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免疫学技术   

标签: 磁性微球 制备

顶[0] 发表评论(12) 编辑词条

目前磁性微球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以免疫磁性微球为代表,发展较快,已有产品上市,而且有很多成功的应用。磁性纳米材料是构成磁性微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磁性微球的应用也就是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一、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常用的磁性材料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铁钴合金等。这些磁性材料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采用适当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得到这些大小在纳米尺度的磁性材料。例如:取一定量的磁性材料分别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过滤后混合,加入一定量蒸馏水稀释,搅拌均匀,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在一定温度下,保持搅拌,以一定速度向体系中加入溶液,滴加完后继续搅拌半小时。取出,放置于磁铁上,使氧化铁颗粒沉降,除去上层清液,再加入分散剂的水溶液适量,用超声波分散,过滤,即得氧化铁磁性纳米粒的色胶体溶液。

制备过程中碱液的浓度对氧化铁纳米粒的性能影响较大,碱液浓度低则磁性材料的磁化强度就低;碱液的滴加速度影响磁性材料的性能,滴速越慢,则磁性材料的粒度越小,磁化强度越低;体系的反应温度也有影响,温度则粒度变大,磁化强度增强。

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磁性纳米材料,用水适当稀释后,可摄制电镜照片,经图象分析仪测定粒度的大小与分布,或用激光粒度测定仪直接测定,可以获得大小不等的纳米材料,最小可获得平均粒度为几个纳米的磁性材料,粒度一般呈正态分布。还可用X衍射测定仪分析磁性纳米材料的结构,用磁强计测定其磁化强度。

二、用磁性纳米材料制备磁性微球

磁性微球可由磁性纳米粒和高分子骨架材料制备而成。其中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苯乙烯、硅烷、聚一烯、聚丙烯酸、淀粉、葡聚糖、明胶、白蛋白、乙基纤维素等。有天然的也有合成饿,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合用作骨架材料。这些骨架材料应该性质稳定、强度较高、无毒副作用。

制备磁性微球的方法可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是在成球前即加入磁性纳米材料,成球时聚合物将其包裹于其中;二步法是先制备非磁性小球,然后通过处理使磁性材料进入其中,最后磁性纳米粒以分散的形式存在微球的骨加材料中。

一步法发展较早,有很多种方法,仅介绍以下四种。

1、将磁性纳米材料(如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等)分散于水中,加入高分子聚合物的单体,再加入引发剂,在适当条件下引发聚合反应,使单体在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的周围聚合形成磁性微球。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骨架的磁性微球多用此法制备。

2、将磁性纳米材料分散在高分子骨架材料的水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一种疏水性溶剂中乳化成为W/O型乳剂,用热固化法或交联固化法使高分子骨架材料固化成磁性微球。以天然高分子材料为骨架的磁性微球多用此法制备。

3、首先在碱性溶液中沉淀Fe2+和Fe3+使成超顺磁氧化铁,然后用硅烷包衣为微球。所制硅烷磁性微球可以分散在水性介质中,而不会快速沉淀,可用磁场方便地进行回收。

4、将磁铁矿本身作为氧化-还原系统的一部分,聚合物可以完全包裹在磁铁矿周围。聚合物是由从磁铁矿颗粒中扩散出来并通过对过硫酸的还原而成为自由基的铁离子引发的。用此方法可以制得一种包含丙烯酸树脂的水性凝胶磁性微球。

二步法文献较少。

三、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性能与作用原理

1、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

免疫磁性微球(Immunomagnetic Microspheres,IMMS),或称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是表面结合有单克隆抗体的磁性微球。由于需要在磁性微球的表面结合上适当的抗体,因此要求所用的磁性微球能通过其表面的化学基因与单抗结合,或有较大的表面吸附力能与单抗牢固结合。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强度高,表面易进行化学修饰,是比较理想的制备免疫磁性微球的骨架材料。

微球与抗体的连接有吸附结合与共价结合两种形式,吸附结合依靠微球表面对抗体的非特异吸附力,而共价结合依靠微球表面的活性基团与抗体共价反应。吸附结合只有在微球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时才有可能比较牢固,这样,对于表面比较平整的微球,就要通过对其表面进行处理来提高它的抗体结合力,以保证IMMS表面有足够的抗体。经过表面处理的磁性微球与单抗在适当的缓冲液中培养,抗体通过物理吸附很快地与磁性微球结合,如果微球表面有活性基团,则接下来就会通过较慢的化学反应共价结合在磁性微球的表面。

2、免疫磁性微球的性能与作用原理

免疫磁性微球主要用于细胞分离等方面。由于它能特异性地与靶物质结合并使之具有磁响应性,因此将免役磁性微球与含有靶物质(欲分离的物质)的复杂混合物共同培养。则免疫性微球可以通过抗原抗体反应选择性地与靶物质结合,当此化合物通过一个磁场装置时,与免疫磁性微球结合的靶物质就会被磁场滞留,从而与其他复杂物质分离开来。

用于细胞分离的免疫磁性微球具备以下条件:化学性能稳定,不产生凝聚;不与细胞发生非特异性的结合;磁性微球与抗体的结合牢固;磁性微球的大小均匀,磁响应性好,磁性纳米材料的含量均匀一致;磁性微球大小适当,不易被细胞所吞噬。

IMM与细胞的结合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指抗体接连在磁性微球上,然后与靶细胞结合。间接法是指先将细胞与特异抗体混合培养,使特异抗体结合在细胞表面,然后加入预先用抗鼠IgG(二抗)处理的磁性微球。使磁性微球间接地与靶细胞结合。直接法可以减少洗涤和培养步骤,但对IgM单抗很少能使用。间接法与直接法相比,

除适当范围广外,还可以使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因而会获得更好的细胞清除效果。但要经过多次的洗涤步骤,特异性也会有所降低。

针对单核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的发展使得分离带有特异表面标记的细胞成为可能。一般有3类不同的方法,即流式细胞仪技术(PACS)、表面联上二抗的异体红细胞花环技术、将抗体被动吸附在聚苯乙烯组织养板上的Panning技术。这些技术都有各自的缺点。FACS价格昂贵,技术复杂,经常会被所分选细胞的容量、活性、无菌度等问题所困扰;红细胞花环技术无法处理大量的细胞,另外,至今尚无一成熟、简便的方法能够将抗体偶联至红细胞膜上;Panning技术也有很多局限性,它难与放大操作,步骤烦琐,不能定量,靶细胞经常混杂着非特异抗体吸附在培养板底部的其他细胞。相对而言,免疫磁性微球具有操作简便、分离迅速完全、细胞纯度高等优点,尤其在操作简便省时方面,其他分离方法很难比拟。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沉淀反应实验三:对流免疫电泳实验(图) 下一篇免疫组化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