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常用实验技术   

标签: 血流变标本 采集 处理 建议

顶[0] 发表评论(18) 编辑词条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量较为复杂,它是血液组成及其性质的综合表述。血流变学的检测不同于其他检验项目,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给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对标本采集和处理提出以下建议。

1、采血前的准备

采血前一晚禁食禽畜脂类食物,停服各类药物,对于腹泻、应用减肥类药物的患者,应在腹泻愈后3天,停用减肥药3天。晚上安静休息,避免紧张,一般采晨空腹血。

2、抗凝剂的配置

抗凝剂的使用对血液流变指标的检测有明显的影响,我们选用市售肝素真空采血管或2毫升含12500单位的肝素加8毫升蒸馏水混匀,分装100支试管,置烘箱烘干,每支试管放4毫升全血充分混匀,避免剧烈摇晃造成血细胞破坏且不能有小凝血块。

3、采血时的要求

3.1 血管选择

一般应选择肘部静脉血,要求血管明显无皮肤疾患,尽量避免小静脉采血,因血流变血标本要求较高。

3.2 采血技术要求

我们选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或1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为8号,所用器具必须干燥清洁,采血时力争一针见血,避免气泡,采血过程要顺利,切忌用力反复抽取,取血完毕,取下针头,使血液沿血管壁缓缓注入试管,充分混匀,血标本中不得混有气泡和小凝块,否则必须重新采集标本。

3.3 压脉带的应用

选用压脉带的目的在于固定静脉,看清静脉位置便于穿刺,但压脉带压力的大小、时间长短以及放松至实际采血间隔时间都对血流变检测结果有所影响,一般认为:空刺成功后要在压脉带放松5秒钟以上才开始采血,否则会造成血液粘度增高而出现误差。

4、血标本处理

实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血液离体后20分钟至4小时检测完毕,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全血中碳酸分解,二氧化碳分压下降,PH值发生改变,而使血液粘度测量结果偏高,血液静置后,由于血液有形成分沉集在试管下部,而上部为血浆成分,故每做一个静置后的血样检测必须使其充分混匀,先将试管倾斜后旋转几圈,再轻轻摇晃,用吸管从底部开始吸取血样的1/2后再缓慢地沿试管壁注回。检测前逐个检查血标本是否符合检测要求,有无溶血和凝血块,血样要确保没有气泡、小凝血块、水珠、尘埃等,否则会使结果出现明显差异。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显微镜基础知识(一) 下一篇Bio-tek ELx800 酶标仪的使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