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动物学实验技术   

标签: 矮小型猪 养殖

顶[0] 发表评论(8) 编辑词条

一、中国主要矮小品种猪种质概况

1)藏猪

藏猪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原始品种,系高原放牧猪种。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及比邻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边庆藏族自治州,交通极不便利的半农半牧区。海拔一般在2800~3500米的半山地带。长期生在长气候严寒、四季不分的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7~12℃,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空气干燥,日照长达2300小时左右,年降雨量600~700毫米,无霜期110~120天,在极其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主要通过自然选择作用而形成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形态和生理特点。如头长、嘴尖,适宜拱翻坚实草皮采食草根,体躯窄,前低后高呈楔形,适宜爬坡及在草灌丛中行动,四肢坚实,紧凑,奔走迅速,视觉发达,嗅觉灵敏而便于觅食和逃避兽敌;鬃毛长而密,并着生大量绒毛,有利于抗御严寒;秋季可采食草籽和树籽,利于转化贮为腹油和体脂,利于越冬渡春生存。沉脂能力强。目前约有繁殖母猪7万~8万头。

藏猪产区交通不便,极为闭塞,往往在一定范围内自繁自养,形成比较稳定的闭锁群体。但有的群体在毛色、耳形等性状上存在一些小的差异。关于藏猪形成的历史记载较少,明朝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上)曾描述藏猪“小而肥,肉颇香”极似今日藏猪之特点。

体形外貌:藏猪体型小,头狭额面直,无皱纹,嘴长略尖,耳小直立,身躯窄,背腰稍凸,后躯较前躯略高,腹线较平尻部倾斜,四肢结实紧凑,踏蹄者少。被毛多黑,少数棕毛,部分猪额部、肢端、尾尖有白色。鬃毛长而密,被毛下有大量绒毛。藏母猪乳头数一般5~6对。据调查59头成年藏猪,1头藏公猪体尺测定(体重按公式计算),母猪平均体长85.1厘米±1.17厘米,胸围73.25±0.9厘米,体高49.92±0.58厘米,体重33.04千克。公猪体长85.1厘米,胸围34厘米,体高42厘米,体重25.91千克。

2)香猪

香猪是全国畜禽资源调查中新发现的一个猪种,具有体型小,皮薄,肉嫩,骨细,早熟与肉质优良等特点。苗族自称这种猪为“别玉”,壮族群众称其为“牡”,汉族群众则称它为“香猪”,因用其断奶仔猪烤食,味香肉嫩,无膻腥味,故而此而获其美名。

香猪产区位于贵州与广西接壤处,属低中山地带,海拔800米左右,地形陡峭,隔山相望相会难。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8℃,年降水量11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5%,无霜期多在280~302天,中心产区在丛江县的宰便区和加鸠区及环江县的明伦区和东兴区。居住壮苗侗、瑶少数民族,居住分散,人口密度少,交通十分闭塞,社会经济十分落后。

香猪的形成已有数以百年的历史,早在30年代环江县志中就有记载。解放前的"子城河"香猪就是现在香猪之前身。少数民族有烤全猪待新朋好友的习俗,所以多自繁自养,近亲交配,而形成了不同的闭锁群体。经数代连续下来的结果使致死、不利基因逐渐淘汰,增加了部分等位基因的频率,也即是增加了基因纯合程度,使"小"体型的素责资幸存下来源。

香猪是在粗放的饲养管理及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秕谷,野草,树叶为主要饲料,没有圈舍,人对它也无特殊护理,就是因为它处于这样的艰苦条件才形成了它的不少优良特点,抗逆性强,对粗纤维有较强的消化力等等。香猪可以说是“一小”、“二纯”、“三香”、“四净”。

香猪体躯短而矮小,被毛全黑,皮薄而细嫩,骨骼细小,头大小适中而较直,嘴中等长,额面部有纵行皱纹,形状多样,耳较小呈荷叶状。略向前伸稍下垂或两侧平伸,颈部短而细,背腰稍凹,腹部较大,斜尻,尾较长,四肢短细,前肢姿势端正,后肢蒂卧系,母猪乳头多5对。丛江和环江两地香猪头型稍有区别,环江香猪头较大,额宽嘴短而粗,体型上稍大于丛江香猪。

(1)生长发育:

香猪仔猪的初生重0.3~0.5千克,2月龄断奶个体重3.9千克,据调查6~12月龄的公猪,体重仅11.74千克,据产区测定,1岁左右的母猪体重28.75千克(体长70.5厘米,体高38.7厘米)。

香猪的生长发育速度很慢,哺乳期的日增重仅为56.67克。四川省畜牧研究所测定香猪90~240日龄的生长发育,平均日增长仅176±34克。

(2)殖性能:

在产区农村,香猪小公猪70~90日龄性成熟,120日龄开始配种利用。小母猪四月龄开始发情,一般为六月龄,体重20千克左右初配,发情持续期3~4天,妊娠期115天左右,产仔数平均有5.4头,经产母猪6.6头,母猪泌乳率低,据调查20日龄窝重仅10.5千克,平均个体重2.3千克,60日龄窝重为22.97千克,平均个体重为3.86千克。由此而看,香猪的繁殖力低于其他猪种。

(3)育肥性能:

香猪在农家饲养育肥,常以60~7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吊架子育肥方式,催肥加喂些玉米等精料,一般8~10月龄屠宰,体重在40千克左右,日增重在130~160克,屠宰率63%,背膘厚3~3.6厘米,皮厚0.26~0.34厘米。花版油占胴体10.85%,大于苏白一倍多,10月龄的瘦肉率在44%左右。

贵州农学院对香猪的育肥性能测定曾进行过两次,每次育肥期5个月(190~240日龄),个体重均未超过40千克,第一次试验测定,香猪体重为38.8千克,第二次重复测定为36.42千克,全期增重,平均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的惠水猪和苏白猪,差异极显著。

3)版纳微型猪

是云南农业大学畜牧系、西双版纳种猪场密切协作,培育的小型猪,是由滇南小耳猪为亲本选育而成。由于体型更小些,成年体重在40千克左右,故称为微型猪。

版纳微型猪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境内的粒秸、爱伲、布朗、瑶少数民族村寨。这些村寨多处在重山峻岭之中,有些还在原始森林保护区之内。交通非常闭塞,各村寨的猪群基本闭锁。任其在山林中游走采食;终年放养,昼出夜归,归后补料1次,饲料以米糠野芭蕉为主,夜间栖息于屋檐竹楼下,没有圈舍,各村寨的猪群多是各种形式的近交。当地群众还素有食用小型猪的习惯,版纳微型猪就是在这种生态饲养繁育和利用条件下形成独特的小型猪种。

4)五指山小型猪

五指山猪是我国热带海岛山区独有的一种小型猪,具有抗逆性强,生长慢,个体小,肉质好的特点,是做动物模型十分宝贵的原始材料。随着海南省的开发,五指山猪分布全国受到限制,其数量降临频于灭绝的境地,目前仅存猪种400~500头。

体型外貌:五指山猪体型小,体质结实紧凑,头小稍长,鼻直长,嘴尖,耳小而薄,呈桃形,向后紧贴颈部,头型似老鼠,俗称"老鼠猪"颈部紧凑头下垂肉,背腰平直或微凹,尻部长度适中稍倾斜。臀部肌肉不发达,腹大而不下垂,后躯稍高于前躯。乳头5~7对,四肢细而结实,蹄紧硬,多呈腊黄色。系部长短适中,有弹力。毛色大多数黑背白腹,少数全部为黑色,嘴粉白色,额部多数有长流星,鬃毛延伸到老四甲后缘,长度约7~10厘米,向两侧分倒,毛稍呈暗棕色。

5)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该猪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畜牧系,以中国香猪为亲本,在北京经过7个世代的系统选育成功的新的小型猪种。

实验用小型猪具有香猪的基本外貌特点,但它的体型更小,经过在北京干寒气候下的自然选择,抗逆性更强,由于饲养条件的改善,母猪的产仔数及成活率比香猪均高。根据实验用途及培养目标不同,选育成功了三个品系,II、III系数量较小,1989年12月通过部级鉴定。1989年农大I系生长发育情况如下:(单位:千克)

初生重:0.45~0.6;2周:2.07±0.26;4周:3.11±0.61;6周:3.55;8周:3.88~4.54。

1月龄:3.11±0.61;2月龄:4.12±0.21;3月龄:7.84±0.79;4月龄:13.94±1.98;5月龄:21.05±3.22;6月龄:28.35±4.5;7月龄:32.10±0.9;8月龄:34.21± 1.6。

繁殖基本规律同香猪,但母猪的产仔数大有增加,平均产仔7.85头断奶成活6.5头。

二、小型猪的综合特性

1)小型猪是我国最宝贵资源之一,要十分珍惜它,使它保存下来,积极开展品种的选育工作使其遗传性更加稳定。

2)小型猪产地多是我国南方边境的山区,交通十分闭塞,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气温高,雨量多,空气湿润,这样,它的应用受地区性限制较大,要注意风土驯化,自然选择的效果要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我国小型猪多是由于交通不便而形成近亲闭锁群体,遗传性状十分不稳定,外型外貌亦存差异,仍需时间去做系统选育工作,才能推广应用。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培育了新的小型猪并广泛用于各领域,为中国小型猪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4)无论哪种小型猪,都有共同的特点规律。诸如体型小,增重发育慢,繁殖力较正常猪差,饲料报酬低等,但亦有各自的特性,因此,在应用上要多开拓领域,充分发挥本品种的潜力。有的品种适宜实验用,也有的更适宜观赏,作为人的伴侣动物,还有的品种最适宜烤食用,需以后再深入研究各品种的遗传特点,选择不同的开发应用途径,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及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实验动物的体液采集方法 下一篇动物实验室 SOP――Test and Control Articles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admin
admin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