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生物化学   

标签: 蛋白质 蛋白质组 朊病毒 生物分子

顶[7] 发表评论(23) 编辑词条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蛋白质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条多肽链有二十至数百个氨基酸残基不等;各种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3%,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8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蛋白质被食入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在体内主要用于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1克蛋白质产生4千卡的能量。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有20种氨基酸。其中,9种为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这9种氨基酸是: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组氨酸。

蛋白质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质量好、利用率高,但同时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植物性蛋白质利用率较低(大豆蛋白除外),但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动物性蛋白质摄入过多对人有害,可引起肥胖,或者加速钙质的丢失,产生骨质疏松。动物性蛋白质摄入不够,可引起营养不良。

优质蛋白质指动物性蛋白质中的蛋、奶、肉、鱼等,以及大豆蛋白。大豆和牛奶都富含优质蛋白质,应大力提倡各类人群增加牛奶和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大米和面粉中含有的是植物性蛋白。单用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相对较低。可加肉类和大豆蛋白等来弥补。这就是所说的蛋白质互补作用。

蛋白质是由C、H、O、N组成,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P、S、Fe、Zn、Cu、B、Mn、I等。

目录

[显示全部]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通过元素分析结果证明,所有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碳、氢、氧、氮、硫等元素,有的蛋白质还含有磷、硒或其他金属元素。蛋白质的氮元素含量较为稳定,多种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约为16%,因此,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时,可以用测定生物样品中氮元素含量的方法间接求得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每克样品中含氮克数×6.25×100=100克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g%) 

(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α-氨基酸 

蛋白质彻底水解后,用化学分析方法证明其基本组成单位是α-氨基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除甘氨酸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均属L-α-氨基酸。连在-COO-上的碳原子是α-碳原子,所有20种氨基酸在α-碳原子上还带有氨基和氢原子,不同的氨基酸其侧链(R)各异。20种天然氨基酸按侧链的理化性质分为四组: 

(1)非极性侧链氨基酸(疏水性侧链氨基酸):侧链均为非极性基团,不能电离,不能与水形成氢键,因此这些侧链都是疏水的; 

(2)非电离极性侧链氨基酸(亲水性侧链氨基酸):侧链不能电离,但侧链含有-OH、-CO-NH2等极性基团,可与水形成氢键; 

(3)酸性侧链氨基酸(亲水性侧链氨基酸):侧链带有-COOH,可电离为-COO-而释放H+; 

(4)碱性侧链氨基酸(亲水性侧链氨基酸):侧链带有-NH2、=NH等碱性基团,可结合H+而形成-NH3+、=NH2+。

蛋白质

20种天然氨基酸中有两种为特殊氨基酸,它们是脯氨酸与半胱氨酸。脯氨酸属亚氨基酸,但此亚氨基酸仍能与另一羧基形成肽键,不过N在环中,移动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当它处于多肽链中时,往往使肽链的走向形成折角。两分子的半胱氨酸脱氢后以二硫键结合成胱氨酸,在蛋白质分子中两个临近的半胱氨酸亦可脱氢形成二硫键(-S-S-):

Cys-SH + HS-Cys → Cys-S-S-Cys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氨基酸在蛋白质分子中的连接方式 

1.肽键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之间是通过肽键相连的,—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即形成肽键(酰胺键)。 

2.肽与多肽链

氨基酸通过肽键(-CO-NH-)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peptide)。由两个氨基酸缩合成的肽称为二肽,三个氨基酸缩合成三肽,以此类推。一般由十个以下的氨基酸缩合成的肽统称为寡肽,由十个以上氨基酸形成的肽被称为多肽(polypeptide)或多肽链。 

氨基酸在形成肽链后,氨基酸的部分基团已参加肽键的形成,已经不是完整的氨基酸,称为氨基酸残基。肽键连接各氨基酸残基形成肽链的长链骨架,即…Cα-CO-NH-Cα…结构称为多肽主链。各氨基酸侧链基团称为多肽侧链。每个肽分子都有一个游离的α-NH2末端(称氨基末端或N端)和一个游离α-COOH末端(称羧基末端或C端)。每条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编号从N端开始。书写某多肽的简式时,—般将N端书写在左侧端。 

(二)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 

1.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排列顺序是由遗传信息决定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基础,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则是实现其生物学功能的基础。1953年,英国生物化学家Fred Sanger报道了胰岛素(insulin)的一级结构,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被确定一级结构的蛋白质。同年,Watson与Crick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生物化学由此迈向了一个更高层次——分子生物学时代。 

(三)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分子井非如一级结构那样是完全展开的“线状”,而是处于更高级的水平。天然蛋白质可折叠、盘曲成—定的空间结构(三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指蛋白质分子内各原子围绕某些共价键的旋转而形成的各种空间排布及相互关系,这种空间结构称为构象。按不同层次,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可分为二,三和四级结构。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多肽链主链中各原子在各局部的空间排布,即多肽链主链构象称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形成二级结构的基础——肽键平面:20世纪30年代末,Pauling L和Corey R开始对肽进行x线结晶衍射图研究,以探索蛋白质的精细结构。他们测定了分子中各原子间的标准键长和键角,发现肽单元(主链的-CαCN-)呈刚性平面(rigid plane),即肽键平面。

由于C-N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因此C=O和C—N均不能自由旋转。所以整个肽链的主链原子(-CαCN-CαCN-)中只有N-Cα和Cα-N之间的单键可以旋转,N -Cα之间的旋转角为φ (phi),Cα-C之间的旋转角为ψ(psi)。φ和ψ的大小就决定了Cα相邻两个肽键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于是肽键平面就成为主链构象的结构基础。如每个氨基酸的ψ和φ已知,整个多肽链的主链构象就确定了。 

(2)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本形式:蛋白质的肽链局部盘曲、折叠的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不规则卷曲等几种形式。 

1) α-螺旋:肽链的某段局部盘曲成螺旋形结构,称为α-螺旋。 α-螺旋的特征是:①—般为右手螺旋;②每螺旋圈包含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残基跨距为0.15nm,螺旋上升1圈的距离(螺距)为3.6×0.15=0.54nm; = 3 \* GB3 ③螺旋圈之间通过肽键上的>C=O和-NH-间形成氢键以保持螺旋结构的稳定;④影响α-螺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氨基酸侧链的大小、形状及所带电荷等性质。

2)β-折叠:为—种比较伸展、呈锯齿状的肽链结构。两段以上的β-折叠结构平行排布并以氢键相连所形成的结构称为β-片层或β-折叠层。β-片层可分顺向平行(肽链的走向相同,即N、C端的方向一致)和逆向平行(两肽段走向相反)结构。

3) β-转角:此种结构指多肽链中出现的一种180°的转折。β-转角通常由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由第1个残基的>C=O与第4个残基的-NH-形成氢键,以维持转折结构的稳定。 

4)不规则卷曲:此种结构为多肽链中除以上几种比较规则的构象外,多肽链中其余规则性不强的—些区段的构象。 

各种蛋白质依其一级结构特点在其多肽链的不同区段可形成不同的二级结构。如蜘蛛网丝蛋白中有很多α-螺旋及β-折叠层,也有β-转角和不规则卷曲。

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多肽链中,各个二级结构的空间排布方式及有关侧链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换言之,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系指每一条多肽链内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即多肽链的三级结构=主链构象+侧链构象,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侧链相互作用形成的。 

多肽链的侧链(也就是氨基酸的侧链)分为亲水性的极性侧链和疏水性的非极性侧链(详见氨基酸分类)。水介质中球状蛋白质的折叠总是倾向于把多肽链的疏水性侧链或疏水性基团埋藏在分子的内部。这一现象被称之为疏水作用或疏水效应。疏水作用的本质是疏水基团或疏水侧链出自避开水的需要而被迫相互靠近,并不是疏水基团之间有什么吸引力的缘故,因此,将疏水作用称之为“疏水键”是不正确的。疏水作用是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最主要的动力。除疏水作用外,维系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的动力还有氢键、盐键(离子键)、范德华力和二硫键等。

蛋白质中的肽键称为主键,氢键、盐键、疏水作用、离子键、二硫键等是副键(次级键),副键因外力作用(如热)容易断裂,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

三级结构对于蛋白质的分子形状及其功能活性部位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通过三级结构的形成,可将肽链中某些局部的几个二级结构汇成“口袋”或“洞穴”状,这种结构称为结构域(domain),它们的核心部分多为疏水氨基酸构成,结合蛋白质的辅基常镶嵌在其中,这种结构域多半是蛋白质的活性部位。有的蛋白质分子中只有一个特异的结构域,有的则有多个结构域。最近,在很多蛋白质分子中发现有两段β-折叠之间通过一段α-螺旋相连而形成的球状结构,以及多个α-螺旋形成的螺旋束,或三个二硫键将肽链连接成的三环状结构等结构域与功能活性有密切关系。 

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有的蛋白质分子由两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相连聚合而成,其中每一条肽链称为一个亚基或亚单位(subunit)。各亚基在蛋白质分子内的空间排布及相互接触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其几个亚基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图2-1-10)是由4个亚基聚合而成的,4个亚基两两相同,即含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蛋白质分子可以解聚成单个亚基,亚基在聚合或解聚时对某些蛋白质具有调节活性的作用。有的蛋白质虽由两条以上肽链构成,但几条肽链之间是通过共价键(如二硫键)连接的,这种结构不属于四级结构,如前面提到过的胰岛素就是1例。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一般在10kD~1000kD。根据测定所知,如分子量为34.5kD的球状蛋白,其颗粒的直径为4.3nm。所以,蛋白质分子颗粒的直径一般在1~100nm,在水溶液中呈胶体溶液,具有丁铎尔现象、布朗运动、不能透过半透膜、扩散速度减慢、粘度大等特征。 

蛋白质分子表面含有很多亲水基团,如氨基、羧基、羟基、巯基、酰胺基等,能与水分子形成水化层,把蛋白质分子颗粒分隔开来。此外,蛋白质在一定pH溶液中都带有相同电荷,因而使颗粒相互排斥。水化层的外围,还可有被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包围形成双电层,这些因素都是防止蛋白质颗粒的互相聚沉,促使蛋白质成为稳定胶体溶液的因素。 

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生物膜的特点,在生物学上有重要意义,它能使各种蛋白质分别存在于细胞内外不同的部位,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和电解质分布的平衡、物质代谢的调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利用蛋白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将含有小分子杂质的蛋白质溶液放入半透膜袋内,然后将袋浸于蒸馏水中,小分子物质由袋内移至袋外水中,蛋白质仍留在袋内,这种方法叫做透析。透析是纯化蛋白质的方法之一。 

二、蛋白质的两性性质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样,均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可呈阳离子、阴离子或兼性离子,这取决于溶液的pH值、蛋白质游离基团的性质与数量。当蛋白质在某溶液中,带有等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时,此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当pH偏酸时,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相反,pH偏碱,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 

蛋白质溶液的pH值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黏度、渗透压、膨胀性及导电能力均最小,胶体溶液呈最不稳定状态。凡碱性氨基酸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等电点往往偏碱,如组蛋白和精蛋白。反之,含酸性氨基酸较多的蛋白质如酪蛋白、胃蛋白酶等,其等电点往往偏酸。人体内血浆蛋白质的等电点大多是pH 5.0左右。而体内血浆pH值正常时在7.35~7.45,故血浆中蛋白质均呈负离子形式存在。由于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在同一pH值缓冲溶液中,各蛋白质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不同。因此,它们在同一电场中移动方向和速度均不相同。利用这一性质来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称为蛋白质电泳分析法。血清蛋白电泳是临床检验中最常用的项目之一。 

三、蛋白质的沉淀 

蛋白质从溶液中以固体状态析出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沉淀。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破坏了水化膜或中和蛋白质所带的电荷。沉淀出来的蛋白质,根据实验条件,可以是变性或不变性。主要沉淀方法有: 

 (一)中式盐沉淀蛋白质——盐析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式盐时,蛋白质便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这种过程称为盐析。它的机制是高浓度的盐溶液中的异性离子中和了蛋白质颗粒的表面电荷,从而破坏了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层,失去了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因素,降低了溶解度,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盐析所得蛋白质加水稀释尚可复溶。常用的中式盐有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盐析时,若把溶液pH值调节至该蛋白质的等电点,则沉淀效果更好。根据各种蛋白质的颗粒大小、亲水性的程度不同,在盐析时需要盐的浓度也不一致。因此,调节中式盐的浓度,可使蛋白溶液中的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这种方法称分段盐析法。临床检验中常用此法来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二)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如汞、铅、铜、锌等)结合生成不溶性盐而沉淀。此反应的条件是溶液的pH值应稍大干该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带较多的负电荷,易与金属离子结合。

临床上常用蛋清或牛乳解救误服重金属盐的病人,目的是使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而沉淀,阻止重金属离子的吸收。然后,用洗胃或催吐的方法,将重金属离子的蛋白质盐从胃内清除出去,也可用导泻药将毒物从肠管排出。 

(三)某些酸类沉淀蛋白质 

蛋白质可与钨酸、苦味酸、鞣酸、三氯醋酸、磺基水杨酸等发生沉淀。反应条件是溶液的pH值应小于该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带正电荷,与酸根结合生成不溶盐而沉淀。生化检验中常用钨酸或三氯醋酸作为蛋白沉淀剂,以制备无蛋白血滤液。 

 (四)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 

 乙醇溶液、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因此,能发生沉淀反应。如把溶液的pH值调节到该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则沉淀更加完善。在室温条件下,有机溶剂沉淀所得蛋白质往往已发生变性。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沉淀,则变性作用进行缓慢,故可用有机溶剂在低温条件下分离和制备各种血浆蛋白。此法优于盐析,因不需透析去盐,而且有机溶剂很易通过蒸发去除。乙醇溶液作为消毒剂,作用机制是使细菌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而起到杀菌作用。 

四、蛋白质的变性与凝固 

天然蛋白质受理化因素的作用,使蛋白质的构象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但并不影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这种现象叫变性作用。变性的实质是次级键(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等)的断裂,而形成一级结构的主键(共价键)并不受影响。蛋白质变性后的蛋白质称变性蛋白质,其特点如下: 

(1)蛋白质的亲水性减少,其溶解度降低。在等电点的pH溶液中可发生沉淀,但仍能溶于偏酸或偏碱的溶液。

(2)生物活性丧失,如酶的催化功能消失,蛋白质的免疫性能改变等。

(3)变性蛋白质溶液的黏度往往增加。

(4)变性蛋白质容易被酶消化。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因素有加热(70~100℃)、剧烈振荡,超声波、紫外线和x线的照射。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尿素、去污剂、重金属盐、生物碱试剂、有机溶剂等。如果蛋白质变性仅影响三、四级结构,其变性往往是可逆的。如被盐酸变性的血红蛋白,再用碱处理可恢复其生理功能。胃蛋白酶加热到80~90℃时失去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如温度慢慢下降到37℃时,酶的催化能力又可恢复。 

天然蛋白质变性后,所得的变性蛋白质分子互相凝聚或互相穿插结合在一起的现象称为蛋白质凝固。蛋白质凝固后一般都不能再溶解。蛋白质的变性并不一定发生沉淀,即有些变性蛋白质在溶液中不出现沉淀,凝固的蛋白质必定发生变性并出现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凝固。 

五、蛋白的颜色反应 

(一)双缩脲反应 

双缩脲由两分子尿素加热缩合而成,双缩脲在碱性条件下与硫酸铜发生紫红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和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发生类似反应,呈紫红色,对540nm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峰,通常用此反应来鉴定蛋白质和定量测定。 

(二)福林(Folin)反应(酚试剂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定量的酪氨酸残基,其中的酚基在碱性条件下与酚试剂的磷钼酸及磷钨酸还原成蓝色化合物,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作为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其反应的灵敏度比双缩脲反应高100倍。 

(三)乙醛酸反应 

含有色氨酸残基的蛋白质溶液加入乙醛酸混匀后,徐徐加入浓硫酸,在两液接触面处呈现紫红色环。血清球蛋白含色氨酸残基的量较为稳定,故临床生化检验可用乙醛酸反应来测定球蛋白量。

六、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 

    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是指它的生理功能,如催化、运输物质、调节物质代谢、控制核酸代谢及防御功能等。在临床检验方面,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是指蛋白质的抗原性。将异种蛋白注入动物体内,经一定时间后,该动物能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反应的特异性很高。对不同种属的同一理化性质的蛋白质,注入体内可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蛋白质的种属特异性。同一种动物各组织中的蛋白质抗原性也不相同,免疫动物也可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蛋白质的组织特异性。利用蛋白质的抗原性,通过免疫反应来测定蛋白质,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是今后临床发展的方向。

蛋白质的折叠过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蛋白质折叠机理的研究,对保留蛋白质活性,维持蛋白质稳定性和包涵体蛋白质折叠复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生化界先驱吴宪教授就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进行了阐释,30年后,Anfinsen通过对核糖核酸酶A的经典研究表明去折叠的蛋白质在体外可以自发的进行再折叠,仅仅是序列本身已经包括了蛋白质正确折叠的所有信息,并提出蛋白质折叠的热力学假说,为此Anfinsen获得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一理论有两个关键点:1蛋白质的状态处于去折叠和天然构象的平衡中;2 天然构象的蛋白质处于热力学最低的能量状态。尽管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在蛋白质的正确折叠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信号序列,辅助因子,分子伴侣,环境条件,均会影响蛋白质的折叠,新生蛋白质折叠并组装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并非都是自发的,在多数情况下是需要其它蛋白质的帮助,已经鉴定了许多参与蛋白质折叠的折叠酶和分子伴侣,蛋白质“自发折叠”的经典概念发生了转变和更新,但这并不与折叠的热力学假说相矛盾,而是在动力学上完善了热力学观点。在蛋白质的折叠过程中,有许多作用力参与,包括一些构象的空间阻碍,范德华力,氢键的相互作用,疏水效应,离子相互作用,多肽和周围溶剂相互作用产生的熵驱动的折叠,但对于蛋白质获得天然结构这一复杂过程的特异性,我们还知之甚少,许多实验和理论的工作都在加深我们对折叠的认识,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在折叠的机制研究上早期的理论认为,折叠是从变性状态通过中间状态到天然状态的一个逐步的过程,并对折叠中间体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折叠是在热力学驱动下按单一的途径进行的。后来的研究表明折叠过程存在实验可测的多种中间体,折叠通过有限的路径进行。新的理论强调在折叠的初始阶段存在多样性,蛋白质通过许多的途径进入折叠漏斗(folding funnel),从而折叠在整体上被描述成一个漏斗样的图像,折叠的动力学过程被认为是部分折叠的蛋白质整体上的进行性装配,并且伴随有自由能和熵的变化,蛋白质最终寻找到自己的正确的折叠结构,这一理论称为能量图景(energy landscape)。
  这一理论认为结构同源的蛋白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折叠途径形成相似的天然构象,人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hFGF-1)和蝾螈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nFGF-1)氨基酸序列具有约80%同源性,并且具有结构同源性(12个β折叠反向平行排列形成β折叠桶),在盐酸胍诱导去折叠的过程中,hFGF-1可以监测到具有熔球体样的折叠中间体,而nFGF-1经由两态(天然状态到变性状态)去折叠,没有检测到中间体的存在,折叠的动力学研究也表明两种蛋白采用不同的折叠机制。对于同一蛋白质,采用的渗透压调节剂(osmolytes)不同,蛋白质折叠的途径也不相同,说明不同的渗透压调节剂对蛋白质的稳定效应不同。这两个例子都说明折叠机制的复杂性,也与上面所介绍的理论相吻合。

蛋白质的种类 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按组成成分分类 

1.单纯蛋白质:分子组成中,除氨基酸构成的多肽蛋白成分外,没有任何非蛋白成分称为单纯蛋白质。自然界中的许多蛋白质属于此类。 

2.结合蛋白质:结合蛋白质是单纯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被结合的其他化合物通常称为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辅基)。按其非蛋白部分的不同而分为核蛋白(含核酸)、糖蛋白(含多糖)、脂蛋白(含脂类)、磷蛋白(含磷酸)、金属蛋白(含金属)及色蛋白(含色素)等。

(二)按分子形状分类 

根据分子形状的不同,可将蛋白质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两大类:以长轴与短轴之比为标准,前者小于5,后者大于5。要注意球状蛋白质不等于球蛋白。球蛋白是按溶解度分类的一类蛋白质。 

(三)按结构分类 

1.单体蛋白:蛋白质由一条肽链构成,最高结构为三级结构。包括由二硫键连接的几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其最高结构也是三级。多数水解酶为单体蛋白。

2.寡聚蛋白:包含2个或2个以上三级结构的亚基。可以是相同亚基的聚合,也可以是不同亚基的聚合,如血红蛋白为四聚体,由2个α亚基和2个β亚基聚合而成(α2β2)。

3.多聚蛋白:由数十个亚基以上,甚至数百个亚基聚合而成的超级多聚体蛋白,如病毒外壳蛋白。 

(四)按功能分类 

根据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可将蛋白质分为活性蛋白和非活性蛋白两大类。属于活性蛋白质的有酶、蛋白质激素、运输和储存蛋白质、运动蛋白质和受体蛋白质等;属于非活性蛋白质的有角蛋白、胶原蛋白等。 

蛋白质的功能编辑本段回目录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大分子物质之一。在所有的生物细胞组织中,蛋白质是除水之外含量最大和最基本的成分,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按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和血浆蛋白质两部分将其功能分述如下。 

 (一)组织、细胞中主要蛋白质的功能 

人体各组织、细胞中存在着多种蛋白质,它们的性质和功能各异。归纳起来,这些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催化和调控作用 

体内物质代谢中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目前已知的酶都是蛋白质,可见蛋白质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

人体内全身各细胞所含基因组虽相同,但不同器官、组织或不同时期基因的表达都受到严格的调控。参与基因凋控的蛋白质有组蛋白、非组蛋白、阻遏蛋白、基因激活蛋白、多种生长因子和蛋白类激素等。还有一些蛋白质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因此,机体内各组织细胞各种代谢的进行及协凋,都与蛋白质的调控功能密切相关。 

2.在协调运动中的作用 

肌肉收缩是一种协调运动,人体生理功能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即使在安静时,循环(心血管内的肌肉)、呼吸(膈肌等)、消化(消化道平滑肌)、排泄(括约肌等)及体姿的维持(有关肌肉)等重要功能都与肌肉收缩密切相关,剧烈运动时则更是如此。 

3.在运输及储存中的作用 

蛋白质在体内物质运输和储存中起重要作用。例如,物质代谢所需的氧分子,就是靠血红蛋白运输的;氧在肌肉组织中的储存靠肌红蛋白来完成。铁在细胞内需与铁蛋白结合才能储存。 

4.在识别、防御和神经传导中的作用 

体内各种传递信息的信使需与特异的受体相互识别、结合才能将信息传递至有关细胞内,受体多为蛋白质。机体合成的抗体蛋白在对外源性蛋白质的识别与结合、在免疫防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神经细胞对特异刺激起一定的反应,需要有特异的受体蛋白质的参与。如视网膜细胞中存在的受体蛋白质,在感光和视觉传导中起媒介作用;神经细胞连接处的特异受体蛋白在接受神经递质的作用后,可引起神经冲动的传递,可见蛋白质在神经传导中有着极重要的作用。

此外,皮肤及骨骼等组织中含量较大的胶原蛋白,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 

 (二)血浆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血液除去血细胞等有形成分后的部分称为血浆。血浆是很多种蛋白质和小分子物质的混合水溶液。随着分离技术的提高,目前用分辨率较高的电泳法(如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电泳等)能分离出很多的血浆蛋白组分。 

1.对pH的缓冲和胶渗压的维持 

血浆蛋白质的pI大多在pH4.0~7.3之间。血浆蛋白质的未电离蛋白质(HPr,弱酸)和电离蛋白质(Pr-,共轭碱)组成缓冲对,参与对血浆正常pH7.35~7.45的维持。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维持对于血管与组织间水分及物质的交换起重要作用。胶体渗透压是使组织间液从毛细血管静脉端渗回血管内的主要力量,如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引起水分过多地潴留在组织间隙而出现水肿(如营养不良性水肿)。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分子数的多少。血浆蛋白质中,清蛋白的浓度最大(3.8~4.8g/d1),且其分子量较小(约为66 000Da),故其分子数最多,所以,它在维持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方面起主要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的75%~80%靠清蛋白维持)。清蛋白是肝细胞合成、分泌入血的,故血浆清蛋白的含量也可反映部分肝脏功能及机体的营养状况。 

2.对多种物质的运输作用 

一些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物质,在血浆内需以蛋白质作载体才能运输。以清蛋白作为载体运输的物质有脂酸、胆红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视黄醇、Ca2+、Cu2+及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如毛地黄苷、巴比妥、阿司匹林等);与血浆球蛋白结合而运输的物质有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磷脂、三酰甘油、胆固醇及胆固醇酯、脂溶性维生素和Fe3+、Cu2+、Zn2+等。 

3.血浆中存在着多种酶,由组织细胞合成后分泌或逸入血浆 

根据来源和作用可将血浆酶分为三类:胞内酶、外分泌酶、血浆功能性酶。血浆功能性酶与血浆正常功能密切相关,如凝血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的多种酶类,它们大多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经激活后才发挥催化活性,铜蓝蛋白(为一种亚铁氧化酶),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脂蛋白脂肪酶和肾素(一种蛋白水解酶)等也是在血浆发挥作用的酶。血浆中的外分泌酶是由外分泌腺分泌物异常进入血浆所致,通常提示外分泌腺炎症或通透性增大。血浆中的细胞酶是细胞内酶泄漏入血浆的,原因是细胞破裂死亡、通透性加大、炎症等造成的。 

4.免疫、防护等功能 

血浆中存在的抗体蛋白,它们能特异地识别异体蛋白质(外源性蛋白质),并能与之结合成复合体,这类蛋白质被称为免疫球蛋白。还有另一类被称作补体的蛋白酶系统,它能协助免疫球蛋白清除异体蛋白,以防御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危害。血浆蛋白质中的凝血因子能在一定条件下促进血液凝固,保护受伤机体不致流血过多。另一些血浆蛋白质有抗凝血或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使正常血液循环能够畅通无阻,其作用与整个机体功能的完成是密不可分的。 

5.营养功能 

    血浆蛋白质还可以被组织摄取,用以进行组织蛋白质的更新、组织修补、转化成其他重要含氮化合物、异生糖或直接被氧化分解以供能,在营养缺乏的条件下,血浆蛋白质的这种功能尤为重要。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编辑本段回目录

  1、构造人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比如大脑发育的特点是一次性完成细胞增殖,人的大脑细胞的增长有二个高峰期。第一个是胎儿三个月的时候;第二个是出生后到一岁,特别是0---6个月的婴儿是大脑细胞猛烈增长的时期。到一岁大脑细胞增殖基本完成,其数量已达成人的9/10。所以0到1岁儿童对蛋白质的摄入要求很有特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关重要。
  2、修补人体组织: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机体衰退。
  3、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红血球更新速率250万/秒)、脂蛋白—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还有转运蛋白等。
  4、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
  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6、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有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七天更新一次。当蛋白质充足时,这个部队就很强,在需要时,数小时内可以增加100倍。
  7、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要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酶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的作用。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
  8、激素的主要原料。具有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性。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生长素是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
  9、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味觉、视觉和记忆。
  10、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在大脑脑细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胶原细胞,并且形成血脑屏障保护大脑)
  11、提供热能。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编辑本段回目录

蛋白质特定的功能都是由其特定的构象所决定的,各种蛋白质特定的构象又与其一级结构密切相关。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构象、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特定的构象和功能是由其一级结构所决定的。多肽链中各氨基酸残基的数量、种类及它们在肽链中的顺序主要从两方面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活性。一部分氨基酸残基直接参与构成蛋白质的功能活性区,它们的特殊侧链基团即为蛋白质的功能基团,这种氨基酸残基如被置换都会直接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另一部分氨基酸残基虽然不直接作为功能基团,但它们在蛋白质的构象中处于关键位置,这种残基一旦被置换就会影响蛋白质的构象,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活性。因此,一级结构不同的各种蛋白质,它们的构象和功能自然不同;反之,一级结构大体相似的蛋白质,它们的构象和功能也可能相似。例如,来源于不同动物种后的胰岛素,它们的一级结构不完全一样,但其组成的氨基酸总数或排列顺序却很相似,从而使其基本构象和功能相同。又如几种来源不同的蛋白酶,其一级结构各不相同,但它们的活性部位都含有以丝氨酸残基为中心的相似排列顺序,使其分子中这一局部的构象相似,并显示出相似的催化肽键水解的活性。 

    牛胰凝乳蛋白酶    丝丝半蛋     甘天丝甘甘脯亮缬半

    牛胰蛋白酶           天丝半谷胺 甘天丝甘甘脯缬缬半

    猪弹性蛋白酶       丝甘半谷胺 甘天丝甘甘脯亮组半

    人凝血酶        天丙半谷     甘天丝甘甘脯苯缬蛋

    牛凝血酶        天丙半谷     甘天丝甘甘脯苯缬蛋

    人凝血因子Xa      天丙半谷胺 甘天丝甘甘脯组缬苏

    牛凝血因子Xa      天丙半谷胺 甘天丝甘甘脯组缬苏 

但是,有些一级结构同源性较小(<10%)的蛋白质如不同物种的血红蛋白,其高级结构非常相似,因此具有非常相似的功能。 

二、蛋白质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特定的构象显示出特定的功能,天然蛋白质的构象一旦发生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它的生物活性。天然构象如发生破坏性的变化,蛋白质的生物活性就会丧失,此即蛋白质的变性。除受物理、化学因素而引起的构象破坏所致的活性丧失之外,在正常情况下,有很多蛋白质的天然构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体内有很多蛋白质往往存在着不只一种天然构象,但只有一种构象能显示出正常的功能活性。因而,常可通过调节构象的变化来影响蛋白质(或酶)的活性,从而调控物质代谢反应或相应的生理功能。 

当某种小分子物质特异地与某种蛋白质(或酶)结合后(结合部位多在远离活性部位的另一部位,通常称为别位),能够引起该蛋白质(或酶)的构象发生微妙而规律的变化,从而使其活性发生变化(活性可以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也可以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这种现象称为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也有人译为别位效应或变构效应)。具有这种特性的蛋白质或酶称为别构蛋白质或别构酶。凡能和别构蛋白质或别构酶结合并引起此种效应的小分子物质,被称为别构效应剂。别构效应充分说明了构象与功能活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血红蛋白(Hb)就是一种最早发现的具有别构效应的蛋白质,它的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Hb运输O2的作用是通过它对O2的结合与脱结合(释放)来实现的。Hb有两种能够互变的天然构象,一种叫紧密型(T型),另一种叫松弛型(R型)。T型对O2的亲和力低,不易与O2结合;R型则相反,它与O2的亲和力高,易于结合O2。 

T型Hb分子的第一个亚基与O2结合后,即引起其构象开始变化,将构象变化的“信息”传递至第二个亚基,使第二、第三和第四个亚基与O2的亲和力依次增高, Hb分子的构象由T型转变成R型。Hb随红细胞在血循环中往返于肺及其他组织之间,随着条件的变化,Hb的T型与R型不断互变:在肺部毛细血管内,O2分压很高,促使T型转变为R型,利于Hb饱和地“装载”O2;在全身组织毛细血管中,O2分压较低,R型Hb又转变为T型,有利于释放O2。Hb分子两型构象的互变,引起结合O2与释放O2的变化,这就微妙地完成了运O2的功能。 

在正常人体内,除了O2本身作为效应剂对Hb功能进行调节外,还有2,3—二磷酸甘油酸、CO2及H+等也是Hb的别构效应剂,它们与R型Hb的不同部位结合后,促进Hb的R型构象转变为T型,有利于Hb放氧。蛋白质构象的细微变化即可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充分说明了构象与功能的密切关系。

常见蛋白质编辑本段回目录

  纤维蛋白(fibrous protein):一类主要的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通常都含有呈现相同二级结构的多肽链许多纤维蛋白结合紧密,并为 单个细胞或整个生物体提供机械强度,起着保护或结构上的作用。
  球蛋白(globular protein):紧凑的,近似球形的,含有折叠紧密的多肽链的一类蛋白质,许多都溶于水。典形的球蛋白含有能特异的识别其它化合物的凹陷或裂隙部位。
  角蛋白(keratin):由处于α-螺旋或β-折叠构象的平行的多肽链组成不溶于水的起着保护或结构作用蛋白质。
  胶原(蛋白)(collagen):是动物结缔组织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它是由原胶原蛋白分子组成。原胶原蛋白是一种具有右手超螺旋结构的蛋白。每个原胶原分子都是由3条特殊的左手螺旋(螺距0.95nm,每一圈含有3.3个残基)的多肽链右手旋转形成的。
  伴娘蛋白(chaperone):与一种新合成的多肽链形成复合物并协助它正确折叠成具有生物功能构向的蛋白质。伴娘蛋白可以防止不正确折叠中间体的形成和没有组装的蛋白亚基的不正确聚集,协助多肽链跨膜转运以及大的多亚基蛋白质的组装和解体。
  肌红蛋白(myoglobin):是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结合蛋白,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它的氧饱和曲线为双曲线型。
  血红蛋白(hemoglobin): 是由含有血红素辅基的4个亚基组成的结合蛋白。血红蛋白负责将氧由肺运输到外周组织,它的氧饱和曲线为S型。

朊病毒编辑本段回目录

  蛋白质又叫作朊。有一种特别的蛋白质称为朊病毒。朊病毒疾病(又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类引起人和动物神经组织退化的疾病,包括人的克雅氏病(CJD)、震颤病以及动物的疯牛病(又称牛海绵状脑病)等。人的朊病毒病已发现有4种:库鲁病(Ku-rmm)、克——雅氏综合症(CJD)、格斯特曼综合症(GSS)及致死性家庭性失眠症(FFI)。
  临床变化都局限于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研究表明,随着阮病毒的侵入、复制,在神经元树突和细胞本身,尤其是小脑星状细胞和树枝状细胞内发生进行性空泡化,星状细胞胶质增生,灰质中出现海绵状病变。朊病毒病属慢病毒性感染,皆以潜伏期长,病程缓慢,进行性脑功能紊乱,无缓解康复,终至死亡为特征。
  1.朊病毒的发现
  早在300年前,人们已经注意到在绵羊和山羊身上患的“羊搔痒症”。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至瘫痪死亡。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处理破坏DNA和RNA后,其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搔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由于这种推断不符合当时的一般认识,也缺乏有力的实验支持,因而没有得到认同,甚至被视为异端邪说。1947年发现水貂脑软化病,其症状与“羊搔症症”相似。以后又陆续发现了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萎缩病)、猫的海绵状脑病。最为震惊的当首推1996年春天“疯牛病”在英国以至于全世界引起的一场空前的恐慌,甚至引发了政治与经济的动荡,一时间人们“谈牛色变”。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Stanley B. Prusiner),因为他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朊病毒(Piron)。
  2.朊病毒的性质与结构
  期但利·普鲁辛纳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初步搞清了引起瘙痒病的病原体即阮病毒的一些特点。他发现阮病毒大小只有30一50纳米,电镜下见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经负染后要见到聚集而成的棒状体,其大小约为10~250 x 100~200纳米。通过研究还发现,朊病毒对多种因素的灭活作用表现出惊人的抗性。对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超声波以及80~100℃高温,均有相当的耐受能力。对化学试剂与生化试剂,如甲醛、羟胺、核酸酶类等表现出强抗性。 对蛋白酶K、尿素、苯酚、氯仿等不具抗性。在生物学特性上,朊病毒能造成慢病毒性感染而不表现出免疫原性,巨噬细胞能降低甚至灭活朊病毒的感染性,但使用免疫学技术又不能检测出有特异性抗体存在,不诱发干扰素的产生,也不受干扰素作用。总体上说,凡能使蛋白质消化、变性、修饰而失活的方法,均可能使朊病毒失活;凡能作用于核酸并使之失活的方法,均不能导致朊病毒失活。由此可见,朊病毒本质上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普鲁辛纳将此种蛋白质单体称为朊病毒蛋白(PrP)。
  3.朊病毒病
  除上文提到的几种由朊病毒引起的疾病均发生在动物身上外,人的朊病毒病已发现有4种:库鲁病(Ku-rmm)、克——雅氏综合症(CJD)、格斯特曼综合症(GSS)及致死性家庭性失眠症(FFI)。临床变化都局限于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研究表明,随着阮病毒的侵入、复制,在神经元树突和细胞本身,尤其是小脑星状细胞和树枝状细胞内发生进行性空泡化,星状细胞胶质增生,灰质中出现海绵状病变。朊病毒病属慢病毒性感染,皆以潜伏期长,病程缓慢,进行性脑功能紊乱,无缓解康复,终至死亡为特征。
  对于人类而言,朊病毒病的传染有两种方式。其一为遗传性的,即人家族性朊病毒传染;其二为医源性的,如角膜移植、脑电图电极的植入、不慎使用污染的外科器械以及注射取自人垂体的生长激素等。至于人和动物问是否有传染,目前尚无定论。但有消息说,英国已有两位拥有“疯牛病”牛的农场主死于克——雅氏综合症,预示着人和动物间有相互传染的可能性,这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证实。由于朊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只能积极预防。其方法主要有:
  ①消灭已知的感染牲口,对病人进行适当的隔离;②禁止食用污染的食物,对神经外科的操作及器械进行消毒要严格规范化,对角膜及硬脑膜的移植要排除供者患病的可能;③对有家庭性疾病的家属更应注意防止
  其接触该病。
  4.致病机制
  1982年普鲁宰纳提出了朊病毒致病的“蛋白质构象致病假说”,以后魏斯曼等人对其逐步完善。其要点如下:①朊病毒蛋白有两种构象:细胞型(正常型PrPc)和搔痒型(致病型PrPsc)。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空间构象上的差异。PrPc仅存在a螺旋,而PrPsc有多个β折叠存在,后者溶解度低,且抗蛋白酶解;②Prpsc可胁迫PrPc转化为Prpsc,实现自我复制,并产生病理效应;③基因突变可导致细胞型PrPsc中的α螺旋结构不稳定,至一定量时产生自发性转化,β片层增加,最终变为Prpsc型,并通过多米诺效应倍增致病。
  5.研究进展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朊病毒的研究侧重两个方面。其一,朊病病毒本身的分子结构、遗传机制、增殖方式、传递的种间屏障、毒株的多样性等;其二,肮病毒病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等。其中对有些问题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如测定了一些朊病毒蛋白分子结构,建立了分子模型;测定了PrP基因的结构及编码蛋白的序列,并比较了人、仓鼠、小鼠、绵羊、牛、水貂之间PrP的同源性均高于80%;已测定的25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PrP序列的同源性为92.9%~99.6%;建立了朊病毒的疾病谱;1994年又发现了新型克一雅氏综合症(vCJD);1997年WHO TSEs专家会议提出了各种人朊病毒的诊断标准,诊断方法也时有报道,如生物测定法、单克隆抗体法等;2000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在用老鼠做实验后发现,环四吡咯(cyclic tetrapyrrole)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疯牛病”及相关疾病。
  尽管朊病毒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目前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朊病毒一个感染单位是许多PrPsc分子的聚合物还是若干个PrPsc分子混合物中为数不多的某种特殊分子;PrPc和PrPsc的精确结构及其在转变中产生的结构变化;体外试验产主的PrPc有无感染性;毒株多样性形成的机制;PrP的生理机能;朊病毒进入脑的通路和其与脑病变的关系;朊病毒病的诊断标准、防治药物、流行趋势预测等。
  6.朊病毒发现的意义
  从理论上讲,“中心 法则”认为DNA复制是“自我复制”,即DNA~DNA,而朊病毒蛋白是PrP→PrP,是为“自他复制”。这对遗传学理论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但也有矛盾,即”DNA→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矛盾。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会丰富生物学有关领域的内容;对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探索生命起源与生命现象的本质有重要意义。从实践上讲,其对人畜健康;为揭示与痴呆有关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病)的生物学机制、诊断与防治提供了信息,并为今后的药物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蛋白质组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一词,源于蛋白质(protein)与 基因组学(genomics)两个词的组合,意指“一种基因组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本质上指的是在大规模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的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由此获得蛋白质水平上的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等过程的整体而全面的认识,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5年提出的。蛋白质组的研究不仅能为生命活动规律提供物质基础,也能为众多种疾病机理的阐明及攻克提供理论根据和解决途径。通过对正常个体及病理个体间的蛋白质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找到某些“疾病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可成为新药物设计的分子靶点,或者也会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分子标志。确实,那些世界范围内销路最好的药物本身是蛋白质或其作用靶点为某种蛋白质分子。因此,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是探索生命奥秘的必须工作,也能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巨大的利益。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基础
  9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经过各国科学家近10年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完成了十余种模式生物(从大肠杆菌、酿酒酵母到线虫)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工作,还有望在2003年提前完成人类所有基因的全序列测定。那么,知道了人类的全部遗传密码即基因组序列,就可以任意控制人的生老病死吗?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基因组学(genomics)虽然在基因活性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有力根据,但实际上大部分疾病并不是因为基因改变所造成。并且,基因的表达方式错综复杂,同样的一个基因在不同条件、不同时期可能会起到完全不同的作用。关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基因组学是无法回答的。所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完成,科学家们又进一步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蛋白质组(proteome)研究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目前,在蛋白质功能方面的研究是极其缺乏的。大部分通过基因组测序而新发现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都是未知的,而对那些已知功能的蛋白而言,它们的功能也大多是通过同源基因功能类推等方法推测出来的。有人预测,人类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至少有一半是功能未知的。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至少30种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人们研究的重点必将转到蛋白质功能方面,而蛋白质组的研究正可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在蛋白质组的具体应用方面,蛋白质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使得蛋白质组学在人类疾病的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基因组(genome)包含的遗传信息经转录产生mRNA,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的mRNA称为转录子组(transcriptome)。很显然,不同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转录子组包含的mRNA的种类不尽相同。mRNA经翻译产生蛋白质,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的蛋白质称为蛋白质组(proteome)。同理,不同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所表达的蛋白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实施者,因此对蛋白质结构,定位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将为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提供直接的基础。
  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因此生命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实验技术的发展。以DNA序列分析技术为核心的基因组研究技术推动了基因组研究的日新月异,而以基因芯片技术为代表的基因表达研究技术为科学家了解基因表达规律立下汗马功劳。在蛋白质组研究中,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的黄金组合又为科学家掌握蛋白质表达规律再铸辉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就是指研究蛋白质组的技术及这些研究得到的结果。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试图比较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对相关蛋白质进行分类和鉴定。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要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
  1.蛋白质鉴定:可以利用一维电泳和二维电泳并结合Western等技术,利用蛋白质芯片和抗体芯片及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研究。
  2.翻译后修饰:很多mRNA表达产生的蛋白质要经历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糖基化,酶原激活等。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调节功能的重要方式,因此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对阐明蛋白质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3.蛋白质功能确定:如分析酶活性和确定酶底物,细胞因子的生物分析/配基-受体结合分析。可以利用基因敲除和反义技术分析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功能。另外对蛋白质表达出来后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蛋白质功能的了解。Clontech的荧光蛋白表达系统就是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内定位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4.对人类而言,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最终要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主要指促进分子医学的发展。如寻找药物的靶分子。很多药物本身就是蛋白质,而很多药物的靶分子也是蛋白质。药物也可以干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在基础医学和疾病机理研究中,了解人不同发育、生长期和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及不同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的特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些研究可能找到直接与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相关的分子,进一步为设计作用于特定靶分子的药物奠定基础。
  不同发育、生长期和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的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是不一致的,因此对蛋白质表达的研究应该精确到细胞甚至亚细胞水平。可以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达到这个目的,但该技术的致命缺点是通量低。LCM技术可以精确地从组织切片中取出研究者感兴趣的细胞类型,因此LCM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原位技术。取出的细胞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结合抗体芯片或二维电泳-质谱的技术路线,可以对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原位的高通量的研究。很多研究采用匀浆组织制备蛋白质样品的技术路线,其研究结论值得怀疑,因为组织匀浆后不同细胞类型的蛋白质混杂在一起,最后得到的研究数据根本无法解释蛋白质在每类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虽然培养细胞可以得到单一类型细胞,但体外培养的细胞很难模拟体内细胞的环境,因此这样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很难用于解释在体实际情况。因此在研究中首先应该将不同细胞类型分离,分离出来的不同类型细胞可以用于基因表达研究,包括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LCM技术获得的细胞可以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可以根据需要制备总蛋白,或膜蛋白,或核蛋白等,也可以富集糖蛋白,或通过去除白蛋白来减少蛋白质类型的复杂程度。相关试剂盒均有厂商提供。
  蛋白质样品中的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可以通过二维电泳进行分离。二维电泳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按照等电点和分子量差异进行高分辨率的分离。成功的二维电泳可以将2000到3000种蛋白质进行分离。电泳后对胶进行高灵敏度的染色如银染和荧光染色。如果是比较两种样品之间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可以在同样条件下分别制备二者的蛋白质样品,然后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二维电泳,染色后比较两块胶。也可以将二者的蛋白质样品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然后两种蛋白质样品在一块胶上进行二维电泳的分离,最后通过荧光扫描技术分析结果。
  胶染色后可以利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成像,然后通过分析软件对蛋白质点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对感兴趣的蛋白质点进行定位。通过专门的蛋白质点切割系统,可以将蛋白质点所在的胶区域进行精确切割。接着对胶中蛋白质进行酶切消化,酶切后的消化物经脱盐/浓缩处理后就可以通过点样系统将蛋白质点样到特定的材料的表面(MALDI-TOF)。最后这些蛋白质就可以在质谱系统中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蛋白质的定性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构建数据库或和已有的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
  LCM-二维电泳-质谱的技术路线是典型的一条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路线,除此以外,LCM-抗体芯片也是一条重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路线。即通过LCM技术获得感兴趣的细胞类型,制备细胞蛋白质样品,蛋白质经荧光染料标记后和抗体芯片杂交,从而可以比较两种样品蛋白质表达的异同。Clontech最近开发了一张抗体芯片,可以对378种膜蛋白和胞浆蛋白进行分析。该芯片同时配合了抗体芯片的全部操作过程的重要试剂,包括蛋白质制备试剂,蛋白质的荧光染料标记试剂,标记体系的纯化试剂,杂交试剂等。
  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酵母双杂交和噬菌体展示技术无疑是很好的研究方法。Clontech开发的酵母双杂交系统和NEB公司开发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供研究者选用。
  关于蛋白质组的研究,也可以将蛋白质组的部分或全部种类的蛋白质制作成蛋白质芯片,这样的蛋白质芯片可以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表达研究和小分子蛋白结合研究。 Science,Vol. 293,Issue 5537,2101-2105,September 14,2001发表了一篇关于酵母蛋白质组芯片的论文。该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将酵母的5800个ORF表达成蛋白质并进行纯化点样制作芯片,然后用该芯片筛选钙调素和磷脂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
  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传统的蛋白质研究注重研究单一蛋白质,而蛋白质组学注重研究参与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的所有的蛋白质种类及其与周围环境(分子)的关系。因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通常是高通量的。适应这个要求,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工具通常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通量高而速度快,配合相应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研究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最多的数据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研究意义和背景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在这个时代,生命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功能基因组学,包括结构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研究等。尽管现在已有多个物种的基因组被测序,但在这些基因组中通常有一半以上基因的功能是未知的。目前功能基因组中所采用的策略,如基因芯片、基因表达序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SAGE)等,都是从细胞中mRNA的角度来考虑的,其前提是细胞中mRNA的水平反映了蛋白质表达的水平。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从DNA mRNA 蛋白质,存在三个层次的调控,即转录水平调控(Transcriptional control ),翻译水平调控(Translational control),翻译后水平调控(Post-translational control )。从mRNA角度考虑,实际上仅包括了转录水平调控,并不能全面代表蛋白质表达水平。实验也证明,组织中mRNA丰度与蛋白质丰度的相关性并不好,尤其对于低丰度蛋白质来说,相关性更差。更重要的是,蛋白质复杂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或迁移、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则几乎无法从mRNA水平来判断。毋庸置疑,蛋白质是生理功能的执行者,是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将直接阐明生命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的变化机制。蛋白质本身的存在形式和活动规律,如翻译后修饰、蛋白质间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构象等问题,仍依赖于直接对蛋白质的研究来解决。虽然蛋白质的可变性和多样性等特殊性质导致了蛋白质研究技术远远比核酸技术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正是这些特性参与和影响着整个生命过程。
  传统的对单个蛋白质进行研究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后基因组时代的要求。这是因为:(1) 生命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影响的,必然涉及到多个蛋白质。(2) 多个蛋白质的参与是交织成网络的,或平行发生,或呈级联因果。(3) 在执行生理功能时蛋白质的表现是多样的、动态的,并不象基因组那样基本固定不变。因此要对生命的复杂活动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必然要在整体、动态、网络的水平上对蛋白质进行研究。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上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它是以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存在及其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可以说蛋白质组研究的开展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虽然第一次提出蛋白质组概念是在1994年,但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甚至更早,尤其是80年代初,在基因组计划提出之前,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蛋白质组计划,当时称为Human Protein Index计划,旨在分析细胞内的所有蛋白质。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被搁浅。90年代初期,各种技术已比较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各国科学家的讨论,才提出蛋白质组这一概念。
  国际上蛋白质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不论基础理论还是技术方法,都在不断进步和完善。相当多种细胞的蛋白质组数据库已经建立,相应的国际互联网站也层出不穷。1996年,澳大利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组研究中心:Australia Proteome Analysis Facility ( APAF )。丹麦、加拿大、日本也先后成立了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在美国,各大药厂和公司在巨大财力的支持下,也纷纷加入蛋白质组的研究阵容。去年在瑞士成立的GeneProt公司,是由以蛋白质组数据库“SWISSPROT” 著称的蛋白质组研究人员成立的,以应用蛋白质组技术开发新药物靶标为目的,建立了配备有上百台质谱仪的高通量技术平台。而当年提出Human Protein Index 的美国科学家Normsn G. Anderson也成立了类似的蛋白质组学公司,继续其多年未实现的梦想。2001年4月,在美国成立了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研究组织(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 HUPO),随后欧洲、亚太地区都成立了区域性蛋白质组研究组织,试图通过合作的方式,融合各方面的力量,完成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uman Proteome Project)。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可以说,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既是技术所推动的也是受技术限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方法水平的高低。蛋白质研究技术远比基因技术复杂和困难。不仅氨基酸残基种类远多于核苷酸残基(20/ 4), 而且蛋白质有着复杂的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和糖基化等,给分离和分析蛋白质带来很多困难。此外,通过表达载体进行蛋白质的体外扩增和纯化也并非易事,从而难以制备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对技术有了新的需求和挑战。蛋白质组的研究实质上是在细胞水平上对蛋白质进行大规模的平行分离和分析,往往要同时处理成千上万种蛋白质。因此,发展高通量、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研究技术平台是现在乃至相当一段时间内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主要任务。当前在国际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平台的技术基础和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制备
  通常可采用细胞或组织中的全蛋白质组分进行蛋白质组分析。也可以进行样品预分级,即采用各种方法将细胞或组织中的全体蛋白质分成几部分,分别进行蛋白质组研究。样品预分级的主要方法包括根据蛋白质溶解性和蛋白质在细胞中不同的细胞器定位进行分级,如专门分离出细胞核、线粒体或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蛋白质成分。样品预分级不仅可以提高低丰度蛋白质的上样量和检测,还可以针对某一细胞器的蛋白质组进行研究。
  对临床组织样本进行研究,寻找疾病标记,是蛋白质组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但临床样本都是各种细胞或组织混杂,而且状态不一。如肿瘤组织中,发生癌变的往往是上皮类细胞,而这类细胞在肿瘤中总是与血管、基质细胞等混杂。所以,常规采用的癌和癌旁组织或肿瘤与正常组织进行差异比较,实际上是多种细胞甚至组织蛋白质组混合物的比较。而蛋白质组研究需要的通常是单一的细胞类型。最近在组织水平上的蛋白质组样品制备方面也有新的进展,如采用激光捕获微解剖(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方法分离癌变上皮类细胞。
  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分离和分析
  利用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通过双向凝胶电泳的方法将各种蛋白质区分开来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它在蛋白质组分离技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何提高双向凝胶电泳的分离容量、灵敏度和分辨率以及对蛋白质差异表达的准确检测是目前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外的主要趋势有第一维电泳采用窄pH梯度胶分离以及开发与双向凝胶电泳相结合的高灵敏度蛋白质染色技术,如新型的荧光染色技术。
  质谱技术是目前蛋白质组研究中发展最快,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技术。它通过测定蛋白质的质量来判别蛋白质的种类。当前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就是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即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将蛋白质分离,然后利用质谱对蛋白质逐一进行鉴定。对于蛋白质鉴定而言,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精度是三个关键指标。一般的质谱技术难以将三者合一,而最近发展的质谱技术可以同时达到以上三个要求,从而实现对蛋白质准确和大规模的鉴定。
  蛋白质组研究的新技术
  做过双向凝胶电泳的人一定会抱怨它的繁琐、不稳定和低灵敏度等缺点。发展可替代或补充双向凝胶电泳的新方法已成为蛋白质组研究技术最主要的目标。目前,二维色谱 (2D-LC)、二维毛细管电泳 (2D-CE)、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 (LC-CE) 等新型分离技术都有补充和取代双向凝胶电泳之势。另一种策略则是以质谱技术为核心,开发质谱鸟枪法(Shot-gun)、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 (CE-MS)等新策略直接鉴定全蛋白质组混合酶解产物。随着对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的重视,发展高通量和高精度的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技术也被科学家所关注。此外,蛋白质芯片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并已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应用。
  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组数据库是蛋白质组研究水平的标志和基础。瑞士的SWISS-PROT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种类最多的蛋白质组数据库。丹麦、英国、美国等也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蛋白质组数据库。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已给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更方便有效的计算机分析软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质质谱鉴定软件和算法发展迅速,如SWISS-PROT、Rockefeller大学、UCSF等都有自主的搜索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最近发展的质谱数据直接搜寻基因组数据库使得质谱数据可直接进行基因注释、判断复杂的拼接方式。随着基因组学的迅速推进,会给蛋白质组研究提供更多更全的数据库。另外,对肽序列标记的从头测序软件也十分引人注目。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回顾
  核酸与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大分子。随着人类基因组等大量生物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破译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展开,生命科学家越来越关注如何用基因组研究的模式开展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正因如此,《Nature》、《Science》在2001年2月公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同时,分别发表了“And now for the proteome”和“Proteomics in genomeland”的述评与展望,将蛋白质组学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蛋白质组学将成为新世纪最大战略资源---人类基因争夺战的战略制高点之一。
  蛋白质组学虽然问世时间很短,但已经在研究细胞的增殖、分化、异常转化、肿瘤形成等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涉及到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等,鉴定了一批肿瘤相关蛋白,为肿瘤的早期诊断、药靶的发现、疗效判断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鉴于蛋白质组学发展前景的重要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投巨资全面启动蛋白质组的研究。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能源部、欧共体等均启动了不同生物蛋白质组的研究并取得明显进展,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相继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由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比基因组学研究更接近实用,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企业与制药公司也纷纷斥巨资开展蛋白质组研究。独立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的Celera公司已宣布投资上亿美元于此领域;日内瓦蛋白质组公司与布鲁克质谱仪制造公司联合成立了国际上最大的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为了促进国家与地区性的蛋白质组的发展、合作与交流,成立了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 (HUPO),在法国召开了首届国际蛋白质组大会,并迅即在北美、欧洲、韩国、日本成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蛋白质组学已成为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各跨国制药集团竞相投入的“热点”。
  蛋白质组学发展趋势
  在基础研究方面,近两年来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已被应用到各种生命科学领域,如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在研究对象上,覆盖了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范围,涉及到各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如信号转导、细胞分化、蛋白质折叠等等。在未来的发展中,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领域将更加广泛。
  在应用研究方面,蛋白质组学将成为寻找疾病分子标记和药物靶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对癌症、早老性痴呆等人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蛋白质组技术也有十分诱人的前景,目前国际上许多大型药物公司正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蛋白质组学方面的应用性研究。
  在技术发展方面,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将出现多种技术并存,各有优势和局限的特点,而难以象基因组研究一样形成比较一致的方法。除了发展新方法外,更强调各种方法间的整合和互补,以适应不同蛋白质的不同特征。另外,蛋白质组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也将日益显著和重要,这种交叉是新技术新方法的活水之源,特别是,蛋白质组学与其它大规模科学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交叉,所呈现出的系统生物学(System Biology)研究模式,将成为未来生命科学最令人激动的新前沿。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生物分子 下一篇核酸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7

收藏到:  

词条信息

紫云英
紫云英
举人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