 color [developing] agent
死时间 t0,dead time
保留时间 tR,retention time
调整保留时间 t'R,adjusted retention time
死体积 V0,dead volume
保留体积 vR,retention volume
调整保留体积 v'R,adjusted retention volume
柱外体积 Vext,extra-column volune
粒间体积 V0,interstitial volume
(多孔填充剂的)孔体积 VP,pore volume of porous packing
液相总体积 Vtol,total liquid volume
洗脱体积 ve,elution volume
流体力学体积 vh,hydrodynamic volume
相对保留值 ri.s,relative retention value
分离因子 α,separation factor
流动相迁移距离 dm,mobile phase migration distance
流动相前沿 mobile phase front
溶质迁移距离 ds,solute migration distance
比移值 Rf,Rf value
高比移值 hRf,high Rf value
相对比移值 Ri.s,relative Rf value
保留常数值 Rm,Rm value
板效能 plate efficiency
折合板高 hr,reduced plate height
分离度 R,resolution
液相载荷量 liquid phase loading
离子交换容量 ion exchange capacity
负载容量 loading capacity
渗透极限 permeability limit
排除极限 Vh,max,exclusion limit
拖尾因子 T,tailing factor
柱外效应 extra-column effect
管壁效应 wall effect
间隔臂效应 spacer arm effect
边缘效应 edge effect
斑点定位法 localization of spot
放射自显影法 autoradiography
原位定量 in situ quantitation
生物自显影法 bioautography
归一法 normalization method
内标法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外标法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叠加法 addition method
普适校准(曲线、函数) calibration function or curve [function]
谱带扩展(加宽) band broadening
(分离作用的)校准函数或校准曲线 universal calibration function or curve [of separation]
加宽校正 broadening correction
加宽校正因子 broadening correction factor
溶剂强度参数 ε0,solvent strength parameter
洗脱序列 eluotropic series
洗脱(淋洗) elution
等度洗脱 gradient elution
梯度洗脱 gradient elution
(再)循环洗脱 recycling elution
线性溶剂强度洗脱 linear solvent strength gradient
程序溶剂 programmed solvent
程序压力 programmed pressure
程序流速 programmed flow
展开 development
上行展开 ascending development
下行展开 descending development
双向展开 two dimensional development
环形展开 circular development
离心展开 centrifugal development
向心展开 centripetal development
径向展开 radial development
多次展开 multiple development
分步展开 stepwise development
连续展开 continuous development
梯度展开 gradient development
匀浆填充 slurry packing
停流进样 stop-flow injection
阀进样 valve injection
柱上富集 on-column enrichment
流出液 eluate
柱上检测 on-column detection
柱寿命 column life
柱流失 column bleeding
显谱 visualization
活化 activation
反冲 back flushing
脱气 degassing
沟流 channeling
过载 overloading

色谱术语中英文对照编辑本段回目录

色谱图 chromatogram
色谱峰 chromatographic peak
峰底 peak base
峰高 h,peak height
峰宽 W,peak width
半高峰宽 Wh/2,peak width at half height
峰面积 A,peak area
拖尾峰 tailing area
前伸峰 leading area
假峰 ghost peak
畸峰 distorted peak
反峰 negative peak
拐点 inflection point
原点 origin
斑点 spot
区带 zone
复班 multiple spot
区带脱尾 zone tailing
基线 base line
基线漂移 baseline drift
基线噪声 N,baseline noise
统计矩 moment
一阶原点矩 γ1,first origin moment
二阶中心矩 μ2,second central moment
三阶中心矩 μ3,third central moment
液相色谱法 liquid chromatography,LC
液液色谱法 liquid liquid chromatography,LLC
液固色谱法 liquid solid chromatography,LSC
正相液相色谱法 normal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反相液相色谱法 reversed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LC
柱液相色谱法 liquid column 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尺寸排除色谱法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
凝胶过滤色谱法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凝胶渗透色谱法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亲和色谱法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色谱法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
离子色谱法 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抑制色谱法 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
离子对色谱法 ion pair chromatography
疏水作用色谱法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制备液相色谱法 prepara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
平面色谱法 planar chromatography
纸色谱法 paper chromatography
薄层色谱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高效薄层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HPTLC
浸渍薄层色谱法 impregnate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凝胶薄层色谱法 gel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薄层色谱法 ion exchang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制备薄层色谱法 preparativ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薄层棒色谱法 thin layer rod chromatography
液相色谱仪 liquid chromatograph
制备液相色谱仪 prepara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
凝胶渗透色谱仪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
涂布器 spreader
点样器 sample applicator
色谱柱 chromatographic column
棒状色谱柱 monolith column monolith column
微粒柱 microparticle column
填充毛细管柱 packed capillary column
空心柱 open tubular column
微径柱 microbore column
混合柱 mixed column
组合柱 coupled column
预柱 precolumn
保护柱 guard column
预饱和柱 presaturation column
浓缩柱 concentrating column
抑制柱 suppression column
薄层板 thin layer plate
浓缩区薄层板 concentrating thin layer plate
荧光薄层板 fluorescence thin layer plate
反相薄层板 reversed phase thin layer plate
梯度薄层板 gradient thin layer plate
烧结板 sintered plate
展开室 development chamber
往复泵 reciprocating pump
注射泵 syringe pump
气动泵 pneumatic pump
蠕动泵 peristaltic pump
检测器 detector
微分检测器 differential detector
积分检测器 integral detector
总体性能检测器 bulk property detector
溶质性能检测器 solute property detector
(示差)折光率检测器 [differential]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
荧光检测器 fluorescence detector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ultraviolet visible detector
电化学检测器 electrochemical detector
蒸发(激光)光散射检测器 [laser]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光密度计 densitometer
薄层扫描仪 thin layer scanner
柱后反应器 post-column reactor
体积标记器 volume marker
记录器 recorder
积分仪 integrator
馏分收集器 fraction collector
工作站 work station
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
固定液 stationary liquid
载体 support
柱填充剂 column packing
化学键合相填充剂 chemically bonded phase
packing
薄壳型填充剂 pellicular packing
多孔型填充剂 porous packing
吸附剂 adsorbent
离子交换剂 ion exchanger
基体 matrix
载板 support plate
粘合剂 binder
流动相 mobile phase
洗脱(淋洗)剂 eluant,eluent
展开剂 developer
等水容剂 isohydric solvent
改性剂 modifier
显色剂 color [developing] agent
死时间 t0,dead time
保留时间 tR,retention time
调整保留时间 t''R,adjusted retention time
死体积 V0,dead volume
保留体积 VR,retention volume
调整保留体积 V''R,adjusted retention volume
柱外体积 Vext,extra-column volune
粒间体积 V0,interstitial volume
(多孔填充剂的)孔体积 VP,pore volume of
porous packing
液相总体积 Vtol,total liquid volume
洗脱体积 ve,elution volume
流体力学体积 vh,hydrodynamic volume
相对保留值 ri.s,relative retention value
分离因子 α,separation factor
流动相迁移距离 dm,mobile phase migration
 distance
流动相前沿 mobile phase front
溶质迁移距离 ds,solute migration distance
比移值 Rf,Rf value
高比移值 hRf,high Rf value
相对比移值 Ri.s,relative Rf value
保留常数值 Rm,Rm value
板效能 plate efficiency
折合板高 hr,reduced plate height
分离度 R,resolution
液相载荷量 liquid phase loading
离子交换容量 ion exchange capacity
负载容量 loading capacity
渗透极限 permeability limit
排除极限 Vh,max,exclusion limit
拖尾因子 T,tailing factor
柱外效应 extra-column effect
管壁效应 wall effect
间隔臂效应 spacer arm effect
边缘效应 edge effect
斑点定位法 localization of spot
放射自显影法 autoradiography
原位定量 in situ quantitation
生物自显影法 bioautography
归一法 normalization method
内标法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外标法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叠加法 addition method
普适校准(曲线、函数) calibration function or
curve [function]
谱带扩展(加宽) band broadening
(分离作用的)校准函数或校准曲线 universal
 calibration function or curve [of separation]
加宽校正 broadening correction
加宽校正因子 broadening correction factor
溶剂强度参数 ε0,solvent strength parameter
洗脱序列 eluotropic series
洗脱(淋洗) elution
等度洗脱 gradient elution
梯度洗脱 gradient elution
(再)循环洗脱 recycling elution
线性溶剂强度洗脱 linear solvent strength
gradient
程序溶剂 programmed solvent
程序压力 programmed pressure
程序流速 programmed flow
展开 development
上行展开 ascending development
下行展开 descending development
双向展开 two dimensional development
环形展开 circular development
离心展开 centrifugal development
向心展开 centripetal development
径向展开 radial development
多次展开 multiple development
分步展开 stepwise development
连续展开 continuous development
梯度展开 gradient development
匀浆填充 slurry packing
停流进样 stop-flow injection
阀进样 valve injection
柱上富集 on-column enrichment
流出液 eluate
柱上检测 on-column detection
柱寿命 column life
柱流失 column bleeding
显谱 visualization
活化 activation
反冲 back flushing
脱气 degassing
沟流 channeling
过载 overloading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