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免疫学   

标签: 超敏反应

顶[0] 发表评论(3) 编辑词条

    超敏反应(ypersensitivity)又称变态反应(allergy),指已致敏机体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和/或生理功能紊乱。超敏反应也是机体对抗原物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只是表现为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的分类,最早曾按变应原引起组织损伤发生的快和慢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以后Gell和Coombs(1963年)按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Ⅰ、Ⅱ、Ⅲ和Ⅳ四型。Ⅰ型称过敏反应型,Ⅱ型称细胞毒型,Ⅲ型称免疫复合物型,Ⅰ、Ⅱ、Ⅲ型为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Ⅳ型称迟发型,由T细胞介导,可经细胞被动转移。1974年Roitt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Ⅴ型(刺激型),同年Irvine提出第Ⅵ型(ADCC型),但这两型的发生机制基本类似于Ⅱ型,故将其归入第Ⅱ型的特殊方式。

目录

Ⅰ型超敏反应编辑本段回目录

Ⅰ型超敏反应(type Ⅰhypersensitivity)亦称过敏反应(anapylaxis),是由致敏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变应原)时所引起的反应。该型变态反应主要由血清中IgE介导,可以是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按照发生的迅速程度而分为“即刻相”反应和“延缓相”反应。前者在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几秒钟、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后发作,能迅速消退;后者的发生需要2-4小时,并持续24小时后逐渐消退。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一、发生机制?

变应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刺激抗原特异性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产生IgE抗体。IgE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致敏阶段)。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时,即可与吸附在上述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引起一系列反应,使细胞膜的稳定性下降,通透性增强,细胞内颗粒脱出,许多生物活性介质释放,引起过敏反应的发作(发敏阶段)。?

(一)变应原?

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二类。?

1.接触或吸入性变应原  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防止接触或吸入此类变应原很不容易。

①植物花粉  法国梧桐、杨树、枫树是春季花粉病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长江流域引起过敏性哮喘病的常见变应原。在我国东北秋季花粉病则以蒿属为主。杂草花粉也是过敏的常见原因。

②室尘是引起吸入型哮喘、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包括某些霉菌孢子、蟑螂及动物气味、螨类、家庭起居中的生活垃圾等。

③异种动物蛋白质成分  如猫、狗的唾液、皮屑等可溶性成分内所含有的某些蛋白成分;由动物血清制备的抗毒素等均可诱发过敏反应。?

2.食物变应原  常见的过敏性食物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牛奶和鸡蛋;海产类食物,如无鳞鱼、海蟹、虾、海贝等;蛋白质含量高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蛤蟆类、鱿鱼;真菌类的食物如蘑菇等。目前由于保鲜食品,冷藏食品及人工合成饮料的日益增高,其中所含的食物添加剂,防腐剂,保鲜剂和调味剂就成了一类新的变应原。?

    药物可经口服、注射或吸入等途径引起过敏症。常见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和有机碘等。?

(二)IgE抗体?

1. IgE的产生  是由鼻咽、扁桃体、气管及胃肠道粘膜等处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合成。这些部位是变应原入侵的部位也是Ⅰ型变态反应的好发部位。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微,0.1~9mg/L(0.01~0.9mg/dl),而某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清IgE可高于正常人1000~10000倍。目前已知MCⅡ类基因复合体中的某些特殊位点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相关,如具有HLA B8分子的人群体内具有高滴度的IgE。因此过敏反应常有遗传倾向,易发生在特应症(过敏性体质)的个体或家族中。已知鼠和人的T细胞可根据分泌细胞因子种类的不同而分为T1和T2两个亚群,T1细胞分泌IL2、IFNγ和淋巴毒素(LT),但不分泌IL4、IL5和IL6;相反,T2细胞分泌IL4、IL5、IL6和IL10,但不分泌IFNγ和LT。T1和T2之间通过细胞因子而互相调节。体外研究表明,T2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释放IL4促进相应的B细胞转换合成IgE。T1细胞同时产生IFNγ拮抗IL4、抑制IL4所诱导的IgE合成。说明二类T细胞亚群均可调节IgE的合成。特应症患者可能有较多的抗原特异性T2细胞与分泌较多的IL4相关。此外,IL12是IgE抗体生成的强烈抑制剂,小剂量即能发挥强效应。可能在过敏反应的防治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2. IgE生物学特性  IgE具有牢固的亲细胞性。与细胞接合后可停留数月或数年后逐渐消失,此时过敏性也随之消失。IgE的亲细胞性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只能在同种或亲缘关系很近的异种间转移。?

(三)肥大细胞及相关细胞?

1. IgE的Fc受体(FcεR)  FcεR有两类,即FcεRⅠ和FcεRⅡ。①FcεRⅠ是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受体,可与IgE的ε链结合。每个肥大细胞表面约有4万~10万个FcεRⅠ。尽管正常人血清中IgE浓度很低,但对结合FcεRⅠ也足够高了。FcεRⅠ由α、β、γ、γ 4条多肽链组成。α链介导结合IgE,β链可能起连接α链和γ链的作用,γ链将FcεRⅠ的信号传递至细胞内。②FcεRⅡ(CD23)存在于B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郎格罕细胞和血小板表面,是一种低亲和力的受体。活化T细胞上也有FcεRⅡ。1987年有两个研究组均证实,FcεRⅡ就是人B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3,是B细胞早期表达的表面标志,能促进B细胞分化和合成IgE。FcεRⅡ的C端暴露于细胞外,可被裂解形成可溶性CD23(sCD23)即IgE结合因子(IgE binding factor ,IgEBF)。当IgE与FcεRⅡ结合后能防止FcεRⅡ降解成sCD23,而IL4能增加B细胞的FcεRⅡ表达并促使其降解成sCD23。IFNα、IFNγ和前列腺素E2能抑制IL4 所诱导的CD23表达和sCD23的释放。FcεRⅡ和IgEBF(sCD23)对IgE合成具有正调节作用。也能诱导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合成IgE。还能诱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而加重临床症状。?

2. 肥大细胞及相关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肥大细胞主要存在于血管、神经的周围及皮下。胞浆中含多量膜结合颗粒及脂质小体。活化的肥大细胞能产生细胞因子,如IL5、TNF等能引起内皮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ELAM1),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参与延缓相反应。活化肥大细胞合成的IL5是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因子,能使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活化、发挥更大的ADCC效应。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一样,能合成许多介质,表达高亲和力的FcεRⅠ,可与IgE结合,引起即刻相反应。能合成IL5的T2细胞也产生IL4和IgE转换因子等,提示T2细胞也参与过敏反应的调节。

3. 肥大细胞的活化过程  当多价抗原与吸附在肥大细胞上的IgE交叉结合后,激活G蛋白并活化膜磷酯酶C,催化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2)分解成三磷酸肌醇(IP-3)和甘油二酯(DAG)。DAG可使蛋白激酶C活化,使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复合体于胞浆膜下分离,再加上细胞活化过程中产生的溶血磷脂酸等物质的共同作用,促进颗粒与胞浆膜融合,使颗粒内容物(生物活性介质)排出。IP-3可引起胞浆中Ca2+通道开放,大量Ca2+进入细胞内,与钙调蛋白结合,作用于微管,促进脱颗粒。FcεRⅠ还可使膜甲基转移酶和磷脂酶A2活化。甲基转移酶能将磷脂酰乙醇胺转变成磷脂酰胆碱,而促进Ca2+的细胞内流入及其相应代谢过程的增强。磷脂酶A2活化,则可促进胞内新的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

(四)生物活性介质?

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可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预先存在于颗粒内的介质,如生物活性胺类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二是新合成的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1.预先存在的介质 

①组胺(istamin)是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中的小分子胺类(分子量为0.111kD),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一是扩张小血管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二是刺激平滑肌收缩;三是促进粘膜腺体分泌增加。当摄入食物变应原时,可促进肠蠕动加速,哮喘时,刺激支气管痉挛, 当上述症状出现时,尤其是哮喘时,仅用抗组胺药并不能消除症状,说明其他源于肥大细胞的介质在过敏反应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激肽原酶(kinnogenase)从颗粒中释出的激肽原酶可将血浆中的激肽原转变成缓激肽和其他激肽类物质。缓激肽仅有9个氨基酸组成,致平滑肌特别是支气管平滑肌的缓慢收缩作用和较强的血管扩张作用,还可增加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引起疼痛等。

③类胰蛋白酶(tryptase)分子量130kD,是蛋白水解酶,具有C3转化酶的活性,可分解C3产生过敏毒素。可能主要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延缓相反应。

④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il cemotactic factor of anapylaxis ,ECFA)是低分子量多肽,有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向局部聚集的趋化作用。嗜酸性粒细胞能吞噬肥大细胞释出的颗粒,还可释放多种酶类,如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磷酯酶D等,破坏相应的生物活性介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新合成的介质

①白三烯(leucotrienes, LTs)分子量0.3~0.4kD,曾称为慢反应物质(SRS-A),是在细胞活化过程中由细胞膜磷脂代谢产生的花生四烯酸衍化而来的三种白三烯(LTC-4、LTD-4和LTE-4)的混合物(图11.2)。LTs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能力要比组胺强100~1000倍,效应持续时间长,是哮喘时支气管持续性痉挛的主要原因。

②前列腺素D2(PGD2)也是细胞活化过程中来自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PGD2与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血管扩张、支气管收缩。

③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分子量0.7kD,也是细胞膜磷脂降解而产生的。PAF能聚集和活化血小板,使其释放活性胺类,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PAF还可以活化炎症性白细胞,在延缓相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④细胞因子。近年证明,肥大细胞经IgE抗体桥联激活后还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浸润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多核细胞也能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TNF、IL1、 IL6等可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延缓相反应。?

二、临床常见疾病?

(一)过敏性休克?

临床上较多发生在再次注射抗毒素血清或青霉素后数秒至数分钟内发生胸闷、气急及呼吸困难,甚至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导致呼吸道阻塞、脉细、血压下降等一系列严重症状。常见的有两类:?

1.药物过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为最常见。此外,普鲁卡因、头孢菌素等也可引起。青霉素分子量低,本身无抗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青霉烯酸、青霉酮酸盐等与体内组蛋白结合后,可构成完全抗原、青霉素制剂中的大分子杂质也可能成为抗原。刺激体内产生IgE,再次接触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有时初次注射青霉素也会发病,可能该个体曾以其他方式接触过此类物质,如使用被青霉素污染的医疗器械或吸入空气中的青霉素孢子等所致。?

2.血清过敏性休克  临床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治疗或紧急预防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因为这些个体曾注射过相同的制剂而被致敏。近年来由于异种免疫血清的纯化,临床上此类过敏反应已较少见。?

(二)呼吸道过敏反应?

1.支气管哮喘  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有明显的家族史。多为吸入或食入变应原后发生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变应性炎症,出现胸闷、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过去认为其发病机理是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已相继证明哮喘急性发作48小时后进入延缓相反应阶段才有典型的气道炎症特征。该阶段中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碱性蛋白、神经毒素和过氧化酶等,以及由其他炎症细胞在白介素等细胞因子,如IL1、IL2、IL3、IL4、IL5、IL6、MCP1、MCP3和粘附分子(AMS)的调控下,释放的炎症介质对呼吸道上皮有很强的损伤作用,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2.变应性鼻炎  主要因吸入植物花粉致敏引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患者表现为分泌物增加,流涕、喷嚏等。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眼结膜充血等。?

(三)胃肠道过敏反应?

    主要表现为过敏性胃肠炎。少数人吃鱼、虾、蛋等食物及某些药物后,可出现荨麻疹、肠蠕动加速致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患者胃肠道SIgA明显低下和蛋白水解酶缺乏,局部粘膜防御功能下降,不能将食物中的异种蛋白完全分解而通过粘膜吸收诱发过敏症。?

(四)皮肤过敏反应?

摄入或接触某些变应原或肠道内有寄生虫感染等引起皮肤出现风团、红斑或全身性荨麻疹等,可在15~20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

三、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应从变应原和机体的免疫状态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尽可能找出变应原,避免再接触;另一方面应针对发生发展的过程,切断或干扰某个环节,中止其发病。?

(一)找出变应原,避免接触?

 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及家族中有无过敏史者,避免接触变应原。?

(二)皮肤试验?

 使用青霉素或免疫血清前,必须进行皮肤试验。对皮肤试验阳性者,切忌再用该变应原。若必须使用,要人工脱敏。?

(三)特异性脱敏疗法?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对异种免疫血清可采用短期内小剂量多次注射方法脱敏。这种脱敏是暂时的,很快会重建致敏状态,以后再用异种免疫血清时,仍需做皮肤试验。?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已通过测试而确定的变应原可多次小量给患者皮下注射,以达到脱敏的目的。机理可能是:①引起IgG类循环抗体的产生,从而阻断IgE与变应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阻止脱颗粒。这种IgG称为封闭抗体或阻断抗体。②诱发特异性Ts细胞。如注射经尿素轻度变性的变应原,能引起特异性Ts细胞的增多,抑制IgE的合成。?

(四)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  色苷酸二钠可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活性介质释放;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前列腺素E2类药物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以增加cAMP的含量;甲基黄嘌呤和氨茶碱等则是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cAMP分解,而提高cAMP的浓度,以稳定肥大细胞膜。?

2.竞争靶细胞受体的药物及生物活性物质拮抗药  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通过与组胺竞争效应器官细胞上的组胺受体,从而影响组胺的作用。多根皮苷町磷酸盐有拮抗白三烯的作用。?

3.改善靶器官的反应性  常用的肾上腺素、麻黄素不仅可解除支气管痉挛,而且可减少腺体分泌,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除可解痉外,尚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与减少渗出。?

Ⅱ型超敏反应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概念?

血清中的抗体(IgG 、IgM)与组织细胞上的相应抗原或半抗原结合,活化补体、激活吞噬细胞和NK细胞等,引起靶细胞损伤。故又称为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或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超敏反应。?

二、发生机制

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患者血清中产生了针对细胞或组织抗原的IgG和IgM抗体,并能结合补体溶解靶细胞或激活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破坏,也可通过ADCC使MΦ、NK等细胞发挥非吞噬性杀伤作用而导致靶细胞的溶解。?

(一)抗原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1.细胞固有的抗原  如红细胞的血型抗原、白细胞的LA抗原、血小板、肺基底膜及肾小球基底膜的抗原。?

2.外来抗原或半抗原吸附在细胞上  如某些化学制剂、药物及病原微生物的抗原或半抗原成分与体内的细胞或蛋白质成分结合成完全抗原。?

(二)抗体及所致的溶细胞作用?

1.抗体  介导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G、IgM类。?

2.溶细胞作用

①固定并激活补体裂解靶细胞。血清中的抗体与细胞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形成溶细胞的攻膜复合物,使细胞渗透性溶解;另外在补体活化过程中的裂解产物如C3a、C5a,可吸引白细胞集聚到反应部位来,释放溶酶体酶等,而使靶细胞溶解。

②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当抗体与细胞上的抗原结合后,可降低靶细胞表面电荷的排斥力,使抗体Fc段易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作用,也可通过吞噬细胞膜上C3b受体发挥免疫粘附作用杀伤靶细胞。

③ADCC作用。抗体IgG的Fab段与靶细胞抗原结合后,其Fc段与NK细胞上的FcR结合,发挥非吞噬性杀伤作用。?

三、临床常见疾病?

(一)输血反应?

输血反应是指血型不合的输血所引起的血细胞破坏,有溶血性和非溶血性两类。如ABO血型不合的输血,可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即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反复输入异型LA的血液,在受者体内诱发抗白细胞、抗血小板抗体或抗血浆蛋白抗体,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破坏。?

输血反应类型及出现情况

输血反应类型 供者抗原 受者抗体 出现情况
红细胞 A、B、AB、Rh+ 抗A、抗B、抗Rh 初次、再次输血
白细胞 某型HLA 无该型者产生抗体 多次输血、经产妇输血
血小板 某型血小板 无该型者产生抗体 多次输血、经产妇输血
血浆 某型血浆蛋白 无该型者产生抗体 多次输血、血浆

(二)新生儿溶血症?

多发生于孕妇为R-,胎儿R+,尤其是再次妊娠的胎儿。当第一胎分娩时,胎盘剥离出血,极少量胎儿R+的红细胞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后天获得性抗R抗体(IgG)。若该母亲怀第二胎,胎儿仍为R+时,母体的R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与R+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及相关细胞,导致红细胞破坏,引起新生儿溶血症。预防的方法可在初产妇分娩后72内给予注射抗R抗体,以阻断R+红细胞对母体的致敏。新生儿溶血症也可由母胎ABO血型不符合引起。多发生于母亲是O型、胎儿是A型或B型。因为天然血型抗体属IgM类,不能通过胎盘,而少量进入母体的胎儿红细胞能诱发后天获得性IgG类抗体,虽可通过胎盘进入血流,但胎儿血清及其他组织中也存在有A、B型抗原物质,有吸附抗体的作用,所以抗体并不全部集中于胎儿红细胞。故其发病率虽高,症状却较轻。?

(三)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某些具有半抗原性质的药物与体内血细胞膜结合或因病原微生物感染,均可改变血细胞膜的抗原性质并诱生相应的抗体而致病。其发病机理主要有:①半抗原型。常见于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是药物半抗原先与体内蛋白质或血细胞结合,刺激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再次使用同样药物时,血细胞上的药物与相应抗体结合,激活补体、调理吞噬细胞,导致靶细胞溶解。至于何种靶细胞受损,取决于药物吸附在何种血细胞上。如青霉素易吸附于红细胞上,导致溶血性贫血;匹拉米洞易吸附于粒细胞上,导致粒细胞减少症;奎宁等药物易吸附于血小板上,导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②膜抗原改变型。用甲基多巴治疗高血压等病时可导致血细胞膜上的抗原性发生改变,诱发自身抗体而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反应。此类症状在停药后,症状多数能自行消失。?

(四)抗体针对交叉反应性抗原所致的疾病?

已发现A群12型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人类肾小球基底膜具有共同抗原,故链球菌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可结合于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体而导致肾小球病变。此类肾炎又称为肾毒性肾炎或抗膜性肾小球肾炎。还发现A族链球菌蛋白质抗原与心肌细胞有共同抗原,因而链球菌感染机体后产生的抗体可结合于心肌细胞上,引起风湿病。?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

是刺激型的一个例子。发现甲亢症病人血清中长效甲状腺刺激素(long acting tyroidstimulator,LATS)属IgG类自身抗体,半衰期比TS长,刺激作用更强,能与甲状腺细胞上的TS受体结合引起胞内cAMP增高,促使甲状腺细胞分泌大量甲状腺素,此作用不受甲状腺素的生理性反馈抑制,从而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各种临床症状。同种器官移植时所发生的超急排斥反应,是受者体内有预存的抗体所致。

有些疾病如Good pasture's综合症,也是由于机体产生了IgM、IgG型抗体所致的免疫性疾病。有些抗体是针对自身细胞上的相应受体,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如胰岛素抗性糖尿病等可称为自身免疫性受体病。由于这些抗体都是针对自身成分的,应属于自身免疫病。??

Ⅲ型超敏反应?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概念?

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组成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 ,I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壁基底膜或组织间隙,激活补体和白细胞,引起组织损伤或出现临床疾病。称免疫复合物病(ICD)或第Ⅲ型超敏反应。?

二、发生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其中包括产生特异性抗体,能与抗原形成IC,这种复合物可迅速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和清除,或由肾小球基底膜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IC才不能被清除,而沉积到特定的部位致病。?

(一)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条件?

1.抗原物质持续存在  抗原成分长期在体内留存,可不断形成大量的IC。当IC超过一定限度时,不易被彻底清除。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变性IgG、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核抗原及肿瘤抗原等内源性抗原;又如由细菌、病毒、寄生虫、药物等外源性抗原成分,长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所形成的循环IC易沉积到特定的组织和器官而致病。?

2.形成IC的大小  细菌、细胞等颗粒性大体积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抗原易于消毁和清除。可溶性小体积抗原如微生物的降解成分或代谢产物、机体组织释放的少量自身抗原等,与相应抗体结合时,形成较小的IC,易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滤出。但中等大小体积的IC,其分子量约1000kD,沉降系数为19S者,不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易于随血流播散到特定部位沉积下来,形成ICD(表11.3)。由于沉积部位不同,使ICD有多部位发病的特点。?

3.抗原抗体的比例  抗原抗体结合时,由于二者比例不同,所形成的IC大小亦不同。当抗原高度过剩时,形成小于19S的IC,不易致病;当抗原略多于抗体时,易形成中等体积的IC,是引起ICD的重要原因;当抗原抗体比例适合时,形成大体积IC,也不致病。?

4.抗原抗体的理化特性  抗原抗体的带电性、结合价、相互作用的亲和力、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等都可影响IC的形成和沉积。如带正电荷抗原所形成的IC特别易和带负电荷的肾小球基底膜结合,引起严重和持久的组织损伤。?

5.解剖和血液动力学因素  这对决定IC的沉积位置是重要的。肾小球和滑膜中的毛细血管是在高流体静压下通过毛细血管壁而起超过滤作用的,因此这些部位常成为IC最易沉积的地方。另外,已发现肾小球的内皮细胞具有C3b受体,易与含有补体的IC结合。IC的沉积还易发生在抗原进入部位,因大体积抗原在输入局部尚未清除,再与略少于抗原量的抗体结合,形成中等体积的IC,引起局部ICD。?

6.其他因素  当IC结合至炎症细胞上,刺激了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介质的分泌,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内皮细胞间隙加大,以利IC的沉积而致病。

(二)IC引起的组织损伤和致病机制?

IC并非引起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仅是引起损伤的始动因素,由于IC可以活化补体,吸引白细胞集聚、浸润,在血小板参与下引起炎症反应,这才是组织损伤的直接原因。?

1.补体的作用  沉积的IC激活补体系统,产生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C3a、C5a、C567 等)招引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渗出反应;并使中性粒细胞在复合物沉积部位聚集。?

2.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在吞噬沉积的IC过程中,释放溶酶体酶,使邻近组织损伤。中性粒细胞所含的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和弹力纤维酶可水解血管基底膜、内弹力膜和结缔组织,增加血管通透性;激肽原酶可水解激肽原产生血管活性肽;前凝固物质可激活血小板促使产生纤维蛋白等。?

3.血小板的作用  在局部凝聚和激活的血小板,可释放血管活性胺类加剧局部渗出反应,并激活凝血过程,形成微血栓,引起局部缺血和出血。?

三、临床常见疾病?

有局部和全身二类,前者发生在抗原进入部位,后者因IC在血流中播散,而产生多部位沉积的全身ICD。?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us反应  Arturs氏曾在家兔皮下多次注射无毒性的马血清,约4次后,局部出现细胞浸润;若再次注射,可发生水肿、出血、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这是抗原在入侵局部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所致。?

2.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可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反复注射胰岛素后体内产生过多的抗胰岛素抗体,此时再注射胰岛素时,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类似Artus反应,数日后逐渐恢复。此外,长期大量吸入粉尘中所含的植物性或动物性蛋白质及霉菌孢子所引起的变应性肺泡炎或间质性肺泡炎,也属此类。?

(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  某些机体在初次注射大剂量异种抗毒素血清7~14天后,局部出现红肿、全身皮疹、发热、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及一过性蛋白尿等症状。一般病程较短,停止注射后自行康复。其原因可能是一次输入较多量抗原(异种血清),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与逐渐被吸收而尚未排除的抗原结合,形成中等分子IC,随血流运行至全身各处,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现在应用精制抗毒素,此病极为罕见。?

2.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或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占急性肾小球肾炎的80%。常发生于A族链球菌感染2~3周后。其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某些病毒或寄生虫(疟原虫)等的感染也可引起。链球菌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的IC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

(三)结节性多动脉炎?

是全身性血管炎。常发生在乙肝病毒感染后。由机体产生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与该抗原结合形成IC,广泛地沉积在全身动脉血管壁引起病变。?

(四)复合物在身体其他部位的沉积?

脉络膜丛是一个主要的过滤场所,有利于IC的沉积,这是SLE病人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在亚急性硬化性泛脑炎病人的神经组织中有麻疹抗原和相应抗体的复合物沉积。在血清病和SLE的皮疹中,其表皮与真皮连接的基底膜上有Ig和C3沉积。?

Ⅳ型超敏反应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概念?

Ⅳ型超敏反应是由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18~24小时后局部产生T细胞介导的,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病理性损伤,48~72小时达高峰。由于反应发生迟缓,故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ypersensitivity ,DT)。可通过致敏的T细胞将致敏状态转移给正常机体,与抗体和补体无关。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个体,不发生Ⅳ型超敏反应。

二、发生机制?

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如图11.4。引起Ⅳ型超敏反应的抗原包括病毒、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寄生虫、真菌、细胞抗原(如肿瘤细胞、移植细胞)等,经抗原致敏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致敏T细胞。参与本型超敏反应的T细胞包括CD4+和CD8+的两个亚群,T细胞在识别由APC表面MC分子及其递呈的抗原肽复合物后,被激活并产生一系列反应,可在局部释放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如IFNγ、TNF、LT及IL3、GM-CSF、IL2等。能激活MΦ产生IL12可加强T1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作用于炎症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促使其表达粘附分子,使各种单个核细胞和白细胞进入局部扩大炎症反应。其中IFNγ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粘附分子表达增加和其他细胞(通常不表达MCⅡ类分子)表达MCⅡ类分子,这种MCⅡ类分子的异常表达,不仅表示周围环境中T细胞的活化,也表示可以递呈抗原的细胞增多,而使更多的T细胞活化。总之,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局部扩增,直接或通过细胞因子间接损伤带有抗原的靶细胞,导致细胞的变性和破坏。

三、临床常见疾病?

(一)传染性变态反应(胞内微生物感染)

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等)和某些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机体后,可诱导巨噬细胞活化和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释放细胞因子等作用于内皮细胞和白细胞,一方面促进白细胞集聚到感染部位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诱导内皮细胞分泌血小板源性的生长因子,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和胶原合成,形成纤维化病变和肉芽肿,导致组织受损和疤痕形成,影响器官的功能。临床上由感染诱发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组织损伤,可见于结核病形成的肺空洞、干酪样坏死和全身毒血症,麻风患者的皮肤肉芽肿等均与T细胞大量释放淋巴因子导致MΦ大量聚集而产生病理变化有关。麻疹的皮疹、单纯疱疹的皮肤损伤也是因广泛的病毒感染引起T细胞活化,介导Ⅳ型超敏反应有关。另外,念珠菌病、皮肤丝状菌病、球孢子病等真菌感染以及血吸虫病等,也已证明有Ⅳ型超敏反应存在引起的病理变化。?

(二)接触性皮炎?

某些个体在皮肤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药物、化妆品、染料、油漆、塑料、农药等时,这些小分子半抗原与皮肤角质细胞表面的蛋白结合形成新的完全抗原,刺激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IFNγ),发生DT反应。一般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硬结、水泡等病变。重症者可有剥脱性皮炎。?

(三)其他?

如移植排斥反应、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甲状腺炎、多发性神经炎等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也有DT参与作用。

从理论而言,超敏反应可以分为Ⅰ、Ⅱ、Ⅲ、Ⅳ型,但在临床表现上并非如此界限分明。往往同一抗原在不同机体可引起不同的反应。而某些相似的临床表现也可由不同机制所引起。所以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免疫性疾病往往不是单一型表现,而是以某一型损伤为主的混合形表现。在对这类疾病的防治手段上都应注意避免接触变应原、和/或应用免疫抑制措施。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免疫调节 下一篇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紫云英
紫云英
举人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