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生物与医药   

标签: 艾滋病 HIV AIDS 病毒 疫苗 治疗 诊断 核苷类似物 预防 重大疾病 抗病毒 靶蛋白 杀菌胶 KIR3DL1 整合素α4β7 GRFT蛋白 月桂酸单甘油酯 中国 基因变异 猩猩 SIV FOX03a

顶[1] 发表评论(75) 编辑词条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了一种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定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就是AIDS的音译。1983年,巴斯德研究所的Montagnier博士从一名患淋巴结病综合征的男性同性恋者的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人逆转录病毒,他们将其称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简称LAV)。同年10月,Montagnier又证实LAV就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1986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报,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目前,艾滋病流行越演越烈,各国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以及在科学研究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1996年联合国七个有关机构(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国际基金署、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专门成立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UNAIDS),全面协调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和成果。

目录

[显示全部]

艾滋病(AIDS)与艾滋病病毒(HIV)编辑本段回目录

艾滋病,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英语缩写AIDS的音译,曾译为“爱滋病”、“爱死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它们又有各自的亚型。不同地区流行的亚型不同,同一亚型在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差异。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细胞。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防治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因此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从HIV和AIDS的定义上看,艾滋病病毒代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个人感染了HIV 以后,此病毒就开始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功能是击退疾病。经过几年, HIV 削弱了免疫系统,这个时候,人体就会感染上机会性感染病,如,肺炎,脑膜炎,肺结核等。一旦有机会性感染发生,这个人就被认为是患了艾滋病。艾滋病代表获得性免役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无法抵抗其它疾病的状态或综合症状。人不会死于艾滋病,而是会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

艾滋病发病机制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 HIV感染对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
  HIV病毒为逆转录病毒,所以遗传信息存在于两个相同的RNA单链模板中。该病毒能结合人类具有CD4+受体的细胞,特别是和 CD4T辅助淋巴细胞相结合,还能与神经细胞表面的半乳糖神经酰胺结合,逆转录酶可将病毒RNA逆转录为DNA,然后DNA再与人类基因相整合。病毒DNA序列被感染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终身携带。
  HIV进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有CD4受体的淋巴细胞,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当HIV的包膜蛋白gp120与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后,在gp41透膜蛋白的协助下,HIV的膜与细胞膜相融合,病毒进入细胞内。当病毒进入细胞内后迅速脱去外壳,为进一步复制作好准备。最近研究表明,HIV进入细胞内除CD4受体外,还需要细胞表面的蛋白酶同gp120的V3环发生相互作用才能完成。
  HIV病毒在宿主细胞复制开始,首先二条RNA在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为DNA,再以DNA为模板,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复制DNA,这些DNA部分存留在细胞浆内。进行低水平复制。部分与宿主细胞核的染色质的DNA整合在一起,成为前病毒,使感染进入潜伏期,经过2-10年的潜伏性感染阶段,当受染细胞被激活,前病毒DNA在转录酶作用下转录成RNA,RNA再翻译成蛋白质。经过装配后形成大量的新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释放出来后,继续攻击其他CD4T淋巴细胞。大量的CD4+T淋巴细胞被HIV攻击后,细胞功能被损害和大量破坏是AIDS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
  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首先引起细胞功能的障碍。表现有对可溶性抗原如破伤风毒素的识别和反应存在缺陷,虽然对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PHA)的反应仍然正常。细胞因子产生减少,IL-2R表达减少和对B淋巴细胞提供辅助能力降低等。当HIV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的溶解和破裂。HIV在细胞内复制后,以芽生方式释出时可引起细胞膜的损伤。由于HIV可抑制细胞膜磷脂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胞病变。HIV还可以感染骨髓干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减少。
  当受HIV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gp120发生表达后,它可以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细胞,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的溶解和破坏。游离的gp120也可以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结合,作为抗体介导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的抗原,使CD4+T淋巴细胞成为靶细胞,受K细胞攻击而损伤。gp41透膜蛋白,能抑制有丝分裂原和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从而使CD4+T淋巴细胞减少。HIV感染后一般首先出现CD4T淋巴细胞轻度至中度降低,该细胞总数可持续数年不变,反应病毒为免疫应答所抑制。历经一段时间后, CD4+T细胞逐渐进行性下降,表明病毒逐渐逃脱了免疫应答的控制。当CD4+T淋巴细胞一旦下降至0.2×109/L(200细胞/μl)或更低时,则就可出现机会性感染。
  二、HIV感染对其他免疫细胞的影响
  HIV感染所致免疫功能的损害,不仅是CD4+T淋巴细胞被破坏,其他免疫细胞也不同程的受到影响。
  (一)单核巨噬细胞:因其表面也具有CD4受体,所以也易被HIV侵犯,但其感染率远远低于CD4+T淋巴细胞。研究发现被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有播散HIV感染的作用,它可以携带HIV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细胞中受HIV感染的主要是单核 — 巨噬细胞,如小胶质细胞。HIV感染的单核 — 巨噬细胞释放毒性因子可以损害神经系统。当一定数量的单核 — 巨噬细胞功能受损时,就会导致机体抗HIV感染和其他感染的能力降低。并且CD4+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也和单核 — 巨噬细胞功能损害有关。
  (二)CD8+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有对HIV特异的细胞溶解能力,在HIV感染初期,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作用,当CD8+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时HIV感染者病情发展。在HIV感染的进展期,HIV-1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数目进行性减少,说明CD8+T淋巴细胞对HIV特异的细胞溶解活力的丧失,可能与CTL减少有部分关系。HIV选择性变异和由于CD4+T淋巴细胞的破坏也是促使HIV特异性细胞溶解活力丧失的原因。
  (三)B淋巴细胞:HIV感染后,可通过多克隆抗体激活B淋巴细胞,使外周血液中B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分泌免疫球蛋白,使IgG和IgM的水平增高。同时B淋巴细胞对新抗原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在HIV感染进展时,化脓性感染增加,而对流感A病毒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抗体反应降低。HIV感染,B淋巴细胞多源活化的机制不明,可能是由于缺乏正常T细胞的调节,B淋巴细胞被Epstein-Barr病毒激活阶段,或HIV直接激活B淋巴细胞。
  三、促进AIDS发生的因素
  HIV感染后,相当长时间内HIV在体内保持极低水平的复制,这就是AIDS无症状期持续时间很长。原因之一是由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以降低调节病毒复制,原因之二是HIV进入CD4+T 淋巴细胞后,部分成为潜伏型。许多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和其他病毒感染,能激活HIV的复制和表达,有报道认为糖皮质激素和白介素(IL-4,IL-6和IL-10等细胞因子)能协同增强HIV的复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β和IL-1亦能导致HIV的表达,其中特别是TNF-α。其他病毒的各种基因产物,能促进HIV高水平复制,而且有些病毒还能和HIV-1协同破坏CD4+T 淋巴细胞。所以在临床上AIDS患者常常合并感染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人类 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等,又并促使病情变化。
  四、HIV感染后的免疫应答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抗外部感染的最后防线,许多病源体感染人体,最后通过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消灭,机体的免疫系统对HIV的初期感染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免疫系统的损害及HIV的变异,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对HIV的感染无能为力。HIV感染能激发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反应和对各种病毒抗原产生相应抗体。机体产生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HIV感染者脑部有T淋巴细胞浸润。CD8+T 淋巴细胞对HIV病毒的抑制,溶解感染HIV的靶细胞,说明T细胞在HIV感染中发挥抑制HIV复制作用。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中和游离HIV病毒及已和细胞结合的而尚未进入细胞内的HIV颗粒。自然杀伤细胞(NK)和杀伤细胞(K细胞)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作用能杀伤和溶解HIV感染的细胞。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可在一段时间内控制HIV的复制及扩散。但是,由于病毒的变异和重组,可以逃脱免疫监视,不能被机体的免疫系统彻底清除。当机体的免疫系统被进一步破坏时,在某些触发因素的作用下,使HIV大量复制和播散,最终导致AIDS的发生。
  五、HIV感染与肿瘤
  在HIV感染者中卡波济肉瘤,B细胞淋巴瘤,何杰金病以及某些肿瘤发生率升高,和机体免疫功能破坏直接相关,但可能不是唯一的原因。当HIV感染者出现B细胞淋巴瘤时与EBV病毒感染有关,HIV并不能直接引起肿瘤,因在肿瘤细胞DNA内并不能证明有病毒序列存在。
  HIV感染后的发病机理可归纳如下:①HIV侵入人体后首先与细胞表面含有CD4受体CD4+T淋巴细胞结合,进入细胞进行复制,部分整合于细胞染色体DNA中成为潜伏型;②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HIV的抵抗作用,使感染初期的HIV低水平复制;③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潜伏的HIV被激活而大量复制,广泛侵入CD4+T淋巴细胞,使CD4+T淋巴细胞、单核 — 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功能受损,最后导致整个免疫功能缺陷,最终发生一系列顽固性机会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艾滋病传播途径编辑本段回目录

  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一般接吻是不会传播的。但是如果健康的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同时艾滋病病人口内也有破裂的地方,双方接吻,艾滋病病毒就有可能通过血液而传染。汗液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人接触过的物体也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但是艾滋病病人用过的剃刀,牙刷等,可能有少量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毛巾上可能有精液。如果和病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就可能被传染。但是,因为性乱交而得艾滋病的病人往往还有其他性病,如果和他们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即使不会被感染艾滋病,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所以个人卫生用品不应该和别人共用。
  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艾滋病病毒非常脆弱,在离开人体,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一. 性交传播

  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传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口交传播的机率比较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病病毒就可能通过血液或者精液传染。一般来说,接受肛交的人被感染的可能非常大。因为肛门的内部结构比较薄弱,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精液里面的病毒就可能通过这些小伤口,进入未感染者体内繁殖。这就是为什么男同性恋比女同性恋者更加容易得艾滋病病毒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发现艾滋病病毒的早期,被有些人误认为是同性恋特有的疾病。由于现在艾滋病病毒传播到全世界,艾滋病已经不在是同性恋的专有疾病了。
  
二. 血液传播

  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 如果该制品含有艾滋病病毒,该病人就可能被感染。但是如果说:“有些血液制品中有可能有艾滋病病毒,使用血液制品就有可能感染上HIV。”这是不正确的。就如同说:开车就会出车祸一样的道理。 因为,在艾滋病还没有被发现前,1990年代以前,献血人的血验血的时候还没有包括对艾滋病的检验,所以有些病人因为接受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是随着全世界对艾滋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基本上所有的血液用品都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的检验,所以在发达国家的血液制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三. 共用针具的传播

  使用不洁针具可以使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例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不光是艾滋病病毒,其他疾病(例如:肝炎)也可能通过针具而传播。另外,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在有些西方国家,政府还有专门给吸毒者发放免费针具的部门,就是为了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四. 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但是,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有关抗艾滋病的药品,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就会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有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绝对不可以用自己母乳喂养孩子。
  
五. 为什么蚊虫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

  蚊虫的叮咬可能传播其他疾病(例如:黄热病、疟疾等),但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子传播疟疾是因为疟原虫进入蚊子体内并大量繁殖,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再叮咬其他人时,便会把疟原虫注入另一个人的身体中,令被叮者感染。蚊虫叮咬一个人的时候,它们并不会将自己或者前面那个被吸过血的人血液注入。
  它们只会将自己的唾液注入,这样可以防止此人的血液发生自然凝固。他们的唾液中并没有艾滋病病毒。而且喙器上仅沾有极少量的血,病毒的数量极少,不足以令下一个被叮者受到感染。而且艾滋病病毒在昆虫体内只会生存很短的时间,不会在昆虫体内不断繁殖。昆虫本身也不会得艾滋病。
  
六. 艾滋病的安全地带

  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
  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那些行为感染艾滋病:1.握手,2,拥抱,3.吃饭,
  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那些物品传播艾滋病:1.马桶,2.电话机 3.餐饮用具 4,卧具 5. 游泳池或公共浴池 6.空气 等等
  艾滋病不会通过以下那些动物传播艾滋病;1.蚊子 2.小猫, 3.小狗等等

艾滋病易感人群编辑本段回目录

  人们经过研究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 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个人群统称为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又称之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 与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
  
1.男性同性恋者

  包括双性恋者,由于肛交,所以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2.吸毒者

  经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约占全部艾滋病病例的15%~17%,主要是因为吸毒过程中反复使用了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其中被艾滋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具造成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中的流行和传播,使吸毒者成为第二个最大的艾滋病危险人群。滥用成瘾性药物和毒品是艾滋病多发和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欧美使用毒品的风气盛行并逐渐蔓延到亚洲(特别是泰国),据美国国家毒品滥用问题研究所最近作出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全美国2.4亿人口中,约有1亿人非法使用过毒品,有3000万到4000万人经常使用一种或多种毒品,另有200万人经常使用迷幻药,而迷幻药可直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在亚洲的泰国,估计有10万静脉吸毒者,其中75%在曼谷。有不少吸毒者同时又是同性恋者或其他性淫乱者,艾滋病在这些危险因素重叠者中发病更多。美国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抗体阳性者约40万人之多,男性为女性的两倍,另外据报导,与男性吸毒者有性接触史的妇女,艾滋病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0多倍,表明因吸毒而引起的艾滋病发病率之高。但在不同地区,因社会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因吸毒而染上艾滋病毒的比例也大不一样。美国大部分艾滋病人来自男性同性恋者和双性恋人,而在欧洲来自吸毒的艾滋病患者较多,比如因注射吸毒成瘾者而受感染的在意大利特别高,在罗马、米兰等大城市中,估计约为20%~70%。据1986年的资料,在意大利有51%的艾滋病是来自注射吸毒者;在西班牙48%的艾滋病患者来自吸毒者,瑞典为32%~ 42%,而在美国则为17%。由于吸毒者使用未消毒的针头,还可染上其他传染病如乙型肝炎等,并对免疫功能造成直接损害作用,从而使吸毒者更易成为艾滋病的攻击者。
  
3.血友病患者

   第三大易感人群为血友病患者,在所有艾滋病患者中,因血友病而感染病毒的占1%左右。因为血友病是一种因体内缺乏凝血因子Ⅷ(Ⅸ)(还有其它因子缺乏者,主要且最多的发病者是因子凝血因子Ⅷ或Ⅸ)而得的疾病,如 果不输入外源性凝血因子Ⅷ(Ⅸ),则病人可以在受轻微外伤后就流血不止。据报导,凝血因子Ⅷ(Ⅸ)主要存在于治疗血友病的血液制品冻干浓缩制剂中。而这种冻干浓缩制剂是近年的产品,暴露于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大,每一批号浓缩剂来自2000 至5000个不同供血者的血浆,目前在美国约有6%~8%的 供血者带有艾滋病毒,故有许多例子证明用美国生产的凝血因子Ⅷ或者和Ⅸ引起血友病病人感染艾滋病。据统计,接受这种因子Ⅷ(Ⅸ) 治疗的A型血的血友病人,血清艾滋病抗体阳性率高达60% ~90%。在我国大陆曾有数例因使用因子Ⅷ(Ⅸ)而染上艾滋病的 报导;在香港的一次调查中,有71.2%的感染者为血友病患者。另外,根据对血友病的检测分析,普通血友病患者本身机 体中淋巴细胞成份已有轻度失调,这种免疫功能本身就有轻 度异常的患者,就更易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4.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

   除了抗血友病制剂外,其他血液与血液制品(浓缩血细 胞、血小板、冷冻新鲜血浆)的输注也与艾滋病的传播有关。首 次报告的与输血相关的艾滋病患者是一名婴儿,该婴儿接受 了1名艾滋病病人提供的血液后发病。最近,有人总结了美国 18例与输血有关的艾滋病病例的资料,这18例患者从接受 输血到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为10~43个月(平均24.5个月) 出现卡波济氏肉瘤的时间是在受血后16个月。这18例艾滋 病病例分别接受了浓缩血细胞(16例)、冷冻血浆(12例)、全 血(9例)和血小板(8例)。在调查中至少发现8名供血者属于 艾滋病危险人群。所以受血者受染与否与供血者是否艾滋病 人或是否属艾滋病危险人群有关。另据广州卫生检所在 1986年9月至1989年期间对我国进口的10批丙种球蛋白进行艾滋病毒检测,其中有8份(80%)艾滋病抗体阳性,这表明使用进口丙种球蛋白者也可成为艾滋病毒感染对象。 因为现在全世界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因为输血而得艾滋病病毒的机率是越来越小了。
  
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与上述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是艾滋病的又一易感人群。 同性恋的易感性在前面已提过,这里主要讲一下与高危人群 有异性关系者对艾滋病的易感性。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艾 滋病可以在异性性生活中相互传播。有人报告过两例非静脉 吸毒成瘾者的女性艾滋病患者,她们也没有输血史,但是她们 都有固定的男性艾滋病患者的性伙伴,尽管这种性关系是在 男患者诊断之前就已存在,但是轻症或无症状的艾滋病同样 有传染性。与同性恋者、血友病患者、受血者、静脉吸毒者等高 危人群发生性关系都可能染上艾滋病,因而成为艾滋病传播 的易感人群。 另据我国10个省市性病及艾滋病感染联合调查组最近 报导,对性病高危人群中的2687人进行了分析统计,男性 1027名,占38.2%,女性1660名,占61.8%、 15~29岁年龄组的2119名,占78.9%,平均年龄24.3%岁。 在2687名被调查者中,发现性病患者885例,以淋病为主 (占74.3%),女性患病率(34.0%),是男性(16.0%)的2.1 倍,2687人中,艾滋病抗体虽然全部阴性,但是为艾滋病发病 危险人群。如有艾滋病流行,这批人将为主要发病对象。
  
6.艾滋病的其他高发人群

   艾滋病从理论上说任何人群都可易感,但真正的艾滋病 易感人群主要为上面所提的五类人群。从年龄上,艾滋病虽可 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事实说明90%以上发生于50岁以 下的人群,而其中又主要发生在两个年龄组,即20~40岁的 成人组和婴幼儿组。据从美国对21726例艾滋病的分析中可 看出,发病率以中青年为主,20~49岁占89%,其中30~39 岁占47%。在扎伊尔病人中,平均患病年龄为33.6岁,其中 3/4的病人在20~39岁之间。这说明青少年在艾滋病发病者 中居于重要位置。而且青少年艾滋病患者在以前大多为男性, 但是统计数字表明女性患者正在增加,男女性别比例已由 1985年的4:1下降到1988年的3:1,在1987年~1988年 间女性患者增加了80%,那么,青少年患艾滋病的危险因素 有哪些呢?低年龄组(20岁以下)主要因使用血制品和接受输 血而感染。据报导在15~16岁因接受输血或血制品患者的比 例为72%,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比例则下降,到17~19岁 降为20%;但是因性行为而染上艾滋病的则随年龄的增加而 增加,从13~14岁的9%上升到15~16岁的24%和17~18 岁的69%,而20~24岁的男性患者中,90%以上是由于性接 触而染上艾滋病的,其中36%的患者是因同性恋行为而感 染,有7%还有静脉注射毒品史。在女性中,最常见的原因是 异性恋接触(约占44%);其次为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占 28%),但是在所有女性青年成人的艾滋病患者中,有28%的 人其配偶为男性静脉注射毒品成瘾者。 由于性别、民族或种族的不同,青少年艾滋病的发病率及 发病原因也不同。在美国13~19岁年龄组中艾滋病发病率男 性(18/百万)为女性(4/百万)的4.5倍,黑人患者(27/百万) 和拉丁美洲人患者(25/百万)分别为白种人(7/百万)的3.8 倍和3。6倍。在白人青少年中,大部分(50%)经血制品感染。 24%经同性恋接触感染;在黑人中,44%的艾滋病患者经同性 恋接触感染,19%因异性关系感染;在拉丁美洲青少年患者中 有35%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29%经同性恋性接触感染。与白人相比,黑人和拉丁美洲青少年中异性恋性接触和静脉注 射毒品者比例较大,这是因为他们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多。由于患有艾滋病的母亲也可通过胎盘、产道、乳汁传播给出生前或出生后的婴幼儿,因而由患有艾滋病的妇女所生的小孩,也是艾滋病的易感者。

2009年

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增大

世界卫生组织3月公布的一份研究表明,老年人使用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药物使其性活跃期得以延长,增加了感染HIV的风险,但医生们往往不能正确诊断老年感染者。
《世界卫生组织简报》的报告称,在性活跃的50岁以上人群中,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正在增加。与年轻人相比,这个人群性生活的安全保护措施较差。虽然很多人上了年纪还会继续性生活,但在这一年龄段中艾滋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发现,老年人群中的HIV筛查不够,因为普遍认为他们并非风险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与圣奥拉夫学院(St. Olaf College)的研究人员们说:“50岁以上人群的艾滋病较为普遍,病例出奇地多,但风险因素从未被研究过。”新诊断出的艾滋病毒感染病例中,在欧洲50岁以上的占约8%,在美国占11%。现在美国感染HIV病毒的老龄人口逐渐增加,该病通常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及共用针管传染等。

报告称:“这些人从确诊到病情爆发的时间更短,因年龄问题加速了艾滋病的爆发,且医生也没有意识到检查艾滋病的必要性。”研究发现,老年人当中,性生活是主要的感染途径,患病人数走高的原因是因为服用提高性能力的药物。报告称:“相对年轻人,老年人性生活中使用保护措施的可能性更小。”

HIV/AIDS流行概况编辑本段回目录

HIV/AIDS流行规模之大,罹患人数之多,造成人类生命与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均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截止2001年12月,全球估计HIV/AIDS人数达6480万,其中还存活的HIV感染者达4000万,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已达2480万,比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还高。丧母或丧双亲的全球“艾滋病孤儿”已达1320万,全球每日仍以新感染14000例以上的速度上升。HIV感染者的男女性别比例几乎相等,年龄在15~49岁、女性HIV/AIDS感染者估计有1760万。大多数HIV/AIDS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病毒。

近年来,由于预防措施的实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HIV感染发病率已经下降,而且平稳地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且一些高危人群的感染率也比较低。美国在使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艾滋病死亡率开始下降,而且感染者进展到艾滋病的发病率也有所减低。

全球95%以上的感染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95%以上的艾滋病死亡也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心脏病、脑猝死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第四个主要死亡原因,是世界上造成死亡最多的传染病,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疾病负担。非洲地区是世界上HIV感染者最多的地区。预计到2010年,其平均期望寿命将因艾滋病减寿30年左右。在这个地区成人中HIV主要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再通过母婴传播蔓延到儿童。1999年全世界90%因母婴传播感染的婴儿在这里出生,全世界95%以上的艾滋病孤儿生活在这里。

对亚洲来说,艾滋病完全是一种传入性疾病,其流行高峰比非洲和北美、欧洲晚了8~10年。印度目前估计是世界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最多的国家,而柬浦寨、泰国和缅甸的成年人感染流行率(约2%~4%),则居亚洲前三位。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所以,亚洲未来有可能取代非洲成为HIV感染者最多的地区。

我国艾滋病流行经历了3个时期: 1985~1988年的散发期、1989~1994年的局部流行期和1995年开始的广泛流行期。经过近10年的辗转传播,已波及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目前报告的3万多HIV感染者可能仅仅是“冰山一角”,估计全国实际感染HIV人数已达85万,实际艾滋病人约20万,到2006年年底艾滋病人数将超过30万(卫生部疾控司副司长陈贤义在第三次援助国协调会议上的讲话)。然而疫情仍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影响流行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不断加剧,如吸毒、卖淫、嫖娼现象的存在,性观念和性实践的变化,与AIDS流行密切相关的性病人数的激增,流动人口剧增,经血传播因素不可忽视,此外人们对AIDS知识的缺乏,普遍存在无所谓、恐惧、歧视,包括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在医学道德和专业知识上的贫乏等等,均有利于AIDS在我国的传播。近年来,艾滋病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及社会多方面的重视,所投入的专项经费不断增加,但资金、人力、物力投入还不能满足目前的防治需求,迫切需要各部门更紧密协作,以及与国际社会进一步紧密携手。

2008年

东欧和中亚地区流行加速70%
   艾滋病在东欧和中亚地区流行的特点,是其惊人的增长速度。2007年有案可查的感染人数,比上年度增加了70%。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算,世界上尚无一个地区的增长率可与之相比。
    2007年这些地区新感染的病例各国平均为15万,死亡人数达5.5万之多。仅同年12月,在这一地区14个国家总计达1.7亿的人口中,就有16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除了感染速度加快外,女性、儿童和弱势群体所占百分比的增加也格外引人关注。   
美国新增感染人数被低估40%
    十多年来,美国医疗卫生部门的官员一直把新感染HIV的人数每年低估了40%。这是前不久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17届艾滋病国际会议上披露的。研究人员在报告这一悬殊差异时声称,它对全球性统计数字究竟有何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位于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中心将美国年度感染率的估计值提高了40%,即由原先计算而得的40000人增加到56300人。之所以数字被低估,是依据了规模较小、旨在监视感染趋势的研究数据,控制中心对此一直持怀疑态度。    
    目前,美国新采纳的全国估算法,将率先建立在对病人取样的直接分析。世界卫生组织负责艾滋病事务的凯文·德科克盛赞美国这一经改进的监视系统,认为其它国家很少能提供如此精密而复杂的监控。
2009年

新HIV感染者9成不自知

    目前,我国每年新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达5万人。在这些新发生的感染者中,91%的感染者不知自己已感染。这是在黑龙江省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国际研讨会与培训班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博士给出的数字。吴尊友主任指出,截止到2008年9月底,在我国,尚未检测出的艾滋病感染者达50.85万人。

    性传播占全部新发感染近57%的比例,这包括夫妻间传播、卖淫传播和熟人性关系的传播。其中,熟人如同事间发生的性关系应引起重视,因为这一人群基数大,也更为隐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张福杰教授介绍,我国许多艾滋病人治疗失败的原因,一是不能规范治疗;二是治疗较晚。张福杰强调,艾滋病要治疗成功,一是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及早治疗。二是吃药必须定时定量,且终身吃药,特别是病情好转时不能掉以轻心。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国际研讨会与培训班,是由中国科学院曾毅院士发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北京中善爱心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心,联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等机构共同主办的项目,旨在对各地疾控人员开展研讨和培训,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

艾滋病疫情:正向一般人群扩散

  2008年7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称,艾滋病流行首次呈现缓和态势,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数量及因艾滋病死亡人数都出现下降。但各国情况并不均衡:中国、印尼、俄罗斯、乌克兰、德国、英国等国的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数量出现上升。2008年第17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主张艾滋病防控要回归到强化发现传染源,控制和管理传染源的传统公共卫生道路。

  科学家一直推测,HIV急性感染期为艾滋病传播源头,急性期虽短但传染性极强,是艾滋病防控的关键时期。数学模型已提示,约56%-92%的HIV感染是由急性感染者传播的,急性期感染者传播病毒的可能性要比长期无症状感染者大100-1000倍。

  理论上讲,急性期感染者的识别和咨询(甚至治疗),有可能阻止HIV爆发,以及控制或减少HIV传播。而急性期病人的性伴被认为有传播病毒及被病毒感染的真正风险。但由于HIV急性期感染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经常延迟诊断,从而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急性排毒期约在HIV感染后10周之内,这至关重要,对急性期感染者进行公共卫生干预迫在眉睫。

 

艾滋病的临床医学编辑本段回目录

  HIV感染的临床表现分无症状的潜伏和严重的机会感染及肿瘤的临床症状。
  一、 无症状的潜伏期
  从感染HIV2-12周后,多者6-8周,抗HIV抗体转为阳性,此时少数人呈现一过性急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僵直、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肌痛、斑丘疹、荨麻疹、腹痛、腹泄及个别病人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查白细胞正常,但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轻度降低,血小板轻度减少。其后持续呈无症状期,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开始发病,无症状期可持续2-5年也有超过15年以上,大多数成人和青年感染HIV后,可长时间没有症状,但可检出病毒复制。随着免疫系统损伤,病毒不断增多,大多数感染了HIV的人才出现相关症状,如开始时出现倦怠感,发热持续不退,食欲不振和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继而出现腹泻、盗汗、淋巴结肿胀(首先腋下、股部等)全身症状。当HIV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常出现痴呆、健忘等症状。如果仅具有病毒抗体,而没有AIDS的特有的机会感染等症状时,称AIDS相关征候群(AIDS-related complex ,ARC)以及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PGL)。
  HIV感染后经过2-5年最终发展成AIDS者具有10%左右,ARC 30%左右,而无症状的HIV携带者占60%左右,从ARC发展成AIDS者占15%左右,所以大量患者为无症状的携带者。这就给AIDS的预防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
  (一)病毒性感染症
  1.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一种少见病,但在AIDS患者中约占90%,是AIDS常见的并发症,也是AIDS患者致死的一个重要的合并症。感染可累及肺、消化道、肝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多个脏器,约有1/3患者合并网膜炎,临床症状为发烧、呼吸急促、发绀、呼吸困难等,胸部X线照片多出现间质性肺炎的改变,双肺野可见弥漫性的毛玻璃或网状小颗粒状阴影,晚期因肺泡腔中分泌物贮留而发展为肺泡改变,AIDS患者对巨细胞病毒的抗体效价升高。
  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ox Virus,HSV)引起的感染症与CD4T淋巴细胞数有关,在口唇、阴部、肛周处形成溃疡病变、疱疹性瘭疽(广泛皮肤糜烂)等难治病变,疼痛明显,也可以见到疱疹性肺炎,消化道及疱疹性脑炎。血清学方面诊断意义不大,可用基因诊断方法确诊。治疗选用无环鸟苷静滴。
  3.带状疱疹(Herps zoster)本症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在美国50岁以下的患带状疱疹者应怀疑有HIV感染的可能。非洲多数患者呈现颜面带状疱疹以至发展网膜坏死。治疗同单纯疱疹病。
  (二)细菌性感染
  1.非典型抗酸菌症:AIDS患者并发细菌感染,多为分枝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本病无自觉症状,在临床上也没有特异性的表现,有些病人出现盗汗、高热、全身衰弱、腹泻、腹痛、吸收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此外还可见到贫血、体重下降。诊断主要靠血液培养。治疗多用抗结核药物,但常常有耐药性。由于该感染不会危及生命,所以可采取消炎、解热镇痛剂及加强营养等对症疗法。
  2.结核病,AIDS患者常常发生结核病的复发。以肺外重症全身感染多见,胸X片多为正常,由于AIDS患者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所以结核菌素反应多为阴性。因多为全身感染,故在粪便、血液、尿、痰以及淋巴结、肺、肝、胃肠粘膜、骨髓等活检标本的涂片,培养均有结核菌的存在,在诊断上意义较大。治疗可用抗结核药物。由于结核菌可以通过飞沫感染等方式向健康人扩散,对可疑并发结核病的AIDS患者应服用雷米封预防。
  (三)深部真菌感染症
  1.念珠菌病(Candidiasis)念珠菌感染是机会真菌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在AIDS中显得优为突出,除了合并皮肤、口腔浅部念珠菌感染外,还可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可出现体重减少,倦怠感,非特异的消化系统症状主要有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诊断可进行白色念珠菌分离。AIDS早期诊断依据中,本症占很重要的位置。治疗,采用抗真菌剂,可使症状好转,但易再发,显示难治性。
  2.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AIDS患者合并隐球菌病的发病率为6%,以脑脊髓膜炎最为多见,亦可合并肺隐球菌病或隐球菌心外膜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倦怠感、羞明、精神状态变化、痉挛等症状。脑脊液检查在诊断上很重要,蛋白、细胞数增加,髓压升高,糖减少等。
  (四)原虫、寄生虫侵染
  卡氏肺孢子虫性肺炎(Pneumocytsis carinii pneumonia PCP卡氏肺炎):卡氏肺孢子虫是众所周知的典型的机会感染的病原体之一,一般在健康人的肺泡中也有寄生,但多为不显性,也是人畜共患的一种疾病,当其宿主免疫功能受某种原因使其减退时得以繁殖及发挥其病原性,在AIDS中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而导致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发生。
  卡氏肺包子虫肺炎是非常重要的机会感染症,在初发AIDS时有60%并发此症,全病程中将有80%-85%合并本症。初期症状由于低氧血症出现进行性呼吸障碍为特征,特别是劳动时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干性咳嗽、发热等自觉症状。
  胸X片所见,多为非特异的浸润阴影,5%显示正常。咳痰粘稠,确诊需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取材时先洗净支气管肺泡,经支气管取材或开胸取肺组织活检。
  三、艾滋病患者与肿瘤
  AIDS基于免疫功能缺陷导致肿瘤发生成为AIDS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1986年曾在日本长畸召开“Kaposis肉瘤(KS)”及“AIDS”国际研究会中确认AIDS并发KS与原始的KS有所不同,故AIDS与肿瘤的关联性引起关注。
  (一)Kaposis肉瘤(Kaposis Sarcoma,KS)
  KS是AIDS恶性肿瘤的代表病种,KS于1872年由Kaposis首先报道,他根据3例患者的观察结果,描述了KS的临床特点,以皮肤特发性,多发性,色素性肉瘤。认为是非洲大陆赤道地区一种地方多发病,在当地地理条件下,主要侵犯中老年男性,在四肢发生多数的大小不同的结节,后人称此病为Kaposis肉瘤。
  1.Kaposis 肉瘤形成因素。
  KS的形成因素目前尚不清楚,AIDS并发KS的原因,诱因以及与其关联性有以下思考:
  (1) AIDS中约30%并发KS,此AIDS流行病型KS有90%为男性同性恋者,从地理病毒学病态象上分析原因,目前还不能明确有什么直接关联,从学术角度观察,感染AIDS病毒时可见单核细胞血管增殖性因子,有人认为此因子是发生KS的重要因素。1995年曾有学者对KS细胞的增殖因子有过记述,用KS细胞进行长期培养在活性化的CD4阳性T细胞的培养上清中证明对KS细胞有剧烈的增殖,促进活性作用。
  (2) 免疫缺陷状态,免疫缺陷发生KS是AIDS发病的重要症状之一。免疫缺陷与KS发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肾移植时在治疗中进行人工的免疫抑制状态时或在麻风病人等并发KS。在免疫抑制剂疗法停止后可自然消退。AIDS患者免疫缺陷而KS发生较多见。
  (3)CMV:AIDS并发KS病例,检出巨细胞病毒(CMV)约80%以上,是否该病毒与KS发生有关系?最近,日本一学者从KS病人血清中检出CMV抗体,用荧光抗体法检出异型细胞的核及胞体内有与CMV有关的抗原。
  (4)EBV:EBV与KS的关系用间接方法对一非洲型淋巴细胞瘤及KS进行检测,认为与地理病理学有关系,并指出EBV与KS关系是今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2.Kaposis肉瘤临床症状。
  KS侵犯的部位很广泛,四肢、颜面以及躯干等处,皮肤均可出现,口腔粘膜、眼睑、粘膜处也有发生。此外,肺、肝、脾等脏器,尤其是消化道发生时易出现大出血危险。总之,KS可在全身各处发生,其临床表现:
  ① 结节型:樱桃红色或紫色,表面平滑,突出皮肤表面,境界清楚,质较硬。压迫可使其体积缩小,放松后10秒内恢复原状。此征称为Hayne氏征,结节可分布于全身各处,但以双下肢、脚和前臂等处最常见。典型的病灶易出血,但无疼痛,病人多为年长者。病后存活期10年左右。
  ② 浸润型,皮损互相融合,溃疡或疣状增生,常累及皮下和骨组织,此型多发生于下肢和足部,皮损中有结节存在。该型进展快,存活期不超过3年。
  ③ 泛发型:是指除皮损外病变广泛侵及内脏器官组织,如胃肠道、肝、脾、呼吸道和淋巴组织等。淋巴组织被侵犯时,可称淋巴腺样Kaposis肉瘤。泛发型虽然只占全部病例的5%左右,但病情发展快,预后不良,常因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KS肉瘤患者常有营养不良,儿童病人可有皮肤粗糙征,肠原性肢端皮炎,坏血病样皮损及重症口疮等。还有50%的病人伴有甲黄症。
  3.KS病理改变。
  肿瘤结节是由梭形细胞和小血管组成,而且血管高度扩张,管壁变薄,细胞增殖与梭形内皮细胞浸润,梭形细胞分化较好,细胞排列紧密呈编织状,细胞间纤维组织丰富。小血管为毛细血管和血窦,并可见有一些以梭形细胞为界,充满红细胞的裂隙。小血管呈零散或片状分布在梭形细胞之间,二者紧密结合。这种损害在真皮的中下层,向外可向表皮侵犯形成溃疡,内可侵犯骨质。结节中有时可见到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着。周围可有小淋巴管扩张,淋巴细胞浸润,浆细胞反应及肉芽增生现象,形状很不规则。有时还可发现有淋巴管肉瘤、血管外皮瘤及微小Kaposis肉瘤内多发的血管球瘤等改变。
  4. KS治疗:AIDS相关型KS治疗较传统的KS困难。
  (1)联合治疗
  ① 长春花碱(Vinblastine)对AIDS的KS有明显疗效,开始剂量4mg,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0-30ml静脉注射,在维持白细胞在2.5-3×109/L的情况下,渐增至每次9mg,每周一次,6-8周。
  ② 春新碱(Vincristine)与长春花硷相似,对AIDS的KS有一定疗效,1.4-2.0mg/次,用生理盐水20-30ml静脉注射,每周一次。
  ③ 足叶乙甙(etoposide vepesid, VP-16)是治疗AIDS的有效药物。
  ④ 博来霉素,阿霉素。
  (2)放射疗法,可缓解症状,有效剂量1800-3000 rad。
  (3)局部液氮冷冻。
  (4)免疫调节剂:干扰素、异丙肌苷、胸腺素、白细胞介素等。
  (二)淋巴瘤
  HIV感染出现非何杰金淋巴瘤是诊断AIDS的一个指标。AIDS患者中大约有5%-10%的人可能发生非何杰金淋巴瘤,其中包括脑的原发性细胞淋巴瘤。大部分患者为分化不良型的淋巴瘤,包括小分裂细胞型和大细胞免疫母细胞型,这些病人常出现淋巴结外病变,并常侵犯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肝、皮肤和粘膜等部位,大多数患者表现淋巴结迅速肿大,淋巴结外肿块,或出现严重的发热、盗汗、体重减轻,有些患者常出现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

引起艾滋病机会感染的病原体编辑本段回目录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这一时期叫做潜伏期,潜伏期为无症状感染期,本期除HIV抗体阳性外,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潜伏期长短不一,半年到12年不等,少数可达20年以上。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6年。
  机会感染:所谓机会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一种感染的条件,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尸检结果表明,90%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的感染。
  
1. 原虫类

  (1)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氏肺囊虫是一种专在人的肺内造穴打洞的小原虫。人的肉眼看不见,而且用一般的生物培养方法也找不到。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通过空气与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免疫功能受到破坏,这时卡氏肺囊虫便乘虚而入,在病人体内大量繁殖,使肺泡中充满渗出液和各种形态的肺囊虫,造成肺部的严重破坏。 卡氏肺囊虫肺炎在艾滋病流行前是一种不常见的感染,过去仅发现于战争、饥饿时期的婴幼儿,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在6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属于最严重的机会感染,约有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发生一次卡氏肺囊虫肺炎。 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时,首先有进行性营养不良、发热、全身不适、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病程4~6周。发热(89%)和呼吸急促(66%)为肺部最常见的体征。某些人肺部还可听到罗音。卡氏肺囊虫肺炎常复发,病情严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卡氏肺囊虫肺炎病人胸片显示两肺广泛性浸润。但少部分患者(约占23%)其胸片可示正常或极少异常。据对180例卡氏肺囊虫肺炎X线胸片检查所见,表现为两侧间质性肺炎的77例,间质及肺泡炎症45例,肺门周围的间质炎症26例,单侧肺泡及间质炎症24例,未见异常者8例。 肺功能测定示肺总量及肺活量下降,随着病程的进展而进一步加剧。 气管镜或肺穿刺所取之标本可以查到卡氏肺囊虫,有时还可以查到其它病原体,此时为混合性机会感染。本病病程急剧;亦可缓慢,终因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发展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其病死率可达90%~100%。
  (2)弓形体感染:艾滋病人得弓形体感染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弓形体病,其发生率为26%。临床表现为偏瘫,局灶性神经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发热等。CT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局灶性病变。依据组织病理切片或脑脊液检查可见弓形体。极少数弓形体累及肺部(1%)。该病是由寄生性原虫动物鼠弓浆虫所致的一种动物传染病。人的感染途径,先天性感染是由母亲经胎盘传给胎儿。后天性感染是因吃了含有组织囊虫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而感染。
  (3)隐孢子虫病:孢子虫是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小原虫,人感染后,附于小肠和大肠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泻,病人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大量水样便,每日5~10次以上,每天失水3~10升,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诊断靠肠镜活检或粪便中查到原虫的卵囊。
  
2.病毒类

  (1)巨细胞病毒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表明,巨细胞病毒广泛存在,多数巨细胞病毒感染者无症状,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人可在尿、唾液、粪便、眼泪、乳汁和精液中迁延排出病毒。并可经输血、母亲胎盘、器官移植、性交、吮哺母乳等方式传播。艾滋病伴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常表现为肝炎、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皮疹等。确诊巨细胞病毒感染必需在活检或尸解标本中找到包涵体或分离出病毒。根据Guarda等对13例艾滋病人尸解的研究,最常见的诊断是巨细胞病毒感染(12例),其次是卡波济氏肉瘤(l0例)。所有1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均为播散性,并且经常影响两个或多个器官。
  (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和性接触,也可经飞沫传染,病毒可由呼吸道、口、眼、生殖器粘膜或破报皮肤侵入人体。孕妇在分娩时亦可传给婴儿。感染病毒后可引起艾滋病患者皮肤粘膜损害、累及口周、外阴、肛周、手背或食道以至支气管及肠道粘膜等,以唇缘、口角的单纯疱疹最常见,其损害呈高密集成群的小水疱,基底稍红,水疱被擦破后可形成溃疡,其溃疡特点为大而深且有疼痛,常伴继发感染,症状多较严重,病程持续时间长,病损部位可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活检可查到典型的包涵体。
  (3)EB病毒:该病毒在艾滋病人中感染率很高,有96%的艾滋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EB病毒抗体,EB病毒可致原发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溶血性贫血、淋巴结肿大、全身斑疹,T细胞减少等。
  
3.真菌类

  (1)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粘膜上,可从皮肤和粘膜分泌物、大小便、痰液中培养出来。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机体菌群失调时,可使白色念珠菌变为致病菌导致念珠菌感染。可分为皮肤念珠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后者多见为鹅口疮--口腔粘膜、舌及咽喉、齿龈或唇粘膜上的乳白色薄膜,易剥离,露出鲜湿红润基底。多见于严重疾病的晚期,或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果同性恋者持续有鹅口疮无其他原因解释时,往往表明患者已感染了艾滋病毒或将发展为艾滋病的指征。念珠菌性食道炎可造成吞咽困难及疼痛或胸骨后疼痛,食道镜检查可见食道粘膜有不规则溃疡和白色伪膜。其它尚有念球菌性口角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内脏念珠菌病等。 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和求助于真菌检查。
  (2)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容易经呼吸道,偶可经肠道或皮肤入侵致病。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很高的病死率,表现为发热、头痛、精神错乱及脑膜刺激症状。肺部隐球菌,以亚急性或慢性发病,伴咳嗽、粘痰、低热、胸痛、乏力、X线检查为非特异性改变。对隐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确诊。
  
4. 细菌类

  (1)结核杆菌:结核病常发生于有艾滋病感染但尚无艾滋病的病人,这可能因为结核杆菌的毒力强于其它与艾滋病相关的病原体,如卡氏肺囊虫等,所以结核病更易发生于免疫缺陷早期。 74%~100%的艾滋病感染伴结核病人有肺结核,其症状和体征常很难鉴别于其他艾滋病相关的肺部疾病。 艾滋病患者常表现为扩散性的感染。艾滋病感染病人并发结核最突出临床特征是高发肺外结核,艾滋病伴结核病人或发现结核而诊断艾滋病人中70%以上有肺外结核。艾滋病伴肺外结核最常见的形式为淋巴结炎和粟粒性病变,还常波及骨髓、泌尿生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
  (2)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为艾滋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波及肝、肺、脾、肾、血液、骨髓、胃肠道、淋巴结等,其表现为发热、消瘦、吸收不良、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为非特异性,确诊靠病原分离培养及活检。
  (3)其他常见的致病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等均可引起机会感染。

艾滋病的四期症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的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1. 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2. 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 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B.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C、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 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HIV病毒学研究进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HIV为RNA逆转录病毒,有两个血清型—I型和II型,它们的遗传学特征非常相似,有广泛的交叉抗原。I型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II型虽然已经发现十余年,但是直到现在,仍旧主要局限在西非呈地方性流行,没有明显地向其它地方蔓延的趋势。血清学资料提示,在II型病毒的流行地区,其流行率和发病率可能也在下降,而I型感染在这些地区正在增加而且正在取代II型成为HIV的主要流行株。

II型病毒的致病力和传染性都比较低,而且感染者的临床进展也比较缓慢。已有报告发现,一个人体内可同时感染不同亚型HIV,而且,一个人的血液中得到的病毒可以与从精液等生殖道分泌液中得到的病毒有差别。

I型目前至少分离出十一个亚型(A~J和O亚型),而且其亚型呈地区分布特性,如B亚型主要在西欧、美国、加勒比和南美洲流行,在泰国和东南亚流行的主要是E亚型。II型有6个亚型(A~F)。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HIV-I型,已经检测到其八种亚型,其中B亚型几乎见于我国各个地区,而C亚型主要见于西南和西北地区,E亚型则多见于东南沿海和西南边境地区。1999年我国15省市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首次从基因型上确认我国存在I型和II型混合感染者。

HIV-I型感染人体,要求两个受体的共同作用:1、病毒选择性地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2、gp120的V3区与靶细胞的辅助受体结合,引起gp41与靶细胞膜融合,使病毒核衣壳进入靶细胞。嗜巨噬细胞毒株的辅助受体是CCR5;嗜T细胞毒株的辅助受体是CXCR4。双嗜性毒株的gp120可取用两种辅助受体。感染早期,病毒主要感染巨噬细胞,表现CCR5亲嗜性;感染一段时间后,出现双嗜性过渡性毒株;到发病期,主要感染T细胞,表现CXCR4亲嗜性。病毒从适应CCR5受体到CXCR4受体的亲嗜性转变可能是HIV引起发病的关键。CCR5/CXCR4基因缺失性变异可降低HIV感染机会,延长潜伏期。CCR5两个拷贝都是突变型者对HIV具有自然抵抗力。抗体依赖性的增强病毒感染可能介导HIV感染,即病毒抗体复合物使巨噬细胞和T细胞发生感染,并可能由补体或Fc受体介导。无论何种模式的感染,HIV一旦进入靶细胞,病毒就开始了它自己特有的生命周期。病毒密码通过逆转录酶 (reverse transcriptase)、蛋白酶 (protease)和整合酶 (integrase)来表达。病毒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逆转录为病毒DNA; 经核酸内切酶和整合酶的作用整合进入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被整合的病毒DNA转录出病毒基因RNA和信使RNA; 合成的病毒蛋白质在蛋白酶作用下产生成熟的HIV颗粒从细胞表面释放出来; 病毒再重复这些步骤进行繁殖。

HIV最主要的攻击对象是CD4+T淋巴细胞。在急性感染期,病毒快速复制使血液和淋巴器官中出现高浓度的病毒。随着免疫系统形成对HIV特异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血液中的病毒水平开始下降,这种免疫反应可以使病毒的复制和清除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表现为血液中的病毒下降到一定水平后固定,称为病毒固定点(Viral set- point)。免疫反应的强度和病毒固定点的高低因人而异,固定点水平高的人疾病可能进展较快。在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中病毒量又会上升到比较高的水平。体内病毒95%以上在淋巴组织的细胞中,仅1%为自由病毒,存在于血浆和组织间液中。但血液中的病毒含量和组织中的病毒含量并非直线相关。

体内98%~99%HIV复制发生在记忆CD4+淋巴细胞中,另外1%~2%的病毒复制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进行。在感染急性期,感染者体内就会形成一个持续携带病毒但不活跃复制病毒的CD4+淋巴细胞亚群,称为隐伏病毒库(Latent Reservoirs),这些细胞在整个病程中对保持病毒持续存在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使用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抑制病毒复制过程,对这些不活跃复制的隐伏病毒难以凑效。

HIV感染临床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HIV感染和艾滋病。在CD4+细胞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时,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旦HIV大量破坏CD4+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的丧失,就可表现出多系统的症状和损害,其中主要包括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白色念珠菌病、隐球菌性脑病、弓形体病等)、肿瘤(如Kapposi氏肉瘤等)、神经系统病变(痴呆等)和全身消耗性症状等,这时感染者就进入了艾滋病阶段。从HIV感染发展到艾滋病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时间。

2007年

胸腺是艾滋病病毒变异的主要场所

  佛罗里达大学科研人员发现了艾滋病(HIV)病毒在人体内的进化历程,此项发现为确定早期HIV病毒形式,研究新型治疗措施,开发新型治疗药物找到了新方向。该项科研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期刊上。

  研究人员跟踪观察了4个出生时感染HIV的儿童。他们一出生就被采了血液样本,并对患者进行终生跟踪研究。被研究的HIV病毒分为CCR5(R5)和CXCR4(X4)两种。研究人员发现,在早期感染阶段,R5病毒数量较多,而X4病毒的出现则标志着HIV感染已经进入了晚期。

  佛罗里达医学院病理免疫与试验医学助理教授马可·塞尔米说,此前我们只知道,HIV病毒一旦变异,就会很快发展成艾滋病。但从开始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病毒是如何变异的,变异发生在什么部位,还没有人知道。

  通过观察,研究人员发现胸腺是病毒定居和复制的场所,胸腺位于胸骨后面,也是T细胞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大部分的病毒变异发生在胸腺,到了感染晚期,病毒X4已经控制了胸腺。

  研究人员还发现,X4病毒并非一直存在于人体中,而是在艾滋病发作之前由R5病毒直接进化而来,X4病毒比R5病毒的致病性更强。但事实上,病人致死是由于R5病毒所造成的,但X4病毒的某些进化机理真正起到了促进作用。如果我们能了解这种机制或者干扰病毒发展到胸腺的能力,就可以为相关治疗药物的研发找到一条新路。

  牛津大学动物系研究人员奥立佛·派巴斯表示,这项研究准确地揭示了感染过程中HIV病毒的进化和生长变异以及身体免疫细胞在病毒进化过程中的行为,这可以作为临床感染结果的测定手段。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HIV病毒致命进化模式

    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HIV病毒在人的一生中发展成致命艾滋病(AIDS)病毒的过程。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针对早期HIV病毒的药靶。相关论文9月份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  

    此次研究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的Marco Salemi领导完成。他表示,之前人们所知道的仅仅是HIV会发生变异,而一旦变异发生,人体就开始发展AIDS。但人们对其中的机制却所知甚少。

    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提取了四个天生带有HIV病毒儿童的血液和组织样本,这些样本的提取时间分别在刚出生时、贯穿生命期间以及刚死亡后不久。应用一种高分辨计算技术,研究人员监控了一种帮助HIV感染人类细胞的蛋白的变异情况,并将病毒分成了两个族群,R5和X4。R5通常在感染的早期阶段大量出现,而X4则在AIDS即将真正形成之前开始出现。此次实验的目的即是要找出X4最初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结果发现,X4病毒主要分布在胸腺里。这表明这些病毒是在胸腺里进行进化,或者至少是在这里进行停留和复制。研究人员同时揭示出,X4病毒并不是一直存在于身体里,而是在AIDS开始发作前由R5直接进化而来。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虽然各个儿童的病史存在差异,但是HIV在每个儿童体内的进化路径却很相似。

    Goodenow认为,这表明HIV病毒的进化路径可能并不是完全随机的,它可能遵循一种设计好的发展程序。

    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Oliver Pybus表示,这是一项卓越的研究,它表明了感染过程中HIV精密的进化和改编模式,并且第一次揭示了机体免疫细胞的运作与病毒进化之间的联系。
    Goodenow表示,下一步的研究将是追踪成人体内HIV病毒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他同时希望此次发现能够有助于开发出一种新的药物,以干扰HIV在胸腺里的进化。

引起HIV耐药的一个变异被忽视
  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上的一个小的变异导致其对HIV治疗药物产生抵抗。研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杂志上。

  现已知道,用来复制HIV基因的逆转录酶的几个变异是导致药物耐受的原因,这已成为HIV治疗中常规的血液检测项目。这次针对N3481基因的研究发现,它的变异不是发生在逆转录酶的活动区,而是在结合区,这就超出了我们通常进行耐药检测的区域。

  研究人员分析了从1000名加拿大患者中分离出来的病毒逆转录酶基因发现,经过治疗的患者中有超过10%的人携带N3481基因变异。经过抗HIV药物齐多夫定和奈未拉平治疗的患者中发生N3481变异的人数是没有经过这些药物治疗人数的2.6倍多。
 
  在治疗早期就出现N3481变异的病毒经常还存在其它耐药变异。此外,出现N3481变异常伴随着血液中HIV数量的增加。研究人员把N3481变异引入HIV并在实验室培养发现,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了。

  由于N3481可以引起HIV对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药,并在治疗早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的患者有很大影响。因此,现在有必要围绕能否通过查找N3481变异来提高耐药性检测能力以达到预测治疗效果这一目的进行研究。

2008年

科学家首次拍到单个HIV病毒粒子诞生过程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一位病毒学家和一位生物物理学家联手开发了一项新显微镜技术,用他们的这一专用显微镜技术可以只“照亮”细胞的表面,从而让他们首次实时且清晰地观察到了无数分子在活细胞中形成单个HIV病毒粒子的过程。

  这一成果将可能在开发艾滋病治疗方案方面提供帮助,并将改变艾滋病研究者的思考方式。据称,在发现艾滋病病毒(HIV)不到25年里的时间里,全球已有2500多万人感染了爱滋病。此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5月2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该论文第一作者、美国艾伦 戴蒙德爱滋病研究中心的诺尔文·朱维纳特(Nolwenn Jouvenet)表示,“这一技术的应用几乎是无限的,既然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个病毒的诞生,它就让我们有机会来回答那些之前无法回答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病毒学方面还包括一般生物学方面的问题。”朱维纳特带领HIV专家保尔·贝尼亚兹(Paul Bieniasz)和细胞生物物理学家桑迪·西蒙(Sandy Simon)开展了这项研究,而西蒙自从1992年就开始一直研发此显微成像技术。

  这一新的技术称为全内反射显微镜方法(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microscopy),与传统的显微镜照亮整个细胞不同,它仅仅照亮HIV聚集的细胞表面――而这正是HIV形成的地方。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物理学实验室主任西蒙说:“在此技术的帮助下,你能够非常详细地观察到细胞表面发生的情况。由于不能照亮细胞里的任何东西,因此你会更加集中精力观察你感兴趣的情况的发生。”

  当一束光透过玻璃到达细胞时,来自光线的能量就会向上传递,照亮整个细胞。然而,当此束光以更深的角度进行照射时,此光线的能量从此细胞表面反射出来,从而只照亮在最外层的细胞膜上发生的情况。通过对细胞表面进行零位调整,此小组首次观察了HIV粒子的组装过程,并记录下了每个HIV粒子组装所需的时间为5到6分钟。朱维纳特说:“首先我们不清楚它是否要数毫秒还是数小时才能组装完成,我们对此没有一点主意。”

  洛克菲勒大学反转录病毒实验室主任贝尼亚兹说:“这是首次观察到病毒粒子诞生过程。这不仅仅限于HIV,它可以是任何病毒。我想通过亲眼所见而不是推断病毒粒子的形成过程,将提升我们思考问题的层次。”

  为证实他们正在观察的确实是病毒粒子在细胞表面组装的过程,而不是先前在细胞内看到的已经形成了的病毒粒子,他们给主要的病毒蛋白打上标签,叫“Gag蛋白”,能让一些分子发荧光,但其颜色会因它们越来越挤压而出现变化。虽然要许多不同的成分聚集在一起才能形成单个的病毒粒子,但“Gag蛋白”只在病毒粒子组装时才需要。Gag分子依附在细胞外部膜的内表面,当它们足够地充斥此区域时,它们会本能地形成一个球形。

  该小组发现Gag分子可以从细胞内补充,然后行进到细胞的表面。当足够的Gag分子彼此靠近并开始撞击时,细胞的外部膜开始向外突起成一个萌芽的病毒粒子,之后脱落成单个的易传染的病毒粒子。在这一点上,科学家展示此病毒粒子完全是孤立的,不再与细胞进行资源交换。通过巧用光学和生理学知识,他们能看到这种病毒粒子的组装、萌芽甚至从细胞表面脱落的过程,从此他们可以描述HIV诞生的整个生命线。贝尼亚兹说:“我想你能从不同的层次开始了解此件事情了。”

科学家研究找到艾滋病毒祖先 已经存在8500万年

    美国斯坦佛大学医学院1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艾滋病毒的远古祖先开始在野生灵长类动物体内进化的时间,比人们以前认为的要早好几百万年。

    这一发现为人类研究艾滋病毒的起源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新途径。艾滋病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已经夺去了2500多万人的生命,而且仍直接威胁着很多人的生命。该发现还有力地支持了这样的科学预言:像艾滋病毒这样的病毒在灵长类和其他野生生物间的存在,比人们以前认为的更加普遍,这种情况给密切接触这些动物的人带来了潜在风险。人们认为非洲的灵长类将两种艾滋病毒变种传播给了人类,科学家对此深信不疑。

    斯坦福大学的传染病研究员、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罗伯特·吉福德说:“它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们必须确定这些病毒的分布有多广泛。”吉福德和他的同事们研究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的灰鼠狐猴。这是一种大小跟松鼠差不多,长着圆圆的大眼睛的灵长类。他们发现,他们研究的这种狐猴的基因组携带有过滤性病毒(Lentiviruses),这种病毒跟艾滋病毒属于同一类。自从艾滋病出现以后,科学家就开始认真研究过滤性病毒。

    虽然在狐猴体内发现过滤性病毒让这些研究人员感到非常吃惊,但是更让他们感到震惊的事实是,狐猴可能已经携带这种病毒至少1400万年了。这个时期该岛和非洲主大陆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个大陆桥,因此,其他感染艾滋病毒的生物,才有机会把这种病传染给生活在这座孤岛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的灰鼠狐猴。灰鼠狐猴仅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上。

    而生活在这座小岛以外的狐猴,可能在8500万年前便携带这种病毒了。这个时期包括狐猴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开始逐渐分化,演变成猴子、猿和人类。灰鼠狐猴感染这种病毒的另一种途径是,蝙蝠等感染艾滋病毒的哺乳动物飞越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之间宽大约是400公里的海面,科学家认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这些发现改变了人们对灵长类携带这种类似艾滋病毒的病毒的时间,以及这些病毒的进化有多么久远的认识。吉福德说:“人们曾普遍认为,这种类似艾滋病毒的病毒的出现时间最多只有100万年。但是有很多人认为该病毒出现的时间更短。”确定生物携带为病原体提供栖息地的过滤性病毒已经有多长时间,可帮助科学家了解它们是如何在野生群体里传播和进化的,以及预防它们的生物学方法。研究发现,狒狒、乌白眉猴(sooty mangabeys)和非洲绿猴等特定灵长类动物携带这些病毒却不会致病。

    科学家可以利用这方面的知识,避免人类不再感染目前只有野生生物才携带的其他类似艾滋病毒的病毒。它还有助于医学家通过查明这些病毒的特征,研制出可预防艾滋病的药物。这些特征可能对此类病毒发挥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这项研究为新艾滋病药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攻击目标。现在,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HIV-2变种是由西非的乌白眉猴传染给人类的观点。第一批传播这种病毒的人可能是为了肉食而捕杀野生动物的猎人,或者将这种灵长类动物当作宠物喂养的人。科学家认为HIV-1是由黑猩猩传给人类的。吉福德说:“我们通过这些发现急需确定的问题,是过滤性病毒的分布情况,它们的传播途径,以及它们已经出现多长时间了。”

2009年

猩猩对SIV没有天然免疫力

艾滋病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重点,获得最多人拥护的观点是,艾滋病病毒HIV来自于猩猩的SIV,猩猩通过血液将其传播给人类,SIV再突变进化成HIV,导致艾滋病在人群中大面积传播。然而,一直引众多科学家困惑的是,猩猩感染SIV后并不发病,也没有艾滋病样的症状。所以,科学家们就认为猩猩对SIV具有天然免疫力。 

然而,在16届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年会上传来新的消息,一名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追踪调查发现,其实猩猩对SIV并没有天然免疫力,它们也能感染SIV,并会产生艾滋病样的症状,免疫系统被病毒摧毁。这一结论一出,引发学界哗然一片,科学家们都担忧SIV可能诱发猩猩的艾滋病大范围流行。 

在大自然中,存在有40多种猿免疫缺陷病毒,非洲的灵长类动物大多带有这类病毒,但是极少有引发疾病的情况发生。猩猩的免疫缺陷病毒SIV(简称SIVcpz,SIV of chimpanzee)在1989年被发现,并且鉴定发现SIVcpz早于HIV出现,与HIV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当时,有科学家认为猩猩与SIVcpz共进化,因此具有抵抗该病毒的能力。但是,在随后的10年时间内,阿拉巴马大学的科学家Beatrice Hahn带领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常规检测野生猩猩是否感染SIVcpz的方法,对野生猩猩的粪便进行监测,总共发现有12只左右的猩猩感染SIVcpz伴随有病症。 

在16届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年会上,Hahn实验室的研究生Rebecca Rudicell做了专题报告,称研究小组已经收集了足够的数据证实SIVcpz对猩猩的影响,这些数据为重新审视SIVcpz与猩猩的关系提供了一手证据。 

从2000年到2008年间,Hahn的实验室采集了1099只猩猩的粪便,分析结果表明有18只猩猩感染了SIVcpz。SIVcpz已经对当地的猩猩群落产生了影响,感染率从9%上升到了18%。Rudicell称,18只感染SIVcpz的猩猩中有7只最后病死。感染Sivcpz的猩猩具有与艾滋病类似的症状,免疫系统遭病毒摧毁,CD4细胞水平低(CD4细胞是HIV-1攻击的细胞类型)。 

该研究报告激发了科学家们对SIVcpz与HIV研究的兴趣,比如说,为何SIVcpz能摧毁猩猩的免疫系统,而HIV-1不能。这项研究也许对疫苗的设计以及免疫应答靶位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有些科学家甚至担心SIVcpz可能在猩猩群落中流行,造成猩猩群落个体减少。一名科学家称,这一消息很有趣,并且是个全新的信息。 

Science报道:Are Wild Chimpanzees Dying from AIDS?

PNAS:分析出艾滋病毒增殖必需蛋白酶构造

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分析出艾滋病病毒增殖必需的蛋白酶整体构造。此前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增殖必需的蛋白酶分子中氢原子的位置对蛋白酶的作用能产生重要影响,但确定氢原子的具体位置非常困难。

来自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和京都药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首先制造了一种晶体,这种晶体由艾滋病病毒增殖必需的蛋白酶和能使之丧失功能的阻碍剂结合而成,然后研究人员借助穿透力强的中子射线通过分析晶体构造,了解到艾滋病病毒增殖必需的蛋白酶的整体结构,确定了蛋白酶分子中氢原子的位置。研究人员认为,这次研究将有助于将来研发出更加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

PNAS,doi: 10.1073/pnas.0809400106,Motoyasu Adachi,Ryota Kuroki,Structure of HIV-1 protease in complex with potent inhibitor KNI-272 determined by high-resolution X-ray and neutron crystallography

Science:病毒感染后果的预测图

据3月27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Qingsheng Li及其同僚说,一种用肉眼观察免疫系统对某种病毒感染的早期反应的新方法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感染的病毒是否会得到遏制、被消灭,或会进行活跃的繁殖。 这些发现可能被证明对测试HIV-1 疫苗及对其它的病毒感染的早期控制是有用的。

研究人员说,病毒感染的后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数字游戏”,即这是在病毒繁殖的速度和规模与免疫系统反应的速度和规模之间进行的一种竞赛。 Li及其同僚结合了在动物感染模型中的2种技术来观看免疫系统对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以及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某些病毒株所产生的免疫反应。 他们显示,以病毒为目标的T细胞的爆发规模和时机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免疫反应是否会遏制和消除该种病毒的感染。

Science 27 March 2009:DOI: 10.1126/science.1168676,Visualizing Antigen-Specific and Infected Cells in Situ Predicts Outcomes in Early Viral Infection

PNAS:制造出能感染猴类的艾滋病毒

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人类艾滋病病毒的变体,它能够感染猴子并在其体内繁殖。这有助于在人体内试用疫苗前先在猴体内测试。研究人员周一宣布,该病毒变体是通过改变人体艾滋病病毒的一个基因制造的,能够感染豚尾猴。

他们表示,一旦注入猴子体内,这一转基因病毒就像在人体内一样繁殖,但是猴子最终抑制住病毒,病毒并未令其发病。该变体被称为stHIV-1。艾滋病病毒有一种名叫猿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近亲,它能在某些猴类当中引发类似艾滋病的疾病。但是猴类艾滋病病毒与人类艾滋病病毒并不相同,不足以完全替代人类测试艾滋病药物和疫苗。

“如果我们的研究进一步进行,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制造可以用于人类的疫苗,在人类试验前在动物身上测试同样的产品,”研究人员之一、洛克菲勒大学的Paul Bieniasz说道。

PNAS March 2, 2009, doi: 10.1073/pnas.0812587106,A macaque model of HIV-1 infection

可躲避人免疫系统的HIV在扩散

  本报讯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2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对日本、英国、南非等8个国家约280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分析显示,由于基因变异而能躲避人免疫系统攻击的艾滋病病毒正在扩散,使艾滋病更加容易大规模暴发。这对艾滋病病毒疫苗的研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科学家现在已经知道,艾滋病病毒(HIV)在个体身上不断变异,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但它不能独自复制,而是必须寄托在一个细胞上,将该细胞变成一个病毒工厂。但HIV必须避开几个基因,包括一个名叫Ⅰ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基因。当细胞感染了病毒时,HLA抓住病毒制造的蛋白片断并将这种蛋白质片断放置于Ⅰ型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表面。然后,其他免疫系统细胞识别HLA分子展示的这种外源蛋白并杀死被感染的细胞并由此保护人体。

  研究团队发现,与人组织相容性抗原结合的艾滋病病毒的蛋白质共有14处发生了变异。他们分析了实验对象的HIV基因序列以及HLA基因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具有HLA基因保护的人群中,让HIV避开HLA指导的免疫反应的变异现象变得更为普遍。这表明,HIV在更大规模的人群中,适应了人类的免疫系统,这意味着所谓的逃避变异正在越来越多的HIV感染人群中循环和积累。

  研究人员在所观察的每个变异中都看到了同样的影响。这证明,HIV很善于在容易感染这个病毒的人群中适应免疫反应,能在每一个受感染的个体身上进化。如果HIV现在能更广泛地在大规模人群中传播,那么疫苗可能鞭长莫及,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以追赶快速进化的病毒。

美国科学家们首次拍摄到了HIV在人体内的扩散

  美国科学家们首次拍摄到了HIV在人体内的扩散,他们发现HIV病毒以一种先前未知的方式从感染细胞转移到健康细胞。这是科学家们在了解HIV扩散过程方面所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可对抗已导致2500万人死亡的HIV疫苗。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西奈山医学院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感染HIV病毒的克隆分子,并将一个蛋白插入其遗传编码,此克隆病毒暴露在蓝光下即可发出绿光。这使科学家们可在数字视频设备上看到这些细胞,并捕获感染HIV的T细胞与未感染细胞进行互动的方式。

  他们指出,当被感染细胞接触到健康细胞时,它们之间就会建立起一座称为病毒学突触的“桥梁”。这样,研究人员就能观察到绿色荧光病毒微粒向突触移动并进入健康细胞。此项研究揭示,病毒蛋白正是通过突触聚集和进入未感染细胞的。论文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光子科学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托马斯?胡塞尔称,此项发现或许可以解释艾滋病疫苗的开发为什么至今都不太成功,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创建出对抗HIV和艾滋病的新治疗方案。他说:“我们对此种转移模式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有机会搞清楚如何来阻断HIV和艾滋病的扩散。”

  数十年来,人们一直相信,HIV主要通过自由流动粒子在身体内进行扩散,这些粒子可将自身附着在一个细胞上,接管其复制机制,然后制作出自己的诸多副本。2004年,科学家就发现,HIV在细胞间的转移可通过病毒突触发生,但是他们无法了解为何这一过程在病毒扩散中如此有效。基于此,以前开发HIV疫苗的努力都集中在启动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自由流动病毒蛋白。新的视频显示,HIV可通过在细胞间直接转移来规避识别。胡塞尔说,他们正在开发可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含有病毒突触格式蛋白的疫苗及以突触形成所需因子为靶标的抗病毒药物。

  论文共同作者、西奈山医学院医学和传染病学副教授本杰明?陈说,经由病毒突触的T细胞—T细胞直接转移是HIV病毒感染的一个高效途径,也许是最主要的传播模式。研究人员计划,下一步研究将重点了解这些病毒微粒转移进入新感染细胞后的行为。

HIV/AIDS感染诊断编辑本段回目录

1 HIV感染的诊断

目前诊断HIV/AIDS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根据机体感染HIV后的病毒学和免疫反应,其特异性诊断包括HIV分离培养、HIV抗原、HIV RNA(病毒载量)、HIV抗体、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反应、细胞因子(CD4、CD8)等项目,但在临床上实际可以应用的是测定特异性HIV抗体,包括初筛和确认两个方面。HIV抗体一般在感染后4周逐渐出现,可延续至终身,是人类重要的感染指标和诊断依据。用高质量试剂按照标准程序检测血液中抗体,其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非常低[29]。我国卫生部颁布了检测程序和结果报告规定[30]。但是从感染到血清抗体阳转有一段窗口期,平均为1个半月到3个月,还有一小部分HIV感染者出现迟缓反应,自1985年第一个HIV诊断试剂药盒问世后的10余年来,各国在初筛试剂上如何同时提高敏感度和特异性上作了大量改进。

(1)缩短窗口期。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例,已从第一代全病毒抗原间接法发展到如今第三代以重组和多肽抗原包被双夹心法,其灵敏度接近100%,特异性也在99.5%以上,这样使窗口期缩短了2~3周。最近,又推出了第四代试剂,即同时测出抗原和抗体,对因窗口期而HIV抗体呈假阴性反应者,可尽快查出HIV[31]。从理论上来讲,这种试剂是很完美的,但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尚需通过大量的临床评估加以确认。在初筛诊断试剂上还发展了特异的HIV IgA,用作围生期儿童诊断,敏感度达93.1%,特异性在1月龄以上的婴儿可达100%。

(2)快速诊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具有费时短、不要求特殊设备、适用于应急和基层使用[32],最大缺点是价格高,敏感度和特异性低于EIA,不适于市内的血液筛查。目前快速诊断试剂主要采用3种原理,即乳胶凝集、免疫斑点和免疫层析。现在我国批准上市的有Abbott生产的Determine试剂,EY生产的金标法,其中Determine有全血和血清法两种,全血法的结果更佳。此外,尚有唾液HIV检测,尿液HIV检测和家庭HIV检测。目前FDA批准的美国Orasure唾液试剂,其敏感度特异性均较高。尿液检测法,敏感度尚可,特异性稍低,且尿液检测阳性者,尚须再做血液检测,在我国目前研制的还只有HIV-1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用于初筛实验的HIV抗体检测试剂必须经卫生部批准或注册,并在有效期内,通过批检检定合格,进口试剂还必须要求提供进口许可证和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证书。测试单位须获得初筛实验室资格,操作人员均需上岗培训,要熟悉业务、咨询和政策。

2 艾滋病诊断

目前各国艾滋病诊断标准并不完全统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在1986年公布了一套诊断标准,1993年又对此标准进行了修订,其主要诊断标准是HIV感染者出现高度怀疑为艾滋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如机会性感染、肿瘤、神经系统病变、消耗综合征等)或者其血液CD4淋巴细胞计数小于每立方毫米200。1990年WHO也公布了一套结合临床症状和CD4细胞计数的诊断标准。我国也参照WHO和美国CDC标准,结合我国的一些具体条件起草了诊断标准。 

3 HIV的感染机制及感染标志  
  HIV病毒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糖蛋白gp120与细胞表面受体蛋白CD4以高亲和力结合,吸附到宿主细胞上;gp120再与宿主细胞表面辅助受体相互作用,使病毒与宿主细胞膜更接近;gp41产生一系列构象变化,其N端的融合肽片段插入宿主细胞膜,导致病毒包膜与细胞膜的最终融合,病毒RNA进入细胞。在HIV感染后,最先能够监测到病毒RNA、然后是p24抗原,最后是抗体。
  在感染后的10~14 d内,病毒RNA水平是呈指数上升,随后下降并保持在持续稳定的水平上,进入HIV无症状期。p24抗原水平随着病毒RNA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在急性感染期就可以出现,被认为是病毒复制的间接标志,但由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够而使得其检出时间要比RNA晚。从HIV感染到能够检测出HIV抗体这一时期,被称作“窗口期”。在窗口期,能够通过病毒RNA、p24抗原和CD4淋巴细胞水平来确定HIV感染。CD4淋巴细胞水平随着感染的发展而逐渐下降,当其在血液中细胞下降到200个/mL时,就会发生严重的免疫缺陷,患者就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RNA、p24抗原、HIV抗体和CD4淋巴细胞水平可以用来确定HIV感染、检测病情发展。
  HIV在病毒分类中属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组。迄今为止,根据血清学反应和病毒核酸序列测定,全球流行的HIV可分为2型:HIV 1型和HIV 2型。在HIV?1型内,根据编码包膜蛋白的env基因和编码壳蛋白的gag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又进一步分为3个组:M组(主要组)、O组(外围组)和N组(新组或非M非O组),M组内又可分为A-J10个亚型。在HIV?1型和HIV2型之间,其核苷酸序列有45%的同源性,并且存在免疫交叉反应。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 blot)可以将二者明确地区别开来。

4 HIV感染的主要检测方法  
  目前检测HIV的方法有100多种,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抗体检测和病毒检测两大类。病毒检测包括细胞培养(病毒分离)、p24抗原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早期对HIV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血清学试验检测抗HIV的抗体,间接地诊断HIV感染。近几年,分子生物学方法不断被应用到HIV的检测中,HIV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核酸检测已经成为了HIV实验室诊断的发展方向。
  抗体通常是在感染后3~8周能够被检测出来。目前,大多应用双抗原夹心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由初筛和确认试验组成,初筛试验呈阳性的必须进行确认试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有一定的灵敏度,且操作简单、快速,适合对大量样品的检测。因此,是目前临床通用的初筛检测方法。国际上有3种确认试验方法,包括免疫印迹试验、条带免疫试验及免疫荧光试验,目前以免疫印迹试验最为常用。
  在窗口期,病毒抗体不能被检出,但可以检测到病毒相关抗原或分离病毒。抗原能够在个体感染后先于血清转化2~18 d被检测到。因此,在血清转化期通过检测p24抗原有着很大的优势,可以作为早期辅助诊断HIV感染的一种方法。
  病毒培养是检测HIV感染最精确的方法。一般采取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方法进行HIV的诊断。
  病毒核酸检测通常是通过检测HIV RNA水平来反映病毒载量,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使用适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能够在HIV感染的前2周检测到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可用于HIV的早期诊断,如窗口期辅助诊断、病程监控、指导治疗方案及疗效测定、预测疾病进程等。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逆转录PCR实验(RT? PCR)、核酸序列扩增实验(NASBA)、分支DNA杂交实验(bDNA)等。使用高灵敏度的适时荧光PCR技术,能够在HIV感染的前2周检测到病毒核酸。
4.1 HIV抗体、抗原检测
  HIV抗体一般在人感染后几周逐渐出现,可延续至终生,血清学试验分为初筛和确认试验。最常用的初筛试验和确认试验分别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WB)。常规实验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试验(WestBlot)、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快速检测方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斑点免疫结合试验、P24抗原的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RT?PCR检测法、荧光实时PCR检测技术、支链DNA(bDNA)、连接酶酶促链式反应(LCR)、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ASBA)、转录介导的扩增(TMA)
4.1.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的基本原理是免疫反应物通过化学或免疫学的方法形成酶结合物,酶结合物能与待检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成为免疫复合物,然后加入酶底物,经酶的催化或水解作用,无色底物产生颜色,用肉眼、分光光度计观察结果。初筛用的HIV ELISA试剂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检测试剂。第一代试剂主要以病毒裂解物或部分纯化的病毒抗原包被反应板,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由于包被的抗原不很纯,假阳性率较高。第二代试剂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得到的重组抗原和合成肽包被反应板,由于纯化抗原的使用,特异性有了很大提高。第三代试剂使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体,进一步提高了敏感性。第四代试剂则在第三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P24抗原的检测,把HIV抗原和抗P24的抗体同时包被反应板,可同时检测血清中的HIV抗体和P24抗原。
4.1.2 免疫印迹试验
  免疫印迹试验主要用于确认试验,基本原理是HIV全病毒抗原经过SDS?PAGE电泳,将分子量大小不等的蛋白带分离开来,然后再把这些已经分离的不同蛋白带电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将此膜切割成条状,每一条硝酸纤维素膜上均含有经电泳分离过的HIV病毒抗原。将待检血清样品用稀释液稀释成1/100,再把它直接加到硝酸纤维素膜上,恒温震荡,使其充分接触反应,血清中若含有抗HIV抗体,就会与膜条上的抗原带相结合。加入抗人IgG酶结合物和底物后,即可使有反应的抗原?抗体结合带呈现紫褐色,根据出现条带情况判定结果。有报告说,免疫印迹试验的特异性不是很好, 有大约2%的假阳性率,但免疫印迹试验依然是目前最常用的HIV确认试验。
4.1.3 免疫荧光试验(IFA)
  基本原理为应用H?9或HUT?78培养细胞作为载体,用HIV感染细胞,该细胞内就会含有HIV抗原,将HIV感染的淋巴细胞涂于玻片上,固定,制备为抗原片,加入待检血清,待检血清中的抗 HIV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再与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细胞内有黄绿色荧光。
4.1.4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
  PA的基本过程是先将样品稀释,然后分别加入经抗原致敏的和未致敏的明胶颗粒,混匀后保温(一般为室温)。当血清中有HIV抗体存在时,经抗原致敏的明胶颗粒与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根据明胶颗粒在孔中的凝集情况判读结果。PA操作简便,无需特殊仪器设备,适合对少量标本的检测。
4.1.5 斑点印迹试验(或免疫层析/或渗滤)
  斑点印迹试验一般采用硝酸纤维素膜作固相载体, 用HIV抗原包被于固相载体,加入待测标本(可为血清、血浆、尿液和其他体液),一定温度反应后洗去未结合于固相载体上的标本,包被抗原和被检血清中抗体结合,用胶体金(或胶体硒)代替底物连接在葡萄球菌蛋白A上,金标记蛋白A具有与人Ig结合的能力,因而可与被捕获的HIV抗体结合。若样品中有HIV抗体,则薄膜上就会产生一桔红色斑点(或线条),一般3~10 min出结果,特异性较好, 较为适宜于偏远地区临床用血检测,但不适于城市地区的献血员筛查。
4.2 分子生物学方法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核酸检测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可直接检查HIV RNA,可在发现血清学变化之前检测HIV感染,而且比P24抗原检测方法更灵敏。
4.2.1 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法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 ℃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 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 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1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1个循环需2~4 min, 2~3 h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检测HIV?RNA,需要先利用逆转录反应将RNA转录为cDNA,继而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即可,这样的反应称为RT-PCR。
4.2.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技术的原理是使用荧光基团标记探针,5′端标记荧光基团R,3′端标记淬灭基团Q,在没有PCR扩增时,由于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空间距离很近,使荧光基团被淬灭,不发荧光;而当PCR扩增时,引物与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探针同时结合在模板上,荧光标记的探针与模板的结合位置位于上下游引物之间,利用Taq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荧光探针水解,荧光基团被释放出来,由于在空间上与淬灭基团分开,则发出荧光。发出的荧光可以被荧光探头检测到,一边扩增,一边检测,这样就实现了“实时”检测。该技术不仅实现了PCR从半定量到定量的飞跃,而且与常规PCR相比,它具有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有效解决了PCR污染问题等特点。
4.2.3 支链DNA检测法——bDNA
  bDNA是定量检测血浆中的HIV?1型RNA的一种方法。bDNA是指人工合成的带有侧链的DNA片段,在其每个侧链上都可以标记被激发的标记物。将HIV的RNA通过离心从病毒颗粒中释放出来,然后用捕获探针1将其捕获到微孔中。捕获探针2与病毒RNA的另一部分特异结合,又与预放大探针结合。后者再与放大探针即bDNA探针杂交。两套靶探针分别与病毒RNA的pol基因的不同区域特异结合。在微孔中形成了HIVRNA?寡核苷酸复合物。再加入1种化学发光底物孵育后可放大化学发光信号。通过发光强度来定量,因为发光强度与样品中HIVRNA含量成比例。bDNA不存在扩增物的交叉污染,这较PCR是一大进步。bDNA有数十个覆盖整个基因组的探针,可以方便地检测HIV某些变异株,但灵敏度不及PCR,提高bDNA灵敏度是一大难点。
4.2.4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法(nucleic acid sequence based amplification, NASBA)
  NASBA是由一对引物介导的、连续均一的、体外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等温扩增RNA的新技术。反应在 42 ℃进行 ,可在 2 h内将RNA模板扩增约 109倍。NASBA原理是提取病毒RNA,加入AMV逆转录酶、RNA酶H、T7RNA聚合酶和引物进行扩增。整个反应分非循环相和循环相:在非循环相中,引物I与模板RNA退火后在AMV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形成RNA:DNA杂合体,随即RNaseH降解RNA,引物Ⅱ与cDNA退火, 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第2条DNA互补链。双链DNA可在T7RNA聚合酶的作用下,经其启动子序列起动而转录RNA,RNA又可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反转录成DNA,进入循环相,对模板进行大量扩增。
4.2.5 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 TMA)
  TMA技术原理与NASBA基本一致,略有不同之处是TMA利用的是MMLV逆转录酶及T7 RNA聚合酶两种酶,MMLV逆转录酶既有逆转录酶的活性又具有RNA酶H活性。反应在 41.5 ℃进行 ,可在 1 h内将RNA模板扩增约 109倍。
4.2.6 连接酶酶促链式反应(LCR)
  LCR是基于靶分子依赖的寡核苷酸探针相互连接的一种探针扩增技术,是继PCR后新发展的一种较有前景的体外扩增技术。它的原理就是由2段寡核苷酸单链DNA探针与目标序列杂交,当该2段DNA探针与没有发生突变的模板褪火后,如果2探针是紧邻的,中间没有核苷酸间隔,则可在连接酶作用下连接起来,连接以后的新链又可以作为模板,引导下一周期的连接产生新的子链。若连接区段发生核苷酸的碱基突变,则连接反应不能发生,扩增反应终止。
4.3 目前检测技术的不足
  细胞培养的方法检测HIV专一性强,不会出现假阳性,对于确认那些抗原/抗体检测不确定的个体和阳性母亲新生儿是否感染HIV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感染细胞存在才能培养和分离出病毒来,因而敏感性差、操作时间长、操作复杂,必须在特定的P3实验室中才能进行,且费用较高,不适用于临床。
  p24抗原检测能够在病毒开始复制后检测到血液中的可溶性p24抗原,但易出现假阳性。因此,阳性结果必须经中和试验确认,该结果才可作为HIV感染的辅助诊断依据。HIV1 p24抗原检测阴性,只表示在本试验中无反应,不能排除HIV感染。
  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疾病进展的监测、抗病毒疗效观察和耐药性监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HIV基因的多样性,没有一套引物可以覆盖所有的HIV序列,使检测的敏感性又受到限制;此外现有的病毒核酸检测方法或是检测仪器、检测试剂昂贵,或是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既难以在一般实验室推广,又不适用于对大量患者的快速检测,同样不适合广泛的临床应用。
  因此,既要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缩短窗口期,又要简便、快速和降低成本已成为HIV检测技术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很多的研究正致力于寻找病毒检测的替代技术。

5 HIV检测技术的进展
  近年来,HIV检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发展了ICD p24抗原测定法(immune?complex disassociate,免疫复合物解离,ICD)、第四代HIV检测试剂、超敏感EIA、线性免疫酶测定(lineal immunoenzymatic assay)等,使检测出HIV感染的时间大大提前。
5.1 HIV检测试剂的发展
  从1985年第1代HIV抗体检测试剂问世到现在,HIV血清学检测试剂已经发展到了第4代。第4代ELISA试剂的优点在于能同时检测抗原和抗体,降低血源筛查的残余危险度。与第3代抗HIV?1/2试剂相比,检出时间提前了4~5 d,窗口期缩短了1周多,在对艾滋病早期诊断的效果上明显优于第3代。
  但使用第4代试剂对艾滋病毒进行检测,仍然有2~3周的窗口。此外,由于把抗原和抗体同时包被在反应板上,存在着相互干扰的可能,影响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而且由于第二窗口期的存在,也使得检测的敏感性受到影响。一般来讲,使用第4代试剂检测p24抗原,其灵敏度(20~100 pg/mL)远远低于单独检测抗原抗体分析法(3.5~10 pg/mL)。从方法学上来讲,这种基于ELISA的分析方法,灵敏度终归是有限的。相对化学发光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等更先进的分析方法,它的灵敏度比较低。由此可见,提高敏感性、特异性、缩短窗口期和简便快速是HIV检测试剂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5.2 病毒检测方法的发展
5.2.1 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核酸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将其与抗原抗体反应的高特异性结合起来形成了免疫PCR技术。这一技术具有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单个抗原的检测。这促进了应用PCR技术进行HIV核酸检测的快速发展。自2001年起,COBAS Ampliscreen HIV? 1 Test等4种HIV核酸检测技术通过了FDA的批准,作为进筛选分析技术来进行HIV?1的检测。最近,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的应用使HIV核酸检测技术又进入到一个新境界。通过这种技术,不但可以进行定性检测,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定量检测。Barletta等将这一技术应用到HIV的检测中,大大降低了病毒载量的检测限(0.66个拷贝相当于0.33个病毒粒子)。2002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了第一个HIV荧光PCR检测试剂盒。
5.2.2 p24抗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检测灵敏度不断提高, p24抗原的检测逐渐从主要用于在窗口期辅助早期诊断和进一步缩短窗口期,发展到用于病毒载量测定。目前,p24抗原在以下几方面都有重要应用:HIV?1抗体不确定或窗口期的辅助诊断;HIV?1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早期的辅助鉴别诊断;第4代HIV?1抗原/抗体ELISA试剂检测呈阳性反应,但HIV?1抗体确认阴性者的辅助诊断;监测病程进展和抗病毒治疗效果。但现有监测病程进展和抗病毒治疗效果均采用昂贵、操作复杂的病毒RNA测定方法。我国HIV/AIDS患者绝大部分是在基层,检测1次病毒载量需要上千元(约1 500元),很难在基层普及,对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很不利。高灵敏度p24 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成为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的病毒载量测定方法的一种选择。
  近几年,国外对建立高灵敏度检测p24抗原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如为了提高检测血清中p24抗原的敏感性,将血清中免疫复合物解离后再进行测定,发展了ICD p24抗原测定法。2003年Sutthent等将免疫复合物热解离后通过TSA信号放大系统使用ELISA进行检测,使p24抗原检测的最小检出值由原来的10 pg/mL降低到0.5 pg/mL,在HIV?1抗体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早期的诊断中与RNA检测相当,与HIV核酸检测具有可比性,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2004年,来自HIV病毒的发现者之一美国马里兰大学Dr.Robert C.Gallo所领导的实验室的一篇高灵敏度检测p24抗原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p24抗原的检测成为比病毒核酸检测更灵敏的方法。2005年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篇长篇综述也开始关注p24抗原的检测,认为这可以作为低成本、适合在发展中国家使用的替代现有昂贵的RNA测定方法的一种选择。
  目前,商品化的p24 抗原的标准检测方法主要是依据夹心ELISA原理。该方法是用抗p24抗原的抗体包被固相的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为常用的方法,国内尚未见商品化的HIV p24抗原检测试剂的生产。综上所述,用高灵敏的分析方法诊断艾滋病将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避免漏检,有助于对治疗艾滋病药物的疗效评价、预测和监测疾病进程,提高检测的灵敏性、缩短窗口期,是HIV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艾滋病的治疗研究进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艾滋病的治疗应包括全身疗法、抗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肿瘤治疗与抗病毒疗法的综合性治疗。在艾滋病阶段,HIV在机体内的复制每日平均高达数10亿,有200~300万的机体细胞死亡,因此积极杀死或抑制HIV在体内复制极其重要。1987年发现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AZT可以减少艾滋病人的发病和病死率。随后又有其它一些NRTI药物相继问世。90年代初,抗病毒治疗主要使用单一NRTI药物,虽然改善了病人的临床症状,但是病毒耐药性等问题也很快困扰了疗效的改进。因此,人们尝试联合使用NRTI类药物,并发现联合用药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到1995年联合用药很快为发达国家临床广泛采用。

1995和1996年数种蛋白酶抑制剂(PI)上市。1996年11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以及以后的一些临床、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纷纷报告,应用二类药物中的三种药联合疗法(“鸡尾酒疗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31,33,34]。随后又出现了非核苷类RTI (NNRTI)药物。1998年正式提出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us Therapy,HAART)。这种疗法是指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如:AZT、3TC、DDI、d4T、ABC、ddC; 非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如:Efavirenz、Nevirapine、Delavir-dine;蛋白酶抑制剂(PI),如:Indinavir、Ritonavir、Saquinavir等3种药物联合应用的用药方案。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用结果证明HAART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感染者血浆中的病毒载量大幅度下降,有些感染者治疗后血浆中的病毒RNA可以降到检测不出的水平(<50RNA拷贝数/毫升),同时CD4细胞数量增加,机会性感染减少,其总效果就是大大减少了艾滋病的临床发病和死亡,提高了病人的生命质量,减少了传播性。

但是HAART也有其局限性。最近研究表明, HAART并没有可能消灭体内的HIV。一些经历了2-3年的HARRT治疗、血液病毒载量持续低于50RNA拷贝数(“检测不出”水平)的病人,仍旧可以用更敏感的方法(检测阈值为5拷贝数/毫升)检测出带传染性的病毒。所以,目前认为,即使现有HAART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病人也需要长期甚至可能是终生服药。另外,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脂肪代谢障碍、糖尿病等)大,病人常常无法坚持治疗[25]。尤其是治疗价格昂贵,广大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我国目前还没有正式批准上述抗HIV药物上市,但是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在临床对艾滋病人进行小规模试验观察。

因此,近年人们更为关注如何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以实现长期制约HIV。人们开始改变抗病毒治疗策略,把过去长期不间断用药改为计划性的间断用药,如间隙疗法,用药时间和停药时间为2∶1。希望在维持病人低病毒血症的同时,能减少一年中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间,不仅可以减少治疗费用和副作用,而且希望在间断期中病毒水平的反弹能刺激机体特异的免疫反应,逐渐使病人自身的免疫可以长期制约HIV。目前对这种治疗策略还在进行临床试验。

此外,人们近年还不断尝试使用其他一些廉价的或机制不同的抑制病毒的药物,研究比较多的氯喹(chloroquine)和羟基氯喹(hydroxychloroquine),以及一种抗肿瘤药羟基脲(hydroxyurea),有人把这些药物与已有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结合使用称为“廉价新三联疗法”。

机会性感染是造成艾滋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亚洲国家结核是艾滋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其次是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和卡氏肺囊虫肺炎[38]。现有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为感染者提供异烟肼预防结核和用复方新诺明预防卡氏肺囊虫肺炎,可以减少这些机会性感染,使感染者不仅延长生命,而且能比较健康、比较长时间地继续工作。所以,联合国艾滋病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把这两种比较廉价的预防性治疗措施作为对发展中国家的HIV感染者的最基本医疗内容。

其它治疗还有营养支持疗法;免疫调节治疗(如使用白细胞介素II等);传统医药治疗等。最近一些研究提示,给感染者提供足量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对延缓疾病进展或者预防母婴传播都有一些作用,这对发展中国家治疗或预防HIV感染无疑是有意义的。 

2008年

美首次发现金纳米粒子具有抗HIV潜在能力

    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测试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TAK779能成功阻止HIV与人类的白血球结合,但在使用的同时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这种药物没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科学家表示此药中的一种铵盐是导致严重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消除它就可以消除副作用,但也会失去抗HIV的能力,因为这会导致此药的有效分子不能和HIV病毒紧密结合。     
    为克服这一困难,如今科学家在消除此铵盐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将此药物和金纳米粒子结合起来,进行了有关的实验,实验证实这一结合不仅加大了此药物阻止HIV病毒感染实验室培育的白血球的能力,还消除了此药物的副作用。他们的实验还表明当每一个金纳米粒子平均装载12个药物分子时,其对抗HIV病毒的能力和先前的TAK779药物相当。这是首次表明金纳米粒子具有抗艾滋病的潜在能力。此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化学会会志》(JACS)上。     
    负责此项研究的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T•埃里克•鲍拉德说:“此技术如同维可牢尼龙搭扣。一个交互作用是弱的,但如果许多的交互作用聚在一起,它们就会产生强大的交互作用。”     
    在没有此铵盐的情况下,TAK779将会再次重新考虑作为一种对抗艾滋病的潜在治疗药物。没有参与此项研究的科学家表示,同一技术将最终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中。不过,研究人员目前只测试了TAK779/金纳米粒子的联体在培育细胞中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之前,它还需要更加广泛的测试。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下一步尝试把其它药物和金纳米粒子结合起来使用。比如将抗病毒药和葡萄糖与金纳米粒子结合起来,看它们是否能越过脑血管障碍,从而制造出大脑中的抗病毒药物,而这在之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艾滋病感染的干细胞治疗

  2008年11月,一名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患者在接受干细胞骨髓移植手术后,体内的HIV病毒居然也全部消失了。治愈这名美国男子的许特曼博士是血液学专家,而非艾滋病专家。他在准备骨髓移植手术的过程中想起一篇论文,文中称一些人携带的一种突变基因似乎能让他们先天具有抵御艾滋病病毒的能力,这种自双亲遗传的基因称为“德尔塔32”,能够阻碍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健康细胞的侵袭。许特曼博士便开始寻找携带这种基因、且能与患者骨髓相配型的捐献者。结果在80名骨髓配型成功的捐献者中,第61人被检测出带有“德尔塔32”突变基因。找到合适的配型者后,患者还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准备事宜。他服用了一些效力强劲的药物,接受了放射性治疗,目的在于消灭其自身受到感染的骨髓细胞,使其免疫系统丧失功能。此外手术结束后,许特曼博士还停止给患者服用抗艾滋病的药物,因为研究小组担心,这些药物会干扰新骨髓细胞的生长。
  美国全国免疫疾病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安东尼.福奇博士表示,这种手术如果用作临床治疗的话费用太高,而且风险过大,但还是值得鼓励。许特曼博士则表示目前不能过于乐观。他说:“艾滋病病毒很狡猾,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就会再冒出来。”

两篇Nature艾滋病治疗突破文章 科学家在猕猴身上做艾滋病治疗试验取得成功

12月11日Nature News刊发了一篇题为Antibody fights AIDS-like disease in monkeys的文章,作者Heidi Ledford关注在分别发表在Nature和Nature Immunology上的艾滋病研究性文章。实验中,科学家在患有艾滋病的猕猴身上注射了一种单克隆抗体,有效地抑制了猕猴身上艾滋病症状的发展,接受实验治疗的猕猴也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副作用。 
参与此次实验的美国亚特兰大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治疗艾滋病总的目标是抑制病毒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整体健康水平。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及破坏人体免疫活性细胞,如辅助性T细胞(T)、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由于辅助性T细胞表面有HIV受体,故HIV极易与T细胞结合。HIV在这些细胞中生长繁殖,并破坏细胞导致淋巴细胞总数,导致T细胞数明显减少,T/Ts(抑制性T细胞)比例减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时表现为各种皮内试验缺乏反应,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在此次治疗实验中,他们首先使一只猕猴感染与艾滋病病毒相似的猴免疫缺陷病毒。然后,科研人员在感染病毒的猕猴身上进行了四次单克隆抗体注射,以抑制或阻断猕猴体内的免疫受体PD—1。研究发现,在感染艾滋病病毒或丙型肝炎的患者体内,免疫受体PD—1会抑制患者体内各种细胞的免疫反应。研究人员表示,只要阻断免疫受体PD—1,就能提升T—淋巴细胞的免疫能力,进而增强患者免疫系统抵抗艾滋病病毒的能力,并最终将削弱患者免疫能力的病毒杀死。研究人员发现,没有接受单克隆抗体注射的猕猴在感染艾滋病病毒五个月后体内病毒出现了进一步发展的情况,而接受了单克隆抗体注射的猕猴,体内病毒的发展得到了抑制,健康状况良好。 
此前,研究人员曾在老鼠身上做过类似的艾滋病病毒治疗实验,但是实验结果并不能令研究者满意。因为,老鼠是啮齿目动物,这类动物不是最为理想的接受艾滋病病毒治疗实验的动物模型。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猕猴因其发病过程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的发病机理相似,因此,感染免疫缺陷病毒猕猴是研究艾滋病发病机理、研制抗AIDS药物和疫苗以及进行艾滋病病毒活体治疗实验的最佳模型。
研究者强调,注射单克隆抗体可能会引起较为明显的免疫性反应。但是,在此次猕猴治疗实验中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反应和异常情况。据此,研究人员表示,希望能够尽快在人体上进行类似的艾滋病治疗实验,并最终研制出更为有效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目前,美国利用单克隆抗体来对付免疫受体PD—1的治疗方法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美国Medarex生物技术公司表示,他们已开始偿试用这种方法来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2009年

NEJM:特殊骨髓干细胞移植或可治疗艾滋病

据《自然》网站报道,一名患艾滋病和白血病的男子在接受特殊干细胞移植手术后,两种疾病均被“治愈”。移植所用干细胞来源于一位对艾滋病具有先天免疫力的捐赠者。现在2年时间过去了,即使该名患者没有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品,也没有再发现HIV病毒。 
德国医生在2008年11月就曾公布了他们的发现,从那时起,研究结果经过了同行评议并最终发表在了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任何对化疗反应不佳的白血病患者都应接受骨髓移植,医生会搜寻骨髓捐赠者的注册资料,来为病人寻找合适配型,并准备进行移植手术。 
不过德国柏林夏瑞蒂医学院(Charité Universitätsmedizin)血液学家Gero Hütter所做的工作比一般的骨髓移植又进了一步,Hütter并不是专攻艾滋病的学者,但是当他意识到他的一位病人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时,他想起10年多以前他曾读过的一篇论文,讲的是一些人具有特殊的遗传变异,使他们对艾滋病具有抵抗力。 
这种变异是指CCR5基因上一小段缺失。这一基因编码了一个受体,艾滋病毒利用这个受体来侵入称为CD4+ T细胞的免疫细胞。有大约1%的欧洲人口其CCR5基因的全部2个拷贝有这种变异,这使得这些人很难感染艾滋病毒。如果Hütter能用这种缺少CCR5受体的细胞替代病人免疫细胞的话,病人也许就不会那么容易感染艾滋病毒了。 
Hütter在德国骨髓捐献中心为这名病人找到了80个合适的配型,其中61号骨髓捐献者被证实具有这种CCR5变异,在2007年2月Hütter对患者进行了这一移植手术。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艾滋病研究者James Riley表示,尽管到现在为止只做了一例这种手术,不过结果是极具价值的。他说:“这提供了充足证据表明,如果让身体中大部分细胞具有对艾滋病的抵抗力,则身体真的能够抵抗病毒。” 
Hütter则表示另一组医生正准备对另一名艾滋病测试阳性的白血病病人进行同样的手术,这将是第二例这种手术,几年后我们就能看到结果。 
那么患者究竟有没有被治愈呢?这还说不好,尽管该名患者大约2年时间没有出现复发,不过有可能病毒仍然会回来。病毒也许正潜伏在医生无法检验的细胞内,比如脑部或心脏的细胞。 
此外,还有一类艾滋病毒并不利用CCR5受体来侵入细胞。这类病毒通常不会在有正常免疫系统的病人身上出现,不过它们可能最终会在这名病人体内繁衍。 
可以确定的是,大多数艾滋病测试阳性的人恐怕不会愿意接受这种治疗方法。骨髓移植有一定风险,相比数年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疗法来说,即使考虑到药物的副作用,骨髓移植的风险还是要更大一些。在接受骨髓移植前,病人要接受药物和放射处理来杀死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这一过程中,病人极易受到感染,并且最终病人的身体还有可能对所移植的干细胞产生排异。 
有一些药物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所生产的一种CCR5抑制剂,称为maraviroc,已被批准在美国和欧洲使用。其他公司则忙于研发更进一步的靶向CCR5的药品。 
不幸的是,maraviroc并不能完全阻止艾滋病毒绑定到CCR5,而且这种药得与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品一起组合使用。Riley表示:“基本上艾滋病毒能找到一些方法绕过药物而继续利用CCR5”,他还补充说,艾滋病毒可能能击败抑制药物,或者能绑定到CCR5的其他部分,而药物却不行。 
其他研究人员正在试验基因疗法来完全阻止CCR5的产生。比如,Riley过去曾与一家称为Sangamo BioSciences的生物技术公司合作,以确定该公司一种用于敲除目标基因的技术是否能用于敲除CCR5基因。Sangamo公司上周宣布,公司已经开始临床I期试验,这一试验将包括移出参与者T细胞的一个样本,敲除CCR5基因,并且最后将这一改动过的细胞重新注入病人体内。这一试验是搞清该类技术安全性而非疗效的第一步,并且参与者的未受改动的T细胞将不会被摧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Volume 360:692-698,Gero Hütter,Eckhard Thiel)

基因疗法为艾滋病患者带来曙光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5日报道,基于基因植入的艾滋病治疗临床测试取得重大进展,可使患者安全地受益。这一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小组以74名艾滋病人作为调查主体,其中一半的病人接受了基因治疗,另一半则注射了安慰剂。被调查者都暂时中止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以确认基因疗法是否有效。虽然基因疗法不如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效,但受测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浓度却比注射安慰剂的患者低了1/3。此外,前者体内的CD4+ 白细胞(白血球)的数量比后者高出许多,而该种免疫细胞正是由艾滋病病毒等激发所产生的。

  此次研究的负责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纳德·光康博士和他的同事从患者身上提取了血液样本,将CD34+干细胞分离出来。该种细胞可以发育成多种类型的白细胞,其中就包括由艾滋病病毒攻击产生的CD4+免疫细胞。随后,研究人员将把一个额外的、可产生核糖核酸酶的基因植入干细胞内。试验表明,如果干细胞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细胞内产生的酶便会削减病毒用于自身复制的重要基因。当改变了的细胞重新被植入病患体内,就会成长为白细胞,阻止病毒成倍繁殖和感染其他细胞,并将使免疫系统逐渐对艾滋病病毒产生免疫。数据表明,病人体内植入的改变后的细胞越多,其体内的艾滋病病毒就变得越少。

  光康博士表示,基因治疗是取代药物治疗的可行方式,有望通过对感染个体嵌入一个或多个基因,来抵抗艾滋病病毒。这一方式有望实现对艾滋病病毒的直接控制,人们无需再依赖于长期的药物治疗。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代表了一种新的、具有潜力的、重要的且长期有效的疾病控制方式。研究人员称,如果骨髓内原有的干细胞全部被改变后的干细胞所取代,疗效将更显著。但这一设想过于危险,在伦理上也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光康博士表示,基因疗法还需要进行多次的试验和深度的研究,他们将继续研发更快捷有效的基因植入治疗方式和延长基因治疗的有效时限。

放射免疫疗法可治疗艾滋病

  美国耶什华大学阿尔贝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学家将抗体装载到放射性载体上有选择性地摧毁被微生物和HIV感染的细胞。这种放射免疫疗法(RIT)有望能够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艾滋病和病毒引起的癌症。这是该学院核医学和微生物与免疫学副教授埃卡特琳娜﹒黛德考瓦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专题研讨会上发表上述观点的。 
  目前只用于癌症治疗的RIT是利用了一种抗体只针对人体内一种抗原这一特点。把放射性物质与特殊抗体结合,放射就会针对表达相应抗原的细胞,这样就会减少对其他组织的伤害。这种特异性治疗方法是现有放射治疗水平达不到的。 
  RIT最早是用作癌症治疗而开发,目前在治疗起源于免疫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上获得很大成功。黛德考瓦在最近几年与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授阿托罗﹒卡萨德沃合作改进了这项技术,将它用于治疗真菌、细菌和病毒所引起的感染。
  由于病毒与癌症细胞之间差别很大,将放射免疫治疗用于HIV面临很大挑战。病毒是微薄蛋白包裹着DNA或RNA的微小生物。简单、不易被破坏和复原能力强使它很容易摆脱针对它的辐射,而且它还具有快速恢复损伤的能力。更复杂的是,HIV能躲避免疫细胞,使抗体远远达不到它们。 
  “我们的方法不是以病毒本身为靶子,而是病毒所停留的淋巴细胞。” 黛德考瓦博士说。“幸运的是淋巴细胞属于人体中的放射敏感细胞。” 
  研究人员设计的这种RIT是由糖蛋白41(gp41)抗体和放射性同位素铋-213与一种特殊配体分子结合组成。选择gp41抗体是因为它与gp41抗原结合后在HIV感染细胞表面能有确切表达。此外,与HIV的其他糖蛋白不同,gp41抗原通常不会进入到血液中,这样放射性标记抗体就不会迷失目标。选择铋-213是因为它有几种特性,包括半衰期为46分钟。如此短的半衰期便于治疗操作,也便于放射性抗体发挥作用。铋-213在4小时后就会消失殆尽。 
  研究人员证明,这种治疗能有效清除实验室和两个不同HIV小鼠模型中被HIV感染的人类细胞。目前,研究小组正在进行该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亚临床实验,以便为在HIV患者身上的Ⅰ期临床试验做准备。 
  RIT还有治疗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癌症的潜质,如宫颈癌(某些与人类乳头状瘤感染有关)和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这些癌症几乎占所有癌症的四分之一。“许多病毒相关癌症会继续表达病毒抗原。” 黛德考瓦博士说。“由于身体其他地方不会有这些抗原,所以RIT治疗病毒相关癌症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对患者来说毒性也很低。”

PNAS:科学家利用植物制出大量抗HIV蛋白

近日的Nature新闻栏目对一篇发表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的文章进行了报道,据介绍,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是目前为止临床上唯一能抑制艾滋病病毒侵入健康细胞的活性蛋白,研究性文章的标题为:Scaleable manufacture of HIV-1 entry inhibitor griffithsin and validation of its safety and efficacy as a topical microbicide component。

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的欧文伯勒癌症研究项目组的成员Kenneth Palmer及其同事将griffithsin基因导入一种烟草花叶病毒,并将其感染了9300多棵烟草花叶植物,从植物叶子中提取了60克griffithsin蛋白(简称GRFT)。

据介绍,目前将GRFT蛋白用于人类细胞系试验上发现其具有抵抗HIV的强大功能。研究发现,GRFT蛋白能结合到HIV病毒表面,阻止感染了HIV病毒侵犯健康的细胞。

到目前为止,临床试验从未发现一个能阻断HIV病毒感染的蛋白,这一举措令研究者兴奋。先前,一种名为carraguard的化学药物具有摧毁HIV病毒表面蛋白的功能,该药物被列为首个抗艾滋病的药物,并进行了临床三期试验。遗憾的是,到2007年底,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carraguard不具备临床活性,该研究项目以失败告终。

蛋白质griffithsin能与艾滋病病毒表面蛋白结合破坏艾滋病病毒的伪装,将病毒暴露于免疫系统中,杀死病毒。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大肠杆菌表达griffithsin蛋白,然而,由于成本太昂贵,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现在将griffithsin基因导入烟草花叶病毒,加快了griffithsin的产业化生产,也便于临床试验的开展。 

将Griffithsin蛋白作用于艾滋病模型动物发现有强烈的抑制艾滋病病毒的功能,并且griffithsin对动物体没有化学刺激性。

研究开发艾滋病药物的设计思路编辑本段回目录

  1 HIV病毒引起感染的过程

  HIV形状为一个10mm的圆球,其外膜由两层脂类物质构成。外周膜上覆盖一层糖蛋白(gp41和gp120),外周膜内侧有两层蛋白质内膜(P24和P18),病毒中央为RNA和几个逆转录酶。

  该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CD4细胞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缺陷。HIV侵袭靶细胞的过程为:

  ①结合:病毒的gp120与CD4细胞的抗原分子结合,外周膜融合并把病毒粒子遗传物质RNA释放到胞质中,即所谓脱壳;

  ②逆转录:经过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副链,然后再以DNA副链为模板合成DNA双链;

  ③整合:DNA双链经环合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的DNA链中;

  ④修饰和翻译:细胞酶系在病毒长末端重复顺序(LTR)指导下,将整合进染色体中的病毒DNA大量转录成RNA,其中一部分RNA分子作为mRNA翻译出子代病毒的结构和功能蛋白,另一部分则成为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并装配成新的病毒粒子;

  ⑤装配和释放:成熟的子代病毒通过芽生方式穿透CD4细胞而释放出来,再感染其他T4细胞。

  2 抗艾滋病药物设计思路

  抗HIV药物研究可针对HIV复制的五个阶段之不同特点进行设计。

  ①病毒与靶细胞结合阻止剂:由于HIV主要与靶细胞膜表面的CD4受体结合。故该类药物设计的着眼点放在特异性作用于病毒蛋白(尤其是被膜蛋白)或靶细胞T4抗原,病毒结合位点以及能干扰病毒被膜的完整上。

  ②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病毒进入靶细胞后,其逆转录酶RT是催化产生正链DNA共聚物的关键。因此,该类药物设计的最佳靶点为逆转录酶。目前批准上市的五个药物均基于这一着眼点,但它们均属于核甙类化学药物,毒副作用大,选择性不高,且有耐药菌珠出现,故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具有选择性高的非核甙类RT抑制剂是未来抗HIV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

  ③HIV前体蛋白酶抑制剂:HIV的前体蛋白裂解成各种结构和功能酶蛋白,是在蛋白水解酶(PT)的作用下实现的,这是HIV复制周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因此,寻找化学结构和立体结构能满足HIV蛋白酶对底物的要求,模拟肽水解过程,通过氢键等方式与HIV蛋白酶形成底物-酶复合物来抑制HIV蛋白酶活性,就可达到阻止HIV前体蛋白裂解,终止HIV复制之目的。

  ④HIV基因表达抑制剂:该类药物可考虑从抑制病毒末端重复顺序编码的调节蛋白tat活性着手,来抑制HIV的复制,从而达到有效地抑制HIV基因表达之目的,这是抗HIV药物研究的新方向,是将来发展抗AIDS药物的重点。

  ⑤病毒装配及释出阻断剂:病毒的装配及释出是其复制和感染细胞的最后阶段,研究特异性作用于此阶段的抗病毒剂十分重要。该类药物研究可模拟肿瘤药物的研究,即重点应放在抗有丝分裂和抗突变两个方面,从而达到抑制病毒细胞增殖的目的。

  ⑥HIV细胞杀灭剂:以上设计主要是针对HIV复制周期的几个阶段,以抑制HIV复制为目的,为艾滋病患者靠自身免疫消灭HIV提供了机会,但均不能直接杀死HIV。目前研究即能杀死HIV和被感染CD4细胞,又对人体正常细胞无害的药物,尚是世界最大的难题,世界各国均普遍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尤其是从天然产物寻找HIV杀灭剂,将是一条最现实,最有希望的途径。故抗HIV天然药物的研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AIDS药物研究的重要领域。

2006年

HIV-1转录反式激活抑制剂研究为艾滋病治疗拓新路

    在HIV的复制周期中,转录的反式激活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是艾滋病药物研究的理想靶点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反式激活机理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目前基于反式激活过程各个环节为靶点的合理药物设计和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为抗艾滋病药物研发提供了大量的先导化合物,且部分已进入临床试验,对HIV-1转录反式激活抑制剂的研究将为艾滋病的化学治疗拓展更广阔的领域。
 
    ■HIV-1转录的反式激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是一种RNA病毒。在转录过程中,没有反式激活因子(Tat)的情况下,整合的病毒DNA转录不完全,只有短的转录体生成。Tat与病毒新生RNA的反式激活应答区(TAR)相互作用,反式激活病毒RNA的转录,使得转录得以持续进行下去,生成完整的RNA。 
    Tat是含有86~106个氨基酸残基的柔性很强的蛋白质,在HIV-1病毒的转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Tat的碱性区含有保守序列RKKRRQRRR(49~57),富含碱性氨基酸,可以特异性地与TARRNA的凸起区相互作用,是Tat与TAR相互作用进行反式激活所必需的。TAR是具有59个碱基的茎环结构,位于所有HIV-1mRNA的5′末端上,凸起区(UCU)是TAR与Tat相互作用的重要功能区。 
    HIV-1RNA聚合酶Ⅱ从5′长末端引发转录。如果没有Tat蛋白,转录的单延伸过程就有缺陷,只生成短的转录体(包含TAR)。Tat碱性区直接与TAR凸起区的U23及其两端的碱基对A22·U40和G26·C39结合。在Tat与TAR的结合过程中,PTEF-b也起着重要的作用。TAR上、下游茎间角度减小,由游离构象转变为稳定的Tat结合构象。RNA聚合酶Ⅱ通读终止序列(TAR),转录生成全长的病毒RNA。
 
    ■以Tat为靶点的抑制剂 
    法国研究人员发现,TDS是根据对Tat测定的NMR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分子对接设计的抑制剂。TDS与Tat含保守残基(L43-R53)的疏水口袋结合,阻断Tat活性构象的形成。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化合物,TDS对于寻找更有效的HIV-1转录反式激活抑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氟喹诺酮类衍生物以非依赖于TAR的方式抑制Tat的功能,代表药物是K-12及其类似物K-37、K-38。在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K-38抑制HIV-1的半数有效浓度为3.8纳摩尔/升。 
    EM2487是从链霉素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小分子化合物,对HIV-1急性和慢性感染细胞都有抑制作用。日本研究人员发现,EM2487对HIV-1的抑制作用部分基于其对Tat功能的选择性抑制。
 
    ■以TAR为靶点的抑制剂 
    靶向于TAR凸起区的抑制剂 吖啶衍生物CGP40336A的芳杂环堆积在凸起区中,使TAR形成与Tat结合相似的构象,从而抑制Tat-TAR复合物的生成。瑞士研究人员发现,CGP40336A对Tat-TAR复合物的半数竞争剂量为22纳摩尔/升,对HIV-1复制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2微摩尔/升。研究人员还对一类二苯呋喃衍生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可以选择性地与TAR凸起区结合而抑制HIV-1的反式激活。其中,化合物DB60抑制Tat-TAR相互作用的活性最强。 
    意大利研究人员对喹诺酮化学库进行随机筛选得到了6-氨基喹诺酮衍生物WM5。尽管WM5的结构与K-12的相似,但作用机制完全不同。WM5通过与TAR凸起区高亲和力结合,从而抑制Tat-TAR复合物的生成而阻断HIV-1复制。 
    美国研究人员以TAR的凸起区为靶点,先后使用分子对接软件DOCK和ICM从现有化学品目录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后发现丙氯拉嗪、氯丙嗪和乙酰丙嗪的活性最强。乙酰丙嗪在100纳摩尔/升可完全抑制Tat-TAR相互作用,是很好的先导化合物。 
    北京大学研究人员合成的β-咔啉衍生物由一条碳链连接精氨酸残基和咔啉而成。其作用机制是咔啉与TAR的凸起区结合,精氨酸残基模拟Tat的精氨酸残基与TAR凸起区之间特异性结合。英国研究人员合成了RBT系列化合物,利用NMR和计算方法建模得到其作用机制:RBT550的吲哚部分插入并堆积在TAR的凸起区中而使TAR形成无活性构象,氨基通过静电互作用与TAR的骨架结合,抑制Tat与TAR间的相互作用。RBT550对Tat-TAR复合物的抑制常数为39纳摩尔/升。 
    靶向于TAR环区的抑制剂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2,4,5,6-四氨基喹唑啉与TAR的环区结合,抑制Tat-TAR相互作用,下调细胞内的反式激活而抑制HIV-1的复制。 
    同时靶向于凸起区和茎区的抑制剂 加拿大科研人员合成的氨基糖苷-精氨酸共轭物(AACs)与TAR的凸起区和上游茎区相互作用,阻断Tat与TAR的相互作用。AAC类的代表化合物有新霉素B的六精氨酸衍生物(NeoR)、庆大霉素的三精氨酸衍生物(R3G)和卡那霉素A的四精氨酸衍生物(R4K)。在HIV-1感染的PBMCs中,NeoR对HIV-1的半数有效浓度为纳摩尔浓度级别。 
    靶向于TAR的反义核酸类 基于TAR序列的反义核酸可以与TAR特异性结合,阻断Tat-TAR复合物的生成。法国研究人员证实,2′-氧-甲基R0624适体的UCCCAGA部分通过与TAR特异性互补的环-环相互作用,生成稳定的复合物。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聚酰胺核苷酸类似物(PNA)与TAR的环和凸起区互补结合,阻断Tat-TAR复合物的生成进而抑制HIV-1复制。 
    靶向于TAR的Tat拟肽类抑制剂 竞争Tat-TAR相互作用的肽或肽模拟物可以阻断HIV-1的复制。此类的第一个肽先导化合物是序列与Tat碱性区类似的ALX40-4C。后来,瑞士研究人员用组合化学的方法筛选得到CGP64222。NMR数据显示,CGP64222和Tat一样,与TAR的凸起区及其两侧的两个碱基对相互作用,使得TAR由自由构象变为与Tat-TAR相似的结合构象,从而抑制Tat-TAR复合物的生成。CGP64222在MT-4细胞中对HIV-1的半数抑制浓度为8.4纳摩尔/升,在125纳摩尔/升未发现细胞毒作用。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CGP64222在培养细胞中的抗HIV-1活性主要来自于其与CXCR4的选择性相互作用。此外,美国研究人员合成了基于(L)Lys-(D)Lys-(L)Asn序列的环肽,并发现其在人细胞内对反式激活的半数抑制浓度为40纳摩尔/升。 
    ■以P-TEFb为靶点的抑制剂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黄酮类抗肿瘤药Flavopiridol通过与P-TEFb的CDK9亚单位的ATP结合口袋作用而阻断反式激活。1991年《科学》上发表文章报道苯二氮类化合物(Ro5-3335和Ro24-7429)可在转录的反式激活阶段抑制HIV-1的基因表达。后来有研究显示,其活性可能依赖于P-TEFb的CycT1亚单位。Ro24-7429虽进入了I期临床,但由于高神经毒性已被放弃。 
    此外,比利时研究合成的抑制剂N-氨基咪唑衍生物(NAIMS)和吡啶氧化物衍生物(JPL-32、JPL-88、JPL-133),可能通过作用于转录的反式激活过程而抑制HIV-1的复制。

2007年

德发现可阻止HIV附着细胞的物质

  德国科研人员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一种缩氨酸,实验发现它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HIV)附着、侵入人体细胞。这一发现为抗艾滋病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有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

  德国乌尔姆大学研究人员对人体血液中的大量成分进行分析筛选,最终找到了这种缩氨酸。研究人员将它命名为病毒抑制缩氨酸VIRIP。 VIRIP可以干扰HIV-1的表面蛋白GP41,使其不能发挥作用,从而阻止 HI V-1附着到人体细胞上。VIRIP的动物实验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研究人员希望今年能够开始人体试验。

2008年

《自然》《科学》最新文章公布艾滋病研究重大进展

1月24日的《自然》杂志上,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和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ADARC)的研究人员在人类细胞表面确定了一种可阻止艾滋病病毒扩散的蛋白质分子——tetherin,该发现有望为病毒学研究开启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为未来的药物研究铺平道路。此前,在1月10日的《科学》杂志的网络版上,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大量被艾滋病病毒利用蛋白质,因而朝寻找新艾滋病药物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抵抗HIV的蛋白质 在1月24日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和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ADARC)的研究人员在人类细胞表面发现了一种能使病毒紧系在细胞上的蛋白,并称其命名为“tetherin”。这种蛋白质可将病毒颗粒附着在母细胞的外膜上,使它们好像被胶水粘在那里,从而有助于阻止艾滋病病毒(HIV)突变株的扩散。  

这个故事要追溯到两年前。当时鲍尔·比埃尼亚斯博士在研究中发现,通过利用一种称为Vpu的蛋白质,正常的HIV-1颗粒才可从粘膜表面脱落。之后,比埃尼亚斯一直在寻找HIV-1颗粒与细胞间凝胶的来源。 

为追踪到蛋白,比埃尼亚斯研究小组详细检查了已知人类基因的基因活性,并对那些需要Vpu才能使HIV释放的细胞和那些不需要Vpu的细胞进行比较。最后,他们将范围缩小到一个非常有可能的候选者。这个候选者就是tetherin:当tetherin出现而Vpu不出现时,有大量的病毒颗粒堆积在细胞表面;而当tetherin缺失时,即使带有不足量Vpu的病毒都得以逃离。 

研究人员称,他们的研究发现了细胞自身防御病毒的一种新方法,而这将为病毒学研究开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这类蛋白如何对抗其他病毒,病毒又如何学会逃避它。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把重点放在tetherin的抗病毒活性到底有多广、是否有对HIV或其他病毒可提供额外免疫性和敏感性的变种存在。如果药物研究人员能够对tetherin和Vpu的互动进行干预,那么新发现的蛋白质甚至可能提供一个潜在的治疗方向。  

被HIV利用的蛋白质 病毒都用劫持寄主细胞中细胞机器来复制繁衍自己的本事,当然HIV病毒也不例外。在1月10日的《科学》杂志的网络版上,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大量被艾滋病病毒所劫持利用的蛋白质“绑架名单”。HIV病毒自己仅仅有9个基因。但它们有办法弥补自身的过于简单结构,能够以“凶残”而复杂的方法利用宿主的机器来增殖并破坏宿主。

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人们鉴定了数十个HIV增殖所必需的人类蛋白质或作用因子。HIV所利用的蛋白被称为HIV依赖因子,目前已经发现了36种。基于前人的工作,这项新的研究发现了273个HIV可能作用的目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被发现与HIV有关。

该项研究由波士顿的布瑞根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Stephen Elledge领导。他的研究小组利用RNAi技术在体外逐个干扰人类数千个基因的表达,干扰的同时加入一些HIV,然后观察其现象。如果HIV不能良好生长,则表明必定是缺少所干扰基因的蛋白质产物的缘故。

抑制艾滋病病毒增殖新机制

人体细胞中一种名为“APOBEC”的蛋白质能阻碍艾滋病病毒增殖,但它通常会被艾滋病病毒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分解。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一种酶提高了“APOBEC”蛋白质抑制艾滋病病毒增殖的能力。

据日本共同社6日报道,日本京都大学讲师高折晃史等人利用人体细胞研究发现,“APOBEC”蛋白质拥有促使艾滋病病毒基因变异,进而阻碍其增殖的功能,不过通常它会被后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分解,从而不能充分发挥抵御该病毒的能力。

研究人员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注入一种名为“A激酶”的酶,在这种酶的作用下,“APOBEC”蛋白质变得不容易被分解,从而使其更好地抑制了艾滋病病毒的增殖。

在各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艾滋病病毒耐药性的增强是一个重要威胁,高折晃史希望上述研究成果能成为开发新型治疗药物的线索。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杂志电子版上。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Published online: 05 October 2008; | doi:10.1038/nsmb.1497

Phosphorylation of APOBEC3G by protein kinase A regulates its interaction with HIV-1 Vif

一种新HIV-1受体有可能成为开发艾滋病新药的作用靶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Arthos等报告,一种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受体——整合素α4β7(integrin α4β7)被发现,在HIV进入人体后此受体引导其至消化道。此HIV受体的发现也许可解释为什么消化道为HIV复制的主要场所,以及为艾滋病新药的开发指明方向。(Nat Immunol 2008年2月10日在线发表)

    感染HIV-1可导致病毒在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中播撒,然后引起胃肠道CD4+ T细胞大量减少,使患者出现进行性免疫缺陷。整合素α4β7为人体细胞的正常组分,位于消化道黏膜,是外周T细胞归巢受体。淋巴细胞向胃肠道淋巴组织的迁移由整合素α4β7介导。

    Arthos等研究发现,HIV-1的包膜蛋白gp120可与激活型整合素α4β7结合,该结合由一种位于gp120 V2环上的三肽介导,该三肽的基序与人体整合素α4β7的配体相似。在CD4+ T细胞上,使gp120与整合素α4β7衔接可使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被快速激活,而LFA-1参与滤过性微生物联会(virological synapses)的建立,后者导致HIV-1在细胞间有效播撒。

    目前已有多种HIV受体被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受体是位于T细胞上的CD4分子,该HIV受体于1984年被发现。其他2种重要的受体名为CCR5和CXCR4,都于1996年被发现。其中,CCR5为人体细胞的正常组分,它是HIV入侵的“把门神”,极少数人由于基因变异导致CCR5缺乏,即使他们经常暴露于HIV也不会被感染。

    研究者介绍,该新HIV受体可能成为艾滋病新药开发的靶点。比如,去年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新药maraviroc的机制就是阻断CCR5。目前,数种可阻断整合素α4β7受体的药物正在进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Arthos认为也应该研究这些药物是否具有潜在的抗HIV疗效。

TIM-3成为艾滋病治疗新靶点

  HIV感染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已失去了抗击这种病毒的能力。11月10日《实验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证明,被HIV感染的患者T细胞会表达一种叫TIM-3的蛋白,该蛋白使其不能发挥杀灭病毒的作用。通过抑制这种蛋白,将会帮助病人消除HIV和其它一些慢性感染。

  大量的抗病毒T细胞会出现在HIV慢性感染的患者血液中。然而,最终这些T细胞会衰竭而不能发挥作用。为了找到引起衰竭的原因,马里奥.奥斯托斯基领导的多伦多大学研究小组用健康人和HIV患者的血液做了对比。他们发现,在患者大量的HIV特异性T细胞中发现有TIM-3,而且TIM-3阳性细胞的数量随着感染的严重程度上升在增加。

  正常情况下,T细胞抗击病毒会引起该细胞的增殖和产生消灭病毒的因子,但是,一旦表达TIM-3后它们就失去了这种反应,TIM-3在这里起了作用;破坏它的信号就会恢复T细胞的抗病毒作用。TIM-3正常表达在执行完正常功能的T细胞上,这或许是关闭细胞预防炎症加重的一种方式。但作为HIV感染,持续的TIM-3表达可能会帮助病毒避开T细胞的攻击。

  是否是HIV感染本身引起的TIM-3表达还不清楚。但抑制该蛋白可能是控制这种抗逆转录治疗一直无效病毒的可采取的方法。

抗AIDS天然药物研究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具有抗HIV活性的天然产物

  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活性成分和直接应用天然药物以及中药配方治疗AIDS病的研究正方兴未艾。目前从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和动物来源的天然药物中已经发现了一些化合物对抑制HIV活性表现良好的势头。按天然产物成分类别,有以下几种:

  1 多糖类:

  ①肝素:为一种硫酸化多糖(Sulphated Polysacchride Class,SPS),本品有保护细胞不受HIV破坏,抑制病毒抗原在人体中表达的作用,且有较好的选择性,其活性与分子量和硫酸酯的含量有关,分子量越大,活性越强,硫酸酯含量越高,作用越强。

  ②松塔多糖:是由日本五针松中分离获得,能抑制HIV的逆转录酶活性。

  ③香菇多糖:其本身不具抗HIV的活性,但硫酸化后可有效地阻止HIV与靶细胞的结合。

  ④海藻多糖硫酸酯:系一角叉菜胶类化合物,有抑制HIV感染患者MT-4细胞中HIV的复制。

  ⑤紫花地丁多糖等等。

  2 蛋白质和肽类:

  ①天花粉蛋白:能增加HIV患者的CD4细胞,但存在引起疾呆等副作用。

  ②干扰素:是一类提高抗病毒免疫力,调节免疫反应的蛋白质。

  ③刀豆素蛋白,植物凝集素等。

  3 鞣质类:主要是一些高聚合度的水解鞣质,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4 生物碱类:

  ①喜树碱:对急性感染HIV患者细胞中的HIV复制的抑制率可达89-93%。

  ②类糖类生物碱:为一类双羟甲基四氢吡咯衍生物,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HIVgp120的合成,从而阻止了CD4与gp120的结合。

  ③罂粟碱:有抑制HIV复制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与其共存的吗啡却具有刺激HIV生长的作用。

  5 甙类:

  ①甘草甜素及其硫酸酯:均可抑制MF-4细胞中HIV引起的细胞病变及病毒抗原表达。

  ②大豆皂甙:其作用机理为在病毒繁殖早期抑制病毒的复制。

  6 黄酮和香豆毒类:

  ①Morusin(桑根皮素)及其类似物:抑制HIV的活性中心为分子中的异戊烯基和2’羟基,当2’羟基被取代或异戊烯基被还原时,活性消失。

  ②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录泺皮黄素,阿曼托黄素,野黄芩甙等均有抑制HIV的RT作用,其中黄芩素的特异性作用最强。

  ③香豆素类:如从热带树种Callophyllum lanigera中分得的Calanolide A,可抑制HIV RT的DNA聚合酶活性,有阻止耐药HIV所致的细胞病变效应。

  7 木脂甙类化合物:

  ①牛旁子甙元,络石甙元:均有抑制HIV复制作用,但由于此类物质又具有抑制哺乳类细胞的拓朴异构体酶Ⅱ(Topoisomerase Ⅱ)作用,故不能直接用于临床,只能作为选择性整合酶抑制剂的前药(leading compounds)。

  ②香菇菌丝的水溶性木脂素:有较强的抑制HIV导致的细胞病变,对HIV RT抑制率达90%,且有免疫促进活性和加强骨髓细胞增殖作用,为一非常有希望的抗HIV药物。

  8 其他类型:

  ①酚类:如氢醌有抗HIV、增强免疫作用,为一强的抗HIV剂;黄烷化合物可与HIVgp120相互作用形成不可逆转化合物等。

  ②棉酚(Gossypol0)对HIV的作用其左旋体强于右旋体。

  ③二聚萘喹啉生物碱具有包括抗耐药菌珠在内的HIV作用。

  ④贯叶连翘中的某些化合物可通过血脑屏障抑制HI VRT的活性。

  (二)具有抗HIV活性的天然药物

  据我对400种植物性天然药物抗HIV筛选,发现其中对HIV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有31种,有中等强度抑制活性的有110种,不具活性的260种。

  HIV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31种天然药物是:

  1 有效部位为脂溶性的有:红花、滇黄精、小乌泡根、松萝、甘遂、云南甘草、黄花紫茉莉、含羞草、水青树。

  2 有效部位为水溶性的有:荔枝、大叶钩藤、白花蛇舌草、紫草、青羊参、姜草、九节菖蒲、小伸筋草、大黄草、金钗石斛、狗脊、七叶莲、白补药、紫苏、苦楝、梗稻、大丽花、齿翼臭灵丹、大蒜、南烛、昆明滇紫草、有爪石斛。

2009年

月桂酸单甘油酯能抑制猴艾滋病病毒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常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廉价化合物,可以帮助猴子阻断猴免疫缺陷病毒(即猴子版本的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这一发现有望为人类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提供新方法。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小组在5日出版的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以雌猴为对象进行的实验中发现,月桂酸单甘油酯(简称GML)可以有效帮助雌猴避免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

实验中,研究人员选了10只雌猴分为两组,给其中5只雌猴的阴道注入一种含有月桂酸单甘油酯的凝胶处理液,另外5只作为对照组。然后,这些猴子体内均被注入一定剂量的SIV病毒。

随后两个星期的观察显示,对照组5只猴子全部感染了SIV,而使用月桂酸单甘油酯处理过的猴子只有1只被感染。

月桂酸单甘油酯是天然存在于一些植物中的化合物,提取之后经常作为杀菌剂及消炎剂添加到食品、日用品或化妆品中。《自然》杂志介绍说,此前也曾有研究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杀菌剂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但效果均令人失望,而月桂酸单甘油酯则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效果。

研究小组强调说,月桂酸单甘油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十分廉价,一旦证实能有效阻断人体艾滋病病毒传播,就有望研制出便宜的、用于女性的艾滋病预防药物。另外,除了艾滋病以外,这种化合物可能还有阻断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作用。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利用月桂酸单甘油酯进行人体临床试验前,还需要进行大量实验分析工作。

附:月桂酸单甘油酯又名十二酸单甘油酯(glycerolMonolaurate,简称GML) 月桂酸单甘油酯由月桂酸和甘油直接酯化合成,外观一般为鳞片状或油状、白色或浅黄色、无味的细粒状结晶。它既是优良的乳化剂,又是安全高效广谱的抗菌剂,且不受pH限制,在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仍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缺点是不溶于水,限制了其应用。
  特性:化学名 2,3-二羟基丙醇十二酸酯
  CAS Registry No. 142-18-7
  结构式
  分子式 C15H30O4
  分子量 274.21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编辑本段回目录

早在1986年,全球已开始研制AIDS疫苗,从相继研制的疫苗性质分析,有灭活全病毒疫苗、gp120与gp160蛋白疫苗、活的重组载体疫苗(即将不同HIV-1结构蛋白片段整合到牛痘病毒、BCG、腺病毒或伤寒杆菌Ty2la等)和DNA疫苗[40]。已有数十种艾滋病疫苗进行了Ⅰ/Ⅱ期临床试验,证明这些疫苗是安全的,而且也有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但未见其能保护免疫者不被HIV感染。从1987年开始临床试用的候选疫苗约有50种,已试用的国家有泰国、美国、法国、巴西、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中国、澳大利亚等。也有人曾经试图用猴艾滋病病毒(SIV)减毒活疫苗来预防人类的AIDS,但是经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大量研究证明这种疫苗在新生猴可引起AIDS,即使在成年猴连续观察几年后也可引起发病,所以减毒SIV疫苗是不安全的。值得指出的是,在自然饲养管理状态下,已证明SIV能从猴传给人。

从目前疫苗研究进展看,大致可分为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HIV变异性、多型性十分突出,不但见于不同HIV感染者之间,不同亚型毒株之间,甚至同一个体的毒株很快产生变异。值得指出的是,目前证实不同型疫苗保护作用的动物模型已经建立,对病毒结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更加清楚,已拥有多种研制疫苗技术(载体分配系统),但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在2000年第13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对疫苗发展的重要性和疫苗研制的策略性取得了共识,即在艾滋病控制上,明确作出以宣教为主的行为干预和以疫苗为主的医学干预并重的策略调整,从而在疫苗研制的人力、物力、财力上已大幅度增加,并从现有疫苗研究资料提高了对人群保护率达到70%~80%或能保护受试者免于发病为疫苗有效标准。同时,提出有效艾滋病疫苗将采取几种不同类型的疫苗合并应用,如DNA疫苗与活载体疫苗,或活载体疫苗与DNA疫苗或蛋白类疫苗的联合应用。

2008年

科学家对艾滋病病毒HIV疫苗前景感到悲观

  大部分科学家承认,也许永远无法研制出艾滋病病毒疫苗,甚至那些认为十年内能够制成疫苗的人也警告说,哪怕疫苗研制成功,也不太可能真正有效地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默克公司生产的疫苗试剂原本最有可能成功,但在临床试验中遭遇失败。人们从中得出的主要结论之一,便是十多年来,科学家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之前,先在猴子身上试验艾滋病病毒疫苗,但这种动物试验模型实际上并不成立。

  默克公司中止了这一失败的临床试验,因为这种疫苗可能实际上增加了人们感染艾滋病的机会,因此超过80%的受访科学家认为,现在重要的是要转变艾滋病病毒疫苗的研究方向。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南非艾滋病研究项目中心(CAPRISA)的科学家发现,那些具有攻击艾滋病病毒(HIV)的独特免疫系统的人,正在导致此病毒突变成毒性更弱的变种病毒,即使感染正常免疫系统的人,其毒性仍旧较弱,这表明将有新办法来攻克艾滋病。此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21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杂志上。

美取消最大规模的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院官员安东尼·法西宣布,美国政府主导的一项艾滋病(HIV)疫苗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取消,取消该项重大试验的原因是:科学家们意识到,他们对艾滋病疫苗与人体免疫系统如何相互作用的相关知识认识得还不够,在大规模的人类临床试验之前,研究人员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基础研究和动物试验,以研究和了解相关作用机理。

2009年

HIV病毒靶蛋白与普通感冒病毒的融合

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支持下,美国罗格斯大学艾滋病研究人员盖尔﹒佛斯坦迪格和埃迪﹒阿诺德和同事将HIV病毒上帮助其进入细胞的一部分取下,并将它放到普通感冒病毒上,随即用这种病毒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研究者发现,这些动物产生了抗体,并对无论是孤立的还是变种的多种HIV病毒有免疫作用。他们在《病毒学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进展情况。近年来,随着对HIV有变异倾向的认识,针对单一类型HIV的抗体没有得到认可,人们在寻找能有效治疗变异品种的疫苗。但区域不同HIV变异也存在差别的现象使得寻找抗击多变种HIV的光谱疫苗面临巨大挑战。阿诺德和同事发现了HIV中对其完整生命周期至关重要的部分,从而找到了它的要害。“我们所发现的帮助HIV进入细胞的这一部分,也是大多数HIV变种共有的部分。”阿诺德说。“这一部分对病毒来说很难发生变化,因此也是真正有用的靶点。”尽管大多数疫苗实际上是利用灭活的病原体本身来来刺激抗体产生,但用HIV作为疫苗载体实在是太危险了。阿诺德所采用的疫苗载体是携带HIV靶蛋白的无害鼻病毒。使用鼻病毒作载体需要保持HIV病毒这一部分的形状不变,这样,当免疫系统发现它时就像对真实HIV那样产生免疫反应。

实现这一目的面临着较大工程问题。既要从HIV中取下一小块部分,然后再将这一部分装在与其完全不同的鼻病毒身上,还要保证这一部分的形状和作用与原来相同。研究人员利用重组工程开发了一种方法,系统地尝试了将上百万HIV片断结合到鼻病毒身上。他们还实验了上百万种将一部分移植(结合)到另一部分的方法,并创建了“组合库”。“我们也不能把事情夸张,因为这种免疫反应的程度不是很巨大,但也很显著。”阿诺德说。“证明这一特殊部分能产生相关的免疫反应这还是首次。用它作为疫苗或许还不足够强,但这是我们所做工作出发点是非常合理的证据。”

美科学家发现艾滋病病毒天然抗体

25年来,科学家研发艾滋病疫苗的种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现在,他们决定另辟蹊径––在一些“长寿”的艾滋病患者身上寻找提供天然免疫力的抗体。这些患者同艾滋病病毒(HIV)一起共存了20多年,其间没有出现任何发病迹像。科学家认为,是天然免疫力让这些病人躲过了HIV的攻击。有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迈克尔?纳森兹维革教授和同事对6名“长寿”的艾滋病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没有服用抗病毒药物,也没有显现任何艾滋病迹像,比如,饱受艾滋病病毒攻击的某些白血球数量的下降。科学家认为,这些人天生就携带有抵抗HIV的免疫系统,所以能做到“百毒不侵”。
科学家研究了这些病人血液内发现的抵抗HIV的抗体,结果显示,利用这些“长寿”的艾滋病患者体内产生的几个抗体制造的一种疫苗能够阻止HIV感染人体细胞。
纳森兹维革说,这些“长寿”者的免疫系统能产生一套抗体,这些抗体能“同仇敌忾”地“抵消”艾滋病病毒,阻止它感染免疫系统的血细胞,使免疫系统能够不断自我复制。
纳森兹维革说:“病人体内有不同的抗体,每个抗体对HIV都有有限的抵消能力,但如果它们结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威力无穷。所以,我们应该复制天然的抗体。”
科学家将上述疫苗用于实验室试管中培育出来的人体细胞,取得了成功。科学家已经鉴定出了这些“长寿者”产生的500个抗体,并且使用基因技术在实验室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科学家希望能在实验室动物和志愿者身上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科学家都认为,疫苗是控制肆虐全球并每年杀死200万人的艾滋病的唯一有效的方式。过去几十年中,寻找艾滋病疫苗的研究遭遇了一系列挫折。许多人都会在感染艾滋病毒的几年内死去,有些人能应付更长时间,也不必求助于药物,但很少有人(或许5000人中只有一个人)携带着艾滋病毒的天然免疫系统。
纳森兹维革说,新方法用自然的方式抵挡艾滋病病毒,人体自身产生抗体,而不是使用传统艾滋病疫苗使用的合成的“魔弹”抗体来刺激免疫力,科学家已经证明,“魔弹”抗体并不成功。

中国启动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研究

    中国首次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研究21日在广西南宁宣布正式启动,研究人员希望在此前基础上继续招募志愿者开展新的临床实验,以进一步检验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支艾滋病疫苗的安全有效性。此次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的Ⅱ期研究,主要目标是在Ⅰ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艾滋病疫苗在扩大的健康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为能否继续进行评价疫苗效力的临床实验提供依据。该艾滋病疫苗包括DNA疫苗及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疫苗两个组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疫苗的免疫原选自我国流行最广的HIV毒株CRF-07,包括gag,pol,env和nef四个基因。疫苗的载体选用天坛株痘苗病毒,是因为该痘苗病毒曾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天花疫苗,安全性已得到了数亿人群应用的充分验证。

    这一疫苗研发获得了国家863计划课题及欧盟有关项目的资助。据介绍,国际上艾滋病疫苗研究已有二十余载,虽然耗巨资进行了此类疫苗的100多次临床试验,但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问世,两项已完成Ⅲ期的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截至目前,国际上宣布失败的艾滋病疫苗均为蛋白疫苗或非复制型载体疫苗,属于死疫苗。与国际上流行的艾滋病疫苗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大不相同,我国科研人员此次进行临床试验的是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属于活疫苗,能在动物上引起很强的免疫反应。动物实验表明,该疫苗在小鼠及猴子体内均可诱导出很好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并可对猴体感染人/猴免疫缺陷病毒具有保护作用。专家表示,目前国际艾滋病疫苗界正出现从非复制型载体向复制型载体转变的趋势。我国正在进行的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正处于这一潮流的前沿,是当前唯一正在进行的复制型载体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

防治策略上的研究编辑本段回目录

目前对艾滋病尚无有效的治愈手段和预防疫苗,因而唯一的办法只能从社会行为方面去预防HIV传播。全世界近二十年的经验表明,采取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措施的预防工作对控制HIV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41],有效的干预都是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密切结合的产物。

1、 预防性途径传播HIV感染

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是降低性活动中发生传播的危险。主要的策略包括:促进性活动中的避孕套使用,及时彻底治疗性病,减少性伙伴人数以及禁欲。这些策略常常结合使用,而且针对个人的预防策略要有相应的社会环境支持。被公认为比较成功的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实例有:

泰国九十年代初开始的“100%使用避孕套”运动,采用宣传教育、免费为卖淫妇女提供避孕套、用行政干预手段惩罚不使用避孕套的性服务场所,以及改善性病服务等综合措施,不仅使性服务行业中避孕套的使用率大幅度上升,性病流行率下降,而且其它性活跃人群如泰国入伍新兵中也发现危险行为率下降、避孕套使用率的上升,特别是入伍新兵的HIV感染率从1994年开始呈现降低趋势。

在非洲的坦桑尼亚、乌干达,提高性病服务质量、积极治疗性病对减少HIV感染发病率也发挥了作用,例如在坦桑尼亚,改善性病服务的社区HIV感染发生率下降了42%。

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政府在艾滋病感染流行初期迅速做出有效的对策:公开讨论艾滋病的威胁,积极寻求宗教组织和社区组织对艾滋病预防的支持,在中小学课程中设置性教育,全面推广和改善性病治疗,积极推动使用避孕套等。结果,虽然西非地区HIV感染率上升很快,但塞内加尔的HIV感染一直保持着低而且稳定的水平。

开展青少年性教育一直是艾滋病预防的重要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美国、欧洲)还是发展中国家,青少年性教育的结果都表明,高质量的、科学的性教育并没有使青少年提早开始性活动,有些项目还显示接受教育的孩子开始性活动的年龄推迟;对那些已经开始性活动的孩子,性教育促进了安全性行为,减少了少女怀孕以及性病的发生。

我国一方面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公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反对性自由倾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还需开展广泛、深入、持续的全民艾滋病宣传教育,修改“禁娼”和“禁毒”法律中不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关条文,在这项工作未完成以前,国务院尽快出台有关政策,保护和支持医务卫生人员、社会工作者、民间团体在高危人群中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包括使用避孕套的性安全教育、使用清洁针具的减少危害教育,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试点工作等。

2、 血液传播途径的预防

血液传播HIV的主要方式有:输入带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带病毒的血污染的针头、注射器或其它刺伤皮肤的器具。共用注射针具是造成艾滋病毒在很多国家或地区静脉吸毒者中间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据1997年WHO的数据,在有毒品注射的116国家中,96个国家报告了吸毒者感染HIV。

在我国HIV感染者中,静脉毒瘾为主要传播途径,主要原因为共用不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传染的危险性与注射器使用的次数和时间长短有关。此外,我国发现有HIV阳性供血者 (某县献血员中HIV感染率为 9.1 % )。在某些地区不规范的单采血浆也成为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减低毒品危害”是在多年研究基础上提出的预防吸毒人群感染的策略。这个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基本内容:对吸毒者进行教育(如同伴教育);教会吸毒者必需的预防技能;让吸毒者能方便地获得清洁注射工具(如针具交换项目)或者针具消毒用品;让吸毒者能得到避孕套;通过治疗帮助吸毒进戒毒或者停止毒品注射(如美撒酮替代疗法)。要使“减低毒品危害”策略成功,必须做到三点:深入吸毒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保证吸毒者能方便地得到清洁的注射工具;以及在HIV还没有蔓延时及时开展预防工作。

十余年来,以“减低毒品危害”为宗旨的综合预防策略不仅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英国的Glasgow、加拿大的Toronto)有效地遏制了HIV感染在吸毒人群中的蔓延,在发展中国家也发挥了积极的预防效果。我们既要严厉打击各种贩毒、吸毒行为,也应借鉴这方面的经验。此外还应强化安全血液供应的法制管理, 明确职责, 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 严惩非法采血和采浆的“血头”以及与“血头”勾结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保护群众和病人的合法权利。

3、通过医疗卫生服务预防HIV感染

人们在艾滋病防治观念上产生了一个重大飞跃:治疗也是预防手段之一,治疗不仅是对正在感染者的救助,也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预防措施。

(1) 自愿检测和咨询(Voluntary testing and counselling,VCT)

导致HIV传播的行为常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同时由于人们对艾滋病缺乏认识,因此,HIV感染常常以极其隐蔽的形式悄悄蔓延的,很多人都是在成为艾滋病人以后才被发现的,有些人甚至至死都没有被诊断,这种状况从某种意义上更促进了艾滋病感染的传播,特别是现在对HIV感染有了一定的预防、治疗措施的情况下,通过检测明确是否感染有了更进一步的积极意义。但是,UNAIDS一直反对强制检测,因为这会导致一系列消极后果,如感染者及其家庭受到歧视等[18],然而,很多研究表明,鼓励有危险行为的人进行自愿(而不是强制的)检测,并在检测前后为受检者提供咨询和教育,不仅为受检查(特别是感染者)提供了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还能帮助受检者减少危险性行为,使没有感染的人预防感染,减少感染者把病毒传给他人。有研究表明,在感染已达一定水平的地区,自愿的咨询检测减少了新感染发生,其费用——效果与其它预防工作相当。

我国对艾滋病人采取保留在一定理论层面上的宽容策略, 尊重艾滋病相关人群的基本权利、宽恕并谅解他们的行为和过错。这种层次的宽容是理论和现实的要求,既不是完全彻底的宽容,又有利于消除歧视,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及时控制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

(2) 母婴传播的预防

1994年美国的一项临床试验发现,抗病毒药AZT使母婴传播的发生率从25%降低到8%,这是预防母婴传播方面的重要突破。以后,在泰国和非洲进行了AZT短疗程临床试验,仍旧显示了很好的效果。1999年又有研究发现,仅让母亲和婴儿各服一次Nevirapine(NVP),婴儿感染率从25%降到13%,而且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率与使用AZT组没有差别。这是目前疗程最短的、最廉价(费用4美元)的母婴传播的抗病毒预防治疗。但是,NVP预防还处在临床试验中,还不能扩大推广。

虽然用抗病毒药物预防母婴传播很快就被发达国家临床采用,但是,对那些甚至连产前检查都没有、很难得到HIV感染检测和咨询服务、也无法保证药物供应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个科学上的突破是否真能成为的人群预防手段还是问题。而且,对药物的致畸、致癌效应和严重毒副作用的研究结果还不肯定。

要最大限度减低母婴传播的风险,一般认为应该避免母乳喂养。但人工喂养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难以实施,因为,如果没有卫生营养的母乳替代喂养,其它感染对婴儿造成死亡威胁也许更大,而且一些社会文化经济因素也影响感染的母亲选择替代喂养。

除了抗病毒药物以及人工喂养以外,人们还在研究其它一些相对廉价的、因而更容易推行的母婴传播预防办法的效果,如积极治疗母亲的性病、选择性剖腹产、用洗必泰清洁产妇的阴道、孕妇补充维生素A等,但对这些措施的效果评价有些还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

虽然艾滋病预防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大量数据表明,在很多国家和地区HIV感染仍呈蔓延趋势,艾滋病预防仍面临许多挑战。

2008年

白眉猴不患艾滋病是何因
  免疫系统信号和特异性免疫调节分子产物的不同可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些灵长类感染了免疫缺陷病毒不会发展成像艾滋病一类的疾病,而其他一些灵长类如恒河猴(猕猴的一种)和人类却会患有此病。

  随着25年前发现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就是引起艾滋病的病毒以后,对这种病毒的来源展开了广泛研究。结果发现,黑猩猩和白眉猴是在野外被猿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的,然后又传给了人类和猕猴引起了这些生物的艾滋病。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艾滋病的天然宿主,像白眉猴和非洲其他一些灵长类动物成为了SIV的隐蔽所,这些动物能不被感染而处于健康状态。这些天然宿主为何没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一直是我们对艾滋病认识上的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如果能了解这些动物不患病的机制,我们就能知道人类为什么会患艾滋病。

  耶基斯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和伊莫里疫苗中心的科学家发现,白眉猴在被SIV感染后,其免疫系统被激活的范围明显比恒河猴的小,这个差别可以解释为什么SIV和HIV感染会导致一些灵长类患艾滋病。

  “在人类被HIV感染、猕猴被SIV感染后,这些宿主的免疫系统会高度活跃,其结果是破坏增加、一些关键免疫效应细胞的产物增加,逐渐地出现免疫衰败。相比较而言,一些SIV的天然宿主被感染不会出现异常活跃的免疫反应,所以尽管SIV复制旺盛也不会引起艾滋病。我们研究的目的是去了解不同动物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出现截然不同免疫反应的根本原因。”主要作者马克.芬博格说。

  他们发现,产生不同的原因是艾滋病敏感和艾滋病抵抗的宿主的一特殊类型树突细胞的免疫信号存在截然的不同。树突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在警示有入侵的病毒或细菌并启动免疫反应清除这些感染微生物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们通过叫做Toll样受体的分子来检测入侵者。

  研究人员发现,当SIV入侵时白眉猴的树突细胞产生很少量的α-干扰素来警示免疫系统的其他部分。这样树突细胞在SIV感染的初期和慢性阶段就不会被激活,白眉猴也就不会出现针对这种病毒的明显的免疫反应。与白眉猴相反,易患艾滋病的人类和白眉猴的树突细胞很容易被HIV和SIV激活。物种间树突细胞能否被艾滋病病毒激活取决于Toll样受体信号的物种间差异。由于宿主的免疫反应不能清除艾滋病病毒,那么病毒进行复制时就会造成人类和猕猴免疫系统持续地被激活。 不幸的是,树突细胞受到长期刺激并不能达到促进清除感染的目的,而是造成了艾滋病敏感物种的免疫系统长期处于激活状态,这对免疫系统是个意外的伤害。现在,这种长期免疫激活状态被认为是艾滋病发病的主要驱动力。

  白眉猴树突细胞对SIV的激活缺乏敏感性可以解释为什么白眉猴没有表现出异常的免疫活性和发展为艾滋病。白眉猴没有出现旺盛的、针对SIV的免疫反应说明是一个有效的进化,是对清除病毒免疫反应的耐受。

  作者提出一个控制免疫反应不要过度活跃的治疗策略,这样就可以避免免疫系统遭受意想不到的损害。这种把注意力放到宿主对艾滋病病毒免疫反应上的治疗方法对利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来说是一种有效补充手段。详细了解白眉猴的Toll样受体通路,对指导研究有效抑制HIV感染者慢性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是有帮助的。

《艾滋病》:对HIV的天生免疫源于特殊基因

有些人似乎对艾滋病具有天生的免疫力,他们经常处于艾滋高危环境中,却从不会被感染。加拿大科学家近日研究称,这可能要归功于他们体内同时表达了两种特殊基因——KIR3DL1和HLA-B*57。取决于拥有这两个基因的“版本”的不同,他们或是能抵御HIV感染,或是艾滋发展速度变慢。相关论文发表在《艾滋病》(AIDS)上。 
领导此次研究的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的Nicole Bernard。研究人员比较了遭受艾滋病毒急性感染者和重复暴露于艾滋病毒却未被感染者的遗传资料。群组研究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的“好”版本出现在12.2%重复暴露却未被感染者体内,而在急性感染者中比例只有2.7%。 
目前,尚未有研究能清楚地解释这种保护机制。KIR3DL1基因编码免疫系统天然杀手细胞(NK)表面的受体,NK细胞被激活后能摧毁受感染的细胞。HLA-B*57基因编码一个通常能在所有人体细胞表面发现的受体,它绑定KIR3DL1并会抑制NK细胞的活性。 
研究人员提出一个最可能的假设认为,HIV阻止了HLA-B*57编码的蛋白在受感染的细胞表面进行表达,使其无法绑定KIR3DL1。结果,NK细胞保持活性并摧毁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当艾滋病毒开始感染人体细胞时,这一机制能迅速发挥作用,携带特定版本这两个基因的人或许就能够更有效地破坏受感染的细胞,从而降低他们感染艾滋的机会。 
Bernard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确定精确的机制,不过这些发现已经揭示了一个有希望的路径。”这一研究为抵御HIV感染开辟了新思路,Bernard说:“将来我们的发现可被用于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先天免疫系统,从而在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尽可能快地与其战斗。” 
(《艾滋病》(AIDS),22(12):1487-1491,Salix Boulet,Nicole F Bernard)

2009年

人体FOX03a蛋白质可抗艾滋病毒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科学家和美国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发现,人体DNA中的FOX03a蛋白质可以保护人体免遭艾滋病毒等免疫系统疾病的伤害。科学家在其研究报告中详细描述了FOX03a蛋白质主动抵抗病毒攻击的机理。科学家表示,除艾滋病外,该研究对其他治疗免疫性疾病也有参照作用。相关文章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网络版上。研究负责人、蒙特利尔大学教授拉菲克塞卡里介绍说,艾滋病感染的特征是T细胞的缓慢死亡,特别是中央记忆细胞的缓慢死亡,但正是这些T细胞对HIV病毒具有抵御作用。因此保护中央记忆细胞对免疫系统非常重要。
  科学家在研究中对3个人群进行了调查,这些人群包括HIV阴性人群;HIV阳性,但病毒感染者经过鸡尾酒疗法已成功被控制的人群;感染HIV,但没有任何症状的人群。
  研究发现,第3类人群能够抵御HIV病毒侵袭的原因是其免疫系统与众不同,他们的免疫系统由于受到FOX03a蛋白质的调节,能够保持住其免疫记忆能力。塞卡里教授表示,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FOX03a对中央记忆细胞的生存非常重要。在艾滋病感染人群即使是那些经过治疗的人群,其中央记忆细胞都非常缺乏。
  塞卡里强调,第3类人群因为对病毒具备抵抗能力,因此成为理想的研究对象。正是通过他们,科学家才发现了FOX03a蛋白质保护具有良好反病毒记忆的免疫系统机理。
  塞卡里表示,FOX03a蛋白质的发现使科学家有可能找到针对其他免疫性疾病,如癌症、风湿性关节炎、丙肝的治疗方法。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科学家和美国科研人员合作研究发现,人体DNA中的FOX03a蛋白质可以保护人体免遭艾滋病毒等免疫系统疾病的伤害。科学家在其研究报告中详细描述了FOX03a蛋白质主动抵抗病毒攻击的机理。科学家表示,除艾滋病外,该研究对其他治疗免疫性疾病也有参照作用。相关文章发表在近期的《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上。
  研究负责人、蒙特利尔大学教授拉菲克?塞卡里介绍说,艾滋病感染的特征是T细胞的缓慢死亡,特别是中央记忆细胞的缓慢死亡,但正是这些T细胞对HIV病毒具有抵御作用。因此保护中央记忆细胞对免疫系统非常重要。
  科学家在研究中对3个人群进行了调查,这些人群包括HIV阴性人群;HIV阳性,但病毒感染者经过鸡尾酒疗法已成功被控制的人群;感染HIV,但没有任何症状的人群。
  研究发现,第3类人群能够抵御HIV病毒侵袭的原因是其免疫系统与众不同,他们的免疫系统由于受到FOX03a蛋白质的调节,能够保持住其免疫记忆能力。塞卡里教授表示,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FOX03a对中央记忆细胞的生存非常重要。在艾滋病感染人群即使是那些经过治疗的人群,其中央记忆细胞都非常缺乏。
  塞卡里强调,第3类人群因为对病毒具备抵抗能力,因此成为理想的研究对象。正是通过他们,科学家才发现了FOX03a蛋白质保护具有良好反病毒记忆的免疫系统机理。
  塞卡里表示,FOX03a蛋白质的发现使科学家有可能找到针对其他免疫性疾病,如癌症、风湿性关节炎、丙肝的治疗方法。

杀菌胶可避免妇女感染HIV

  南非医学研究会(MRC)9日发表研究报告称,由该会艾滋病病毒(HIV)预防研究部针对3000多名妇女进行的为期3年半的临床研究表明,一种名为PRO2000的女性用杀菌胶可以有效地让妇女避免感染HIV,这是世界首次有人体临床试验证明,杀菌胶可以防止HIV从男性传染给女性。

  杀菌胶是一种妇女专用的胶状、泡沫状或者乳霜状的药剂,妇女在发生性行为前使用该杀菌胶,可以防止感染HIV。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HIV感染者中,女性占据一半;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成人HIV感染者中,女性占据60%%。 从2005年2月至2008年9月,来自南非、津巴布韦、马拉维、赞比亚和美国5个国家的3099名妇女参与了此次临床试验。试验分为4组,有2组分别使用杀菌胶BufferGel和杀菌胶PRO2000(0.5%%剂量),另外2组分别使用安慰胶以及不使用杀菌胶作为对比。结果表明,BufferGel基本上起不到预防HIV感染的作用,而PRO2000可以使HIV感染率下降30%%。 南非MRC艾滋病病毒预防研究部主任基塔拉姆吉教授说:“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保护妇女、从根本上减少新的HIV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杀菌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我们终于看到曙光。针对PRO2000进行的试验表明,利用杀菌胶来预防HIV的传播是行得通的。”

预防控制艾滋病基本知识编辑本段回目录

  1.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可存活数小时到数天。100℃20分钟可将其完全灭活、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感染艾滋病病毒2-12周后才能从人体的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检测出抗体之前,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平均7-10年的潜伏期,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他们在发病前外表上与常人无异,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但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常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要在经过艾滋病防治技能培训的医生指导下,对艾滋病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病人要坚持规范服药,治疗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随意停药或不定时、不定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甚至治疗失败。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2.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被感染。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目前在我国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经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的比例逐年上升。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和男性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注射、针灸、拔牙、美容等进入人体的器械,都能传播艾滋病。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有可能把艾滋病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在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情况下,约1/3的胎儿和婴儿会受到感染。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3.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树立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策。
  *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多性伴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极大地增加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
  *卖淫、嫖*等活动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
  *青年人过早发生性行为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夫妻之间忠诚可以保护双方,避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4.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安全套可大大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全程使用。
  *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虽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要安全的多。
  *除了正确使用安全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有效预防艾滋病。
  *由于生理上的差别,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感染者传给男性。妇女应主动使用女用安全套或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安全套。
  *安全套不能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后应打结、丢弃。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脓疮、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他人。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性病和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
  *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时,要尽早检查、及时治疗,争取治愈,还要动员与自己有性接触的人接受检查和治疗。
  *部分女性感染性病后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如有多性伴等高危行为,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正规医院能提供规范、保密的性病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服务。找游医药贩求治、购药自治,会误诊误治、延长病程、增加治疗困难,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5.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会。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特别大。
  *不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可有效地减少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与注射吸毒的人发生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很容易感染艾滋病、性病。
  *在注射吸毒人员中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可切断因注射吸毒经血传播艾滋病的途径。
  6.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
  *提倡无偿献血,杜绝贩血卖血,加强血液管理和检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严格筛选献血员,劝阻有危险行为的人献血,是血液安全的重要保证。
  *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防止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血浆代用品或自身血液。
  *使用一次性或自毁型注射器是防止艾滋病经血液传播的重要环节。如没有条件,注射器具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洗脚房等服务行业所用的刀、针和其它刺破或擦伤皮肤的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7.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感染的可能性。
  *在艾滋病高发地区,大力推行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艾滋病咨询检测和住院分娩,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怀孕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孕期和产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减少损伤性危险操作、以及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传播的措施,可大大减少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
  *孕妇在怀孕早期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应向医生咨询,充分了解艾滋病对胎、婴儿和自身的潜在危害,自愿选择是否继续怀孕。
  *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如果选择终止妊娠,应到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寻求咨询和终止妊娠的服务。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如果选择继续妊娠,应到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寻求免费预防母婴传播的抗病毒药物和婴儿检测服务。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应进行婴儿喂养咨询,对所生婴儿实行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并在婴儿第12和第18个月进行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8.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到当地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室)进行咨询检测。
  *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法医疗机构,都可设立艾滋病咨询室和筛查实验室。
  *咨询和检测是保密的。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个人可自愿选择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可通过咨询获得有关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认试验、治疗、预防母婴传播、预防感染他人和得到关怀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或转介信息服务。
  *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可消除或缓解因怀疑感染艾滋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还可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采取适宜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9. 关心、帮助、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应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
  *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接受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
  *各级政府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并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生产活动。
  *地方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和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力量,应鼓励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帮助他们采取正确的生活态度、改变高危行为,并为他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创造条件。
  10.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处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临界点。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旺带来严重影响。
  *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艾滋病防治决不只是卫生部门的责任,必须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预防控制机制,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非政府组织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点人群宣教、高危人群干预、感染者和病人关怀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公民应积极参加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学习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并把了解到的知识告诉他人。
  *在青少年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拒绝毒品的教育,进行生活技能培训和青春期性教育,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和毒品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细胞培养 下一篇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最近编辑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