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生物与医药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饮食治疗

顶[0] 发表评论(32)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呕吐编辑本段回目录

呕吐是指胃脘中食物或痰涎等随胃气上逆而出的病证。既可单独成病,又可见于其他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上呕与吐常常是同时出现。
呕吐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引起胃气上逆所致。由于病因不同,体质各异,故病有虚实之分,因邪气所致者为实证,由于胃虚不降者为虚证。临床上分为外邪犯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肝气犯胃、脾胃虚寒、胃阴不足6种证候类型。
膳食原则:
一、发生呕吐时,要让病人适当休息,进食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
二、忌食肥甘厚味、生冷不洁和辛温燥烈的食物。
三、实证患者,尤其是因饮食过多,或过食生冷油腻不洁等食物所致者,应禁食,或尽量少食。
四、虚证患者,宜少食多餐,进食时宜慢,以防食物吐出。
辨证施膳:
一、外邪犯胃证:突然恶心呕吐,发病急暴,脘腹胀闷痞满,泛恶不已,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饮食疗法:
1.拨粥
原料:生姜10克,白面50克。
做法:生姜研取汁,和白面,加水调成糊状,逐一拨入开水中即成。
功能:辛温解表,和胃止呕。方中生姜解表止呕;面粉健脾和胃。适用于外邪犯胃所致呕吐病人食用。
服法:任意食用。
2.姜糖饮
原料:生姜10克,饴糖或关东糖30克。
做法:生姜切丝,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上盖儿浸泡5分钟,再调入饴糖或关东糖。
功能:解表止呕。方中生姜辛温,解表以止呕;饴糖甘温,和胃。
服法:频频代茶饮用。
3.醋浸生姜饮
原料:生姜适量,醋适量,红糖适量。
做法:生姜洗净切片,以醋浸腌一昼夜,用时,取3片,加红糖,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
功能:散邪止呕。适用于风寒之邪犯胃,呕吐兼见脘腹胀闷患者。
服法:代茶频频用。
二、饮食停滞证:呕吐酸腐,呕吐物为大量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畅,嗳气厌食,脘腹痞闷,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泄利秽臭,苔厚腻,脉滑实。食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之食物。
饮食疗法:.
1.蜜饯萝卜
原料: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
做法:将白萝卜切成丁,放在沸水中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铝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即可,待冷,装瓶备用。
功能:宽中消食,理气止呕。方中白萝卜消食、下气、宽中;蜂蜜和胃。可用治饮食停滞中焦所致呕吐。
服法:饭后服食,每次服50克。
2.山楂橘子水
原料:山楂肉15克,橘子皮10克,生姜10克,大枣4个。
做法:水煮,取汁。
功能:消食宽膈止呕。山楂消食化积;橘子皮行气健脾,降逆止呕;生姜、大枣和胃。适用于食积中焦所致呕吐,兼见脘腹痞闷患者。
服法:热服。
三、痰饮内阻证:呕吐清水痰涎,时泛恶,嘈杂,脘闷,或脘腹水声漉漉,或头眩心悸,苔白滑腻,脉沉弦滑。食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之食物。
饮食疗法:
1.生姜杷叶粥
原料:生姜10克,炙枇杷叶6克,粳米100克。
做法:生姜去皮细切,与杷叶同煎,滤汁,入粳米煮粥,候熟,少入盐、酱等佐料。
功能:理气祛痰,和胃止呕。方中生姜温肺胃而止呕;炙杷叶和胃降气化痰;粳米和胃。此方可用于痰饮内阻,呕吐清水痰涎者。
服法:空腹温食。
2.干姜陈皮散
原料:干姜20克,陈皮40克,红糖50克。
做法:干姜、陈皮研末,红糖加水溶化至沸,加入药末,同熬5分钟出锅。晾干后制成散剂。
功能:温中燥湿化痰。干姜温中、逐寒;陈皮健脾、燥湿、化痰;红糖温胃、健脾。此方适用于痰饮内阻所致呕吐患者服用。
服法:每次服10克,1日3次,温开水送服。
3.丁香橘饼•
原料:丁香25克,金橘250克,红糖500克。
做法:丁香煎水取汁,金橘放在水中煮熟,取出压扁成饼状;红糖加水煎沸,放入金橘用文火煮至水干,取出橘饼,晾干即成。
功能:温中化痰,理气止呕。方中丁香温中止呕;金橘化痰理气。适宜痰湿阻于中焦所致之呕吐。
服法:每次服50克,1日3次。
四、肝气犯胃证:呕吐吞酸,呕吐物酸苦,每遇情志异常改变则发作更著,嗳气频繁,胸胁胀而痛,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舌边红,苔薄腻,脉弦。宜食舒肝和胃,降逆止呕之食物。
饮食疗法:
1.砂仁粥
原料:砂仁6克,粳米50克。
做法:先煮粳米粥,临熟入砂仁末,搅匀,
功能:行气温中,和胃醒脾。尤适用于呕吐不食,腹胀食滞病患者。
服法:空腹食用。
2,萝卜玫瑰红糖水
原料:白萝卜250克,玫瑰花2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白萝卜、玫瑰花捣烂取汁,加红糖。
功能:舒肝健胃,消食止呕。方中白萝卜益胃行气;玫瑰花理气解肝郁;红糖和胃。本方宜于肝郁气滞呕吐病人服用。
服法:开水冲服。
3.橘茹饮
原料:橘皮、竹茹、柿饼各30克,生姜3克,白糖适量。
做法:以上诸品,加水煎熬2次,取汁250克,加入白糖即成。
功能:理气和胃,降逆、止呕。方中橘皮理气降逆止呕,竹茹清热止呕,生姜温胃止呕,寒温并用,专于止呕;柿饼可养胃。尤宜于肝气不舒,横逆犯胃之呕吐、嗳气频繁、心烦易怒者服用。
服法:喝饮,吃柿饼:
五、脾胃虚寒证:呕吐时作时止,饮食稍有不慎即吐,平素饮食喜温热之品,而不耐寒凉生冷,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宜食温中健脾,和胃降逆之食物。
饮食疗法:.
1.半夏棋子粥
原料:制半夏10克,炮姜10克,鸡子白1枚,白面100克。
做法:先煎前二味,去渣取汁,将白面用水调匀,作成棋子状,入药汁中煮,后下鸡子白,几沸,
功能:温中降逆止呕。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炮姜温中止呕;鸡子和胃补虚;面粉健脾和胃。适宜脾胃虚寒,呕吐时作时止,饮食喜热恶寒者服食。
服法:空腹食用。
2.罂粟粥
原料:白罂粟米100克,人参末10克,生山芋30克,生姜汁少许,盐少许。
做法:生山芋细切研,用前三味同煮粥,入生姜汁及盐花少许,搅匀。
功能:益气健脾,和胃止呕。方中白罂粟米甘平、和胃;人参补元气,益脾胃;生山芋健脾胃,益精气。可治久病虚弱,时时呕吐者。
服法:分2次服,晚食之。
3.姜韭牛奶羹
原料: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克(或奶粉二汤匙)。
做法:韭菜、生姜,捣烂,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放入锅内,再兑加牛奶(或奶粉及水),加热煮沸,
功能:滋补虚弱,温胃止呕。方中韭菜温中、行气;生姜温中止呕;牛奶补虚益胃。可用作脾胃虚弱,呕吐时作,面色晄白,倦怠乏力患者的早餐。
服法:趁热顿饮。
4.干姜山药饮
原料:干姜10克,山药15克,山楂肉30克,大枣5个,白萝卜15克。
做法:水煮,取汁,
功能:平补开胃,消食止呕
服法:热服。
六、胃阴不足证:呕吐反复发作,时作干呕,口燥咽干,心烦,饥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食宜养阴益胃,降逆止呕之食物。
饮食疗法:
1.芦根绿豆粥
原料:芦根100克,绿豆100克。
做法:先煎芦根,去渣取汁,入绿豆,煮作粥。
功能:生津止呕。方中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绿豆清热解毒。适宜胃阴不足,呕吐尽复发作,口燥咽干,心烦患者服用。
服法:任意食用。
2.柠檬速溶饮
原料:鲜柠檬适量,白糖适量。
做法:将鲜拧檬肉切碎,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先以大火,后以小火煎煮成膏状,待冷却后,加适量白糖将汁膏吸干,混匀,晒干,再压碎,装瓶备用。
功能:清热生津止呕。适于胃阴不足所致呕吐病人饮用。
服法:每次10克,以沸水冲化饮用,每日2次。
3.羊乳饮
原料:鲜羊乳1杯。
做法:先将羊乳加热煮沸,加姜汁3滴。
功能:滋补脾胃,益胃润燥,止呕。尤宜用于胃阴不足,饥不欲食患者饮用。
服法:晾温徐徐饮之。

胃痛编辑本段回目录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伴有呕吐、泛酸、嗳气等症状。古代文献所称心痛,多指胃痛而言。至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痛证,《内经•厥论》曾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在临床上与胃痛是有区别的。
胃痛的病因有两类:一是由于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听引起;一是由于脾胃虚寒,气机郁滞,胃失和降所致。故临床可分肝气犯胃、脾胃虚寒两种证候类型。以“通则不痛’’为正治之法,亦常从证因不同而变通多法。
膳食原则
一、 有胃痛病史者,进餐前应避免精神上的不良刺激,应专心细嚼慢咽,排除一切思想杂念;饮食宜清淡,可进稀粥、烂面、蛋羹等易消化食物,膳食原则以“细、软、烂’’为原则。
二、对脾胃虚寒者,宜服用温中散寒食品,在膳食中适量服用生姜、干姜、葱白等具“温通”的食物。忌进生冷及产气食品,如冷饮、红薯、土豆、芋头等。
三、应禁食出现腐味、不鲜及不洁食物,亦不宜食用粗纤维、刺性强之食品。此外浓茶、白酒等皆最好少服或不用。
辨证施膳:
一、肝气犯胃证:表现为胃脘胀满,攻痛连胁,按之较舒,嗳乏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苔薄白,脉沉弦。
饮食疗法:
1.胡萝卜炒陈皮瘦肉丝
原料:胡萝卜200克,陈皮10克,瘦猪肉100克,植物油、细盐、黄酒、香葱适量。
做法:胡萝卜切细丝,猪肉切丝后加盐、黄酒拌匀,陈皮浸泡至软切丝。先炒胡萝卜至8成熟后出锅,再用油炒肉丝、陈皮丝3分钟,加入胡萝卜丝、少许盐、黄酒同炒至香,添水焖烧7—8分钟,撒入香葱即成。
功能:宽胸理气。方中胡萝卜、陈皮、香葱皆性温味甘辛,利胸膈,畅脾胃,舒肝调气。本品红绿相间,色鲜味美,富有营养。适于肝气犯胃所致胃痛患者佐餐。
服法:作菜肴服用。
2.吴茱萸粥
原料:吴茱萸3克,粳米50克,葱白少许。
做法:吴茱萸焙干,研为末。粳米煮粥,熟后加吴茱萸末与葱白和匀,
功能:温肝散寒、行气止痛。方中吴茱萸味辛烈,气芳香,善降逆开郁,配葱白通阳和血,可增强吴茱萸理气散寒之作用,治肝寒犯胃之心腹冷痛。
服法:空腹食之。
3.炒木须肉片
原料:黄花菜干品20克,黑木耳干晶10克,猪瘦肉60克,植物油、细盐、黄酒、香葱适量。
做法:黑木耳用温水浸泡发胀后,再用冷水浸没,备用。黄花菜浸泡片刻,滤干。猪腿肉切薄片,用刀背打松,加细盐、黄酒拌匀。植物油二匙,用中火浇热油,倒入肉片,炒2分钟,再倒入木耳、黄花菜炒,加细盐、黄油适量,炒出香味后,加淡肉汤或清汤半小碗,焖烧8分钟,撒上香葱,拌炒几铲即成。
功能:柔肝调中,补益脾胃。黄花菜,味甘平,利膈柔肝、解郁释忿为主;黑木耳益胃滋肾、轻身强志、调理中气为要,二者配伍食用,畅气机、去寒凝、通血脉,且有良好的抗血凝作用,佐膳食用对胃痛及兼有其他血阏证候的疾病者皆宜。
服法:作莱肴服之。
4.金橘饮
原料:金橘200克,白蔻仁20克,白糖适量。
做法:金橘,加水适量,用中火烧5分钟,加入白蔻仁、白糖,用小火略煮片刻,即可。
功能:疏肝解郁,和脾胃。金橘舒肝理气;白蔻仁温中化滞,下气止呕,适用于脘胀而痛,胸闷不舒,食纳不馨,善叹息,或兼见口苦呕恶、苔白、脉弦等证患者。
服法:随意温服。
二、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神疲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象虚软。宜食温脾健胃,易于消化的食物。
饮食疗法:
1.桂花莲子羹
原料:桂花3克(糖腌),莲子50克,红糖1匙。
做法:莲子用开水泡胀,剥皮去心。加水适量以小火慢炖约2小时,至莲子酥烂,汤糊成羹,再加入桂花、红糖煮约5分钟。
功能:温中散寒,暖胃止痛。方中桂花与莲肉相配,能温补脾胃,畅气消胀,又富有营养,夏秋季节常食此方为适。
服法:可做早点或点心吃。2.营养暖胃粉
原料:黄豆500克,糯米1000克,干橘皮30克,生姜10克。
做法:黄豆,用淘米水浸泡4小时后(至泡胀),再用清水洗净,滤干。粗砂1500克,倒入锅中炒热,加入黄豆,不断拌炒,至黄豆香,发出炸声,此时黄豆皮呈老黄色迅速离火,继续炒散热,乘热筛出黄豆。糯米,倒入干净铁锅内,中火炒至微黄色,糯米已基本熟,立即盛起。将橘皮、生姜先切成丝,再切成碎粒,烘干备用。将黄豆磨成粗粉,再将其粗粉拌入橘皮、生姜粒,一同磨成细粉。将炒好的糯米磨成细粉,与黄豆粉和匀后再磨一次,使之极细,装瓶,盖紧,防潮温。
功能:健脾暖胃,宽中下气。橘皮、生姜皆为辛温之品,黄豆亦为甘温之性。常服此方可增强胃肠功能,以治脾胃虚寒所致胃痛隐隐、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之症,冬春两季服之皆宜。
服法:每50克开水调服。
3.砂仁肚条
原料:砂仁末10克,猪肚1000克,胡椒粉3克,花椒5克,生姜15克,葱白15克,猪油100克,绍兴酒50克,味精3克,湿淀粉20克,盐5克:
做法:砂仁烘脆为细末,猪肚下沸水锅焯透捞出刮去内膜。另将锅中渗入清汤,放入猪肚,再下姜、葱、花椒煮熟,捞起猪肚待冷后,切成肚条。将原汤500克烧开,下入肚条、砂仁末、胡椒粉、绍兴酒、猪油,再加味精调味,用湿淀粉着芡炒匀起锅装盘即成。
功能:理气醒脾,补益中州。方中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砂仁温中化湿,行气和中,加入温中散寒之花椒、生姜、葱白,用于脾胃虚寒、胃痛不舒、食少腹胀的患者。
服法:作菜肴,食用。
4.草蔻羊肉汤面
原料:草豆蔻5枚,高良姜10克,生姜捣汁1小杯,白胡椒粉2克,面粉适量。
做法:用草蔻仁、高良姜煎汤,再加生姜汁,和面适量,作细面条。用羊肉煎汤下面,待熟后撒入白胡椒粉、食盐适量调味食。
功能:健脾散寒,温胃止痛。方中草蔻仁、高良姜、白胡椒皆为辛温、理气之品,归入脾胃二经,加入辛温补虚之羊肉汤,用于脘腹胀满冷痛、反胃呕吐等症,服之皆宜。
服法:作饭食用。
5,荜拨粥
原料:荜拨5克,白胡椒粉1克,肉桂皮3克,糯米适量。
做法:以糯米煮粥。荜拨、白胡椒粉、肉桂皮三者为末,同煮令熟,去滓,兑入糯米粥中,
功能: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本方中荜拨、白胡椒气味辛热,肉桂能温中补肾阳,散寒止痛、引火归原以治本;凡一切风寒内积,停于脘腹,而见胃痛中满、痞闷冷痛,皆可用此投食。

泄泻编辑本段回目录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而言。其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但其主要病机是脾虚湿盛。临床常见寒湿(风寒)、湿热(暑湿)、食滞肠胃、肝气乘脾、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证候类型。以健脾利湿为
治疗总则。
膳食原则:
一、泄泻是一种与饮食关系极为密切的疾病,而食疗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但要根据临床辨证制定膳食方案。
二、古有“jeo(左月右真)稹痢饿泻”之说,故食疗配方宜量小清淡,尽量减轻脾胃负担,以免纳、运受阻,影响泄泻康复。忌吃生冷、油腻等不宜消化食物。
三、若因感受寒湿(风寒),出现泄泻,宜吃有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如鲫鱼、姜、红糖、花椒等;若因感受湿热(暑温),出现泄泻,宜吃有清热利湿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瓜、车前子、扁豆花等;因食滞肠胃所致泄泻,宜食健脾消食的食物,如山楂、鲜竹笋、荞麦苗等。
四、若泄泻日久不止,宜服健脾益肾固涩的食物,如莲子肉、芡实等,但泄泻初期忌食,以免留邪。
五、泄泻病人宜多饮淡盐、糖水以补充津液,避免伤阴,尤其是儿童更为适宜。
辨证施膳
一、寒湿(风寒)证: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饮食疗法:
1,炮姜粥
原料:炮姜6克,白术15克,花椒、大料少许,粳米30克。
做法:前四味共装在纱布包里,先煮20分钟,然后下粳米煮作
功能:温中健脾,散寒利湿。方中炮姜、花椒湿中散寒;白术健脾利湿;粳米甘平益胃。治疗寒湿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服法:1日分3次服连服1~2周。
2.红糖醴
原料:黄酒50毫升,红糖10克。
做法:上二味同置小铝锅中,以小火煮沸,待糖溶化后,停火。
功能:温中散寒。治疗腹部冷痛、泄泻清稀等症。
服法:顿服。
3.姜橘椒鱼羹
原料: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食盐少许。
做法:将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片、橘皮、胡椒包扎在纱布内填入鲫鱼肚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食盐。
功能: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方中鲫鱼味甘性温,健脾利湿;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散寒,止呕,解毒;橘皮理气健脾燥湿;胡椒味辛,性热,温中下气,解毒。治疗大便清稀、食少或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症。
服法:空腹喝汤吃鱼。
4.生姜泡茶
原料:生姜9克,绿茶9克。
做法:开水冲泡。
功能:辛温散寒,固肠止泻。本方在民间常用于治疗风寒型泄泻证而病情较轻者。
服法:频饮。
二、湿热(暑湿)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饮食疗法:
1. 菠萝叶饮
原料:菠萝叶30克:
做法:水煎服。
功能:清暑解渴,消食、止泻。本方为民间验方,适用于暑湿泄泻证。
服法:趁热顿服。
2. 荷叶梗煎
原料:荷叶连梗60克,饴糖(麦牙糖)适量。
做法:荷叶连梗水煎取汁,加饴糖调服。
功能:清暑辟秽,升清醒脾,化湿止泻。本方为民间验方,对暑湿或湿热泄泻疗效较佳。
服法:频频服用。
3. 扁豆花茶
原料:扁豆花60克,茶叶12克。
做法:将扁豆花炒焦,与茶叶同用水煎。
功能:消暑化湿止泻。扁豆花解暑化湿,与茶叶相伍肠止泻作用。本方对暑湿泄泻疗效较好。
服法:取汁频服。
4.鲜马齿苋粥
原料:鲜马齿苋50克,粳米50克。
具有固
做法:将马齿苋洗净去根,切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800~1000毫升,煮成菜粥。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本方是民间治疗热泻的验方。亦治细菌性痢疾。
服法:早晚餐,温热顿服。
三、食滞肠胃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饮食疗法:
1、导滞茶
原料:炒山楂15克,炒麦芽15克,茶叶10克,无花果7枚。
做法:水煎。
功能:消食止泻。山楂、麦芽消食化滞,茶叶、无花果固肠止泻。
服法:频频服用。
2.胡萝卜汤
原料:鲜胡萝卜2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
做法:水煎。
功能:顺气消食,化积止泻。
服法:频频服用。
3.神米粥
原料:神曲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神曲捣碎,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取汁,粳米,再加水600毫升左右,一同煮成稀粥。
功能:健脾消食。神曲消食,粳米健脾,对食滞胃肠之泄泻较勺适宜。
服法:早晚分2次服
4.莱菔鸡金粥
原料:莱菔子9克,鸡内金6克,淮山药、白糖各适量。
做法:将淮山药研成细末,放入莱菔子、鸡内金的煎液中煮沸成粥,调入白糖。
功能:顺气消食,健脾止泻。本方适用于小儿伤食泄泻。
服法:每日1次顿服。
四、肝气乘脾证: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等症,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
饮食疗法:
1.三花防风茶
原料:扁豆花24克,茉莉花12克,玫瑰花12克,防风12克,红糖适量。
做法:前四味水煎取液,加糖。
功能:抑肝扶脾止泻。方中茉莉花、玫瑰花疏肝理脾;扁豆花防风祛风胜湿,健脾止泻;少佐红糖缓急止痛,矫味入脾。
服法:代茶频饮。
2.三色奶
原料: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克。
做法: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捣烂,用洁净纱布绞汁,放锅内兑入牛奶煮沸,
功能:抑肝扶脾止泻。方中韭菜汁疏肝解郁;生姜汁、牛奶温中健脾。适用于肝郁脾虚之泄泻。
服法:趁热1次服完。
3.佛手蛋
原料:佛手15克,茉莉花10克,鸡蛋2枚。
做法:先用清水煮鸡蛋一沸,捞出将皮打破,再与佛手、茉莉花同煮15分钟。
功能:疏肝理气,醒脾固肠。本方对肝郁脾虚之泄泻证,疗效可靠。
服法:吃鸡蛋不喝汤,1次2个。
4.痛泻粥
原料:怀山药120克,炒白芍12克,陈皮6克,防风6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怀山药研成粉末,放入白芍、陈皮、防风的煎液中煮沸
戎粥,调入红糖。
功能:泻肝补脾,止痛止泻。本方即痛泻要方去白术加山药、红糖。适用于肝脾不和,脾虚失运之泄泻症。
服法:每日2次顿服。
五、脾胃虚弱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脘腹虚胀,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饮食疗法:
1.黄芪山药莲子粥
原料:黄芪100克,山药100克,莲子肉(去心)100克。
做法:将上三叶洗净共煮粥。
功能:健脾益胃止泻。方中黄芪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山药性子不燥,平补脾胃;莲子肉健脾止泻。治疗脾虚乏力,中气下陷,泄泻不止,食欲不振等症。
服法:每日1次,顿服。
2.参枣米饭
原料:党参10克,大枣20个,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做法:将党参、大枣泡发煎煮半小时,捞出,汤备用;糯米蒸熟,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液加白糖煎成粘汁,浇在枣饭上即可。
功能:补气健脾益胃。治疗脾虚泄泻、腹痛便溏、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方中党参、大枣补气健脾,糯米益胃,白糖助脾生津;全方共奏补气健脾益胃止泻之功。
服法:任意服用。
3.八宝饭
原料:薏仁米50克,白扁豆50克,莲子肉(去心)50克,红枣20个,核桃肉(炒熟)50克,龙眼肉50克,糖青梅25克,糯米500克,白糖100克。.
做法:将前三味泡发煮熟,红枣泡发,核桃肉炒熟,糯米蒸熟备用;取大碗一个内涂猪油,碗底摆好青梅、龙眼肉、枣、核桃肉、莲子、白扁豆、薏仁米,最后放熟糯米饭,再上蒸锅蒸20分钟,把八宝饭扣在大圆盘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浇在饭上即可。
功能:健脾益胃,补肾化湿。方中薏仁米、白扁豆健脾化湿;龙眼肉、大枣、糯米补脾胃之气,莲子肉、核桃肉健脾补肾治疗脾虚泄泻、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服法:作主食用。
4.茯苓饼
原料:茯苓细粉500克,米粉500克,白糖100克。
做法:将上三味混匀,加水适量,调成糊状,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煎饼。
功能:健脾和胃利湿。方中茯苓健脾利湿;米粉、白糖助脾益胃。治疗脾胃虚弱之泄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
服法:任意服。
六、脾肾阳虚证:泄泻日久不止,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又称“五更泻”。饮食疗法:
1.荔核大米粥
原料:干荔核15枚,山药15克,莲子肉15克,大米50克。
做法:先煎前三味,去渣取汁,后下米煮作粥。
功能:补肾健脾,温阳散寒,止痛。方中莲子肉、山药、补肾健脾;荔核行气散寒止痛;大米助脾益胃。
服法:每日1次顿服。
2.芡实点心
原料:芡实、莲子、淮山药、白扁豆各等份,白糖适量。
做法:将上四味共磨成细粉,加白糖蒸熟作点心吃。
功能:补肾温脾,固涩止泻。方中芡实配山药、扁豆、莲子益肾健睥,涩肠止泻。治疗脾肾两虚之泄泻不止、腰膝酸软、食欲不振等症。
眼法:
每次食50~100克,连食数日。
3.四神腰花
原料:猪腰子(羊腰子亦可)1对,破故子10克,肉豆蔻10克,花椒10克,大料10克,食盐少许。
做法:将猪腰子筋膜臊腺去掉,切块划细花,与其余四味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放食盐少许,煮10分钟即可。
功能:温肾壮阳,补脾止泻。本方是民间验方,治五更泻有一定效果。
服法:吃腰花不喝汤。
4.破故子蛋
原料:鸡蛋3枚,破故子30克,肉豆蔻15克。
做法:先将鸡蛋用清水煮一沸,捞出打破外皮,与破故子、肉豆蔻同煮15分钟。
功能:温肾暖脾,固肠止泻。适用于脾肾阳虚之泄泻,或鸡鸣泻患者。
服法:趁热将鸡蛋1次吃完。

便秘编辑本段回目录

便秘是指肠道津亏、传导无力或气机郁滞而致排便失常,以排便时间延长、大便排出不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
本病病机有虚实不同,但以虚为多。实者,或由恣饮酒浆、过食辛热厚味;或热移大肠以致胃肠积热;或伤寒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而耗伤津液肠道失调;或因七情所伤、久坐少动,而致气机不利,传导失职所成。虚者,常因劳倦内伤,或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阳气不足,阴血亏虚而得。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阴血亏虚则津沽肠道失润;阳虚则阴寒内生,津液失布。此外,也有因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等导致者。本病临床可分为实热秘、气滞秘、气虚秘、血虚秘、阳虚秘5个常见证型。治疗上根据不同病证,分别施以泄热通便、顺气行滞、益气润肠、养血润燥、温阳通便之法。
膳食原则:
一、本病以肠道津亏、传导无力或气机郁滞为病理特点,故宜食清淡滑润之品,如蔬菜、水果、豆浆、麻油等。少食甘腻之品,以防滞中腻膈、助热伤津加重病情。
二、饮食的寒温之性要根据病症不同而调配、选用。如实热秘食宜寒味,阳虚秘食宜温热等,但其性不可过极。
三、膳食结构要做到合理。应适当增加润肠食物,如植物油类、核桃仁、松子仁、芝麻等,以及含粗纤维食物,如粗粮、麦麸食品、豆类、芹菜、韭菜等以增加肠道的蠕动功能。并可多食产气食品,如土豆汁、萝卜等,亦可奏利便之效。
四、排便不畅是病症的主要症状,但切不可单食泻下之品以通为快,应辨证服食。
五、本病证候可单见,也可兼见;复合证中又有主次不同;而同一证候也有轻重差异。故应辨证配餐,使治有主次,量有增减,灵活变通。
辨证施膳:
一、实热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赤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饮食疗法:
1.番泻鸡蛋汤
原料:番泻叶5—10克,鸡蛋1个,菠菜少许,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鸡蛋磕入碗中搅散备用。番泻叶水煎,去渣留汁,倒入鸡蛋,加菠菜、食盐、味精,煮沸即成。
功能:泄热导滞。实热便秘为其适应证。方中番泻叶甘苦寒,泻下导滞,清导实热;鸡蛋甘平,益气养血;菠菜甘凉,润燥通便,共奏泄热通便之功。食之不宜过热。
服法:顿服。
2.决明炖茄子
原料:决明子10克,茄子2个,食盐、酱油、豆油、味精适量。
做法:决明子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备用。茄子油炒,放入药汁及适量佐料炖熟。
功能:清热通便。此药膳用于实热便秘者,治以清热、润肠、通便。方中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润肠、通便;茄子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清热、宽肠。
服法:每日2次,顿服。
3.鲜笋拌芹菜
原料:鲜嫩竹笋100克,芹菜100克,熟食油、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竹笋煮熟切片。芹菜洗净切段,用开水略焯,控尽水与竹笋片相合,加入适量熟食油、食盐、味精,拌匀即可。
功能:清热通便。竹笋甘寒,清热、和中、润肠;芹菜甘苦微寒,清热、平肝、凉血。二者相合,以收清热通便之功效。适用于燥热不甚之便秘轻证,也可佐餐服食。
服法:作凉菜食用。
4.海蜇荸荠汤
原料:海蛰100克,荸荠150克,香菜少许,香油、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以温水泡发海蜇,洗净,切碎,荸荠去皮切片,共煮汤至熟,加香菜、食盐、味精、香油适量即成。
功能:清热通便。此药膳为实热便秘证而设。方中海蜇咸平,清热润肠,化痰消积;荸荠甘寒,清热生津,化痞消积。
服法:适量服食。
二、气滞秘:大便秘结,嗳气频作,胸胁胀满,脘腹痞闷,食少纳呆,或腹痛、烦热、口干。舌淡红或红,苔薄腻,脉弦。
1.香槟粥
原料:木香5克,槟榔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水煎木香、槟榔,去渣留汁,入梗米煮粥。将熟加冰糖适量,稍煎待溶即成。
功能:顺气行滞。方中木香行气调中;槟榔行气导滞,缓泻通便;佐以粳米、冰糖,既能健脾调中,又可缓其香燥兼以调味。诸味合用,适用于气滞便秘者服食。
服法:分2次食用。
2,实明黄糕
原料:枳实10克,决明子5克,大黄2克,玉米面4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枳实、决明子;大黄共研为末,入玉米面中拌匀,再和白糖适量,以水和面,蒸糕。
功能:顺气清热行滞。气滞便秘证兼见口干、苔黄、脉数者宜用此膳食。方中枳实,行气消积通便;决明子,清热润肠通便;大黄,清热泻下攻积;玉米,调中开胃宽肠。
服法:可适量食之。
3,香参炖大肠
原料:木香10克,降香5克,海参10克,猪大肠1具,盐、酱油、葱、姜、味精适量。
做法:将海参泡发,洗净切片。猪大肠洗净,切细。降香、木香装入纱布袋中。锅内加水适量,入大肠,煮沸去沫,加葱、姜,奉至肠将熟时,放海参、药袋,煮至大肠极软,再加适量盐、酱油,稍煮即成。
功能:行气养血通便。木香调气;沉香降气;海参、猪肠养血润燥通便。合而为膳,气滞兼津亏便秘者,服之尤宜。
服法:分3次服用。
4.油焖枳实萝卜
原料:枳实10克,白萝卜、虾米、猪油、葱、姜、盐适量。
做法:水煎枳实,取汁备用。将萝卜切块,用猪油煸炸,加虾米,浇药汁适量,煨至极烂,加葱、姜丝、盐适量即可食之。
功能:顺气行滞。此膳食为气滞便秘者而设。方中枳实行气消积;萝卜下气宽中;猪油润肠通便。
服法:任意服用。
三、气虚秘: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难于排出,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尤甚,面色既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白,脉弱。
饮食疗法:
1.黄芪苏麻粥
原料:黄芪10克,紫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做法:将黄芪、苏子、火麻仁洗净,烘干,打成细末,倒入300毫升温水,用力搅匀,待粗粒下沉时,取上层药汁备用。洗净粳米,以药汁煮粥。
功能:益气润肠。方中黄芪补中益气;苏子下气宽肠;麻仁润肠通便;更以粳米补脾和胃。诸味合用,适用于便秘证属气虚者服食。
服法:适量服食。
2.麻仁栗子糕
原料: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面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火麻仁、芝麻打碎,与栗子粉、红糖同入玉米面中拌匀,以水和面蒸糕。
功能:补益脾肾,润肠通便。此药膳适用于脾肾气虚之便秘者。方中栗子甘温,补脾益肾;火麻仁、芝麻甘平,润肠通便;玉米甘平。,补中健胃。
服法:每日1次,顿服。
3.芪香蜜膏
原料: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黄芪、木香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粘时,加蜂蜜一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功能:补气行气,润肠通便。黄芪补肺脾之气为君;蜂蜜润肠通便为臣;佐以木香使补中有行,又可除滞、腻之弊。适用于气虚哽秘或兼有气滞津亏者。
服法: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每日2次。
4.人参黑芝麻饮
原料:人参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适量。
做法:黑芝麻捣烂备用。水煎人参,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适量白糖,煮沸。
功能:益气润汤,滋养肝肾。方中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黑芝麻滋养肝肾,润燥滑肠;佐以白糖补脾润肺。气虚便秘兼有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者,可选用此药膳。
服法:每日1次,顿服。
四、血虚秘: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或颧红耳鸣,舌淡,脉细,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饮食疗法:
1,柏子仁炖猪心
原料:柏子仁15克,猪心1个,酱油适量。
做法:将柏子仁放入猪心内,隔水炖熟,切片,加酱油少许即可。
功能:养血润燥。方中柏子仁甘平,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猪心咸平,补气养血。此药膳适用于便秘证属血虚者服食。
服法:顿服。
2.何首乌煲鸡蛋
原料:何首乌50克,鸡蛋2个。
做法:将何首乌与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
功能:养血润燥。此药膳为血虚便秘者而设。何首乌补益精血,润肠通便;鸡蛋补气养血。
服法:吃蛋饮汤。
3.当归柏仁粥
原料:当归20克,柏子仁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当归、柏子仁洗净,锅内放水1碗,微火煎至半碗,去渣留汁,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和药汁同入锅内煮粥。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微火熬至粥香熟时,加冰糖适量继续熬至汁稠粘为度。
功能:养血润燥通便。血虚便秘者,可选用此药膳治疗。方中当归补血润肠;柏子仁润肠通便;粳米、冰糖和中调味。
服法:顿服。
4.凤髓汤
原料:松子仁50克,核桃仁5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将松子仁、核桃仁以水泡过,去皮,烘干研为细末,与蜂蜜和匀即成。
功能:养阴润肠。松子仁甘平,滋阴润肠;核桃仁甘温,通润大肠;蜂蜜甘平,补中润燥。津亏肠燥便秘者,可选此膳食服用。
服法:吃仁,喝汤。
五、阳虚秘: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青白,四肢不湿,喜热畏寒,腹中冷痛,或腰脊冷重。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饮食疗法:
1.苁蓉羊肾羹
原料:肉苁蓉30克,羊肾1对,葱、姜、酱油、味精、香油各少许,淀粉适量。
做法:羊肾切开,剔去筋膜,洗净细切。用酱油、淀粉拌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下苁蓉,约熬20分钟,去渣留汁。再下羊肾入锅同煮至熟,放葱、姜、盐、味精、香油,搅匀即成。
功能:温阳通便。肉苁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羊肾补肾气,益精髓。合用成膳,阳虚便秘者,服之尤宜。
服法:作菜肴食用。
2.胡桃仁粥
原料:胡桃仁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胡桃仁打碎,同粳米入锅中煮粥。
功能:温阳通便。此药膳适用于便秘证属阳虚者服食。方中胡桃仁甘温,补肾温肺润肠;粳米甘平,补中和胃。
服法:可分食之,以温热为宜。
3.锁阳红糖饮
原料:锁阳15克,红糖适量。
做法:水煎锁阳,去渣留汁,加红糖适量,饮服。
功能:温阳润肠通便。锁阳甘温,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红糖甘温.温中养血。二味相伍,而成温阳通便之膳食。阳虚便秘者,宜选此膳治疗。
服法:分2次饮之。
4.牛肉当归蜜膏
原料:牛膝50克,肉苁蓉500克,当归50克,蜂蜜适量。
做法:牛膝、肉苁蓉、当归加水适量浸泡透发,再加热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3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或稠膏时,加蜂蜜一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功能:温阳通便。方中牛膝强腰肾,善于下行;肉苁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当归养血润肠;蜂蜜补中润燥。药仅四味,温润并举,刚虚便秘为其适应证。
服法:2匙用沸水冲服,1日2次。

胆石症编辑本段回目录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与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
本病可见于“胆胀”、“胁痛”、“黄疸”、“结胸”、“癖黄”等病症中。临床表现为胁痛、胁胀、脘腹拒痛、口苦、恶心呕吐、发热恶寒或往来寒热、大便秘结、目黄面黄、小便黄赤等。发作诱因多为情志不畅、饮食失节、劳逸过度、外感寒邪等。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胆附于肝,为中精之府。若肝胆气郁,胆汁阏滞,日久化热,则见胁痛胁胀、口苦;湿热蕴结,胆汁外溢皮肤则发为黄疽;热煎胆汁则生砂石。肝胆气郁,脾胃受损,升降失司,则见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此症临床常见证候为肝胆气滞、肝胆郁热、肝胆湿热和肝胆脓毒四个证候。药膳对前三个证候有一定疗效,在防止结石进展、促进排石及防止复发中亦有重要作用。
膳食原则:
一、少食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的脑、肝、肾、鱼卵、蛋黄等。
二、油腻食物常可诱发胆绞痛,少食为宜,植物油有利胆作用,不必限制。
三、坚持早吃饱、午吃好、晚餐少的三餐原则,绝不可废除早餐,杜绝晚上暴饮暴食。
四、必须保持大便通畅。如有大便不畅则须使用药物和通便的食品使其通畅,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五、肠道寄生虫是我国胆石病的主要病因,进食生冷食品要注意清洗消毒,,防止食入寄生虫卵。肠道寄生虫患者,宜先驱虫后食疗。
辨证施膳:
一、肝胆气郁证:症见胁痛胁胀,或胁肋窜痛,可牵引至肩背部,胃脘胀痛或胀满,口苦,善太息,舌红,苔薄白,脉弦。
饮食疗法:
1.青萝卜菜
原料:青萝卜250克。
做法:萝卜洗净切片,加入花生油炒熟食用。
功能:萝卜又称莱菔,辛甘微寒,有理气降气、宽中利胆之功。
服法:作菜肴食。
2.茴香饼
原料:鲜茴香250克,面粉与花生油适量。
做法:将茴香洗净、切碎,放入花生油另加佐料,烙成馅饼。
功能:舒肝利胆,理气和胃降逆。
服法:分3~4次服食,每次50克,日2次。
二、肝胆郁热证:症见胁痛胁胀,或胁肋灼热,口苦口臭,心烦易怒,便秘溲赤,口渴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饮食疗法:
1.芦根茶
原料:新鲜芦根80克或干品40克。
做法:洗净,切段,水煎代茶。
功能:芦根味甘性寒,能清肺胃气分之热《食物中药与便方》:芦根能溶解胆石,适用于胆石症、黄疸。
服法:频频饮服。
2.金钱银花炖瘦肉
原料:金钱草鲜品200克或干品80克,金银花鲜品150克或干品60克,瘦猪肉1千克,黄酒2匙。
做法:肉切块,草、花用纱布包,冷水浸没,先用旺火烧开,加黄酒2匙,再用小火慢炖2小时。弃药渣,喝汤吃肉,每日2次,分3日服完,肉可蘸酱油佐膳食。
功能:清胆,解毒,利胆化石。金钱草味甘咸,性微寒,可软坚清热,除黄排石,配以甘寒之银花,更增散热之功。猪肉能润肠胃,生津液。对胆石症并发慢性胆囊炎者适宜。
服法:作菜肴服食。
三、肝胆湿热证:症见往来寒热或高热,胁痛胁胀,口苦恶心,腹脘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面黄目黄,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饮食疗法:
1.大枣茵陈汤
原料:大枣50克,茵陈60克
做法:共煎,吃枣饮汤。
功能:清热利湿,和胃养血。茵陈味苦微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可去湿热,利黄疸,配以大枣益气养血,可久服而不伤正气。
服法:早晚分2次服。
2.玉米须白茅根汤
原料:玉米须30克,白茅根3()克,红枣8个。
做法:用冷水浸1小时,文火煎煮40分钟。
功能:清热利胆排石。玉米须利水泄热,平肝利胆;配以白茅根甘寒清热,可利湿热之黄疽;大枣补益中气。
服法:分2次吃枣喝汤。

胰腺炎编辑本段回目录

胰腺炎足西医病名,,临床上分为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胁痛”、“结胸”等证候范畴。多因情志郁怒,肝郁气滞,暴饮暴食,脾失健运;或蛔虫上扰,湿热内蕴,瘀滞中焦而为病。若湿热互结内蕴热毒,肝气横逆,气机不利,中焦闭塞不通,则见结胸痞满,恶心呕吐,或心脾痛,属于胰腺炎急性期;若因肝郁气滞,湿热内生,气滞血瘀与湿热凝聚阻滞经络,以致中焦气结,升降失调,属于胰腺炎慢性迁延阶段。若因迁延日久,脾虚胃弱,生化无源,则致纳差、消瘦、溏泄等症。因此,本病多见肝胃气滞、肝脾湿热、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等证候类型,病在肝、胃、脾,治疗当以舒肝和胃、清利湿热、行气活血为总则。
膳食原则:
一、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因有严重恶心呕吐,应禁食1~3天,待腹痛、呕吐基本消失后可进少量流食,忌食高蛋白、高脂肪及油腻、粘滞、燥热之食品。
二、慢性胰腺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病症。平素应注意膳食调理,切忌暴饮暴食,或过食油腻。饮食要有规律,每餐不宜过饱,忌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吃水果如梨、苹果、西瓜等。限制油腻厚味,以缓急止痛。
三、本病常伴有食欲不振、胃纳不佳等症状,为了促进食欲,可将食物烹调多样化,注意色鲜味美,少量多餐。可进稀粥、烂面、蛋黄,豆浆、牛奶等清淡稀软、易于消化的食物,以补充津液和营养。
四、本病常伴有上腹部闷胀不适,或持续性隐痛、钝痛等症。需注意情忐的调摄,忌郁怒,忌喝闷酒;宜食行气开胃、健脾消导类食品,如橘子、青皮、香橼、山楂、橙子、柠檬,或杏仁粉、杏仁霜,以行气化痰。多吃新鲜蔬菜,保证大便通畅,如萝卜、芹菜等。
五、慢性胰腺炎病人病程迁延日久,多见消瘦、腹泻,证属脾虚湿热未清,宜健脾开胃,可进山药、黄精、薏苡仁、茯苓、百合、栗子等益脾开胃之品。由于本病的特殊性,腹泻等症多兼夹湿滞,故应配合一些消食导滞之品,如山楂肉、槟榔等。
六、慢性胰腺炎病人,反复发作使胰腺遭到破坏,可出现糖尿病,相当于中医的消渴病证,可参见消渴膳食原则。
七、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恢复期,应根据康复期的不同证候,按照上述原则处理。久病体质瘦弱,脾失健运者,既要清素平淡,又要保证营养水平,蛋白类食物每日30克为宜,可以选用鱼、虾、鸡、鸭肉,以及鸡蛋清等。
八、本病常合并胆石病、胰腺囊肿、胆道梗阻,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对于手术后的病人应根据其证候调理膳食。术前多见有气滞血阏证或肝胆实火证;而术后多见有气阴两伤、湿热未清或肝郁脾虚等证。故宜进清热祛湿,益气生津的食品』口银花露、西瓜番茄汁、五汁饮、茯苓包子、薏苡枣粥、蚕豆糕等。若见有气滞血瘀证候,可进养血理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参枣汤、当归鸡、红枣黑木耳汤等。
辨证施膳:
一、肝胃气滞证:上腹阵痛,或掣引腰背,腹部拘急拒按,恶心欲吐或呕吐,便秘,尿黄,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数。
饮食疗法:
1,青皮莲子羹:
原料:青皮15克,莲子肉(带心)50克,鲜山药50克,山楂24做法:青皮切细丝,山楂去核切碎,山药去皮切块,莲子去皮蒸熟。放锅内加水煮烂成羹,服时加糖少许。
功能:疏肝行气,健脾消导,方中青皮苦辛温,疏肝破气,散结消痰,莲子甘平,清心解郁,养心补中;山药健脾益气;山楂酸甘微温,消食导滞,健胃宽膈。
服法:喝汤吃莲子、山药。
2.麦芽青皮饮
原料:生麦芽30克,青皮6克,奶粉20克。
做法:将生麦芽、青皮加凉水300毫升,泡半小时后上火煮沸,用上清液冲入奶粉碗内,调匀,加糖即成饮。
功能: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中麦芽升发胃气;青皮疏肝理气;奶粉(或牛奶)补虚益胃、生津利肠。凡肝胃气滞引起的胃痛、呕吐较为适宜。
服法:喝饮汁、频服。
3.玉米面粥
原料:玉米面50克,鲜佛手半个。
做法:将佛手切片,放锅内加清水文火煎半小时内,玉米面在碗内调成糊,徐徐倒入锅内搅匀成粥,稀稠适度即可。
功能:补中健胃,理气止痛。方中玉米甘平,补中健胃,除湿利尿;佛手鲜品更佳,理气化痰,和中行气。凡肝郁气滞胃痛呕吐者可以常服,清香开胃,且有止呕作用。
服法:不拘量,随便食。
4,陈皮鸽
原料:活母鸽1只,鸽蛋2个,鲱橘皮10克,调料用葱、姜、食盐,料酒各少许。
做法:活鸽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盆内,加橘皮块、调料后,用武火蒸40分钟,开锅后将鸽蛋打入盆内两端,盖锅后再蒸10分钟即可食服。
功能:补中气,舒肝和胃。方中鸽肉甘咸平,肉细嫩味香美,乳鸽更为上乘,补肾益中气,滋补力强;橘皮芳香,能治呕吐哕逆;鸽蛋滋阴补肾,健脾胃。本品补而不腻,且有行气止呕之效。
服法:作菜肴服食。
二、肝脾湿热证: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腹痛加剧,拒按,发热(或见高热),口渴或渴而不欲饮水,大便不调或便秘,尿短赤,舌苔黄腻或燥,舌质红,脉弦数或濡数。
饮食疗法:
1.石膏清热饮•
原料:生石膏50克,淡竹叶20克,杏仁霜30克。
做法:用400毫升水煎生石膏、淡竹叶半小时,取汁倒入另一锅内煮开,将杏仁霜调匀倒入成饮。
功能:清热利湿,生津止渴。方中生石膏味甘性寒,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淡竹叶甘淡寒,清热除烦,利尿;杏仁霜有降气消痰、润肺通便的作用。
服法:频频饮服。
2.荷叶绿豆汤
原料:绿豆50克,鲜荷叶1小张,甘蔗汁少许。
做法:先将绿豆煮成绿豆汤,最后放入荷叶,服时取出荷叶,加入甘蔗汁,清香味浓,可代茶饮。
功能:清热利湿,平肝和胃。方中绿豆甘寒,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厚肠胃,润皮肤,和五脏,滋脾胃,且能益气解毒;荷叶苦涩平,有生发元气、开胃消食、利湿、生津之功;甘蔗甘寒,生津润燥,益气和中,清热解毒。本方对肝脾湿热偏热盛者较为适宜。
服法:频频饮服。
3.薏米莲子粥
原料:薏苡仁30克,莲子10克,粳米10克。
做法:先将莲子去皮去心,加水煮熟,再加入薏苡仁和粳米,煮成稀粥。
功能:清热健脾,利湿化浊。方中薏苡仁甘淡寒,清热健脾利湿;莲子清心解热安神;粳米补中益气。肝脾湿重,郁久化热者可常服此。
服法:每日1次顿服。
4.二鲜汁
原料:西瓜半个,西红柿4个。
做法:将西瓜瓤挖入碗内,去子,挤出汁;西红柿开水烫后去皮挤汁;两汁兑好凉服。或将二鲜放入家用切碎机内搅出汁。
功能:清热生津,健胃消食。方中西瓜甘寒,清热解暑,生津利尿,有“天然白虎汤’’之称;西红柿甘酸微寒,有健胃消食、生津止渴之功。对肝脾湿热证见口渴、心烦、纳呆、小便短赤者皆宜。
服法:频频饮汁。
三、肝郁脾虚证:头身困重,口淡不渴,左上腹部隐痛、胀痛,可向左肩及腰部放射,食欲不振,消瘦,倦怠无力,大便溏泻。舌苔薄白稍腻,脉沉弦或濡缓。
饮食疗法:
1,果楂肉汤
原料:瘦猪肉末50克,草果10克,橘皮15克,鲜山楂10克,调料用葱、姜、盐、味精少许。
做法:将猪肉末与橘皮末加调料及水打成馅,做成10个肉丸子;锅内放水,先煎草果、山楂片,用其汁煮开放入丸子,去浮末,成果楂肉汤,咸淡自调。
功能:疏肝理气,芳香化浊,健脾消食。猪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草果、山楂芳香化浊,健脾消食开胃,行气散瘀;橘皮行气和胃。本食疗方既注意了营养,又兼顾行气和胃,是标本兼顾的良方。
服法:吃丸子喝汤。
2.冬瓜鲫鱼汤
原料:活鲫鱼1尾(约500克左右),冬瓜250克,鲜香椽2片,鲜蘑菇50克,葱、姜、盐、黄酒适量。
做法:将鱼去鳞,洗净内脏,下热油锅稍炸,取出装大盆内;冬瓜(带皮)切片放在鱼的四周;香椽、鲜蘑洗净分瓣放鱼上面,加入调料,将盆盖盖好,上屉武火蒸1小时即可。
功能:疏肝行气,益胃调中,健脾利湿。方中鲫鱼甘温,益胃调中,补虚损;冬瓜清热利湿,解热生津;香椽理气宽中,健脾化痰;鲜蘑菇补气益胃,化痰理气。此食疗方培正不恋邪,利湿重在健脾,具有味美清香、不滞不燥的特点。
服法:吃鱼、喝汤,,
3.鹌鹑补脾汤
原料:鹌鹑2只,党参15克,鲜山药30克,酱油、葱、姜、盐、糖、黄酒适量。
做法:鹌鹑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用调味晶将鹌鹑浸渍约2小时。将鹌鹑、党参、山药块放入砂锅内,加水文火炖成汤。
功能:健脾补气,清利湿热,,方中鹌鹑补五脏、清利湿热;党参补中益气;山药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湿盛者。
服法:服用时去党参,食肉喝汤。
4.参芪兔肉
原料:兔肉250克,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葱、姜、酱油、盐、味精、料酒各少许。
做法:将兔肉切成方块,用调料将兔肉浸渍2小时;炒勺内放油上火烧热,将兔肉煸炒后加热水,放入调料及党参、生黄芪药包,红烧兔肉煮烂收汁,即可食用。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方中兔肉、党参、生黄芪补中益气,温而不燥,是补虚损的膳食之一,对脾虚气弱的病人,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复发。
服法:作菜肴服食。
四、气滞血瘀证:左上腹隐痛日久,掣引左肩或腰部,或有痞块、触痛、刺痛,食欲不振,胃纳不佳,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稍数。
饮食疗法:
1.丹参甲鱼(团鱼)
原料:活甲鱼1只(约500克),丹参20克,桃仁20克,茯苓20克,火腿50克,橘皮10克,调料用葱段、姜片、盐、黄酒、冰糖各少许。
做法:将甲鱼剁去头颈,沥净血水,在钵内加入开水烫3分钟,取出用小刀刮去背壳、腹甲及裙边黑膜,剁去爪尾,去内脏,撕去黄油,将肉切成小方块;火腿切丁;橘皮、丹参、桃仁、茯苓用布包好;个都放入碗内再放调料及水,使水满过甲鱼为度,上屉蒸2小时(或高压锅半小时)。服用时将药包取出,加米醋少许。甲鱼酥烂味鲜美。
功能:滋阴补虚,行气活血。方中团鱼,养刚软坚,补气养血;
丹参、桃仁:活血化瘀;茯苓健脾利湿;橘皮行气和胃。本方对胰腺炎迁延日久引起的气滞血瘀,阴亏液燥者比较适宜。
服法:吃肉,喝汤。
2.红烧猪胰
原料:猪胰子1具,佛手10克,芫荽10克,黑木耳6克,调料用油、葱、姜、酱油、盐、糖、黄酒。
做法:将猪胰洗净切成方片,炒勺内加油上火煸炒至香放调料,再加汤、佛手片、水发木耳,共煮到熟,最后放芫荽末。
,功能:行气开胃,活血祛瘀。方中猪胰有以脏补脏之意;佛手理气消胀,止呕;芫荽辛温,行气活血;黑木耳补气益志,祛瘀,补胃理气。对本病合并有尿糖增高者较宜,并注意观察血糖的变化。
服法:作莱肴服食。
3.开胃山楂茶
原料:山楂20克,麦芽(炒)10克,乌龙茶6克。
做法:将鲜山楂切成片去核,和麦芽加水同煎半小时,用此沸水,沏入有乌龙茶叶的泥壶内上盖,2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能:活血化瘀,健脾开胃。乌龙茶清热利湿,化滞祛瘀;山楂消食导滞,且能化瘀;麦芽消食和胃。有瘀血者可以常服本;。”
服法:频频饮服。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治疗 下一篇遗传学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