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生物与医药   

标签: 葡萄胎

顶[0] 发表评论(20) 编辑词条

葡萄胎是一种葡萄样良性滋养细胞肿瘤,故又称良性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是绒毛滋养细胞不规则增生所致。葡萄胎的特点是病变局限于子宫腔内,不侵入肌层,亦不发生远处转移。根据肉眼标本及显微镜下特点、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临床表现,可将葡萄胎妊娠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及部分性葡萄胎两种类型。

目录

[显示全部]

病因学说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种族因素
由于葡萄胎多见于亚洲各国,有人认为可能与种族有关。
  (二)营养因素
   研究表明,叶酸及组胺酸的摄入不足以及饮食中胡萝卜素及动物脂肪缺乏将导致葡萄胎的发生率增加,故对于葡萄胎高发地区的妇女可采用饮食补充胡萝卜素及维生素A等方法以预防葡萄胎的发生。
  (三)感染因素
   有报道从葡萄胎及绒癌组织中可分离出一种滤过性病毒,又称亲绒毛病毒。
  (四)内分泌失调
   葡萄胎的发生可能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认为雌激素不足可能是引起葡萄胎的原因之一。
  (五)遗传因素
   1.完全性葡萄胎: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在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的发生中,染色体异常起着主要作用。绝大多数完全性葡萄胎为46,XX父源性染色体的互补体,是由一个精子(23X)与一个空核卵受精后核内DNA自身复制而成。大约有10%的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46,XY,是由一个空核卵与两个精子同时受精而成。
2.部分性葡萄胎 部分性葡萄胎通常是三倍体,有69条染色体,额外的单倍体由父系来源。

病理特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大体所见
完全性葡萄胎宫腔内全部为大小不等之水泡所填充,小的如米粒大小,大的可达1~2cm,水泡间有细蒂相连,形如葡萄样外观。而部分性葡萄胎除不等量的水泡之外,尚可见正常绒毛,此外尚可见胚胎组织,如脐带、羊膜囊等。
  (二)镜下所见
完全性葡萄胎有以下特征:①绒毛不同程度的水肿扩张;②间质血管稀少或消失;③滋养细胞不同程度增生。部分性葡萄胎一般与胎儿存在有关。当胎儿死亡并发生退化时,胎儿结构的确认是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绒毛毛细血管内见有核红细胞是胎儿发育的象征。
三、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是葡萄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常发生于闭经1~2个月或迟至2~3个月反复阴道流血。妊娠剧吐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亦较常见(约占30%的病例)。极少数病例可出现甲亢症状,可能与葡萄胎组织产生游离促甲状腺激素有关,也有人认为是极高水平hCG的结果。
部分性葡萄胎较为少见。多数亦表现有阴道出血。在清宫之前,很少能作出部分性葡萄胎的诊断。多数病例清宫前的临床诊断为不完全或过期流产。

辅助检查诊断及临床意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hCG测定
血或尿内hCG的含量和体内滋养细胞活动情况有关。葡萄胎患者血清hCG测定值常远高于正常妊娠,且持续不降,临床可疑葡萄胎时,应连续测定血清hCG,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诊断方法,才能及时诊断。近年来应用与LH无交叉的hCG-亚单位作为指标,更为敏感与专一。
  (二)超声波检查
B型超声是诊断葡萄胎的重要手段之一,B超下可见子宫内充满无数小低回声及无回声区,形如雪花纷飞,又称之为“雪花征”。无胎体和胎盘反射。自采用灰阶超声后,可见细小水泡结构,使葡萄胎的诊断提早到孕11~12周,近年来应用阴道探头,可使葡萄胎的诊断提早到妊娠8周左右。

鉴别诊断编辑本段回目录

完全性与部分性葡萄胎必需/与流产胎中的水肿样变性相区别。当完全性与部分性葡萄胎区分困难时,细胞遗传学研究、流式细胞检查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有帮助的。在完全性葡萄胎中,hCG染色呈均匀性强阳性,而胎盘碱性磷酸酶仅为局灶性阳性。部分性葡萄胎则显示出相反的染色特征。

临床处理编辑本段回目录

随着确诊葡萄胎后,应进一步进行血清hCG定量测定和胸片检查。后者是为了排除肺转移并为将来随访建立一个基础。如在X线胸片上已发现转移,则应按后面章节所述的转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进行处理。葡萄胎一经确诊,应尽快予以清除。
  (一)葡萄胎妊娠的清除术
1.术前准备
(1)详细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合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心力衰竭者,应积极对症治疗,待病情平稳后予以清宫。
(2)配血:保持静脉通路开放。
(3)阴拭子培养:以便一旦发生感染可选择有效抗生素。
2.术中注意
(1)充分扩张宫颈管:从小号依次扩至8号以上,以免操作时宫颈管过紧,并可减少创伤。
(2)尽量选用大号吸管:以免葡萄胎组织堵塞吸管而影响操作,如遇葡萄胎组织堵塞吸头,可迅速用卵圆钳钳夹,基本吸静后再用刮匙沿宫壁轻刮2-3周。
(3)出血多时可予催产素静脉点滴(1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但应在宫口已扩大,开始吸宫后使用,以免宫口未开,子宫收缩,将葡萄胎组织挤入血管。
(4)由于葡萄胎子宫极软,易发生穿孔,故第一次吸宫时,若子宫较大,并不要求一次彻底吸净,常在第一次清宫后1周左右行第二次清宫术。一般不主张进行第三次清宫,除非高度疑有残存葡萄胎而必须再次清宫。目前主张对子宫小于妊娠12周者,争取一次清宫干净。
3.术后处理
(1)仔细检查清出物的数量、出血量、葡萄粒的大小,并观察术后阴道出血情况。
(2)将宫腔内吸出物与宫壁刮出物分别送病理检查,以了解滋养细胞增生程度。
  (二)黄素化囊肿的处理
葡萄胎清除后,大多数黄素化囊肿均能自然消退,无需处理。若发生卵巢黄素化囊肿扭转,需及时手术探查。术中见卵巢外观无明显变化,血运尚未发生障碍,可将各房囊内液穿刺吸出,使囊肿缩小后自然复位,不需手术切除。若血运有障碍,卵巢已有变色坏死,应切除病侧卵巢,保留健侧卵巢。
  (三)子宫穿孔的处理
若清宫开始不久即发现穿孔,应立即停止操作,行剖腹探查,并根据患者的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决定剖宫取胎后修补或切除子宫。当葡萄胎块从阴道已基本吸净后发现穿孔,亦应停止操作,严密观察。如无活动性子宫出血,亦无腹腔内出血征象,可等待1~2周后决定是否再次刮宫,若疑有内出血时则应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或及早开腹探查。
  (四)预防性化疗
大多数葡萄胎可经清宫治愈,仍有部分病例可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恶变率约为20%,当存在某些高危因素时,恶变率将明显增加。当血hCG>106mIU/ml、子宫体积明显大于停经月份或并发黄素化囊肿(直径>6cm)时,恶变率可高达40%~50%;随着年龄的增加,恶变率也将增加,研究表明,当患者年龄大于40岁时,恶变率可达37%,而大于50岁时,56%的患者将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重复性葡萄胎患者,其恶变机会也将增加3~4倍。我们认为对有恶变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患者进行预防性化疗十分必要。预防性化疗以单药方案为宜,可选用5-氟尿嘧啶、更生霉素或甲氨蝶呤,用药剂量和方法与正规化疗相同。化疗尽可能在清宫前2~3天开始。如一疗程后hCG尚未恢复正常,应重复治疗至完全正常为止。

随诊编辑本段回目录

葡萄胎清除后,血清-hCG滴度呈对数下降,正常情况下8~12周恢复正常。患者应每周进行定量血清-hCG监测,直至获得正常滴度。在大多数临床实验室的正常血清-hCG滴度为<3~5mIU/ml。然而,体外实验显示100,000个滋养细胞才能产生1mIU/ml -hCG。因而,当得到第一次正常血清-hCG时,仍可能有许多残留的滋养细胞存在。在得到至少三次正常值以后,应每月监测一次血-hCG至少6个月。此后一段时间内,患者应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如果在-hCG持续正常后,又发现-hCG滴度上升,应作盆腔超声检查以除外再次妊娠。据报道,反复葡萄胎的发生占2%左右,而有2次葡萄胎妊娠的患者发生第三次葡萄胎妊娠的机会可达28%。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侵蚀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 下一篇输卵管癌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