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 >> 历史版本

历史版本2 : 返回词条

目录

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及趋势回目录

     从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正处于生物医药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预计到2020年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世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显示了以下七个特点及趋势:
1、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近20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技术相继取得突破,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治疗方面广泛应用,生物医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术药物超过2200种,其中1700余种进入临床试验。生物技术药品数量的迅速增加表明,21世纪世界医药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正逐步进入投资收获期,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全球医药行业年均不到10%的增长速度。生物医药产业正快速由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支柱产业发展。
2、生物医药发展呈现市场集中、产品集中的显著趋势,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一是少数发达国家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中占有绝对比重,处于产业主导地位。在世界药品市场中,美国、欧洲、日本三大药品市场的份额超过了80%。从生物技术产业看,2002年,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总数已达4362家,销售总额约为413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公司总数主要集中在欧美,占全球总数的76%,欧美公司的销售额占全球生物技术公司销售额的93%,而亚太地区的销售额仅占全球的3%左右。美国是生物技术产业的龙头,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其开发的产品和市场销售额均占全球70%以上。二是大的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专利药市场,跨国企业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攀升,所占比重不断增长。1994年全球制药20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全球医药市场的50%,2002年上升到66%,现代医药产业的集中度逐年上升,跨国企业的垄断程度不断加大。三是在产品市场领域,单品种销售的市场集中度也呈现不断增高趋势,2002年全球最畅销的10种药物的总销售额近400亿元,占2002年全球药品销售额的1/10。这种市场集中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3、发达国家已形成若干生物医药产业密集区
     在生物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浪潮推动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加上政府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许多发达国家在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的区域,已逐步形成了生物产业聚集区,由此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美国已形成了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北卡、圣迭戈五大生物技术产业区。其中硅谷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销售收入占美国生物产业的57%,R&D投入占59%,其销售额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长。除美国外,英国的剑桥基因组园、法国巴黎南郊的基因谷、德国的生物技术示范区、印度班加罗尔生物园等,聚集了包括生物公司、研究、技术转移中心、银行、投资、服务等在内的大量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大部分产值。这些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已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中崭露头角,对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4、传统医药产品仍居主导地位,生物技术制药和天然药物前景广阔
     由于不少重量级产品的带动,抗生素的需求仍呈现增长态势,总体上讲,未来10年传统化学药物市场依然庞大,约占整个医药市场的70%左右。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药物本身的安全性能要求,化学药品在药物市场中的统治地位正受到严重挑战,生物类新兴药物将在药品市场中迅速崛起,生物药物已成为药物研发的重中之重,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将应用于天然药材的种质改良当中,天然药物将获得更为快速的增长。

5、研发投入不断增强,市场并购重组高潮迭起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需要高额投入作为产业进入和持续发展的条件。为应对科技创新瞬息万变和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局势,各国际大型跨国医药企业争相加大科研投入。据统计,全球大型制药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在9%~18%之间,而著名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则在20%以上,对于纯粹的生物技术公司,研发投入比重更大。为建立全球性的生产与销售网络,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也为了获取新药或是直接掌握新技术,生物技术公司之间、生物技术公司与大型制药企业以及大型制药企业之间在全球范围内的兼并重组非常活跃。如2000年,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和史克必成公司合并成立葛兰素史克公司。美国华纳-朗勃特公司和Agouron制药公司、强生公司和Centocor公司并购案。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并购和重组热潮,大大提高了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抢占市场、垄断技术、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
6、战略性技术同盟成为新药开发的成功模式
     新药发现是一项整合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知识和技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前期投资巨大,风险也很大,需要跨国制药巨头之间、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结盟并联合进行投资。据资料反映,2000年被批准的生物技术药物中有一半是通过合作的方式研制成功的。这种加强合作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战略同盟促成生物技术向产业化转化。由于大部分生物技术产品及生产技术掌握在新生的生物技术企业手中,为保持新药研发的持续性,几乎所有的制药企业都与生物技术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由这些技术力量雄厚的专家型小生物技术公司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通过合作开发,获得生物药品的生产技术或生产权,这种模式成功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二是创新药品开发采用委托外包策略。为了缩短创新药品开发时间,近几年许多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开始和一些小型公司结成技术联盟,将技术性强的研究开发内容,分包给具有研究实力的小型公司完成。
7、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产业发展
     许多国家都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提高本国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纷纷制定发展计划,加强领导,网罗人才,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例如,美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持续增加对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日本制定的“生物产业立国”战略;欧盟科技发展第六个框架将45%的研究开发经费用于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英国政府早在1981年就设立了“生物技术协调指导委员会”,采取措施促进工业界、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生物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新加坡制定了“五年跻身生物技术顶尖行列”规划,5年内将拨款30亿新元资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印度成立了生物技术部,每年投入6000万美元~7000万美元用于生物技术和医药研究;20世纪90年代古巴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生物技术投资计划”,投入10亿美元发展生物技术产业,10年来已取得400多项专利,生物医药产品出口到英国等20多个国家,直接促进了古巴经济的繁荣。

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回目录

  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作为中国战略高新技术和重点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国内医药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6928亿元,同比增长25.09%;现代生物医药企业超过500家,与生物医药相关的科研、开发机构达200多家,涉足生物工程制药的上市公司共有160多家;研发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居于前列,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抗肿瘤新药、治疗原发性肝癌注射液等20多种重大创新药物已实现产业化。北京、上海、石家庄、长春、广州、深圳、长沙、成都等地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

国内相关城市医药产业产值比较(2007)

国内相关城市医药产业产值

国内主要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情况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政策、资金、中介服务等整体投资环境良好。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亦庄“药谷”:生命科学与医药研发及研发外包、医药生产等;人才、科技等创新资源富集。
北京大兴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制造业;生物医药企业集群聚集。
广州“国际生物岛”和“广州科学城”: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海洋药物等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地域优势突出、地方政府支持。
深圳市医药工业园: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地域优势突出、地方政府支持。
长沙浏阳生物医药园:生物制品、现代中药;公共技术平台、专业管理服务体系完善,产业发展迅速。
石家庄生物医药工业园区和栾城医药工业园: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业、化学制药业;产业基础雄厚、优势企业集群。
青岛“生物谷” 海洋生物技术产品:有限定位发展、地方政府支持。

2008年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回目录

  2008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泰欣生进行新适应症注册性临床研究,包括泰欣生治疗神经胶质瘤、结直肠癌、肺癌、食管癌,各项研究陆续开展。泰欣生上市之前,国内该类药物市场主要被外国进口单抗药物所垄断,泰欣生是目前我国唯一获准上市的治疗恶性肿瘤的功能性单抗药物,首次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该药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的同时,已经大批量出口。 泰欣生®(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是全球第一个以EGFR为靶点的人源化单抗药物,由古巴学者率先研制,并由我国学者参与研究正式投产,也是我国正式上市的第一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目前,泰欣生®已在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古巴、印度等20个多国家进行多项临床研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共计60余项,包括泰欣生®联合放疗、化疗,治疗鼻咽癌、头颈部肿瘤、神经胶质瘤、结直肠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已入组患者逾3000人。 临床研究证实:泰欣生®能够显著提高放、化疗疗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无疑成为中国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应用新的里程碑。

 

 

 

 

2009年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回目录

 

 

上海市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正式成立
  该产业基金初期规模10亿元人民币,将重点扶持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试剂、中医药等产业领域中即将进入临床、已进入临床或已拿到新药批文的新药项目,吸引具有潜力、实力的国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来张江“药谷”筑巢。 张江园区大部分医药创新企业规模较小,国内投融资环境不完善,政策支持不到位,企业完成新药临床前研究或者临床I期或II期研究后往往无法维系,科研成果被迫“夭折”或迁至异地产业化。宝藤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楼敬伟表示,目前新药研发面临最大的难题是资金缺口,“政府设立专项产业化基金予以扶持,相当于临门一脚,能及时缓解我们普遍面临的现金流问题,比以往更有针对性。”张江功能区管委会主任陶伟昌表示,张江“药谷”将引入更为灵活的金融政策。此次设立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与一般意义上的私募股权基金在目标上有所区别,更注重张江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而非单纯追求市场盈利。同时张江还将采取专业团队委托管理方式,对申请项目进行严格评估。

 

词条信息

darknova
版本创建者 发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