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生物与医药   

标签: 子宫腺肌病

顶[0] 发表评论(20) 编辑词条

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内称为子宫腺肌病,曾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半数以上发生在40岁以上妇女。由于子宫内膜弥散性侵入肌层,引起肌纤维及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使子宫增大。切面病灶呈明显的旋涡状结构,与肌层无清楚界限,如内膜局灶性侵入肌层,则子宫呈不规则增大,外观似肌瘤,质硬,又称为子宫腺肌瘤(adenomyoma)。显微镜下肌层内可见到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

目录

临床表现编辑本段回目录

继发性痛经并进行性加重,月经过多与经期延长,及子宫进行性增大,是子宫腺肌病的三大典型症状。盆腔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局部突出,质硬是其特征,有压痛,一般不超过妊娠12周大小。如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可扪及附件包块,子宫直肠窝结节,子宫活动度受限等。

诊断编辑本段回目录


典型的症状及体征有助于诊断。B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增大,子宫肌层回声不匀,可见点状或条索状低回声区。症状不明显者,应作B超检查与子宫肌瘤或子宫肥大鉴别。

治疗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有生育要求
    年轻病变轻而未生育者,应设法早日受孕,因孕期闭经有助于治疗,且日后病变加重治疗不育困难,影响生育。病情较重者,需用药物或手术及时积极治疗。由于子宫腺肌病位于子宫肌层内的病灶多属增殖期子宫内膜,对一般剂量孕激素很少有反应。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告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腺肌病,6个月为一疗程,停药不久即有受孕的病例,说明此类药物对需要生育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有效。对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不育病人,若病灶局限,可行病灶挖除术,切除不彻底者,术后可以用GnRH-a治疗3~6个月,再促使妊娠。,
(二)无生育要求
    年轻症状不重者可以观察,如痛经明显,经期可用芬必得或凯扶兰等止痛药物,及合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抑制月经的药物。棉酚亦可抑制月经,与丹那唑疗效相似,且副作用少,价格低廉,临床疗效较好。上述药物的治疗机制,剂量及注意事项可参考子宫内膜异位症章节。 症状严重或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可切除子宫,40岁以下者应保留卵巢,近绝经期合并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应考虑同时切除卵巢,避免复发,术后可用激素替代治疗,不致引起异位灶的复发。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下一篇B型超声检查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