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免疫学   

标签: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HLA

顶[0] 发表评论(24) 编辑词条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系编码主要组织相性抗原的基因群,是早期从组织器官移植实验中发现的,也是当今免疫遗传学的主要内容。已发现,在人群或同种动物不同个体间进行皮肤移植时出现的排斥反应,具有记忆性、特异性和可转移性等免疫反应的基本特征,故从廿世纪40年代起就确认移植排斥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免疫现象。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称移植抗原(transplantation antigen)或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此等抗原存在于细胞表面,无器官特异性,不同个体间其抗原特异性互不相同,但同卵双生及纯系动物不同个体之间,其抗原特异性完全一致。 

    组织相容性抗原包括多种复杂的抗原系统。凡能引起快而强的排斥反应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引起慢而弱的排斥反应者称为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若供者、受者双方的多个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匹配,同样会迅速发生明显的排斥反应。现已证明,MHC不仅控制着同种移植排斥反应,更重要的是与机体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及某些病理状态的产生均密切相关。因此,MHC的完整概念是指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基因群。?

    关于MHC的发现、基因组成和功能的了解,多基于小鼠实验。因此,从廿世纪30年代起已确定小鼠的MHC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称为H2复合体。H2复合体由K区、I区、S区和D区组成,其中I区又分为IA和IE两个亚区,其基因编码产物称为I区相关抗原(I region associated antigen,Ia)。

1958年Dausset等发现,多次接受输血的患者、多产妇和用同种白细胞免疫的志愿者血清中,存在不同特异性的白细胞抗体,用这些抗体鉴定出许多不同特异性的白细胞抗原,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通过家系和人群遗传分析发现,人类MHC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称为HLA复合体。各种脊椎动物都有自己的MHC,除了人的HLA和小鼠的H2外,恒河猴、黑猩猩、狗、兔、豚鼠、大鼠和鸡的MHC分别称为RhLA、ChLA、DLA、RLA GpLA、Ag?B(H?1)和B。本章主要介绍人类HLA复合体及其编码产物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及HLA抗原检测在医学上的意义等内容。?

目录

[显示全部]

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编辑本段回目录

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大约4000kb范围内,由一群密切连锁的基因组成。HLA复合体是迄今已知的人体最复杂的基因体系。从着丝点一侧起依次为Ⅱ类基因、Ⅲ类基因和Ⅰ类基因区域所在(图5.2)?

Ⅰ类基因区包括HLA?A、B、C位点的等位基因,编码HLA?A抗原、B抗原和C抗原等经典的Ⅰ类抗原(分子)。近年来相继发现大量与Ⅰ类基因结构相似的基因,已被正式命名的有HLA-E、F、G、H、J、K、L。其中HLA-E、F、G基因可编码非多态性的Ⅰ类样抗原(或非经典Ⅰ类抗原),但它们的确切功能尚未清楚。HLA-H、J、K、L则属于假基因。Ⅱ类基因区十分复杂,主要包括HLA-DP、DQ、DR三个亚区和新近确定的DN、DO、DM等3个亚区。该区的基因是以它们所编码的肽链(α、β)直接命名,如DRA、DRB1、DRB2等。已知该区至少存在7个编码α链和16个编码β链的基因,其中有的基因有表达功能,有的功能不明,有的属于假基因。

现在证明,在Ⅱ类基因区内存在与内源性抗原处理和递呈相关的基因,即LMP和TAP。LMP又称蛋白酶体相关基因(proteasome?related gene),由LMP2和LMP7两个基因组成,其编码产物LMP(low molecular mass polypeptide or large multifunctional protease)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有关。TAP为多肽转运体基因,包括TAP1和TAP2两个基因,其编码产物TAP(transporter of antigenic peptides)与抗原肽的转运有关。

 Ⅲ类基因区内已定位的至少有36个基因,其中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基因有C4B、C4A、C2、Bf、肿瘤坏死因子(TNFA、TNFB)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分别编码C4、C2、B因子、TNF-α、TNF?β和HSP70分子。在C4B两侧,还有与免疫系统无明显关系的CYP21B和CYP21A两个基因,编码21?羟化酶。大多数Ⅲ类基因产物合成后分泌到体液中去。具体内容见有关章节。HSP70主要在胞浆内,与其他蛋白质肽链的折叠、转位有关,亦可见于MΦ细胞和B细胞的内体(endosome)和膜表面,其作用为阻止内体中抗原的降解,并使之与Ⅱ类分子联合。?

HLA复合体Ⅰ类和Ⅱ类基因区内的基因名称

I类基因区 II类基因区
HLA-A HLA-DRA HLA-DQA1 HLA-DRB
HLA-B HLA-DRB1 HLA-DQB1 HLA-DRB
HLA-C HLA-DRB2 HLA-DQA2 HLA-DRB
HLA-E HLA-DRB3 HLA-DQB2 HLA-DRB
HLA-F HLA-DRB4 HLA-DQB3  
HLA-G HLA-DRB5   TAP1
HLA-H HLA-DRB6 HLA-DPA1 TAP2
HLA-J HLA-DRB7 HLA-DPB1 LMP2
HLA-K HLA-DRB8 HLA-DPA2 LMP7
HLA-L HLA-DRB9 HLA-DPB2  

HLA的结构和分布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HLA抗原的分子结构?

(一)HLAⅠ类抗原?

     HLA-A、B、C抗原是由第6号染色体相应Ⅰ类基因编码的α链(44kD)与第15号染色体编码的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12kD)非共价结合的糖蛋白。α链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胞外区可进一步分为α1、α2和α33个功能区。跨膜区含疏水性氨基酸,排列成α螺旋,跨越脂质双分子层。胞内的氨基酸被磷酰化后有利于细胞外信息向胞内传递。β2m无同种特异性,与α3功能区连接。

     根据X线晶体衍射资料表明,Ⅰ类抗原分子顶部α1和α2区组成的抗原肽结合区呈沟槽状结构,α1和α2区各含4股β片层和1个α螺旋,呈对称排列而连接成一个沟槽,β片层组成槽底,其两侧由α螺旋组成。沟槽大小为2.5nm×1.0nm×1.1nm,可容纳8~1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短肽(图5.4A)。沟槽内氨基酸变化大,是Ⅰ类抗原多态性的基础。虽然抗原肽与Ⅰ类分子的结合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并不像抗原与抗体那样高度特异地结合,只要被结合的多肽有2~3个关键的氨基酸能恰当地连接到沟槽内的多肽结合基序(binding motif)的相应位置上,多肽即可与之结合,并被运送到细胞表面递呈给T细胞。所以每个Ⅰ类抗原分子能与一定广度的多肽谱结合。α3与β2m具有Ig恒定区样结构。α3为T细胞CD8分子的识别部位。?

(二)HLAⅡ类抗原?

HLA-DP、DQ、DR等Ⅱ类抗原是由Ⅱ类基因编码的α链(34kD)和β链(29kD)非共价连接的糖蛋白。α链和β链在内质网分别合成后,很快与第3条链—γ链(或称Ii链)结合成αβγ复合体,当复合体到达〖WTHZ〗MⅡC〖WT〗(内体/溶酶体样结构),γ链解离、降解。γ链的存在,使α、β链不能与其他胞内蛋白结合,并协助αβ复合体转运到MⅡC,使之与抗原结合。α链和β链,均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组成。胞外区各含两个功能区α1、α2和β1、β2。

X线晶体衍射图像显示,α1和β1区各自盘绕成一个α螺旋和β片层构成沟槽的一个侧壁和半个底面。由于它的末端是开放的,故可容纳较长的多肽(约12~20个氨基酸)。该沟槽与多肽结合的特点基本上与Ⅰ类抗原相似,但被结合的多肽一般来自外源性抗原经加工处理降解的产物。α2、β2区靠近细胞膜,具有Ig样结构,β2为T细胞CD4分子的识别部位。?

二、HLA抗原的分布?

经典的HLAⅠ类抗原(HLA?A、B、C系列)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除某些特殊血型外,成熟红细胞一般不表达Ⅰ类抗原,神经细胞和成熟的滋养层细胞也不表达此类抗原。各种组织细胞表达HLAⅠ类抗原的数量不同,以外周血白细胞和脾、淋巴结、胸腺细胞的含量最丰富,其次为肺、肝、肾、皮肤、主动脉和肌肉。HLA-E、G、F抗原多特异地表达于组织发生时期的细胞。研究证明,滋养层细胞虽不表达经典的HLA-A、B、C抗原,却表达HLA-G抗原,后者可以保护滋养层细胞免受NK细胞的杀伤。?

Ⅱ类抗原(HLA?DR、DP、DQ系列)的分布面较窄,主要分布于B细胞、MΦ细胞及其他的抗原递呈细胞(APC)、胸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被活化的T细胞及精细胞上亦有Ⅱ类抗原表达。有些组织在病理情况下(如病毒感染或IFN等细胞因子诱导时)亦可表达Ⅱ类抗原。近年研究表明,HLA?DM并不表达于细胞表面,而局限于胞质的MⅡC内,它能使Ⅱ类抗原的γ链与αβ链解离,从而促进外源性抗原肽与Ⅱ类分子结合。分布在细胞表面的HLAⅠ、Ⅱ类抗原,也可以可溶性形式出现在血清、尿液、唾液、精液及乳汁中。?

HLA的生物学功能编辑本段回目录

     HLA抗原(分子)最初是作为同种抗原诱发移植排斥反应而被发现的,但很快就认识到它在调节免疫应答和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中起重要作用。?

一、对蛋白质抗原的处理与递呈?

HLA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作为抗原递呈分子。已知两类HLA分子所递呈的抗原有不同的特点。细菌、蛋白质等非自身细胞产生的外源性抗原由APC吞噬或内化后,在内体中降解成肽段后移行到MⅡC,并与从内质网转运到MⅡC中的HLAⅡ类分子结合成抗原肽Ⅱ类分子复合体,运送到细胞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图5.5)。病毒抗原、肿瘤抗原等内源性抗原,在细胞质内首先经LMP降解成肽段,通过TAP(在内质网膜上)转运到内质网腔中,使之与新合成的HLAⅠ类分子结合成抗原肽?Ⅰ类分子复合体,经高尔基体转运到细胞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

研究发现,HLAⅠ类分子亦可与那些从吞噬小泡进入胞质中的外源性抗原(经LMP、TAP作用)结合,转运至细胞表面,引起CD8+T细胞应答。同样,在某些情况下,HLAⅡ类分子亦可与内原性抗原结合,引起CD4+T细胞应答。可见,HLA对抗原的处理与递呈是十分复杂的过程。?

 二、调节免疫应答?

     实验证明MHC分子在多方面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一)抗原肽-MHC-TCR三分子复合体启动免疫应答

         抗原经APC处理成肽段后,一方面经配位或抗原限制位(agretope)与MHC的沟槽结合,一方面经表位(epitope)与相应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结合,组成抗原肽?MHC?TCR三分子复合体,启动免疫应答。?

(二)MHC是协同刺激分子?

当抗原肽?MHC复合体与TCR结合的同时,MHCⅠ类分子或Ⅱ类分子分别与T细胞表面的CD8或CD4分子结合,以稳定抗原肽?MHC分子与TCR的特异性结合,并使与CD4/CD8相关联的酪氨酸蛋白激酶P56lck活化。后者是T细胞活化的一个重要协同刺激信号,故MHC分子是协同刺激分子。?

(三)MHC限制性?

无论在免疫应答识别阶段T细胞与APC之间的作用,还是效应阶段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作用,都涉及到T细胞对与其作用细胞的自身MHC分子的识别,即只有当相互作用细胞双方的MHC分子一致时,免疫应答才能发生。这一现象称为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这是Doherty和Zinkernagel于1974年最早从动物实验证明的,两学者因此而荣获1996年诺贝尔奖。现已明确,细胞毒性T细胞(Tc)与靶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MHCⅠ类分子限制,APC与辅助性T细胞(TH)之间、T?H细胞与B细胞之间、T细胞与T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时受MHCⅡ类分子限制。关于MHC限制性的本质,目前认为,T细胞识别抗原时有两种识别,一是TCR识别与MHC结合的抗原肽,而MHC与抗原肽的结合是有一定选择性的,二是TCR尚需识别MHC分子多态部分的α螺旋。因此限制了TCR只能识别自身MHC分子递呈的抗原。TCR识别自身MHC分子的能力是T细胞在胸腺发育中获得的。?

(四)对免疫应答强弱的影响?

不同个体所具有的不同MHC分子谱,可能控制着对特异性抗原应答的能力。如某个体的MHC分子与抗原配位的结合具有高度亲和力,则该个体对此抗原的免疫刺激呈高应答;相反,如与抗原配位呈疏松结合,则该个体对此抗原呈低应答。因此免疫应答的强弱直接决定于MHC分子与抗原配位结合的紧密性。此外,细胞表面MHC分子的密度亦影响免疫应答的强弱程度。?

三、参与T细胞分化过程?

 胸腺上皮细胞表达的MHCⅠ、Ⅱ类分子和胸腺中APC表面的MHC自身抗原复合物,参与了胸腺细胞的阳性与阴性选择,使胸腺细胞分化发育成具有免疫功能的成熟T细胞(详见第六章)。?

四、诱导同种免疫应答?

在同种移植免疫应答中,HLA抗原既是激发同种免疫应答的抗原,又是同种免疫应答中效应阶段被攻击的靶抗原。在同种组织器官移植或输血中,它可在受者体内诱导产生相应的抗体和特异的Tc细胞,从而攻击移植物细胞而发生排斥反应。HLA抗原呈现很强的免疫原性,无论是Ⅰ类或Ⅱ类抗原,都能在体外直接诱导出强烈的初次T细胞免疫应答,即可导致CD4+T细胞的活化和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并能诱导CD8+T细胞介导的杀伤效应或诱导部分CD4+T细胞对表达Ⅱ类抗原的靶细胞的杀伤效应。这种情况可见于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供者、受者淋巴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的实验中,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和特异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反应。?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及分型技术?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

(一)单倍型遗传?

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HLA各位点的基因组合称为HLA单倍型(HLA haplotype)。两个同源单倍型构成HLA的基因型(HLA genotype)。由于一条染色体上HLA各位点之间距离非常近,很少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当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时,HLA单倍型作为一个单位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子女的HLA基因型中,一个单倍型与父亲相同,另一个与母亲相同。例如父亲的HLA单倍型为a和b,母亲的是c和d,则其子女可出现ac、bc、ad和bd 4种基因型的组合。这样,亲代与子代间有一个单倍型是相同的。同胞间,HLA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机率为25%,完全不相同的机率亦为25%,一个单倍型相同的机率为50%。因此,从家庭内寻找器官移植的供者,其供、受者HLA抗原型别相同的机率比在无血缘关系的供、受者中高得多。?

 (二)共显性遗传?

HLA复合体为共显性遗传,即每对等位基因都能编码抗原,共同表达于细胞膜上,而不形成ABO血型系统中的隐性基因及免疫球蛋白基因中的等位基因排斥现象,这就大大增加了HLA抗原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态性。?

(三)高度多态性

高度多态性是HLA复合体最显著的遗传特点。多态性是指在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同一基因位点可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有的可多达几十个,甚至百余个基因。由于HLA复合体是多位点的共显性复等位基因系统,故具有高度多态性。到1996年WHO命名委员会公布的HLAⅠ类基因中,已发现HLA-A位点有61个复等位基因,B位点和C位点各有136个和37个复等位基因,HLA-E和G位点各有4个复等位基因。HLA-Ⅱ类基因多态性更为显著,HLA-DPA1、DPB1、DQA1、DQB1、DRA、DRB1位点分别有8、67、16、26、2和141个复等位基因数。因而在远交人群中,有数以百亿计的HLA单倍型和基因型。根据共显性遗传规则,在无血缘关系人群中,可检出各不相同的HLA表现型,这给同种移植时选择供体造成极大困难,但HLA复合体的高度多态性,是赋于机体具有能够适应内外环境多变的巨大潜力,因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四)连锁不平衡?

单倍型基因非随机分布的现象称为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如某些基因(A1与B8)经常在一起出现,其单倍型频率比理论值高,而另一些基因又较少出现。连锁不平衡产生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连锁不平衡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

二、HLA的分型技术

HLA分型不仅能应用于临床,更是免疫遗传学研究所必需。传统的血清学分型和细胞学分型技术主要侧重于HLA抗原特异性的分型,80年代建立的DNA分型技术则侧重于基因分析。

(一)血清学分型技术?

1. HLAⅠ类抗原的检测

HLA-A、B、C抗原型别鉴定均使用微量补体依赖细胞毒试验(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基本原理是标准分型血清中含有针对某种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抗体,可与待测细胞表面相应HLA抗原结合、激活随后加入补体,使细胞损伤或死亡。利用染料排斥试验判断受检细胞,受损或死亡细胞被染色为细胞毒阳性。细胞毒阳性细胞的HLA抗原型别与标准分型血清所针对的抗原相当。?

2. HLA-DQ、DR抗原的检测

该两抗原的检测方法同HLAⅠ类抗原,但所用的抗血清必须经过吸收(通常用多个个体的血小板来吸收)以除去其中的抗Ⅰ类抗原的抗体,待测细胞须用经过纯化的B细胞。标准分型血清多取自经产妇、计划免疫志愿者,或制备的HLA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是一项古老的技术,尽管近年来已建立许多新的技术,但它仍是目前HLA分型的基本方法。?

(二)细胞学分型技术?

HLA-DP抗原特异性可应用纯合子分型细胞(homozygous typing cell,HTC)和预致敏淋巴细胞试验(primed lymphocyte test,PLT)检测。两种方法的原理均是通过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判断淋巴细胞在识别非己HLA抗原后发生的增殖反应。由于分型细胞来源困难以及实验方法繁琐,细胞学分型技术正逐渐被淘汰。?

(三)DNA分型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已将HLA分型技术从抗原水平发展到基因水平。DNA分型技术是在分子杂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分析受检者细胞基因组DNA片段的多态性特点来判断抗原特异性型别。?

1. RFLP技术

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个体间抗原特异性来自氨基酸顺序的差别,后者由编码基因的碱基顺序不同所决定。此种碱基顺序的差别造成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置及酶切位点数目的不同,从而产生数量和长度不一的DNA酶切片段。经电泳、转膜后,用标记的特异cDNA探针与之杂交,经放射自显影显示出不同长度的杂交条带。根据杂交条带的格局来判定HLA的型别。将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RFLP结合起来,可明显提高其灵敏度。由于本法仅能反映某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改变,故有一定的局限性。?

2. PCR/SSO技术

检测细胞DNA经PCR扩增后,与标记的顺序特异的寡核苷酸(sequence specific oligon ucleotide,SSO)探针进行杂交,从出现的杂交条带来判断HLA型别。该法能测出等位基因间1~2个核苷酸的差异,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样本用量少等优点。?

3. PCR/SSP技术

该法的特点是设计一组顺序特异性引物(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SSP),经PCR 扩增获得不同型别的HLA特异扩增产物,可通过电泳法直接分析带型来判定HLA型别。省去了上述方法中使用特异性探针作杂交的步骤,因而大大减少了实验步骤。此外,近来又建立了PCR指纹图(PCR fingerprints)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 SSCP)分析等技术,使HLA型别分析达到了更精细的水平,并因此而发现了更多的HLA多态性。目前,DNA分型法主要用于HLAⅡ类基因的分型,并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取代血清学方法。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HLA与疾病的关系?

(一)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近年研究发现,某些疾病的发生与一些特殊型别的HLA检出率相关。例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有90%以上患者带有HLA?B27抗原。与HLA有关的疾病,大多是发病机理不明并伴有免疫功能异常和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因此,分析HLA与疾病的相关性不仅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而且对了解HLA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HLA与疾病的相关性通常运用关联(association)进行研究。关联是指两个遗传学性状在群体中的同时出现呈非随机分布,以相对危险率(relative risk,RR)来评估。RR表示带某种HLA抗原的人与无此抗原的人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的比值。RR=1时,两者无关联;若RR>4,则认为此病与某种HLA抗原肯定有关联;RR值越大,表示关联越强。在所有研究过与HLA关联的疾病中,只有发作性睡眠病与HLA有几乎绝对的关联,即所有的此种病人均有HLA?DR2抗原(当然,有许多DR2阳性的人并未患此病)。此外的其他疾病与HLA呈强或弱不同程度的关联,如强直性脊柱炎与HLA-B27呈强关联,90%以上的病人可检测到B27,而正常人群中约9%含B27。

由于近年已检出了众多的HLA基因多态性,有可能在DNA水平上探讨HLA与疾病的相关性,并最终在HLA复合体中发现某些疾病的易感基因或保护基因,这将有助于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制订全新的防治措施。?

关于HLA与疾病关联的机制,有受体学说、分子模拟学说、连锁不平衡学说及免疫应答基因学说等。一般认为,不同病种与HLA的关联可能有不同的机制。?

(二)HLA表达异常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1. HLAⅠ类抗原表达异常

研究发现,许多肿瘤细胞表面HLAⅠ类抗原缺失或密度降低,或HLA特异性改变,使Tc不能对其识别,从而逃避了Tc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促进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2. HLAⅡ类抗原表达异常

裸淋巴细胞综合症(bare lymphocyte syndrome,BLS)患者的B淋巴细胞及其他APC表面HLA-Ⅱ类抗原表达缺陷,而其他体细胞则表达正常。此类病人往往表现为严重的免疫缺陷,常于婴儿期死亡。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上皮细胞,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等均可有HLAⅡ类抗原异常表达。其机理可能是局部感染诱生γ干扰素(IFNγ),后者诱导Ⅱ类抗原表达。靶细胞异常表达Ⅱ类抗原,就可能以组织特异性方式将自身抗原递呈给自身反应性T细胞,从而启动自身免疫应答。激活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又能大量产生IFNγ,诱导更多的靶细胞表达Ⅱ类抗原,加重和延续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迁延不愈的自身组织损伤。?

二、HLA与器官移植的关系

    器官移植是近代医学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被移植的器官或组织的存活率高低,与供、受者间的HLA抗原是否匹配及匹配程度密切相关。近年发现,HLAⅡ类抗原的配合比Ⅰ类抗原更为重要。骨髓移植时,只有供、受者间两个HLA单倍型相同的情况下才容易获得成功。
三、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临床上发现,多次接受输血的病人可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数与荨麻疹等。这类输血反应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病人血液中存在着抗白细胞和抗血小板HLA抗原的抗体所致。供血者血液中如含高效价的此等抗体,亦可引起输血反应。因此,对于多次接受输血者应注意选择HLA抗原相同和不含有抗HLA抗体的血液,以免发生此类输血反应。?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补体系统 下一篇免疫器官(immuneorgan)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紫云英
紫云英
举人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