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经纬知识库 >>所属分类 >> 生物与医药   

标签: 外阴

顶[1] 发表评论(17) 编辑词条

外阴良性肿瘤
 
目录

[显示全部]

(一)外阴乳头状瘤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临床表现: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发病年龄40~70岁。病变多位于大阴唇、阴阜、阴蒂、肛周,单发或多发,生长缓慢。可无临床症状,亦可有外阴搔痒,局部炎症等。
2、病理特点:大体检查肿瘤常为蕈状、疣状,多为单发,体积较小,偶可达4~5cm。镜下检查肿瘤表面复以鳞状上皮,乳头向外生长,中心由结缔组织构成。较大或生长快的乳头状瘤要注意乳头状瘤基底部有无恶变。
3、鉴别诊断:与尖锐湿疣在临床上难以鉴别,组织学检查,尖锐湿疣病变可见典型的凹空细胞;HPV(人乳头状瘤病毒)组织化学或分子杂交法测定亦可鉴别。
4、治疗:手术肿瘤切除,切除标本行病理检查确诊。
 

(二)外阴血管瘤编辑本段回目录


1、毛细血管瘤:突出于皮肤表面,红色、质软,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一般采用冷冻或局部放疗方法治疗。
2、海绵状血管瘤:(1)病理特点:大体检查肿瘤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大面积病变可累及会阴,阴道及肛门。肿瘤位于皮内或皮下,表面皮肤正常。镜下检查肿瘤为多数扩张而不规则的血管或腔隙组成,内衬单层扁平内皮细胞。(2)临床表现:临床多无症状;肿瘤较大可出现外阴肿胀,破时可出血。(3)治疗:手术切除时因肿瘤界限不清、血管丰富或位置较深等可发生出血,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三)外阴淋巴管瘤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临床表现:肿瘤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偶有病变扩大至大部分外阴直至阴道。肿瘤表面可呈现水泡,破溃后流出淋巴液。
2、病理特点:大体检查肿瘤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大小不等,呈灰红或灰白色囊性结节。镜下检查肿瘤系由淋巴管囊性扩张增生形成,囊内积有淋巴液及淋巴细胞。
3、治疗:肿瘤较大或有症状可手术切除,手术不易切净。
 

(四)其他外阴肿瘤编辑本段回目录

    主要有外阴纤维瘤、汗腺腺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
1、临床表现:病变可位于大阴唇、小阴唇、阴阜等部位,有的有蒂、实性肿物。肿瘤小时,常无症状。肿瘤较大时,可有下坠、疼痛甚至排尿、性交困难,肿瘤表面破溃后,可继发感染。
2、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的依据,一般肿物切除后经显微镜检查,做出诊断。
3、治疗:手术切除肿瘤。
 

(五)外阴色素痣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临床表现:色素痣可生长于外阴的任何部位,可在皮内生长,亦可隆起于皮肤,甚至有的呈乳头状或疣状凸起,呈淡褐、棕色或黑色,上面可有毛发或无毛发。幼年时痣即存在,青春期后可逐渐加深,增大。
2、色素痣恶变的临床特点:当出现色素痣明显增大与迅速增大,颜色加深发亮,或表面出现溃疡、出血、结痂,或周围出现卫星黑痣,或色素痣形成硬结等现象时,均提示色素痣有恶变之可能,应尽早就医治疗。
3、治疗:手术切除,手术范围达痣周0.5-1厘米,并切除皮下组织。

外阴恶性肿瘤编辑本段回目录

组织学类型有数种——外阴浸润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较少。来源于中胚叶的恶性肿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癌肉瘤等,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及转移瘤等,但均罕见。
 

(一)外阴鳞状细胞癌编辑本段回目录

1、发病原因: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与外阴癌具有密切关系已被众多研究者所公认,在外阴癌检测中以HPV16、HPV18、HPV31多见。慢性外阴营养障碍经过许多作者的研究,认为其与外阴癌的发病亦有一定的关联。性病也可能与外阴癌有关。但是上述观点仍需大量深入研究,取得确切的结论。
2、临床表现:
(1)外阴鳞癌主要发生于绝经后的妇女。
(2)外阴瘙痒是其主要症状,近一半的病人有5年以上的外阴瘙痒病史。
(3)癌灶发生在外阴任何位置,以大阴唇最常见,其次为小阴唇、阴蒂、会阴等。病灶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呈白色、灰色,暗红色,表面可干燥清洁,亦可有分泌物或坏死。癌灶可呈菜花型或溃疡型。
(4)晚期出现痛疼,侵犯尿道、直肠时可出现尿频、尿急、血尿,排尿便困难等。
3、临床分期:(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
0期:原位癌,表皮内癌
Ⅰ期:肿瘤局限于外阴和/或会阴,肿瘤直径≤2cm,无淋巴结转移
Ⅱ期:肿瘤局限于外阴和/或会阴,肿瘤直径≥2cm,无淋巴结转移
Ⅲ期:不论肿瘤大小,但侵及下尿道,和/或阴道或肛门,和/或有单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Ⅳa期:肿瘤侵犯任何下列部位:尿道上段、膀胱粘膜、直肠粘膜、骨盆和/或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Ⅳb期:远处转移,包括盆腔淋巴结的转移
4、病理特点:大体检查病变小时,可为浅表、高起硬溃疡或硬结节,和可呈现大片融合伴感染、出血、坏死的大病灶。多数病灶周围伴有白色病变。镜下检查:(1)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squamous neoplasia of the vulva, VIN):肿瘤局限于表皮内,无间质浸润,无转移。VINI,病变局限于上皮的下1/3;VINII,病变局限于上皮的下2/3;VINIII,病变超过上皮的2/3。(2)外阴原位癌,又称鲍温病(Boweu disease),病变累及上皮全层,但未穿透基底膜。(3)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常见为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珠;分化差的梭形细胞及巨细胞癌很少见;偶可有腺鳞癌。外阴鳞癌其发展过程一般认为由上皮内肿瘤经微小浸润癌到浸润癌。
5、诊断:
(1) 病灶细胞学涂片检查。
(2) 对一切外阴赘生物,包括菜花状、溃疡状、结节、白色病灶等均需做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才能得出正确诊断。
6、转移途径:中晚期外阴鳞癌可出现转移,其转移途径。
(1) 局部蔓延:外阴前部癌灶可向尿道、会阴体、阴道蔓延;外阴后部病灶趋向侵犯阴道口和肛门。晚期可侵犯耻骨、肛周、膀胱颈。
(2) 淋巴转移:外阴鳞癌几乎都通过淋巴结转移、涉及腹股沟深与浅、股管淋巴结及髂盆淋巴结。
(3) 血行转移:一般罕见。
7、治疗:
外阴癌应基于对其高危因素的认识分析,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处阴癌的高危因素有:肿瘤浸润深、淋巴结可触知、淋巴管间隙有瘤细胞弥散、中线型癌灶、肿瘤细胞分化差等。
8、预后:与临床期别、病理分级、腹股沟淋巴结有无转移,血管淋巴管内有无瘤栓等因素有关。
 

(二)外阴湿疹样癌或派杰病(Paget’s disease)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临床表现:患者为老年妇女,多发生于绝经后。常有慢性女阴刺激,顽固性外阴瘙痒,病程长为其临床特点。病灶部位临床检查可见为隆起的边界清楚的红色湿疹状斑块,表皮粗糙、增厚,表面渗液或有白色痂皮复盖。
2、病理特点:大体检查病灶皮肤呈红斑状和湿疹样,边界清楚,但不规则,有时结痂或呈乳头状,有时可见浅表溃疡。光镜检查为上皮内癌,其特征为表皮内可见单个或小群分散的Paget氏细胞,呈园形、卵园形或多边形,胞浆含多糖而透明,核大呈网状。
3、诊断:派杰病的确诊依靠病理活检。
4、治疗:手术切除。单发病灶可行病灶广泛切除;多中心或较广泛病灶可行单纯外阴切除术,但无论那种术式,切除正常皮肤应距病灶2.5cm以上。如出现浸润或合并腺癌,需做外阴根治术及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三)外阴疣状癌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外阴局部呈大小不等的,常向外凸出的灰白色菜花状新生物。疣状癌生长缓慢,有局部浸润,易于复发,但很少转移。
2、病理特点:大体为疣状或蕈样,镜下检查鳞状上皮增生形成宽大乳头伸入间质,癌细胞团边缘呈推进性生长,癌细胞分化好,异形性小,偶见核分裂。
3、诊断:根据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而确诊。
4、治疗:手术局部彻底切除。禁忌放射治疗,放疗后常引起生长加速和促进复发。
 

(四)外阴基底细胞癌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老年妇女。主要症状为局部瘙痒或烧灼感,亦可无症状。常见病变部位为大阴唇,也可在小阴唇、阴蒂、阴唇系带出现。病灶多为单发,呈灰色半透明小结节,位于变薄的上皮下,结节直径常常小于2cm。本病肿物生长缓慢,低度恶性,很少转移。
2、病理特点:大体检查病灶多为基底硬,边缘卷曲呈侵蚀状的溃疡型,亦可见质地较硬,表面粗糙的浅斑块型,偶尔病灶亦有呈蕈样、息肉样生长。镜下检查肿瘤由无间变的基底细胞形成团片或条萦状,有时为假腺状,由基底层向下和周围间质呈浸润性生长。
3、诊断:需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4、治疗:手术治疗。病灶局部广泛切除,手术标本边缘病理检查无癌,可认为是切除干净。较广泛病灶,应做外阴广泛切除。病灶累及尿道、阴道、肛门,应做相应部位的切除。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应行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五)外阴腺癌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临床表现
(1)前庭大腺癌:常见症状为阴道痛疼,肿胀,肿物破溃时出现渗液,出血。妇科检查时于阴道下1/3处可触及质硬、结节状肿块,表面皮肤完整。肿瘤发展出现破溃、浸润阴道、会阴、腹股沟淋巴结以及盆腔淋巴结等处。
(2)外阴尿道旁腺癌:肿物常呈暗红色,结节或息肉状,突出于尿道口,肿物增大时阻塞尿道或向外阴前庭、阴道口扩展,肿物可出现溃疡出血。患者可有尿道出血,排尿困难等症状。晚期出现疼痛,腹股沟、盆腔淋巴结转移。
(3)外阴汗腺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外阴瘙痒。肿物常位于大阴唇,多为单发、偶见多发,为实性结节,表面皮肤完整或出现表浅溃疡或湿疹样改变。
2、病理特点:外阴腺癌罕见,来源于前庭大腺、尿道旁腺及汗腺等。
(1)诊断前庭大腺癌依据为:肿瘤位于大阴唇深部;癌肿表面上皮完好;镜检在癌肿周围组织中可找到正常前庭大腺组织;癌肿为腺癌,尤其为分泌粘液的腺癌。
(2)尿道旁腺癌为腺癌结构,有透明细胞型和乳头状型;尿道口可出现鳞癌;尿道可有移行细胞癌。
(3)外阴汗腺癌组织形态极象正常汗腺,癌细胞分化好,侵入表皮或向深部浸润。
3、诊断:需根据病理检查方可确诊。
4、治疗:
(1)前庭大腺癌:手术治疗为主,术式应行根治性外阴切除和腹股沟淋巴结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中晚期患者应综合应用抗癌化疗和放射治疗。
(2)尿道旁腺癌:
放射治疗:尿道旁腺癌可采用放射治疗,与尿道癌的治疗方法相同。
手术治疗:早期可采用外阴广泛切除及部分前庭尿道切除术,如有淋巴结转移应做相应的腹股沟和/或盆腔淋巴结的清除术。
(3)外阴汗腺癌:手术治疗为主,早期行病灶部位广泛切除,完整切除肿瘤则可治愈;中晚期病灶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节阳性,亦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加用抗癌药物化学治疗,可能改善予后。
 

(六)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临床表现:常发生于大小阴唇或阴蒂,亦可由色素痣恶变而来。外阴瘙痒、痛疼,形成结节或肿块最后可有破溃出血。原有色素痣增大,变深,溃疡,出血等。本病发展迅速,除直接蔓延外,很快经局部淋巴结扩散,血行转移到肺、脑、肝及全身。
2、病理特点:来源于上皮黑色素母细胞,恶性程度高。肿瘤大体检查局部呈黑褐色,稍隆起,结节状或表面有溃疡,亦有无色素性肿瘤。镜下检查瘤细胞特点为形态多样化,核分裂多见,胞浆内常有色素颗粒。
3、治疗:手术治疗,应做外阴局部根治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免疫治疗有一定效果,抗癌药物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可起缓解或姑息作用。
 

(七)外阴肉瘤编辑本段回目录


1、临床表现:外阴肿块常位于大阴唇,多为单发,园形或椭圆形。早期表皮完好,晚期可出现破溃,出血;肿瘤可固定于耻、坐骨上。患者多因肿块、出血、疼痛而就诊。
2、病理特点:大体检查肿物为实性肿块,切面实性,质脆,鱼肉状。镜下检查根据瘤细胞形态特征,可有平滑肉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多种类型。
3、诊断:需经病理检查后确诊。
4、治疗: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外阴切除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辅以抗癌化疗或放射治疗可望提高疗效。
 

(八)外阴转移癌编辑本段回目录

    外阴转移癌最多来自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绒癌、尿道癌,其他亦可还来自肾、结肠、乳腺、卵巢等处的恶性肿瘤。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阴道良性肿瘤/阴道恶性肿瘤 下一篇尿失禁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已删除
此用户已删除
词条创建者

相关词条